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陽中村

夏陽中村

夏陽中原名下洋中村,現屬福安市潭頭鎮富羅坂村的一個自然村。下洋中村人傑地靈,風光迤邐,兩山環抱一片沃野,潭川碧水蜿蜒而過,阡陌溝渠縱橫其中,地形布局宛如“金”[1] 字,“其地盤而踞,其勢緲而幽,後漈泉清,東昆峰秀,漁燈相映,雲碓相聞,綺綰秀錯,不可具狀”(摘自潭川李氏族譜序文)。下洋中民居建築古香古色,是十里八鄉人人皆知的“夏陽中厝”。民國廿四年(1935年)潭頭曾設潭夏鄉,“潭夏”的夏,即取自“夏陽中”,後簡稱“下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陽中村
  • 外文名:Xiayangzhong Country
1789年潭川李氏分支——翰舉(智五)公,率三個兒子在夏陽中定居,繁衍生息,先後建起18幢青磚瓦房,1810年,又建李氏支祠(三進),現名“夏陽李祠”。小小的鄉村,史上人才輩出,曾有“貢生”2名,“太學生”16名,“武舉人”1名,“監生”“進武學”幾十名。《潭川李氏族譜序》有這樣一段話:潭頭李氏因“地滿人多散處各鄉者不下百餘家,而散處他鄉之裔,惟夏陽中為盛。或蜚聲庠序聽虎觀之談經,或中式武科赴鷹揚之賜宴。由是觀之,根深葉茂不其然乎。”
夏陽中村
夏陽中村背靠金山,山脈龍盤虎踞;面臨潭川,村莊一衣帶水,地形神似“金”字,自江竹風至坂頭坪就是那金字的底,在這金底中有兩眼永不乾涸的清泉,泉水蓄成一泓淡水湖,湖裡自古生長一種無頭無尾、無鱗無鰭的生物,每到暮春,桃花怒放時節,它們就相繼出現,在水中遊動,一張一弛若隱若現,像一把把撐開的小傘,晶瑩透明,姿態優美,我們的祖先說這是“淡水海蟄”,學名“桃花水母”,為國家級“瀕危生物”,惜後來由於洪水泛濫,水土流失,桃花水母賴以生存的環境改變,現已難覓其蹤跡了。
夏陽中村
背山面水,尋得高處,可俯瞰十里平湖全景,端的是人間仙境。潭太線公路穿村而過,整村一分為二,五顯宮與夏陽李氏宗祠隔路相望,村內阡陌縱橫,古色古香,古民居分布錯落有致,建築宏偉、氣勢恢宏,現有古民居16幢(原18幢,遭火災損毀2幢),夏陽李祠1幢,五顯宮一幢,古墓兩座,村內現仍有許多文化遺存,如石碑,旗桿石,匾額,屏風,族譜,山契以及古井、古牌匾、古圍聯、古方桌、古案台、古石門、樣式精美的柱礎石、木雕、窗花、衣櫃等等各具民俗風情的古文物,文化底蘊深厚。
夏陽中村
除了其雄偉氣勢及精緻建築細節外,最為人稱道的特點是:厝厝封火牆,牆牆有通道,哪怕是兩厝相隔較遠,也有天橋相連,據說古時夏陽中的女人,外人是輕易看不到的,但凡鄰裡間有紅白喜事,或平時串門,男人們走正門大道,女人們只能走戶與戶之間的天橋,足不出戶,卻行動自如,當真是豪門深似海,金屋藏嬌娃。這些通道本為“三寸金蓮”的“三從四德”而設計的,沒想到,在兵荒馬亂年月,是人們避難藏身的好場所,在和平年代,成了孩子們捉迷藏的好去處。
夏陽中村
距夏陽中村約200米,有福安市文物保護單位—郭鳴琳墓,郭鳴琳(1567-1628),官至中順大夫左長史。郭鳴琳墓,明代建築,構建精美,規格極高。下洋中村後門山有清嘉慶年代墓葬—太學生鄭易九墓,規模宏大,占地2000多平方米。
夏陽中村
夏陽中村
潭頭夏陽村中航拍VR3D實景圖
夏陽中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