多朗舞

多朗舞

多朗舞形成於公元16世紀,融會了多朗人的生活動態和堅毅的性格,反映出多朗人勇於戰天鬥地的風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朗舞
  • 外文名:How lang dance
  • 流行區域:麥蓋提、巴楚
  • 形成時間:公元16世紀
  • 類別:禮俗性民間舞蹈
形成歷程,地域特色,形成原因,藝術特點,曲調特徵,動律風格,文化特徵,

形成歷程

多朗多朗是維吾爾語音譯,漢語有多朗、多浪、刀朗、多蘭、都蘭、朵蘭的記法。多朗人的舞蹈--多朗舞,是維吾爾族歷史悠久、形式完整、動作粗獷矯健的禮俗性民間舞蹈,流傳於葉爾羌河畔的麥蓋提、巴楚、莎車、阿瓦提等地區。
多朗舞
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圍的居民,從公元9世紀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民族融合與維吾爾化的過程,一些原有居民的族稱、語言、文字逐漸消失了,他們共同使用維吾爾族語言文字,形成了近代維吾爾族。原有居民的農耕、種植與外來民族的遊獵、畜牧生活、演變為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生活,原有的農耕文化與外來的草原文化融合為多朗舞特有的綠洲文化特徵。

地域特色

多朗舞民族方面:多朗與蒙古部落有關。公元13世紀以後,隨成吉思汗西征的蒙古部落中,有些部落與西域當地人融合,並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改變了蒙古人的遊牧風習,開始了定居的農耕生活;廢棄了原有的語言,而使用了維吾爾語;改變了原來薩滿教的自然崇拜,而信奉了伊斯蘭教,成為後來的多朗人。因此,多朗人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維吾爾化的當地居民和維吾爾化的蒙古部落的民族融合體,是維吾爾族的成員。至今,麥蓋提、巴楚、莎車、阿瓦提等地區,仍有一部分自稱為多朗人的維吾爾族。至於多朗一詞的由來也與蒙古部落有關。據一些突厥語學者推斷,它可能源於蒙古杜格拉特部落的名稱,多朗一詞為杜格拉特的音轉。公元15世紀以後,杜格拉特部落一直掌握著東察合台汗國的實權,尤其是對新疆南部地區的政治、文化影響很大。
多朗舞
地域方面:多朗人居住區曾是蒙古部落的聚居地,這一點可從地名中、傳說中找到例證。例如:多朗人聚居的麥蓋提縣,其名稱就與13世紀蒙古蔑兒乞惕部落名稱有關,《蒙古秘史》一書中,曾多處記載成吉思汗與蔑兒乞惕部落的交往。該書記述了蔑兒乞惕部落首領答亦兀孫,曾把女兒忽闌獻給成吉思汗作后妃。附又據麥蓋提地區老人們介紹:麥蓋提,是以300多年前當地一位叫作“麥爾蓋提”王的名字兒為地名,並沿用至今的。此說法正好與歷史上蔑兒乞惕部落名稱相印證。
文化方面:多朗地區在塔里木盆地西緣的絲綢古道上,自古盛行歌舞,文化上受到中原文化和印度、伊朗等文化的影響。東察合台汗國時期,樂舞古風依然盛行,並且融入了蒙古部落的草原文化,使其樂舞風格不同其他地區。由於多朗地區靠近塔克拉瑪乾大沙漠的邊緣,交通不便,受外來影響較小,所以原西域樂舞的一些形式得以保存下來。

形成原因

多朗由於歷史的原因,多朗人多聚居在沙漠邊緣上的農村中,很久以前,那些地方多是人跡罕至,野獸出沒的地方,到處是雜草灘,紅柳叢生,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但是,多朗人戰勝了鹽鹼、風沙、乾旱、水患等自然災害和野獸的侵擾,開闢出耕地並定居下來。例如:麥蓋提地區,多朗人在遍地是“央塔克”(維吾爾語意為:駱駝刺)、“阿克提乾”(白色荊棘)等荒漠地帶,開闢出人煙稠密的村落,並把這些村落稱作“央塔克”“阿克提乾”;把初次種上麥子(維語:布可代)就獲得豐收的地方,叫作“嗅依布可代”(啊!麥子),這些維吾爾語的鄉村名稱至今延用,而且都是盛行多朗舞的地方。
多朗舞
多朗人保存了古西域樂舞從散板開始,經過中板、快板的過渡後達到高潮的結構形式,並把來自生活的創造融會於其中。他們把在乾涸的鹽鹼灘、松喧的沙債以及到胡楊林中出獵等勞動生活,升華為帶有顛簸感和踏地有力的動律;升華為豪邁、矯健的舞姿,形成完整的表演形式和多朗的風韻。關於這套形式所表現內容,當地把它說成是一次的過程,散板是“號召全體參加狩獵”,接著是“舉著火把找尋野獸”“勇敢地和野獸搏鬥”“奮起追逐野獸”,直至“獲獵”和“勝利後的喜悅”。也有的說:是從動員參戰直至獲勝的一次戰爭的過程。這些說法雖然是後人的推斷或附會,不一定確切,但是,我們從結構嚴謹的形式中可看到古西域樂舞文化的積澱;從獨特的舞姿、動律中,可以隱約看到當年多朗人勞動、獰獵與爭戰的身影。
可以說多朗、麥蓋提等名稱,記錄了古代西域民族的融合與塔里木盆地維吾爾化的過程。記載了成吉思汗後代以及東察合台汗國的興亡。經過6、7個世紀的歷史演變,曾顯赫一時的社格拉特與蔑兒乞惕等部落早已不復存在,文獻上與之有關的記載也很少。但與蒙古部落有關的多朗人的舞蹈、麥蓋提地區的樂舞風習卻流傳至今,記錄了古代塔里木盆地居民的融合民族的興亡與文化的發展,為我們研究西域樂舞與綠洲文化的特徵,提供了可見的資料。
多朗舞盛行,首先由於公元16世紀以後多朗地區曾有過安定的農耕生活,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歌舞活動。其次,葉爾羌汗國(公元1514一1678年)盛行樂舞的地區都在汗國的統治範圍內,汗國歷代統治者多喜愛歌舞,遂使各地樂舞流傳,促進了多朗舞的形成。再者由於多朗人的共同心理、審美情趣與生活習俗能夠在多朗舞的活動中得到滿足,起著團結與鼓舞的作用,所以能夠流傳下來,一些與西域樂舞有關的技藝與風習也相應地得到保存。

藝術特點

多朗舞多朗舞中的樂舞遺風主要表現在《多朗木卡姆》樂與舞的緊密結合,舞蹈有固定的程式與規範,並在“麥西熱甫”“久萬托依”等民俗活動中進行。過去流行於天山南北的“十二木卡姆”大型套曲都有與之相應的舞蹈,但現在多已失傳,僅保存了原來用於舞蹈的各種節奏,只有《多朗木卡姆》保存了樂、舞緊密結合的傳統形式。《多朗木卡姆》的伴唱、樂曲和舞蹈是交織進行的,有時不唱,輕打手鼓以突出動聽的旋律;有時高歌喧騰,手鼓重擊以配合舞者的矯健舞姿。
多朗舞
多朗人有一種其他地區的維吾爾族、蒙古族所沒有的稱作“久萬托依”(維語為少婦之喜)的習俗,多朗青年男子娶妻後並不算成年,仍和父母一起生活,只有在妻子懷孕、夫家為她舉行禮儀活動後,才可獨立生活。這種禮儀活動就是“久萬托依”。
一家舉行“久萬托依”,不僅邀請親朋好友共同慶賀,全村人都會來參加,盛會活動中跳多朗舞是主要內容。民眾跳過幾番多朗舞后,懷孕的“久萬”(少婦)也要進場輕穩起舞。隨後眾人以錢、物、食品(饢)、送給“久萬”或自動來助興的樂師們,主人也把一些錢和饢放在樂隊前面,顯示出多朗人熱情好客、酷愛歌舞與尊重樂師的古老風習。
多朗的麥西熱甫中保存著“對詩”“敬茶”“腰帶抽打”等,但主要是跳多朗舞。跳過多朗舞后穿插如即興的“山羊舞”“木偶舞”“描眉舞”“啞巴告狀”等,這些都可能是西域樂舞中一些表演形式的遺存。按多朗人的習俗,多朗舞舞者必須跳完全過程,不得中途進場或退場,參加麥西熱甫活動的人也要遵守嚴格的規定,如有違犯則受罰。麥西來甫中的其他活動,參加者必須整齊坐好,不得打鬧;“敬茶”灑了水、“對詩”中答不上來都要受罰。現在的處罰是有意活躍晚會的氣氛。

曲調特徵

多朗舞
多朗舞
曲調特徵多朗木卡姆的們奏樂器有:卡龍、多朗熱瓦甫,多朗艾捷克和小手鼓等古老的民間樂器。卡龍,音色優美、委婉悠揚,主奏樂器多朗熱瓦甫,雄渾有力,厚實深重。小手鼓,具有獨特風格的擊打節奏音響。伴奏《多朗舞》的音樂,是被被稱之為朗木姆的歌舞組曲,由調結構樸實,演唱風格豪邁,飄揚著濃郁的遼闊大草原的芳香,保持著濃厚的勞動氣息。流傳至今多朗木卡姆組曲具有典型的有九套,每套有不同的名稱,用富有地區特色的名稱作為曲調的標題。每套木卡姆又由不同節奏的五個段落所組成,段落之間銜接和諧自然,由慢到快,直至高潮。
多朗木卡姆九套組曲名稱:1、孜勒·比亞萬、2、烏孜哈勒木卡姆、3、熱克木卡姆4、都嘎麥特木卡姆、5、麥西里耶克木卡姆、6、包木·比亞萬、7、斯木·比亞萬、8、胡代克·比亞萬、9、朱拉木卡姆相融性《多朗舞》是新疆維吾爾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動作剽悍,充滿著集體智慧的民族民間舞蹈。從散板開始,按照多朗木卡姆的順序延續,在激奮歡樂的高潮中結束。
《多朗舞組曲》的伴奏和伴唱也隨著舞蹈的秩序由婉轉的卡龍琴聲開始,以手鼓的逐漸加快和雄渾的節奏與歌聲,以散序、奇克提麥、賽乃姆、賽赫乃開提米和賽勒瑪五個段落,與舞蹈同時在高潮中結束。在多朗木姆的九套組曲中,最後一套是朱位木卡姆,是維吾爾族古老的民間曲調,主旋律6·,‘i;一一出現,就充滿了歡騰熾熱的氣氛,再以多朗特有男聲高八度的演唱,更顯高亢豪邁,盡情抒發了維吾爾族人民的奔放的情懷。《多朗舞》在臨近結束階段,鼓手情緒激昂,常把小手鼓高舉過頭,用全掌猛擊,使鼓點響亮鏗鏘,舞蹈者在快速、強勁的節拍下,左旋右,快疾如風,有如“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的舞態,充分展示出舞者那種健康向上,充滿著青春活力和絢麗多姿的面貌和風采。

動律風格

《多朗舞》的動作風格《多朗舞》基本上是兩人一組的對舞形式,現保存下來的有四組動作,最後是競技的旋轉。《多朗舞》最突出的特點是“滑沖”和“微顫”。滑沖是在快速的邁步和撤步時形成的衝力效果,在賽乃姆和賽乃克斯的動作中尤為突出。微顫是由於膝部的小屈伸形成的,它貫穿於動作的始終,在奇克挺麥動作中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些動作特點,都與多朗人過去勞動生活於顛簸的山地、沼澤或沙磧地有關。“奇克提麥”是《多朗舞》的第一個動作,基本步伐是“兩步一跺”,堅定、穩重。手鼓節奏為:{A…OxXA一0一I“賽乃姆”是《多朗舞》的第二個動作,節奏和動作都較活躍,基本步伐是“三步一抬”它和“奇克提麥”動作銜接時,先後退“三步一抬”。手鼓節奏為:專iA—O—xI賽乃克斯是《多朗舞》的第三個動作,的鼓節奏、步伐與賽乃姆1—4拍相同,速度加快。手鼓節奏為:{全O—xZ一~OI《多朗舞》的最後一個動作是賽勒瑪,技巧動作把舞蹈推向高潮。由集體的圍繞圓圈旋轉、雙人對轉變個人原地旋轉、速度加快,有競技成份
多朗舞
“滑沖”和“微顫”是多朗舞最突出的動律特點。“滑沖”是在快速的邁步或撤步時形成的 衝勁效果,在賽乃姆和賽乃克斯(多朗舞的節奏名稱)的動作中尤為突出。“微顫”是由於膝部的小屈伸形成的,它貫穿於動作的始終,在“奇克提麥”(多朗舞的節奏名稱)動作中表現更為明顯。這些特點,反映了多朗人過去在顛簸的山地、泥濘的沼澤,或松暄的沙磧中艱苦的勞動生活。“滑沖”和“微顫”,是和鼓的節奏緊密配合的。在鼓點的強音時,使“滑沖”的動作更為有力。“微顫”多在鼓點的後半拍,和鼓內緣上的小鐵圈不斷發出的“鏘、鏘”之聲巧妙配合,形成了多朗舞特有的風格動律。
“滑沖”與“微顫”的貫穿於多朗舞的所有動作與技巧之中,使緩慢動作沉穩、充實,快速動作熱情、灑脫,技巧動作更為豪放有力。既有農耕生活穩定、延續、細膩的特點,又有草原生活的粗獷、古拙與強悍的風格。舞至高潮時,舞者不時挺起胸膛與對方相撞,勇猛無比,具有草原生活的氣息遺存;而舞蹈結構完整、動作規範、表演性強等,又是農耕舞蹈文化的特色。兩者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互相作用和影響,並在繼承與發展西域樂舞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兼有草原文化、農耕文化、西域樂舞技特徵的綠洲文化。
多朗舞的伴奏樂器有卡龍、多朗若瓦甫、多朗艾捷克、小手鼓等,樂器的式樣與演奏方法以及音色等,都與同類樂器不盡相同,富有多朗地區的特色。
多朗舞的伴奏音樂叫“多朗木卡姆”或“多朗賽乃姆”。它和十二木卡姆不同,是另一種類型的歌舞組曲,曲調結構樸實,演唱風格寬廣豪邁,保持著濃郁的草原風格和勞動氣息。現在保存下來的多朗木卡姆有九套,每套有不同的名稱,多用“比亞萬”(意為戈壁草灘)等富 有地區特色的名稱,作為曲調的標題。每套木卡姆是由不同節奏的五個段落組成,段落之間的銜接和諧自然,由慢到快逐漸過渡到高潮。五個段落分別是:①散序(或叫木卡姆),無手鼓;②奇克提麥;③賽乃姆;④賽乃克斯(又叫賽赫乃開提米);⑤賽勒瑪。
多朗木卡姆的歌詞內容豐富,主要表現了多朗人的勞動和生活,以及他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多朗木卡姆的伴奏樂器,一般常用的有卡龍、多朗熱瓦甫、多朗艾捷克和小手鼓等古老的民間樂器。卡龍,音色優美,委婉悠揚,屬主奏樂器;多朗熱瓦甫,渾厚有力;特別是小手鼓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小手鼓的擊打具有獨特的風格,如擊打“賽乃姆”節奏時,後半拍給以強擊的藝術處理,使得鼓點紮實有力。多朗舞進入高潮時,鼓手情緒激昂,常把小手鼓高舉頭上用全掌猛擊,使鼓點更加響亮鏗鏘,給舞者以強烈的鼓舞。

文化特徵

多朗舞
多朗舞是以多朗地區的民間歌舞套曲《多朗木卡姆》作為伴奏的,質樸、豪放的風格是遊牧生活的遺蹟;熾熱,高亢的聲調,渾厚、粗獷的舞蹈同是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邊緣生活的人們特有的情感反映;嚴謹的結構與完美的形式,則是農耕文化的樂舞精華。正是由於上述因素融合成多朗舞的 綠洲文化特徵。《多朗木卡姆》從散序開始就充滿沙漠中綠洲的氣息。
《多朗木卡姆》的演唱是以男聲高八度的高亢聲腔進行,就連反映愛情生活的歌詞也一情歌的委婉輕柔,其詞句與唱法依然是多朗特有的粗獷灑脫的風格。 現今保存下來的九套《多朗木卡姆》中,以“比亞萬”命名的有四套,“比亞萬”一詞,維吾爾語意為“戈壁草灘”,以它命名更突出了綠洲文化的特色。《多朗木卡姆》由散序和四種節奏組成。舞蹈表演是與之緊密結合的四組動作。它的散序一般不長,但常把民歌與諺語融為一體,在簡明易懂的詞句中寓含一些哲理。
散序曲調旋律優美,由卡龍和多朗熱瓦甫演奏,引人入勝。散序過後響起鼓聲,舞者合著“奇克提曼”“賽乃姆”“賽乃凱斯”“賽勒瑪”等四個節奏,以雙人對舞的形式跳起相應的舞蹈。“奇克提曼”節奏為6/8拍,動作徐緩;“賽乃姆”為中板,又逐漸轉為快板,舞蹈也由雙人對轉發展為競技旋轉,愈轉愈精彩,直至盡興方休,所以當地民眾把最後的“賽勒瑪”,又稱作“喬古勒曼(旋轉)。競技旋轉結束後,鼓聲停息。弦樂又演奏一兩句悠然的散板,以舒緩熾烈的氣氛。至此《多朗木卡姆》樂舞表演完美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