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廉穴

外陰廉穴,經外奇穴名,見於《針灸學》。別名下沖門、內髀關。仰臥,位於腹股溝韌帶下一橫指許,股動脈搏動處外側,當陰廉穴外上方。布有股前皮神經分支。主治下肢癱瘓,腰腿痛,股神經痛等。直刺,略向外側刺入,深1~1.5寸,局部酸脹,或有麻電感向膝部放散;艾炷灸1~3壯,或溫灸5~10分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陰廉穴
  • 別名:下沖門、內髀關
  • 出處:《針灸學》
  • 隸屬:經外奇穴
  • 功能:通經止痛
  • 主治:下肢癱瘓,腰腿痛,股神經痛等
名稱釋義,定位,解剖,功能作用,主治,配伍,操作,附註,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穴居陰廉外旁。當沖門之下、髀關之內,所以又名下沖門、內髀關。

定位

仰臥,在腹股溝韌帶下一橫指許,股動脈搏動處外側,當陰廉穴外上方。

解剖

在腹股溝韌帶下縫匠肌起點的上端內側,其下有大隱靜脈的屬支,其內側為股動脈,布有股前皮神經分支,當股神經行走處。

功能作用

通經止痛。

主治

下肢癱瘓,腰腿痛,股神經痛等。

配伍

配邁步、新伏兔、健膝、足三里治下肢癱瘓。

操作

直刺,略向外側刺入,深1~1.5寸。局部酸脹,或有麻電感向膝部放散。艾炷灸1~3壯,或溫灸5~10分鐘。

附註

注意勿向內側深刺,免傷股動脈。

相關論述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衛生隊陸長山同志“神經強刺激療法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經驗:“外陰廉穴,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下緣,股動脈外開2厘米處。切開鈍性分離淺筋膜和深筋膜,在切口內上方可找到股神經,進行強刺激治療。作用:抬大腿和踢小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