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後腦積水

外傷後腦積水是顱腦外傷,特別是嚴重顱腦外傷後常見的繼發性病變,分為急性腦積水和慢性腦積水,患者通常出現顱內壓增高表現,且腦室系統也隨之擴大,若未得到及時合理治療,病情將日趨惡化。它是造成嚴重腦外傷昏迷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已引起人們的重視。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普通外科
  • 常見病因:腦外傷
  • 常見症狀:急性可表現為頭痛、嘔吐等;慢性有淡漠、情緒不穩等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護理,

病因

1.急性腦積水
急性腦積水常發生於腦外傷後2周內,其形成原因主要有:①血腫壓迫腦脊液循環通路;②顱內血腫或腦水腫壓迫顱內靜脈竇,使其回流障礙;③因不適當的大骨瓣減壓,腦組織嚴重膨出、移位,導致腦脊液循環受阻而伴發腦積水;④顱內血腫破入腦室系統引起阻塞性腦積水;⑤蛛網膜絨毛被紅細胞覆蓋影響腦脊液吸收。
2.慢性腦積水
慢性腦積水發生在傷後3~6周或遲至6~12個月內,一般為交通性腦積水,源於腦脊液吸收障礙。

臨床表現

1.急性腦積水
頭痛、嘔吐和意識障礙常是急性腦積水的主要表現。還可表現為傷後患者持續昏迷,或病情穩定後意識障礙進行性惡化,伴有顱內壓持續升高表現,或表現為難以解釋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加重。
2.慢性腦積水
典型者可出現淡漠、情緒不穩、痴呆、步態不穩、共濟失調、下肢僵硬、震顫性麻痹等臨床表現,偶爾有尿便失禁、癲癇、情感自制力減退等症狀。

檢查

頭顱CT和磁共振成像(MRI)檢查是臨床篩查外傷後腦積水最常用的影像學診斷方法。診斷外傷後腦積水的影像學依據如下。①必備徵象:影像學上腦室系統進展性擴大,是診斷腦積水的必備條件,典型表現為側腦室額角增大、第三腦室變圓和顳角增大,少數患者可表現為腦室系統的不對稱擴大;②輔助徵象:部分患者擴大的腦室周圍可有低密度(CT掃描)或高信號(MRI的T2加權成像)的腦脊液滲出表現,為診斷外傷後腦積水的輔助徵象;大腦凸面腦溝變窄也是診斷正常壓力性外傷後腦積水的輔助徵象之一;③其他檢查:有條件的單位應該採用MRI腦脊液動態學的評估,有助於確診。

診斷

根據顱腦外傷病史、典型臨床表現和影像學徵象可診斷。

治療

一般採用內鏡手術、腦脊液分流術等。。

預後

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

預防

為預防重型顱腦外傷後腦積水的發生,應在傷後或顱腦外傷手術後儘可能放置頭部引流管引出血性腦脊液,並注意預防顱內感染,在顱內壓初步得到控制且生命體徵穩定的前提下儘早進行腰椎穿刺,儘可能放出血性腦脊液,以降低紅細胞分解後對腦脊液循環阻塞的可能。

護理

宜靜養,避免重體力勞動和腦部創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