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姓

壺姓

壺姓是中國的一個姓氏,其中一部分源自古代名為“挈壺”的官名,一部分源自古代地名壺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壺姓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源自:挈壺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壺[壺、壷,讀音作hú(ㄏㄨˊ)]
壺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官稱,出自西周初期宮廷掌管時間的官員,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周禮·夏官·挈壺氏》記載:“凡軍事,縣壺以序聚柝;凡喪,縣壺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這段記載讀起來比較生澀,但東漢著名學者鄭玄對此有精彩的注釋:“鄭司農云:‘縣壺以為漏,以序聚柝,以次更聚擊柝備守也。’玄謂:擊柝,兩木相敲,行夜時也。代亦更也。<周禮>:未大斂,代哭。以水守壺者,為沃漏也。以火守壺者,夜則視刻數也。分以日夜者,異晝夜漏也。漏之箭,晝夜共百刻,冬夏之間,有長有短。太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
壺姓
通過鄭玄的注釋,今人不僅可以了解古代官家報時用擊柝,計時用漏壺,而且還可以知道漏壺有四十八箭,晝夜共百刻,日夜加水沃漏,夜以火守以視刻數,完整記錄了古代漏壺的原貌,而且能夠了解掌管時間、職守漏壺的官員叫作“挈壺”,並為世傳承襲,其後裔以官職稱謂為姓氏,稱挈壺氏,後省文簡化為壺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戰國時期晉地壺口關,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壺口關,在今山西省黎城縣東陽關,商、周時期為黎候國地,境內的壺口瀑布是黃河流域的一大奇觀,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壺口瀑布位於陝西省宜川縣與山西省吉縣交界處,黃河流至壺口時,寬約四百米的河床突然收縮到四十來米,河水奔騰傾瀉而下,猶如從一巨型壺口傾倒出,真有“黃河之水一壺收”的奇景,因此被當地居人稱為“壺口”。
東漢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農曆10月,袁紹的外甥、并州刺使高幹投降曹操,漢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秋,高幹聽說曹操發兵遼西去征討烏桓,認為有機可乘,就在并州背叛曹操,捉拿了上黨太守,拒守壺關口。曹操在漢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自河內天井關北度太行山進兵壺口關征討高幹,寫了一篇《苦寒行》說:“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刻畫出了壺口關的險峻。
公元前827~前782年的周宣王姬靜(一作姬靖)在建平遙古城時,在橋山壺口開始設立關隘,以屏障西戎(獫狁),壺口關因以為名。漢朝初期高祖劉邦始建壺關縣。居於壺口關的居住民以地名為姓氏,稱壺氏。
第四套人民幣50元幣面上,就印著壯麗的壺口瀑布景致。由於黃河水的侵蝕作用,壺口瀑布每年都會向上游移動一段距離,據筆者推算,該版50元錢幣上的這個場景,在2393年後將會永遠地消失在咆哮的黃河水中。因此,該版50元人民幣極具“後收藏價值”,即為子孫後代收藏。

郡望堂號

郡望

縉雲郡:亦稱松陽郡、松陽縣。東漢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分章安縣地置松陽縣,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西南部一帶。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析松陽東鄉地置括蒼縣。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置松州。唐武德八年廢州復縣;同年,省遂昌縣入松陽縣。唐景元二年(公元711年)遂昌從松陽析出。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析南鄉地置龍泉縣,至此,縣域基本穩定。唐朝貞元年間,縣治由古市遷今址。五代後梁開平四年(公元910年)易名長松縣;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改稱白龍縣。宋朝鹹平二年(公元999年)復名松陽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8年11月撤松陽縣併入遂昌縣,1982年1月復置松陽縣。
壺關縣:壺關縣因以壺口為關而名。商、周時期為黎候國地,漢朝時期始建縣稱壺關縣。壺關縣雖老,但北魏以前多不在今縣境內。壺關縣地處太行山之巔,山嶺巍峨連綿,地勢險要,尤以東部橋上、鵝屋一帶為著。這裡陡山惡石,絕壁千丈,唯有一路通往河南,實有“一夫當關,萬夫莫 開”之勢,歷為軍事戰略要地。全縣地勢由中部分別向西北、東南傾斜,山勢東部陡峻,西北緩和,海拔一般在千米以上,普遍植差,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向有“乾壺”之稱。風景獨特的紫團山位於壺關縣東南樹掌鎮一帶,蒼翠蓊鬱,景點眾多。西南有真澤宮,始建於唐昭宗乾寧元年,現存望河樓、當尖樓、鐘鼓樓、子孫殿、後宮殿等一百多間,整個建築結構嚴謹,做工精細,殿堂氣勢宏偉。壺關縣生產的陶器——缸,因其形正、質光、並有抗腐蝕性能而馳名,歷史悠久,被譽為“壺缸”,是貯藏、釀造之佳品。

堂號

縉雲堂:以望立堂,亦稱松陽堂。
壺關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