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楹

夏承楹

夏承楹(1910——2002) 新聞界人士。筆名何凡。江蘇江寧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承楹
  • 外文名:xiachengying
  • 別名:何凡
  • 出生地:江蘇江寧人
  • 出生日期:1910
  • 逝世日期:2002
  • 代表作品:《不按牌理出牌》《一心集》
概述,人物生平,

概述

夏承楹1910年12月22日生於北京,是夏仁虎第六子。夏仁虎曾任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舊文學根底深厚。夏承楹初始於家塾學四書五經,十一歲才入北京高等師範附小讀五年級。隨後一路由師大附小,附中國中部、高中部,保送進北平師範大學外文系。曾任北京《世界日報》、《北平日報》、《華北日報》編輯,1948年赴台,任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參的與編輯《國語日報》,後升任社長,併兼《聯合報》主筆。辟“何凡專欄”,主譯“包可華專欄”,均極受讀者歡迎。亦曾任《國語日報》發行人。有散文集《不按牌理出牌》、《一心集》、《如此集》、《這般集》、《窗》、《何凡遊記》、《人生於世》等數十種。 他的妻子就是著名的女性作家林海音女士。
夏承楹和妻子林海音夏承楹和妻子林海音
中文名:
夏承楹
筆名:
何凡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中國北京
出生日期:
1910年12月22日
逝世日期:
2002年12月21日
職業:
作家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代表作品:
《不按牌理出牌》
原籍:
江蘇江寧

人物生平

1947年,夏承楹取“何其平凡”之意,替凱旋門新專欄“玻璃墊上”署下筆名“何凡”,為他“原子筆報國”何其不凡的後半生,開出漂亮的第一球。1953年,何凡開始為聯副撰寫“玻璃墊上”專欄超過三十年,是島內最資深、最受讀者推崇的專欄作家。專欄中他評議時事、人物,不僅觀察細心深入,而且常常能有客觀公平的見解和具有建設性的建議,而且因為他的文筆流暢自然,文章內容輕鬆幽默,從他的專欄文章中可以看出台灣三十年來變遷和進步的痕跡。他的文章與時代相呼應,也與讀者的心靈交流,不啻是讀者最長久、最忠心的知交。
日後追想求學階段,夏承楹回憶道:“由於功課追得不緊,我除了按時上課以外,多寄情於排球、滑冰、撞球等運動,投稿到報章雜誌也是從那時開始的。”夏不但是附中與師大九人排球校隊成員,而且還擅長花式滑冰。照侄兒夏祖煃形容,達到了“全國先進水平”。夏家老相本里,還有他和弟弟夏承楣冰上飛的風采。
自小養成運動習慣,使夏承楹一反文人坐守書齋形象,大力呼籲“運動最補”,“世上最好的補藥莫過於運動,從學生時代到現在,幾十年來我沒有停止過運動。我相信使我支持得了每周七天、每天至少八小時工作的主要原因是運動。”夏篤信身教更勝言教,來台之後繼續“熱心體育”,自己打桌球,並由任職的《國語日報》發起“國語杯桌球賽”,成為培育國手的搖籃。70年代起,他也出任桌球協會、滑冰協會、滑雪協會等體育團體理監事,讓民眾“動起來”。
■東單三條協和禮堂——有情人終成眷屬
1939年5月13日,林海音和夏承楹在東單三條的協和醫院禮堂舉行了新式婚禮,他們的婚禮是當時北平文化界的盛事。夏家老太爺、老太太對這門婚事非常滿意。嫁入夏家的林海音,進入到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但是她很善於處理家庭關係,她和藹、關心別人、對人熱情,也平等對待僕人,贏得了夏家上上下下的滿意。
■永光寺街1號夏家老宅,那座小樓是林海音甜蜜的愛巢
在永光寺街1號是林海音公公夏仁虎自宦海退隱後,自己設計的一所宅院。永光寺街1號離南柳巷很近,走路也不過5分鐘的路程,所以林海音還是經常回娘家,跟家裡人在一起。
永光寺街1號是一座大小有8個院子的四合院,正院的東面是3間坐北朝南的小樓。林海音和夏承楹結婚後就住在這座小樓。我去尋找夏家老宅時,發現永光寺街1965年併入前青廠胡同,夏家老宅隨著前青廠胡同的拆遷,早已被拆除了。
嫁入夏家不久,林海音就到北平師範大學圖書館擔任圖書編目工作。在北平師範大學圖書館工作時,林海音看到一套叫《海潮音》的書籍,覺得這個名字很好,就用了其中的“海音”二字做筆名,開始寫點不同於過去的採訪文章在報紙上發表。
■林海音和夏承楹搬到南長街28號開始了獨立生活
林海音在夏家大家庭生活了6年多。抗戰結束後,林海音夫婦便搬到南長街28號開始了獨立生活。南長街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東面是中山公園,北面是北海,向西去是中南海。林海音和夏承楹的新家是一所小三合院,南邊是夏承楹的書房,北邊是臥房,西邊是廚房。林海音在房間裡布置了緞面沙發、硬木矮几、仿古花紋的窗簾,腳下鋪著地毯,他們的新家舒適宜人。新家的院子裡有棵大槐樹,到了夏天正是個天然的天棚,覆蓋全院,就在這小院中,林海音在樹影婆娑的碧紗窗前伏案疾書。周末,林海音夫婦常帶孩子去中山公園玩耍。
抗戰勝利後,各家報紙紛紛復刊。夏承楹又回到報社工作,主編《華北日報》和《北平日報》副刊,並在《北平日報》上用“何凡”作筆名撰寫《玻璃墊上》專欄。林海音也常常在報上寫稿,她又回到《世界日報》上班,擔任編輯,不再跑新聞了。
1948年,林海音台灣的親戚都希望她們全家回到家鄉,於是林海音和夏承楹決定,帶著林海音的媽媽、弟弟妹妹,和自己的3個孩子回到台灣。林海音在南苑登上了飛往上海的飛機,準備從上海到台灣。離別的飛機在北平城繞了一個圈子,林海音最後瞥了一眼這座古城,她看到協和醫院的綠琉璃瓦屋頂,她感覺“心顫抖著,是一種離開多年撫育的乳娘的滋味”。
我憶起一位詩人曾經說過,“人生有兩件東西不會忘記,那就是母親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北平的面孔此時已經深深刻入林海音的記憶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