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戰略

外交戰略

外交戰略是指國與國之間在交流和交往過程中根據各國不同情況,在某一段時間之內,以維護本國利益為出發點,而制定的方針路線方略。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各方面關係到本國生存發展的戰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交戰略
  • 外文名:hezong lianheng
  • 意義:中國戰國時期的外交戰略
  • 對象蘇秦、張儀
經典案例,典故,攘外安內,攘外必先安內,由來,一邊倒方針,和諧世界,

經典案例

中國戰國時期的外交戰略——蘇秦張儀合縱連橫
合縱連橫
合縱連橫(hezong lianheng)合縱連橫簡稱縱橫,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並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蘇秦曾經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戰國策·秦策》三),他遊說六國諸侯,要六國聯合起來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與合縱政策針鋒相對的是連橫
張儀曾經遊說六國,讓六國共同事奉秦國。 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戰國中期,齊、秦兩國最為強大,東西對峙,互相爭取盟國,以圖擊敗對方。其他五國也不甘示弱,與齊、秦兩國時而對抗,時而聯合。大國間衝突加劇,外交活動也更為頻繁,出現了合縱和連橫的鬥爭。
合縱連橫的實質是戰國時期的各大國為拉攏與國而進行的外交、軍事鬥爭。合縱就是南北縱列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國,阻止齊、秦兩國兼併弱國;連橫就是秦或齊拉攏一些國家,共同進攻另外一些國家。合縱的目的在於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併。連橫的目的在於事奉一個強國以為靠山從而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和擴展土地的目的。當時的最著名的縱橫家除了蘇秦、張儀之外,還有公孫衍
最初,合縱與連橫變化無常。公孫衍、張儀、蘇秦等人遊說於各個國家,合縱既可以對齊,又可以對秦;連橫既可以聯秦,也可以聯齊,這就是所謂“朝秦暮楚”。後來,因為秦國的勢力不斷強大起來,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於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抵抗強秦,連橫則是六國分別與秦國聯盟,以求苟安。秦國的連橫活動,目的是為了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
公孫衍曾於公元前318年聯合魏、趙、韓、燕、楚五國攻秦。時人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後來蘇秦和趙的奉陽君李兌也曾於前287年聯合五國攻秦,使秦被迫廢除帝號,產生了很大影響。然而,張儀在秦推行的連橫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散六國之從(縱),使之西面事秦”(《史記·李斯列傳》),真正達到了通過連橫政策的推行而兼併土地的目的。合縱連橫的鬥爭適應了戰國形勢發展的需要,對各國政治產生了很大影響,其歷史作用應當引起人們重視。

典故

公元前313年的一天,秦國的使臣張儀來到楚國,對楚懷王說:“秦王願意和大王結成兄弟之國。大王如果能同齊國斷交,秦國願獻地六百里,兩國永遠和好。”楚懷王聽了非常高興,便一口答應下來,並派使者同張儀一起來到秦國,打算接收土地。
可是剛入秦國境內,張儀就假裝從車上摔下來,稱病不出,拒絕會見楚國的使者。楚懷王秦王遲遲不肯獻地,以為秦王擔心楚與齊的斷交不夠徹底,於是又派人北上大罵齊王。
齊王被惹怒了,堅決和楚國絕交,並且與秦國建立了聯盟關係。當楚使再次向張儀索討獻地時,張儀卻說:“哪有六百里地獻給你們,一定是聽錯了,只有六里寬嘛。”楚懷王發覺上了當,決定發兵攻秦,結果受到秦、齊兩國夾攻,楚國大敗而歸。接著,在藍田交戰中,楚國又被秦國打敗,割給秦國兩個城市。從此,楚國就一蹶不振。這就是張儀採用連橫政策,幫助秦王離間敵國聯盟,擴張秦國勢力的典型例子。
2、秦統一六國的遠交近攻
遠交近攻 yuǎn jiāo jìn gōng
【解 釋】 先和距離遠的國家交朋友,進攻鄰近的國家。本是戰國范雎秦國採用的一種外交策略,秦國用它達到了併吞六國、建立統一王朝的目的。後亦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
【英語翻譯】befriending the distant enemy while attacking a nearby enemy
【出 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用 法】 聯合式;作主語、定語、賓語;用於戰爭等
【示 例】 張恨水《金粉世家》第24回:“~一家連竹陣,上和下睦三婢鬧書齋。”
形禁勢格①,利從近取,害以遠隔②。上火下澤③。
【注釋】
①形禁勢格:禁,禁止。格,阻礙。句意為受到地勢的限制和阻礙。
②利從近取,害以遠隔:句意為,先攻取就近的敵人有利,越過近敵先去攻取遠隔之敵是有害的。
③上火下澤:語出《易經·睽》卦。睽,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兌下離上)。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兌為澤。上離下澤,是水火相剋,水火相剋則又可相生,循環無窮。又“睽”,乘違,即矛盾。本卦《象》辭:“上火下澤,睽。”意為上火下澤,兩相離違、矛盾。
此計運用“上火下澤”相互離違的道理,說明採取“遠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敵相互矛盾、離違,而我正好各個擊破。
【按語】
混戰之局,縱橫捭闔之中,各自取利。遠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結;近者交之,反使變生肘腑。范雎之謀,為地理之定則,其理甚明。
【解析】
遠交近攻的謀略,不只是軍事上的謀略,它實際上更多指總司令部甚至國家最高領導者採取的政治戰略。大棒和橄攬枝,相互配合運用,不使亂與自己的近鄰結盟。對鄰國則揮舞大捧,把它消滅。如果和鄰國結交,恐怕變亂會在近處發生。其實,從長遠看,所謂遠交,也決不可能是長期和好。消滅近鄰之後,遠交之國也就成了近鄰,新一輪的征伐也是不可避免的。
遠交近攻,語出《戰國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這是范雎說服秦王的一句名言。遠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敵方聯盟,各個擊破,結交遠離自己的國家而先攻打鄰國的戰略性謀略。
當實現軍事目標的企圖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時,應先攻取就近的敵人,而不能越過近敵去打遠離自己的敵人。為了防止敵方結盟,要千方百計去分化敵人,各個擊破。消滅了近敵之後,“遠交”的國家又成為新的攻擊對象了。“遠交”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樹敵過多而採用的外交誘騙。
戰國末期,七雄爭霸。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併六國,獨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范雎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他說: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部隊要經過韓、魏兩國。軍隊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軍隊,打勝了也無法占有齊國土地。不如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後四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郭、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戰十年.終於實現了統一中國的願望。
【戰例】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他又有了更大的目標。跟他東南相鄰的是金(國),西南相鄰的是西夏(國),更遠的就是南宋國。此時,對蒙古構成威脅的只有金。於是,成吉思汗一方面用武力脅迫西夏與其議和,解除了西部的騷擾;一方面,派人遠去南宋通好,答應與南宋共同進攻金。南宋雖然迫於金的壓力,沒有聯蒙打金,但,對蒙古攻打金而採取了中立的態度。金連連敗退,以致遷都於開封。
成吉思汗見金被打退,回手進攻西夏,1227年6月,夏主被迫投降,夏滅亡。6月,成吉思汗病死。
1229年,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台即大汗位,也採取了“遠交近攻”的戰略,他派使者到南宋,聯合南宋南北夾擊金國,1233年,攻克開封。為了表示對南宋的友好,窩闊台還修飾了孔廟。1234年1月,金哀宗自殺身亡,金滅亡。
1235年6月,蒙古國見擴張道路上的障礙已基本清除,於是,反臉大舉進攻南宋,攻克南京。1279年,元軍攻占圭山(廣東新會一帶),宋大臣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自殺,南宋滅亡。元統一了中國。
【故事】
春秋初期,周天子的地位實際上已經架空,群雄並起,逐鹿中原。鄭莊公在此混亂局勢下,巧妙地運用“遠交近攻”的策略,取得了當時稱霸的地位。當時,鄭國近鄰的宋國衛國與鄭國積怨很深,矛盾十分尖銳,鄭國時刻都有被兩國夾擊的危險。鄭國在外交上採取主動,接連與邾、魯等國結盟,不久又與實力強大的齊國在石門簽訂盟約。
公元前719年,宋衛聯合陳、蔡兩國共同攻打鄭國,魯國也派兵助戰,將鄭國東門圍困了五天五夜。雖未攻下,鄭國已感到本國與魯國的關係還存在問題,便千方百計想與魯國重新修好,共同對付宋、衛。
公元前717年,鄭國以幫邾國雪恥為名,攻打宋國。同時,向魯國積極發動外交功勢,主動派使臣到魯國,商議把鄭國在魯國境內的訪枋交歸魯國。果然,魯國與鄭重修舊誼。齊國當時出面調停鄭國和宋國的關係,鄭莊公表示尊重齊國的意見,暫時與宋國修好。齊國因此也對鄭國加深了感情。
公元前714年,鄭莊公以宋國不朝拜周天子為由,代周天子發令攻打宋國。鄭、齊、魯三國大軍很快地攻占了宋國大片土地.宋、衛軍隊避開聯軍鋒芒,乘虛攻入鄭國鄭莊公把占領宋國的土地全部送與齊、魯兩國,迅速回兵,大敗宋、衛大軍.鄭國乘勝追擊,擊敗宋國,衛國被迫求和。鄭莊公勢力擴張,霸主地位形成。
3、冷戰時期的圍堵政策
圍堵政策 是指美國在冷戰早期的外交戰略,目的是限制所謂的多米諾效應,即新興國家多倒向社會主義蘇聯,而不是資本主義的歐美.
該思想主要是來自於孤立導致停滯.
4、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

攘外安內

詞義:攘:排除。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後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出處,漢・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 使用舉例:“管仲一匡九合,攘外安內,其功甚大。”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卷七十二。 倘若說“攘外必先安內”有出處,春秋齊桓公提出的口號“尊王攘夷”就是出處——先“安內”以“尊王”,“尊王”而後才能“攘外”。其時,葵丘會盟,成就霸業。 其後,“尊王攘夷”,則無疑成為當政者的治國方略。
西漢景帝的老師晁錯力主削藩“攘夷必先安內”,引起當時朝廷的激烈爭論,大多數人都不同意或認為時機還未到,以竇嬰為首的認為當時應一致對外,對付匈奴;晁錯以政治家的眼光說服漢景帝最後選擇繼續和匈奴和親,而將注意力集中到削藩上。結果,漢景帝的削藩除去了內憂,加強了中央集權,增強了國力,為武帝對匈奴動武、解決邊患創造了條件。
宋初的趙普宋太宗的摺子中說“中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明朝于謙《急處糧運以實重邊以保盛業疏》提到:“臣等看議得,疆兵以足食為本,攘外以安內為先。”

攘外必先安內

由來

蔣介石提出對日妥協、全力“剿共” 的反動政策。最早見於1931年7月23日,蔣介石在南昌行營發表的告全國同胞通電:“赤匪軍閥叛徒,與帝國主義者聯合進攻,生死存亡,間不容髮之秋,自應以臥薪嘗膽之精神,作安內攘外之奮鬥。”認為:“此次若無粵中叛變,則朝鮮慘案,必無由而生,法權收回問題,亦早已解決,不平等條約,取消自無疑義。故不先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逆粵,完成國家之統一,則不能攘外。”這時之安內,主要已是對中共而言,反對派武裝退居其次;攘外則針對日本、蘇俄及對華有不平等條約和各種侵略行為的國家,主要又針對日本。安內攘外,安內仍是核心所在。
1931年9月, 蔣介石在顧維鈞就外交部長職宣誓會上的訓詞(節錄)亦提到"戰爭不僅限於有形之軍事,凡農工商業之戰,與乎科學經濟之戰,實較軍事武力之戰爭其效更大;而外交上無形之戰爭,其成敗勝負之價值,則超於任何戰爭之上,而世人不知之也。 ......今顧暑部長就職於危難之秋,受命於存亡之交,深信其必能力肩艱巨,不辱使命也。 惟軍旅之事,在於信任之專,故閫以外將軍主之;而外交之關係,勝於軍事,尤在於信任之專也。攘外必先安內,統一方能禦侮,未有國不能統一而能取勝於外者。故今日對外,無論用軍事方式解決,或用外交方式解決,皆非先求國內統一不能為功。蓋主戰固須先求國內之統一,即主和亦非求國內之統一決不能言和。是以不能戰故不能言和,而不統一更不能言和與言戰也。吾國當此內憂外患之來,軍事與外交當局所恃者,惟有耿耿一片愛國之赤忱,竭其愚忠,盡其職責,至於成敗利鈍,非所逆睹;毀譽榮辱,更非所計。必須政府與國民信任之專,共同一致,為國後盾,不求急功於一時,而策成效於來茲。”(全文見《現代革命史資料叢刊》)。
總體而言,九一八事變前,在中國尚未遭受大舉侵略的背景下,“攘外必先安內”並不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其實際意義和影響均較有限。攘外基本限於口號宣傳,尚未真正落到實處。蔣介石重提“攘外必先安內”後一個多月,日本即乘中國“內部仍紛爭不已,對滿洲問題恐難作出強烈反應”之機,發動九一八事變,這對蔣介石武力安內政策不啻是一大諷刺。當然,也應看到,在民族危機還不十分迫切背景下,蔣介石提出攘外,以日本的潛在威脅和不平等條約為對象,雖然宣傳意義遠大於實際作為,但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順應民族獨立、維護民族主權要求的傾向。這種傾向,既是他藉以應付時局的一種手段,也是其民族主義傾向的具體體現。
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淪陷,外敵壓迫空前嚴重。面對驟然迫切的攘外任務,蔣介石依然堅持並更加強調7月間重提的“攘外必先安內”方針。1931年11月的國民黨四全大會期間,蔣再三表白要抵禦外侮,“先要國家統一,力量集中”同月30日又指出:“攘外必先安內,統一方能禦侮,未有國不能統一而能取勝於外者。故今日之對外,無論用軍事方式解決,或用外交方式解決,皆非先求國內之統一。”在舉國抗日氣氛高漲,當政者或奔走呼號、聲言抵抗,或猶豫遷延、噤口不言時,這一表態反映了他“攘外必先安內”的強烈信念。淞滬停戰協定簽訂後,他更全力經營其所認為的安內首務——“剿共”軍事,並逐步將“攘外必先安內”作為當時應付內外變局的主要方針。1932年6月,蔣主持召開贛、鄂、豫、皖、閩五省剿共會議,貫徹“攘外必先安內”。12月,在全國內政會議上,再次強調:“‘攘外必先安內’是古來立國的一個信條,如果內部不能安定,不但不能抵禦外侮,而且是誘致外侮之媒”,強調 “攘外一定要先安內”。“攘外必先安內”成為政府的重要政策。
隨著形勢的變化,“攘外必先安內”已經具有了不同的意義。“九一八”前,將攘外懸為未來的目標還頗能引起人們的同情與期盼,而“九一八”後,攘外的迫切要求則使人們難以接受先安內的判斷。在領土主權遭受野蠻侵略,民族面臨生存危機背景下,堅持強調安內,和民眾期盼政府維護領土主權、民族尊嚴的願望確實相距太遠,對民眾心理的打擊是相當沉重的。當時有人提出:“我們要救中國,首先要統一,要統一中國,就需要認真對日宣戰。”強調:“因對外無策,遂益使內部渙散。”認為面對日軍的狂暴侵略,只有領導全民奮起抵抗,才能團結統一,充分培養、發揮中國的內部力量。這種攘外方能安內、攘外恰是安內有效媒介的主張,和“攘外必先安內”針鋒相對。
1932年6月,蔣介石在廬山五省“清剿”會議上正式宣布“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認為日本侵略是次要的,國民黨首要任務是安定國內的局面,集中力量“剿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這一政策導致日本侵略步步深入,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1933年5月8日,蔣介石在崇仁總指揮部對各級剿共軍官發表長篇講話,中心意思是:(1)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2)日本的侵略,就是共匪所招致的。(3)目前的挫折愈多,將來的成功愈快。(4)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能戰勝一切敵人。(5)其生也為革命而生,其死也為革命而死。(6)愈是非常時期,越要小心謹慎,注重智謀。
5、新中國的外交戰略

一邊倒方針

“一邊倒”方針的提出,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決定的。
第一,它是近代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經驗總結的產物。中國共產黨人在認真總結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深刻地認識到中國革命欲達到勝利和鞏固勝利,必須倒向社會主義陣營。實踐也證明了“一邊倒”方針的正確。新中國成立後,美帝國主義並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繼續支持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妄圖捲土重來。它極力阻撓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在外交上承認我國,並在經濟上對我國實行封鎖禁運,隨後又公然擴大侵朝戰爭,威脅中國的安全。當時只有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向新中國伸出了友誼之手。在建國後的三四年中,我國同蘇聯東歐各人民民主國家簽訂的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及其他各種專項協定和議定書等,共達 110多種,而與其他國家訂立的各種協定,總共才二三十件。由此可見,當時要從社會主義陣營之外得到援助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國同蘇聯和東歐各人民民主國家簽訂的條約和協定,對鞏固革命勝利的成果,對打破帝國主義孤立和窒息新中國的陰謀,對我國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對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對維護遠東地區的和平,都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它有助於統一全國人民的思想。自鴉片戰爭以來,由於帝國主義長期文化侵略的影響,使不少人對美國的物質文明抱有幻想,期望美國能給中國經濟的恢復和建設以物質援助。特別是一部分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想藉助美國的力量來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因此極力主張在美蘇之間保持中立,以免得罪美國。明確闡明新中國在國際鬥爭中聯合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及其他各國的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結成國際的統一戰線,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的正義立場,對於打破一些人對美國抱有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振奮革命鬥爭精神,是完全必要的。
第三,它有助於消除史達林對中共和政府的偏見。遵義會議後,中共中央形成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領導核心,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對共產國際和史達林在中國革命問題上的錯誤主張進行了抵制,所以,蘇共和史達林對中共一直是持保留態度的。在1948年南斯拉夫共產黨人堅持自己的獨立立場,史達林錯誤地將南共開除出情報局,並與南斯拉夫中斷了正常的外交關係後,則對在中國革命中堅持自己獨立立場的中共更加特別敏感和警惕。尤其是中共執行正確的統一戰線政策,準備吸收一些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加新中國的政府工作,史達林又懷疑中共會不會執行親英美的路線。在此情況下,公開表明在兩大陣營對峙的世界格局中,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站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採取“一邊倒”的方針,對消除蘇共和史達林的偏見和疑慮,增強相互間的了解和信任,加強友誼和合作,也是完全必要的。
總之,“一邊倒”的方針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是與新中國的國體相適應的,在歷史上起過積極的作用。絕不能因為後來中蘇關係的破裂而對它在歷史上的正確性產生懷疑以至否定。

和諧世界

《 和諧世界》的基本概念
即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經濟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進,通過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的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挑戰,實現世界的持久和平與共同發展.
提出《和諧世界》的歷史背景
2005年4月,胡錦濤主席參加雅加達 亞非峰會,在講話中提出,亞非國家應 “推動不同文明友好相處、平等對話、 發展繁榮,共同構建一個和諧世界” 。
同年7月,胡錦濤出訪俄羅斯,“和諧世界”被寫入 《中俄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 。“和諧世界”第一次被確認為國與國之間的共識,標誌著這一全新理念逐漸進入國際社會的視野。9月, 胡錦濤在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講,全面闡述了“和諧世界”的深刻內涵。
2006年8月,胡錦濤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講話中指出,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實現和平發展的重要條件。要致力於同各國相互尊重、擴大共識、和諧相處,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堅持各國平等參與國際事務,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致力於同各國深化合作、共同發展、互利共贏,推動共享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的成果,促進世界普遍繁榮;致力於促進不同文明加強交流、增進了解、相互促進,倡導世界多樣性,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致力於同各國加深互信、加強對話、增強合作,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全球性問題,促進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地區安全穩定 。>>
2007年10月,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我們主張,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此,應該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恪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在國際關係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文化上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和諧世界”是什麼,如何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外交和國際關係學界熱議的話題。繼約請外交部長楊潔篪及多位外交高官發表高見之後,本刊再約外交部黨委書記、副部長王毅闡述自己的看法。——編者手記
多姿多彩 世界和諧
從文明衝突論到和諧世界
和諧世界理念將造福世界
面對大調整、大變革的世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和諧世界的理念,明確了與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長遠目標。這一理念和目標的提出,從根本上回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今後走向的普遍關切,從根本上回擊了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從根本上回答了人類希望有一個怎樣的世界,以及怎樣構築這樣的世界這些中國和國際社會所共同面對的重大命題。
如何理解和諧世界理念
首先,和諧世界理念與我們的外交基本理念一脈相承。中國外交的根基是獨立自主以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諧世界的提法來源於這一根基,同時又在此根基上有所發展。和諧世界要求各個國家、各種制度和各種文明之間不僅僅是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井水不犯河水,還進一步發展為和諧共存,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鑑、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等一些新的內涵。換句話說,增加了各類國家和各種力量之間積極互動的新要素。從和平共處到和諧共存,體現了中國外交理念既與時俱進,又一脈相承。
第二,和諧世界理念是迄今我們提出的外交戰略思想的重要延伸。建國以來,尤其是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根據不同時期所處的國際環境,以及維護我們根本利益的需要,相繼提出了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解決和平與發展兩大課題、推進世界多極化進程、提倡國際關係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等一系列重大外交戰略思想。和諧世界理念是在此基礎上的延伸。我認為,這一理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具有更鮮明的時代特徵,也涵蓋了更多的普世價值,體現了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在國際關係中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的精神。這就使和諧世界理念能夠獲得外界更多的共識和共鳴,也能夠得到國際社會更多的認可和支持。
第三,和諧世界理念傳承了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深厚底蘊。中國文化或者東方文明的精髓之一,就是重視和提倡“和”這個概念。和諧世界發出的第一個強烈信息,就是“和”。所以說,以“和”為核心的理念,以及今後可能由此而逐漸發展完善的一個理論體系,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國際關係理論數百年來的權威學說。和諧世界理念不僅使東方的優秀文化傳統具有了現代化意義,也將為我們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國際關係理論開闢道路。
第四,和諧世界理念初步勾畫了有中國特色的新世界觀體系。黨的十七大報告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環保五個方面闡述了和諧世界的基本要素,從而使和諧世界的理念實際上涵蓋了我們迄今陸續提出的新秩序觀、新安全觀、新文明觀以及新環境觀,儘管還只是一個框架,但是否可以說初步形成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世界觀。
第五,和諧世界理念全面啟動了中國建設軟實力的進程。任何一個世界強國地位的確立,不僅僅需要硬實力,也需要具備相應的軟實力。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要下氣力進一步增強軟實力的新階段,或者說到了一個下力氣來發掘我們軟實力巨大潛力的新階段。和諧世界理念提出之後,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眾理解和接受,這本身就反映了我們的影響力、感召力在不斷擴展。
如何推動建設和諧世界
如果說前五點認識大體解讀了我們希望一個什麼樣的世界,那么接下來就是如何構建這個世界。我認為,黨的十七大報告已就此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首先,從我們中國自身的走向而言,報告強調我們要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和諧世界的前提是各個國家、尤其是各個大國都能堅持和平發展,否則和諧世界實現不了。中國是一個占世界人口1/5的最大的開發中國家。我們承諾和平發展,既是我們對外宣示要走出一條與傳統大國興衰不同的發展道路,也將成為推進和諧世界建設的重要基礎。對整個國際社會,尤其是其他大國而言,我們的和平發展道路宣示顯然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我們對自身發展與世界和平之間相互關係的表述為,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幾十年來的豐富實踐已經證明了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其次,從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而言,報告強調我們要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這是實現和諧世界的必然途徑,也是和諧世界所呈現出來的一個必然形態。西方有句名言:“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詮釋。這裡所說的永恆利益,顯然是指一個國家的利益,而且很有可能是建立在損害別的國家利益基礎之上的一己之利。這句話也描繪了迄今為止國際關係中的一個常態。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我們這樣通過執政黨的政治報告公開地向世界承諾願意與國際社會互利共贏。我們不僅這么說了,而且也這么做了。改革開放就是實施互利共贏戰略的開端,也為實施互利共贏提供了基本條件。我們在新時期的發展,就是從開放國門和吸引外資開始的,所以從改革開放的第一天起,我們就開始接受並逐步適應互利共贏的理念。開放式的發展當然是要付出代價的,但這種模式同時使我們獲得了加速度的發展,減少了復興進程中的阻力。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是世界上最有資格來談互利共贏的國家。十七大報告還提出,我們要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的正當關切。也就是說,互利共贏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利益共享,還應該照顧和支持那些貧困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這就將互利共贏理念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我贊成楊潔篪部長關於互利共贏不僅體現在經濟領域的提法。互利共贏思想在具體實踐中確已超出了經濟範疇,體現在各個領域、各方面交往當中。十六大以來,我們在外交上不斷強調要把中國人民的利益與世界大多數國家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要使中國的政策主張與世界發展的潮流、歷史前進的方向一致起來。這些都體現了互利共贏的思想。回過頭看,這正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成功實現與世界共同發展,與各國友好合作關係不斷加強的原因所在,並為我們推動構建和諧世界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也許有人會問,互利共贏是不是會損害我們自己的利益?答案是否定的。30年改革開放的歷程已經證明這一點。恰恰是我們一開始就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才使我們能夠更根本、更長久、更辯證、從而更可持續地維護和拓展了我們的國家利益。
第三,推動建立和諧世界可以從周邊地區做起。周邊地區是與我們的利益交融最深入的地區,也是我們可以更多發揮作用和影響的地區。和諧世界的重要特徵之一,是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我們所在亞洲地區的最重要特點就是充滿多樣性,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不同發展階段,大小強弱都不一樣。所以在周邊構建一個和諧地區,首先要追求一個“和”,就是我們這個地區的國家共同來維護和平、促進發展。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尊重本地區各國的“不同”,形成“和而不同”,最終構成一幅在尊重多樣性前提下,各國共同致力於地區和平與繁榮的和諧圖景。
我們要看到,和諧世界目前更多體現為人類社會的美好理念。實現這個理念,將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歷史進程。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和諧世界理念的現實意義,這就是我們可以舉起這面旗幟,更加有信心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有說服力地宣傳解釋中國的發展道路,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我們的外交活動。這個理念為我們確立了一個奮鬥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標,我們要逐步把握和發掘其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切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外交工作當中不斷地加以實踐,不斷地加以完善,不斷地加以發展,從而使我們不斷地接近這個崇高目標。 總之,和諧世界的提法是一個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念,最終理應形成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體系的重要核心,使其既富有時代特徵,又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既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又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生產力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浪潮已經波及全球。當今世界,和平是發展的主流。人類的文明在不斷取代邪惡與戰爭,人們嚮往民主自由、和睦相處,反對戰爭建立一個和諧世界已經是世界人類歷史的發展潮流。社會主義和諧中國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為積極構建和諧世界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