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草(唇形目唇形科植物)

夏至草(唇形目唇形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夏至草,別名小益母草,學名: Lagopsis supina (Stephan ex Willd.) Ikonn.-Gal. ex Knorring,可做藥物材料,雲南有些地方用全草入藥,據云功用同益母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夏至草
  • 拉丁學名:Lagopsis supina (Stephan ex Willd.) Ikonn.-Gal. ex Knorring)
  • 別稱:小益母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菊亞綱
  • :唇形目
  • :唇形科
  • 亞科:野芝麻亞科
  • :夏至草族
  • :夏至草屬
  • :夏至草
  • 分布區域: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繁殖方法,物種分類,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披散於地面或上升,具圓錐形的主根。莖高15-35厘米,四棱形,具溝槽,帶紫紅色,密被微柔毛,常在基部分枝。葉輪廓為圓形,長寬1.5-2厘米,先端圓形,基部心形,3深裂,裂片有圓齒或長圓形犬齒,有時葉片為卵圓形,3淺裂或深裂,裂片無齒或有稀疏圓齒,通常基部越冬葉遠較寬大,葉片兩面均綠色,上面疏生微柔毛,下面沿脈上被長柔毛,餘部具腺點,邊緣具纖毛,脈掌狀,3-5出;葉柄長,基生葉的長2-3厘米,上部葉的較短,通常在1厘米左右,扁平,上面微具溝槽。
輪傘花序疏花,徑約1厘米,在枝條上部者較密集,在下部者較疏鬆;小苞片長約4毫米,稍短於萼筒,彎曲,刺狀,密被微柔毛。花萼管狀鐘形,長約4毫米,外密被微柔毛,內面無毛,脈5,凸出,齒5,不等大,長1-1.5毫米,三角形,先端刺尖,邊緣有細纖毛,在果時明顯展開,且2齒稍大。花冠白色,稀粉紅色,稍伸出於萼筒,長約7毫米,外面被綿狀長柔毛,內面被微柔毛,在花絲基部有短柔毛;冠筒長約5毫米,徑約1.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比下唇長,長圓形,全緣,下唇斜展,3淺裂,中裂片扁圓形,2側裂片橢圓形。雄蕊4,著生於冠筒中部稍下,不伸出,後對較短;花葯卵圓形, 2室。花柱先端2淺裂。花盤平頂。
小堅果長卵形,長約1.5毫米,褐色,有鱗粃。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雜草,生於路旁、曠地上,在西北、西南各省區海拔可高達2600米以上。
夏至草夏至草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浙江,江蘇,安徽,湖北,陝西,甘肅,新疆,青海,四川,貴州,雲南等地。俄羅斯西伯利亞,朝鮮也有。模式標本采自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物種分布:主要分布於亞洲北部,自蘇聯西伯利亞西部經我國至日本,我國產3種,其中夏至草L. supina(Steph. )lk. -Gal. ex Knorr.,廣布於西南至東北。

主要價值

藥用部位:全草 藥用功能:能活血調經
性味
歸經:中藥味微苦,性平。
有小毒。
養血,調經。
蒙藥味微辛,性寒。利尿,退翳。入脾經。
《陝西中草藥》: "味微苦,性平,有小毒。
藥材炮製
除去雜質、殘根及老梗,噴淋洗淨,瀝乾,稍悶,切片,乾燥。

繁殖方法

用分株繁殖或種子繁殖。
分株繁殖:夏至草為宿根性草本,於春季萌發前將根莖挖出,根據老蔸大小分成若干株,按行株距30cm×30cm左右栽植。
種子繁殖:於4-5月在畦上按30cm左右行距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上0.5cm左右,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後注意除草、鬆土,過密處適當間苗。
夏至草喜向陽濕潤的環境,對土地要求不嚴,但以保水能力較好的壤土栽培為好

物種分類

夏至草族,學名Marrubieae Endl.,唇形科野芝麻亞科 的一族。花萼管狀或鐘狀,脈明顯突起,具5-10齒。花冠筒藏於花萼內,稀伸出。雄蕊、花柱藏於花冠筒內(屬16-1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