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成形工藝及模具

壓鑄成形工藝及模具

《壓鑄成形工藝及模具》是2008年07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洪斌、陳元芳。

基本介紹

  • 書名:壓鑄成形工藝及模具
  • 作者:許洪斌、陳元芳
  • ISBN:9787122025005,7122025004
  • 頁數:306
  • 定價:¥26.00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07月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編輯推薦與評論,

內容簡介

本書從實用的角度出發,系統地介紹了壓鑄技術及壓鑄模的設計方法,主要包括壓鑄合金及壓鑄件結構、壓鑄工藝、壓鑄機及其選擇、壓鑄模設計基礎、壓鑄模的結構組成與標準模架、壓鑄成形零部件設計、壓鑄模抽芯機構設計、推出機構的設計、加熱與冷卻系統設計、壓鑄模的技術要求及選材、壓鑄模設計程式及圖例等。
本書內容簡要,重點突出,實用性強,可作為大專院校模具、材料成形、機電一體化等專業學生的參考讀物,也可供壓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壓鑄合金及壓鑄件結構
1.1 壓鑄合金
1.1.1 對壓鑄合金的基本要求
1.1.2 合金的選用
1.1.3 常用壓鑄合金化學成分與力學性能
1.2 壓鑄件結構
1.2.1 對壓鑄件結構的工藝性要求
1.2.2 壓鑄件基本結構設計
1.2.3 壓鑄件尺寸精度及機械加工餘量
1.2.4 壓鑄件表面質量等級
1.2.5 壓鑄件形位公差
第2章 壓鑄工藝
2.1 壓力
2.1.1 壓射壓力
2.1.2 壓射比壓的選擇
2.1.3 脹模力計算
2.2 速度
2.2.1 壓射速度
2.2.2 內澆口速度
2.2.3 內澆口速度與壓射速度和壓力的關係
2.3 溫度
2.3.1 合金澆注溫度
2.3.2 壓鑄模的溫度
2.4 時間
2.4.1 填充時問
2.4.2 持壓時間
2.4.3 留模時間
2.5 壓鑄塗料
2.5.1 壓鑄塗料的作用
2.5.2 對塗料的要求
2.5.3 壓鑄塗料的使用
2.6 壓鑄新技術
2.6.1 真空壓鑄
2.6.2 充氧壓鑄
2.6.3 精速密壓鑄
2.6.4 半固態壓鑄
2.6.5 黑色金屬壓鑄
2.7 壓鑄件缺陷分析
2.7.1 壓鑄件缺陷的類型
2.7.2 壓鑄件的缺陷分析及措施
第3章 壓鑄機及其選擇
3.1 壓鑄機分類及特點
3.2 國產壓鑄機型號及主要參數
3.2.1 國產熱壓室、冷壓室壓鑄機型號及規格
3.2.2 與壓鑄模安裝相關部分的結構
3.3 壓鑄機的選用
3.3.1 鎖模力的校核
3.3.2 比壓的確定
3.3.3 壓室額定容量的校核
3.3.4 模具厚度校核
3.3.5 開模行程校核
第4章 壓鑄模設計基礎
4.1 分型面的設計
4.1.1 分型面的形式
4.1.2 分型面的選擇原則
4.2 澆注系統設計
4.2.1 澆注系統的結構及分類
4.2.2 澆注系統設計注意事項
423內澆口設計76
424橫澆道設計81
425直澆道設計85
43溢流與排氣系統設計95
431溢流槽設計95
432排氣槽設計101
第5章壓鑄模的結構組成與標準模架106
51壓鑄模的結構組成與零部件106
511壓鑄模的功能結構組成106
512壓鑄模模架結構件的作用106
52模架的設計要點107
53壓鑄模的標準模架108
531模架基本形式及組成108
532標準模架尺寸系列111
54壓鑄模標準模架上的常用零件115
541導柱和導套設計115
542推板導柱和導套的設計118
543模板的設計120
第6章壓鑄成形零部件設計131
61成形零件結構設計及分類131
611整體式結構131
612鑲拼式結構131
613鑲拼式結構的設計要點133
614鑲塊在分型面上的基本布置形式137
615鑲塊的固定形式139
616鑲塊和型芯的止轉形式143
617鑲塊和型芯的結構尺寸146
62成形零件尺寸計算149
621壓鑄件的收縮率149
622影響壓鑄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150
623成形零件成形尺寸的分類及計算150
624成形尺寸的計算151
63製造偏差的選取154
第7章壓鑄模抽芯機構設計155
71常用抽芯機構種類及組成155
711常用抽芯機構的特點155
712抽芯機構的組成156
713抽芯機構設計要點157
72抽芯力和抽芯距的確定158
721抽芯力估算158
722抽芯距離的計算161
73斜導柱抽芯機構的設計要點162
731斜導柱抽芯機構的抽芯過程162
732斜導柱尺寸的計算與選擇163
733斜導柱延時抽芯168
734抽芯機構與推出機構的干擾170
735斜銷抽芯機構常用件170
74彎銷抽芯機構175
741彎銷抽芯機構的組成及抽芯過程175
742彎銷抽芯機構的特點176
743彎銷結構形式及固定方式177
744彎銷抽芯中滑塊的鎖緊179
745彎銷尺寸的確定180
75斜滑塊抽芯機構183
751斜滑塊抽芯機構工作原理及結構特點183
752斜滑塊抽芯機構的設計要點184
753斜滑塊的設計189
76液壓抽芯機構193
761液壓抽芯機構工作原理及特點193
762液壓抽芯機構設計要點198
77其他抽芯機構設計200
771手動螺桿抽芯機構200
772活動鑲塊模外抽芯機構202
773特殊抽芯機構202
78滑塊及鎖緊裝置設計205
781滑塊的基本形式及主要尺寸205
782滑塊導滑部分的結構設計208
783滑塊限位裝置的設計210
784滑塊鎖緊裝置的設計213
785滑塊與型芯的連線215
79嵌件的進給與定位216
791設計要點216
792嵌件在模具內的安裝與定位217
793手動放置嵌件的模具結構219
794機動放置嵌件的模具結構219
第8章推出機構的設計223
81推出機構的分類及組成及設計要點223
811推出機構的分類223
812推出機構的組成223
813推出機構的設計要點224
82推桿推出機構226
821推桿推出機構組成及推出部位設定要點226
822推桿的推出端形狀及推出端截面形狀228
823推桿的固定及配合230
824推桿的止轉231
825常用推桿的尺寸232
826推板尺寸235
83推管推出機構236
831推管推出機構組成及設計要點238
832推管推出機構常見安裝形式240
833常用的推管尺寸240
84卸料板推出機構242
841卸料板推出機構組成242
842卸料板推出機構的分類243
843卸料板推出機構設計要點245
844卸料板推出機構常用的限程釘尺寸245
85推出機構的導向與復位246
851推出機構的導向246
852推出機構的復位248
853常用復位桿零件尺寸系列249
854推出機構的預復位251
86其他推出機構255
861二次推出機構255
862定模推出機構257
863多次分型機構259
864齒輪傳動推出機構261
第9章加熱與冷卻系統設計262
91模具加熱系統設計263
911壓鑄模常用的加熱方法263
912壓鑄模的預熱規範263
913壓鑄模的預熱功率計算264
914電加熱裝置(電熱棒)設計265
92壓鑄模冷卻系統設計265
921壓鑄模常用的冷卻方法265
922冷卻水道的布置形式266
923冷卻水道的設計計算271
第10章壓鑄模的技術要求及選材272
101壓鑄模總裝的技術要求272
1011壓鑄模裝配圖上需註明的技術要求272
1012壓鑄模外形和安裝部位的技術要求272
1013總體裝配精度的技術要求273
102結構零件的公差與配合274
1021結構零件軸與孔的配合和精度274
1022結構零件的軸向配合276
1023未注公差尺寸的有關規定276
1024形位公差280
103零件的表面粗糙度284
104壓鑄模常用材料選擇及熱處理要求286
1041對壓鑄模使用材料的要求286
1042壓鑄模零件材料的選擇和熱處理要求287
第11章壓鑄模設計程式及圖例288
111壓鑄模設計程式288
1111壓鑄模設計的基本要求288
1112壓鑄模設計的一般流程289
1113試模294
112壓鑄模設計舉例295
參考文獻306
第1章沖裁工藝及沖裁模具1
11沖裁工藝設計1
111沖裁變形過程及斷面分析1
1111沖裁變形過程1
1112沖裁斷面分析 2
112沖裁件的工藝性5
1121沖裁件的形狀和尺寸5
1122沖裁件的精度6
1123搭邊8
113沖裁力的計算與降低沖裁力的方法8
1131刃口沖裁力8
1132卸料力、推件力和頂件力8
1133降低沖裁力的方法10
114沖裁間隙12
1141沖裁間隙對沖件質量的影響12
1142間隙大小的確定13
115沖裁模刃口尺寸的確定14
1151刃口尺寸確定的原則14
1152刃口尺寸的計算公式15
12沖裁模具設計19
121沖裁模的分類19
122沖裁模典型結構19
1221單工序模19
1222複合模26
1223級進模28
123沖模閉合高度和壓力機的裝模高度31
124沖模的壓力中心31
1241確定沖模壓力中心的目的31
1242確定沖模壓力中心的方法32
125沖裁模典型零件的結構設計34
1251凸模34
1252凹模35
13精沖工藝及模具41
131精沖概述41
132精沖工藝43
1321精沖工藝過程43
1322精沖件的質量及控制43
1323精衝力的計算45
1324精沖件的材料46
1325複合精沖工藝47
133精沖模具48
1331模具的總體結構48
1332精沖的模具間隙49
1333刃口圓角的確定49
1334齒圈壓邊裝置51
1335精沖模具的材料及熱處理52
134精沖設備55
135經濟型精沖技術56
1351傳統彈性元件式精沖模具56
1352液壓式精沖模架58
1353氮氣彈簧式精沖系統59
14沖裁加工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措施60
141沖裁毛刺及其消除方法60
1411沖裁毛刺的產生及其預防措施60
1412對沖裁件上已產生的毛刺的去除61
142防止沖裁件斷面粗糙的措施62
143落料件產生撓曲及其預防措施62
1431沖模間隙原因產生的撓曲63
1432製件形狀原因產生的撓曲63
1433材料內部應力原因產生的撓曲63
1434油、空氣原因產生的撓曲64
144沖小孔時應注意的問題64
1441凸模結構64
1442凸模壽命64
145獲得精密外輪廓件的方法66
1451沖模結構66
1452設計複合整修模具應考慮的問題66
146沖細長孔的問題68
1461沖細長孔出現的問題68
1462採取的措施68
147沖孔凸模的脫落和折斷70
1471凸模脫落70
1472凸模折斷71
148防止廢料上升和堵塞的措施72
1481廢料上升的原因及防止措施73
1482廢料堵塞的原因及防止措施73
149沖制接近邊緣孔的方法74
1491沖制接近彎曲線附近的孔74
1492先沖外形後沖孔75
1493先沖孔後沖外形76
第2章彎曲變形及彎曲模具77
21彎曲變形過程的特點77
211中性層的內移78
212變形區內板料的變薄和增長80
213變形區板料剖面的畸變、翹曲和破裂80
22最小彎曲半徑81
221最小彎曲半徑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81
2211最小彎曲半徑的概念81
2212最小彎曲半徑的影響因素81
222最小彎曲半徑的值82
23彎曲回彈83
231影響彎曲回彈的因素84
232減小彎曲回彈的措施85
2321改進彎曲件的設計86
2322採取適當的彎曲工藝86
2323合理設計彎曲模具87
24彎曲件坯料長度的計算89
241彎曲角為90°的彎曲件89
242圓角半徑r>05t的彎曲件90
243圓角半徑r<05t的彎曲件90
244鉸鏈式彎曲90
25彎曲力的計算92
251自由彎曲力92
252校正彎曲力92
26彎曲模具的設計93
261工作部分尺寸的確定93
262彎曲模具的主要結構94
2621單角彎曲模94
2622雙角彎曲模94
2623卷圓模96
27彎曲成形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措施99
271減小彎曲回彈的方法99
272控制彎曲件精度的方法101
2721彎曲件高度不夠的問題101
2722彎曲件角度精度的控制102
2723U形彎曲時的形狀控制103
2724Z形彎曲時的形狀控制104
273彎曲件孔的位置精度及控制104
2731彎曲件孔位不精確的形式及原因104
2732兩孔不同軸問題的解決106
2733彎曲線和兩孔中心連線不平行問題的解決107
2734靠近彎曲線的孔容易產生變形的控制107
2735保證孔與彎曲側面位置尺寸的措施108
274彎曲後出現撓度和扭轉的控制108
2741防止措施109
2742應特別注意的問題110
275彎曲端面不平的問題110
276彎曲件的底部凸起及防止措施112
277彎曲件表面擦傷問題112
2771彎曲件的因素113
2772彎曲模的因素113
278彎曲模磨損問題114
2781彎曲件的因素114
2782彎曲模的因素115
2783潤滑油116
第3章拉深工藝及拉深模具117
31拉深過程及其力學分析117
311拉深變形過程及變形分析117
312拉深變形的應力、應變狀態118
313拉深件起皺與拉裂121
3131起皺121
3132拉裂123
314圓筒形件拉深的力學分析123
315拉深力的經驗計算公式125
32圓筒形件拉深毛坯的設計125
321毛坯的計算原則及方法125
322修邊餘量的確定126
323毛坯直徑的計算公式126
33無凸緣筒形件的拉深129
331拉深係數和極限拉深係數129
332影響極限拉深係數的因素130
333拉深係數和拉深次數的確定131
334首次拉深與以後各次拉深的變形特點135
34帶凸緣筒形件的拉深135
341變形特點135
342拉深極限及拉深次數的確定136
3421拉深極限136
3422多次拉深的各次直徑及次數137
3423拉深方法137
35其他形狀零件的拉深140
351階梯形件拉深140
3511由大階梯到小階梯的拉深140
3512由小階梯到大階梯的拉深141
3513淺階梯形件的拉深141
3514注意事項141
352錐形、球形件的拉深141
3521錐形件的拉深141
3522球形件的拉深145
3523拋物面件的拉深146
353盒形件的拉深147
3531盒形件的成形特點147
3532毛坯形狀和尺寸的確定148
3533低盒形件拉深的成形極限149
3534高盒形件的拉深150
36拉深工藝設計實例152
361汽車啟動電機殼的成形工藝設計152
3611結構特點152
3612毛坯尺寸153
3613主要成形工藝路線156
362升降器外殼衝壓工藝設計156
37拉深模具設計要點158
371拉深模工作部分參數確定158
3711圓角半徑158
3712拉深模間隙158
372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確定159
3721確定原則159
3722凸、凹模製造公差160
373不用壓邊圈的工作模結構160
374用壓邊圈的工作模結構160
3741壓邊圈的套用範圍160
3742壓邊圈的結構161
3743壓料限位裝置161
3744錐形壓邊圈162
38拉深力、壓邊力和拉深功162
381拉深力162
382壓邊力163
383拉深功163
384選擇壓力機的原則163
39各種典型拉深模具的結構實例164
310變薄拉深167
3101概述167
3102變薄拉深工藝計算168
31021坯料計算168
31022變形程度和變薄係數168
31023變薄拉深次數168
31024各次毛坯的壁厚、直徑和高度168
3103變薄拉深模具設計要點169
31031主要工作零件材料169
31032模具結構169
31033凹模設計169
31034凸模設計169
31035卸件裝置169
311拉深成形中的潤滑和退火170
3111潤滑170
3112退火171
312拉深成形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措施173
3121拉深裂紋產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173
3122防止拉深起皺的方法173
3123球形件的拉深皺紋及其防止措施174
31231產生的原因174
31232解決方法175
3124盒形件拉深時的側壁回彈176
31241現象和原因176
31242解決方法176
3125盒形件側壁凹陷176
3126拉深件底部鼓起或塌陷177
31261底部鼓起177
31262底部塌陷177
3127拉深模的磨損問題178
3128拉深時的摩擦高溫黏結179
3129淺盒形件拉深出現的問題180
31291淺盒形件底部變形180
31292淺盒形件壁部鬆弛181
31210不鏽鋼的拉深問題181
312101不鏽鋼的力學性能對拉深成形的影響181
312102不鏽鋼拉深過程中常見問題及其原因182
312103不鏽鋼常見拉深缺陷的預防措施183
第4章局部成形186
41脹形186
411起伏成形186
412管形凸肚188
4121脹形變形程度188
4122坯料尺寸計算189
4123脹形力189
42翻邊190
421內孔翻邊190
4211圓孔翻邊190
4212變薄翻孔193
4213非圓孔翻邊194
422外緣翻邊194
4221內凹曲線翻邊194
4222外凸曲線翻邊195
423翻邊模結構198
43縮口與擴口200
431縮口200
432擴口201
44整形與壓印203
45局部成形的常見問題204
451脹形時產生裂紋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204
452翻邊時邊緣產生裂紋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204
第5章汽車覆蓋件成形209
51概述209
511汽車覆蓋件的定義209
512覆蓋件成形的特點209
513對覆蓋件的要求211
514覆蓋件沖模的分類212
5141拉深模212
5142修邊模212
5143翻邊模213
52覆蓋件拉深成形模具設計213
521拉深件的衝壓方向213
522工藝補充部分設計215
5221確定工藝補充部分的原則215
5222確定工藝補充部分要考慮定位可靠215
5223確定工藝補充部分要考慮拉深條件216
5224工藝補充部分的類型216
523壓料面的確定217
524工藝孔及工藝切口219
525導向221
5251壓邊圈和凹模的導向221
5252凸模和壓邊圈的導向226
526拉深筋和拉深檻226
5261作用227
5262布置228
5263結構230
527坯料定位232
528通氣孔233
5281作用233
5282尺寸及布置233
529到位標誌器234
53覆蓋件切邊模設計234
531切邊模的分類234
532設計切邊模應考慮的問題234
5321拉深件在切邊時的定位234
5322衝壓方向及其他要求235
5323廢料的排除235
533切邊刃口的結構形式235
5331整體式235
5332鑲塊式236
5333縱向切邊236
534廢料切刀236
535典型零件工藝實例237
5351發動機罩外板237
5352頂蓋238
5353左、右翼子板239
5354左、右側圍外板239
第6章衝壓模具設計常用資料244
61模具常用公差與配合244
611公差等級的選用244
6111選用的一般原則244
6112各公差等級的套用範圍244
6113公差等級與加工方法的關係244
612基孔制與基軸制極限偏差和配合245
62模具零件表面粗糙度250
63模具設計常用模架251
631後側導柱模架251
632中間導柱圓形模架264
633對角導柱模架280
64常用成形設備280
641壓力機的選擇280
6411壓力機類型的選擇280
6412初選設備280
6413設備做功校核280
642常用金屬塑性成形設備的分類、型號及規格281
6421機械壓力機288
6422液壓機288
65衝壓模具材料及熱處理288
651衝壓模具材料的選取原則288
652常用的衝壓模具材料及熱處理289
6521碳素工具鋼289
6522高碳低合金冷作模具鋼291
6523冷作模具高速鋼296
參考文獻299

編輯推薦與評論

本書在總結以往各種成形模具手冊的基礎上,增加了作者及同行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和生產實踐經驗,在壓鑄成形工藝中增加了該工藝生產中常見問題、產品質量控制及解決措施等內容,並且增加了一些有特色的、新的模具結構圖。突出了“實用、簡明、方便”和“新工藝、新技術、工程化”的特色。為汽車、機車、輕工產品、電器、家電、兵器製造等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學生提供了一本好的技術參考資料。 全書共分11章,內容包括:壓鑄合金及壓鑄件結構、壓鑄工藝、壓鑄機及其選擇、壓鑄模設計基礎、壓鑄模的結構組成與標準模架、壓鑄成形零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