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天琴藝術

壯族天琴藝術是由於天琴形制獨特、音域寬廣、音色圓潤、節奏明快,有如天籟之音般的藝術魅力、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神秘的功能,深受壯族民眾喜愛,被譽為繼銅鼓之後壯族的標誌性樂器之一。

基本介紹

遺產信息,簡介,傳說,歷史,挖掘,形制,演奏形式,特點,

遺產信息

遺產名稱:壯族天琴藝術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編號:30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簡介

在2003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舞台上,天琴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一炮而紅,很快走出廣西,跨入中央電視台,走進全國千家萬戶,而後又走出國門,成為壯民族標誌性文化藝術品牌。2007年1月,天琴藝術被列入廣西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月,龍州縣被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作家協會授予“中國天琴藝術之鄉”稱號。2008年5月,以天琴為紐帶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動—天琴文化藝術節在龍州縣舉行。天琴這一沉睡千年的民族文化瑰寶得以煥發勃勃生機,展現獨特的藝術魅力,放射出璀璨奪目的光彩。

傳說

一、關於天琴的源出,民間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在廣西南壯地區有一對相戀的青年。一天,他們到深山砍柴,來到一個岩洞旁邊,聽到泉水從洞頂滴下深潭的聲音十分美妙,便起心用葫蘆、蘆桿和藤絲做成了一把琴,彈出泉水下滴的“鼎咚”之聲,格外動聽。玉皇聞聽此聲,將他們召到天上彈奏,並勅封此琴為“天琴”。每逢年節,他們就下凡與鄉親們共同歡慶,彈唱舞蹈,這種形式稱之為“天”——就是用天琴伴奏的各種文娛活動的總稱,天琴是活動中唯一的樂器。壯族天琴藝術由此而生。
二、傳說在很早以前,在十萬大山南麓的壯族偏人山寨里,有一對非常要好的青年人,男的叫農端,女的叫農亞,兩人經常結伴上山砍柴。有一天,兩人在一個岩洞口聽到洞中傳來悅耳的 “叮咚”之聲,循聲而入看見一個水潭,上面岩壁中滲出許多小水珠正向潭中滴落。他倆聽著這美妙動人的樂音,頓覺心曠神怡、耳聰目明。他倆想把這神奇的聲音帶回山寨去,讓鄉親們一起來分享。農亞想了想說道:“我們何不做一個也能發出這種聲音的東西呢?”於是二人在山中找來一個葫蘆殼、一根木桿,將木桿插進葫蘆里,繃上野藤的細絲條,果然彈出 了“鼎叮”之聲,恰似“叮咚”的山泉之音。山寨里的人們聽了無不拍手稱讚,一位長者還以發音把它叫作“鼎叮”。鄉親們照樣學做起來,鼎叮很快盛行全寨。琴聲傳到天上,玉皇大帝派天使下凡將農端、農亞召去,後來他倆在天上成了歌仙,終日給玉皇大帝彈琴唱歌,難得下凡。為消除鄉親們的思念,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趁天門開啟之時,他倆便趕回凡間與鄉親們聚會歌舞。平時偏人有事相求,也焚香請他們下來歌舞一番。這種活動後來成為固定形式,定名為“跳天”。直到今天,每逢壯族傳統節日,偏人都要舉行民眾性的“跳天”文娛活動。鼎叮則是這種活動中使用的唯一樂器,故此稱之為天琴。壯族天琴藝術由此而生。

歷史

天琴到底產生在什麼時候,史藉沒有記載。清光緒九年修撰的《寧明州志》記載:“女巫……以交鬼神為名,以‘匏’為樂器,狀如胡琴,其名曰‘鼎’……凡患病之眾,延其作法,則手彈其所謂‘鼎’者口唱其鄙俚之詞。”文中之“鼎”就是天琴。長期以來,這種活動曾是“天婆”(巫婆)祭祀時的一種宗教活動,在於求神保佑平安,消災除害,預兆豐年。據介紹,壯族民間傳說《媽勒訪天邊》中的媽勒就是彈著天琴去天邊尋找太陽,為壯鄉帶來光明和歡樂的。由此可見壯族天琴藝術歷史悠久,自無疑義。
天琴壯族支系偏人最有特色的—種古老彈撥弦鳴樂器。偏語稱鼎叮。由樂器發聲諧音而得名。從外表上看,它用葫蘆做琴鼓,梧桐做板面,尼龍做弦線,琴頭是雕刻的龍和鳳。演奏時用彈片撥弦,發出優美動聽的琴音。天琴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圓潤明亮,常用於獨奏或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愛。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寧明和龍州等地。至今已經有上千年歷史。

挖掘

擁有1200多年歷史的壯族天琴,在瀕臨滅絕的時候,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有關專家進行了挖掘,組建天琴女子彈唱組合,使天琴煥發了生機,成為中國知名的文化品牌。“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對壯族民間樂器進行了多次挖掘,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最成功的還要數天琴的挖掘。”廣西文聯副主席、廣西音協主席傅馨說,經過挖掘的壯族古老樂器,把壯族文化完美地傳遞出去了。
傅馨認為,天琴的挖掘可以說是壯族人民挖掘民間文化的一個奇蹟,在2003年前,天琴只有搞音樂的人知道,如今能成眾人知曉的文化品牌,關鍵是它把廣西的樂器和民歌進行了完美的融合,並把天琴與美女村聯繫起來。
如今,當地政府將天琴文化與當地旅遊資源進行了巧妙的融合,當外來遊客暢遊龍州縣左江風景區時,已經可以欣賞到黑衣壯美女們手撫天琴,彈唱動聽的壯族名曲。

形制

壯族的傳統天琴長約120厘米。琴桿木製,雕龍紋。琴頭雕成鳳形、帥印、太陽或月亮形,左右各置一木製弦軸。琴筒用葫蘆或麻竹筒制。呈半球狀,厚10厘米,前11膠麻竹殼或薄桐木板,面徑11厘米,後端鏤刻花紋為音窗。竹製琴碼,張絲弦。琴體各部可拆裝組合,便於攜帶。現代天琴,琴桿長90厘米、呈半圓柱狀,桿身無飾。琴頭平頂,琴筒天麻竹或鐵制,圓形,直徑10厘米,蒙蛇蟒皮,張絲弦或尼龍弦。定弦c1、g或d1、g。裡弦定高音,外弦定低音。音域g-g3。

演奏形式

壯族天琴藝術的演奏形式分為“彈天”、“唱天”和“跳天”三種。
“彈天”指的是天琴的獨奏形式。“彈天”即天琴獨奏。演奏天琴時,可以採取坐奏或立奏兩種 姿勢,還可以邊彈邊跳。技法上可彈單音或雙音,演奏打音、頓音、滑音很有特色,表現力極為豐富,時而強勁有力,時而歡快活潑,時而簡潔明快,時而輕盈跳躍。獨奏中有大跳的換把動作,常運用上下滑音,節奏鮮明,曲調輕鬆活潑,委婉動聽。往往“天”的活動都從彈天開始,它有一定的程式和固定的曲牌。代表性的獨奏曲有撇仙曲濃鈴亘天曲濃懈悶曲濃依欠樂曲濃爆曲》等。大都輕快跳躍,節奏鮮明,給人以輕鬆愉悅感。
“唱天”一天琴的合奏形式,也是主要的演奏形式。“唱天”就是用天琴伴奏,演唱各種山歌或 敘事歌的活動,伴奏時換把較少。分為“獨天”和“對天”兩種,其中,一人自彈自唱,或一人伴奏,一人獨唱稱為“獨天”,兩個以上彈琴對唱稱為“對天”。“獨天”既有敘事性,亦有抒情性,以祭祀方面的內容為主;“對天”帶有鬥智、競賽性質,用以相互問候,乃至傾吐愛情等等。這當中,唱與彈的結合很奇特,雖然節奏、節拍、速度都不相同,但結合得很融洽,演奏者還可在腳踩處掛上一串小銅鈴,合著樂曲的節拍抖響,唱、弦、鈴三者兼顧,使“唱天”更富有地方特色。代表性的唱天曲有《昌天謠濃妍場曲》和《昌牛濃犧季解年景》等,其中,尤以《昌天謠》最負盛名。2003年11月8日,在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東南亞風情夜”晚會上,來自龍州的壯族天琴女子演唱組合表演獨具特色的壯族民歌伸昌天謠濃13位青春靚麗的少女身著黑壯長袍,手持天琴、腳系銅鈴,玉指輕彈、深情演唱,琴鈴合鳴、歌聲婉轉,有如天籟之音。這種古老的原生態器樂與聲樂融合在一起的藝術美感,不僅讓在場的中外各族觀眾耳目一新,還引起各界人士廣泛關注。
“跳天”一天琴的歌舞伴奏形式。“跳天”即天琴舞,是表演者邊彈琴、邊唱歌、邊跳舞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這種形式多為民眾性的娛樂活動,一般在節日、慶豐收、婚娶喜慶等場合進行,人數眾多,場面浩大,氣氛活躍。

特點

壯族天琴藝術大都以多聲部形式出現,其結合方式有支聲、對比、模仿和各種音型化烘托,變化豐富。樂曲中常有中立音,因而造成奇特的中調式色彩。龍州壯族民歌分 霞秀調式和金龍調式兩種。霞秀調式又分有長聲和短聲,長聲抑揚頓挫,以真假聲進行演唱;短聲音調和諧,尾聲可以拉長或波浪式的音律,唱來悅耳動聽。金龍調式有三句詩韻和長詩兩種。三句詩韻多為白晝演唱,長詩句多為夜間對歌演唱。金龍山歌吟唱時多是兩人或多人合聲齊唱,唱調婉轉響亮動聽,並通過反覆收聲,達到別具一格的效果。而於天琴曲,廣西藝術學院的楊秀昭教授等在二十年前就收錄有民間藝人梁臣中、賴增華演奏的天琴獨奏曲《逗天(之一)》、《彈天》、《解悶曲》等,彌足珍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