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查

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查是指套用顯微鏡或自動化儀器對外周血中細胞形態與數量的檢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查
  • 標本採集:通常採集靜脈血或末梢血直接製片
  • 檢查方法:塗片製備染色、顯微鏡形態學檢查
檢查前準備,檢查方法,正常參考範圍,臨床意義,

檢查前準備

1.檢查前注意事項
(1)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檢查的目的、時間和注意事項。
(2)採血前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和勞動,一般要求患者休息15分鐘後進行採血,冬季應使患者暖和後保持血液循環通暢再採集,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3)根據具體情況,儘量避免藥物干擾。
2.標本採集
通常採集靜脈血或末梢血直接製片。必要時以乙二胺四乙酸抗凝抽取靜脈血2ml製片,要求充分混勻,勿振盪,出現血凝塊的標本重新採集。

檢查方法

1.塗片製備
取新鮮血或抗凝血標本1滴置於載玻片的一端近處,推片以30°~45°均勻推成厚薄適宜,頭尾清楚,長度為3~5cm的血膜。
2.染色
細胞形態學一般選擇瑞氏染色、吉姆薩染色。將制好的血塗片放在染色架上,加瑞氏染液覆蓋整個血膜,靜置半分鐘左右;按1:1.2至1:1.5滴加磷酸鹽緩衝液,染色10~15分鐘;流水沖洗染液,待血片自然乾燥或用濾紙吸乾即可鏡檢。
3.顯微鏡形態學檢查
(1)低倍鏡檢查:①觀察染色是否滿意。②觀察塗片體、尾部細胞分布情況,細胞塗片不合格的需重新塗片檢查。③估計白細胞和血小板數量。④觀察有無幼稚細胞和寄生蟲。
(2)油鏡檢查:①觀察有無異常細胞及寄生蟲。②選擇體尾交界處分類100個白細胞,計算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及異常細胞的百分比。②觀察血小板有無病理形態變化,計數血小板數量。③觀察紅細胞、白細胞的形態有無異常。

正常參考範圍

1.紅細胞形態學檢查
正常外周血成熟紅細胞無核,直徑6~9微米,雙凹圓盤形,瑞氏染色呈粉紅色,中央1/3處著色較淡。病理情況下常見紅細胞大小、形態、染色和結構的異常。
2.白細胞形態學檢查
(1)白細胞計數正常範圍是(4.0~10.0)×109/L。
(2)中性粒細胞占白細胞分類的50%~70%,細胞大小為10~15微米,呈圓形或卵圓形,核多分為2~5葉,核染色粗糙,無核仁,胞質豐富,含細小的紫紅色顆粒。正常情況下外周血中中性粒細胞桿狀核與分葉核的比值約為1∶13,病理情況下可出現核左移、核右移。
(3)成熟淋巴細胞呈圓形或卵圓形,藍色胞質,內有少量嗜天青顆粒。
(4)成熟嗜酸性細胞呈圓形或卵圓形,核呈鏡片狀,核染色質粗,胞質豐富,充滿橘紅色粗大、圓形的嗜酸性顆粒。
(5)成熟嗜鹼性粒細胞呈圓形、橢圓形或腎形,核染色質細緻,含藍黑色的嗜鹼性顆粒。
(6)成熟單核細胞呈圓形或不規則形,胞核不規則,核染色質粗糙、疏鬆,胞質呈淺灰色,胞質內可見細小如針樣淡紅色顆粒,原始單核細胞質內無顆粒。
3.血小板形態學檢查
正常血小板呈兩面微凸的圓盤狀,直徑1.5~3微米,呈小圓形,淡藍色或淡紅色,內有嗜天青顆粒。血塗片中常7~10個或以上,成小簇存在。

臨床意義

1.紅細胞形態學改變主要有大小、形態、染色異常及胞內出現異常結構如點彩紅、豪周小體,卡波環、有核紅細胞等。可見於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紅白血病、骨髓纖維化、肝硬化、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2.白細胞形態學改變主要有數量的改變,中性粒細胞出現核左移、核右移、毒性變化及出現幼稚細胞等。
白細胞形態學檢查有助於急慢性白血病診斷、鑑別診斷及治療後緩解情況的觀察,可以了解感染的程度,提示各種血液相關性疾病。
3.血小板形態學改變主要有大小、形態、數量的異常,可見於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