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爾圖和約

塔爾圖和約

1917年二月革命,沙俄崩潰,原屬於沙皇俄國統治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芬蘭宣布獨立,脫離了俄國臨時政府的控制。到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後,這些地區相繼陷入白軍與紅軍的內戰。到1920年,隨著紅軍在這些地區被白軍擊敗,列寧同波羅的海國家以及芬蘭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塔爾圖條約》,承認上述國家獨立地位並割讓原屬於俄羅斯領土的維堡和貝柴摩給芬蘭。塔爾圖和約的簽訂標誌著沙俄帝國的正式解體以及俄國內戰的基本結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塔爾圖和約/塔爾圖條約
  • 外文名:Treaty of Tartu/ Тартуский мирный договор
  • 簽訂原因:俄國內戰
  • 條約意義:劃定俄國內戰各方的勝利果實
  • 時間:1920年10月
產生背景,沙俄時期,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條約簽署及內容,影響,

產生背景

沙俄時期

1708年大北方戰爭期間,年僅26歲的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在波蘭東部集結10萬大軍東征伐俄,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實行堅壁清野的殘酷政策,立刻使瑞典軍隊陷入飢餓與酷寒之中。瑞典士兵在極端寒冷的環境中餓著肚子與俄軍作戰,遭受到了巨大傷亡。第二年俄軍發動反攻,很快將瑞典軍隊打得全軍覆沒,查理十二世僅僅帶領少數隨從逃入奧斯曼土耳其境內。
在查理十二回到瑞典僅僅一年後,俄國又兵分三路大舉進攻瑞典本土,徹底擊敗瑞典,並占領了瑞典的許多土地,奪取了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從而建立了聖彼得堡
在接下來的200年間,沙皇俄國一直牢牢的控制住了波羅的海地區和芬蘭,雖然沙俄實行民族隔離政策,但是依然無法抵擋民間流動的影響。到20世紀初,波羅的海地區和芬蘭都已經成為多民族地區,而卡累利阿地區也已經由說俄語的人口為主。

芬蘭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鼓舞了芬蘭的工人階級。11月13日,芬蘭爆發了總罷工。工人的革命行動迫使議會通過了先前被克倫斯基政府拒絕的法律,接著又公布了芬蘭的《獨立宣言》。由於舊俄已不存在,蘇俄於1918年1月4日通過了《革命政府關於芬蘭獨立的宣言》,芬蘭實現了獨立。在隨後的幾天裡,赤衛隊控制了芬蘭南部廣大地區。11月28日成立了革命政府——人民全權委員會,宣告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的誕生。新政權成立後,資產階級政府部分成員逃到西北部的瓦沙,成立了以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為總司令的白衛軍,向革命政權進行反撲,芬蘭內戰爆發。由於白衛軍一方有強大德軍的支持,而赤衛隊的支持者,蘇俄紅軍當時相對虛弱,因此勝利的天平很快便向白衛軍傾斜。到5月7日,最後一支赤衛隊撤入蘇俄境內,芬蘭革命失敗。

愛沙尼亞

沙皇俄國土崩瓦解之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在1917年4月授予愛斯特蘭省民族自治權。當地資產階級很快便選舉出了一屆“地方自治會”,並宣布該地方自治會是愛斯特蘭省最高政權的唯一體現者。但不久以後,愛斯特蘭省的布爾什維克就解散了資產階級地方自治會,愛斯特蘭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分子被迫轉入地下。與此同時,駐守在塔林以北奈斯島上的俄國海軍官兵起義,宣布奈斯島獨立,成立“奈斯蘇維埃共和國”。1918年2月24日,利用紅軍撤退後、德軍入侵前的權力真空機會,地方自治會元老院宣布“愛沙尼亞共和國”獨立,並組成了一個臨時政府。第二天,德軍進駐塔林。德國占領當局既不承認愛沙尼亞臨時政府,也不承認愛斯特蘭的獨立。26日,德軍占領奈斯島,奈斯蘇維埃政府被迫解散。

  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後,愛沙尼亞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捲土重來,但遭到了蘇俄紅軍和愛沙尼亞布爾什維克的抵抗,內戰爆發。這場戰爭被愛沙尼亞資產階級稱為“愛沙尼亞獨立戰爭”。戰爭一開始,紅軍就把愛沙尼亞白軍打到了塔林城外,愛沙尼亞布爾什維克在10月末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1月29日宣布建立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被稱為“愛沙尼亞勞動公社”。然而,愛沙尼亞白軍在總司令約翰·拉伊多內(Johan Laidoner)的領導下很快就組織了反擊,並得到了一支英國小型艦隊的支持。芬蘭、瑞典丹麥政府甚至派遣了志願軍協助愛沙尼亞白軍。到1919年2月,紅軍被迫完全撤離愛沙尼亞。
一戰後的歐洲(1920)一戰後的歐洲(1920)

拉脫維亞

1917年7月底,維德澤姆蘇維埃、里加蘇維埃和拉脫維亞步兵聯合蘇維埃舉行聯席會議,選舉了產生拉脫維亞蘇維埃。十月革命爆發後,拉脫維亞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宣布接管拉脫維亞政權,並於12月19日宣布蘇維埃是拉脫維亞境內唯一合法政權,同時解散了“農民蘇維埃”,沒收了地主的財產。拉脫維亞蘇維埃執委會還派遣了以П·斯圖奇卡為首的代表團參加了布列斯特和約談判。1918年2月,拉脫維亞全境被德軍占領,蘇維埃被迫轉入地下。
隨著德軍在一戰中的失敗,拉脫維亞資產階級於1918年11月17日宣布建立“拉脫維亞人民委員會”,卡爾利斯·烏爾馬尼斯(Kārlis Ulmanis)擔任臨時政府主席。第二天,人民委員會宣布拉脫維亞獨立,但並沒有得到國際承認,主要原因是新成立的資產階級政府沒有驅逐德軍,反而支持其境內的德軍“鐵師”干涉蘇俄和愛沙尼亞。
12月4日,拉脫維亞蘇維埃再次在里加召開秘密會議,成立拉脫維亞臨時蘇維埃政府。12月17日,蘇維埃政府宣布成立獨立的拉脫維亞蘇維埃共和國。22日,蘇俄“承認拉脫維亞蘇維埃共和國獨立”。
1918年12月,以拉脫維亞步兵為主的蘇俄紅軍一部攻入拉脫維亞境內。1919年1月2日,里加爆發無產階級武裝起義配合紅軍的行動。1月3日,里加解放,成為蘇維埃拉脫維亞的首都。1月13日,拉脫維亞蘇維埃正式宣布成立,並於1月15日通過了拉脫維亞第一部憲法,即《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
1920年1月13日,經過了將近一年的內戰,拉脫維亞白軍最終還是在國際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將紅軍徹底擊潰,拉脫維亞蘇維埃政府被迫解散。

立陶宛

1915年,立陶宛全境被德國占領。1917年7月,德國扶持了立陶宛資產階級會議。隨著俄羅斯帝國在一戰中的崩潰,1918年2月16日,德國策動立陶宛獨立。1918年7月,資產階級會議宣布成立“立陶宛王國”,國王由德國人指定。11月,成立了以奧古斯丁納斯·沃利迭馬羅斯(Augustinas Voldemaras)為首的第一屆立陶宛資產階級政府,政府臨時所在地,即立陶宛臨時首都為考納斯。1919年4月,資產階級廢除了君主制,宣布立陶宛為共和國,安塔納斯·斯梅托納(Antanas Smetona)為立陶宛首任總統。
早在1918年12月8日,在維爾紐斯就成立了立陶宛工農臨時革命政府。12月16日,臨時革命政府宣布建立立陶宛蘇維埃政權。12月22日,蘇俄政府通過了《承認立陶宛蘇維埃共和國的獨立》的法令。1919年2月2日,白俄羅斯共產黨和立陶宛—西白俄羅斯共產黨一致決定立陶宛和白俄羅斯兩國合併。2月28日,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工農政府在維爾紐斯宣告成立,同時,國旗和國徽也被確定,白俄羅斯共產黨和立陶宛—西白俄羅斯共產黨也合併為立陶宛—白俄羅斯共產黨。然而,工農政府實際只控制了立陶宛東部。以西部重鎮考納斯為基地的立陶宛白軍在協約國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很快便占據了上風。1919年8月,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維埃政權被推翻,工農政府被迫解散。

條約簽署及內容

儘管赫爾辛基1917的《獨立宣言》宣布芬蘭將成為一個共和國,但德意志帝國還是把芬蘭變成了一個君主立憲國。德國黑森王子腓特烈·卡爾被選為芬蘭國王,稱瓦爾諾一世,佩爾·埃溫德·斯溫胡武德(Pehr Evind Svinhufvud)和曼納海姆將軍攝政。6個月後,德國在一戰中戰敗,芬蘭國王被迫退位,芬蘭成為了多黨制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1919年6月27日,芬蘭人卡羅·尤霍·斯塔爾伯格(Kaarlo Juho Ståhlberg)被選為第一任芬蘭總統。
新共和國剛成立便面對與瑞典和蘇俄的領土糾紛。瑞典聲稱阿蘭群島的主權歸瑞典,因為島上居民使用瑞典語。芬蘭對此提出抗議,並在1921年將這一問題提交國際聯盟。國聯將阿蘭群島的主權判屬芬蘭,但同時要求芬蘭必須給予阿蘭群島自治省地位,準許島上居民說瑞典語和保留本土文化,不準任何國家在島上駐紮軍隊。芬俄邊界當時非常不穩定,邊境衝突時有發生。
條約變遷條約變遷
1919年初夏,在德國正規軍“鐵師”的幫助下,以拉脫維亞為基地的波羅的海日耳曼人軍事組織“Landeswehr”北上進攻愛沙尼亞,企圖把愛沙尼亞併入由日耳曼人為主導的“波羅的海公國”。1919年6月,愛沙尼亞軍隊在北拉脫維亞有力的粉碎了這支由呂狄格爾·馮·德·高茲(Rüdiger von der Goltz)將軍率領的波羅的海日耳曼人武裝力量的進攻。
從1919年10月到1919年12月,愛沙尼亞白軍還協助俄國西北白軍總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尤登尼奇將軍向列寧格勒發動進攻,但被蘇俄紅軍擊退。
由於白軍既不能徹底擊敗蘇俄,蘇俄也無法重新恢復這些已獨立地區的主權,與此同時,蘇俄和立陶宛還面臨著波蘭入侵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芬蘭和愛沙尼亞政府也無力參與白軍勢力繼續進攻蘇俄,在這樣的形勢下,1920年10月14日,經過4個月的艱苦談判,蘇俄、芬蘭和愛沙尼亞最終簽訂《塔爾圖條約》。
《塔爾圖條約》對於蘇俄來說是屈辱的,蘇俄同意承認芬蘭和愛沙尼亞的獨立地位,並割讓北部港口貝柴摩,使芬蘭獲得了北冰洋出海口。而芬蘭只是象徵性得把奪取的不毛之地東卡累利阿還給俄國。整個蘇俄的東北領土向南移動了100多公里,芬蘭所獲得的領土遠遠超過了沙俄時期的芬蘭大公國的範圍,並且控制了大量由俄羅斯族為主的領土。

影響

在芬蘭國內,內戰的結束意味著“白色恐怖”的開始。1923年,芬蘭共產黨被宣布為非法。數以千計的芬蘭共產黨員在監獄和集中營里忍受著疾病、飢餓和虐待的折磨。這一切最終激起了芬蘭共青團員的反抗。1929年11月末,在東博特尼亞地區的拉普阿市,共青團決定召開一次緊急會議。但這一舉動激怒了當地民族主義分子,他們以武力破壞了這次會議。同年12月1日,針鋒相對的反共會議召開,吸引了1000人參加。這便是“拉普阿運動”的開端。“拉普阿運動”的主要領導人是維特里·科索拉(Vihtori Kosola)和庫爾特·馬爾蒂·瓦勒紐斯(Kurt Martti Wallenius)將軍。這場運動得到了許多政客和軍官的支持,就連曼納海姆將軍也同情“拉普阿運動”。不過,曼納海姆將軍拒絕了這群右翼激進分子要求他擔任芬蘭軍事獨裁者的請求。
反共會議和遊行很快便席捲芬蘭全國。1930年6月16日,有3000多人抵達奧盧市,試圖摧毀共產黨黨報《Pohjan Voima》的印刷所和辦公室。不過,早在兩天前,《Pohjan Voima》的最新一期就出版了。同一天,瓦薩市的共產黨印刷所也被搗毀。為了炫耀自己的實力,“拉普阿運動”還組織了12000多人向首都進軍,史稱“農民行軍”。行進隊伍於7月7日抵達赫爾辛基。政府迫於壓力,不得不通過《共和國安全法案》,宣布共產黨報刊非法。
從這以後,“拉普阿運動”變得更為極端,開始向法西斯主義運動轉變。他們的活動包括騷擾、毆打,甚至綁架共產主義者、社會民主主義者、和平主義者、自由主義者和工會主義者,然後把這些無辜的受害者塞進一輛轎車送到蘇聯邊境。此外,他們還從事暗殺活動。受害者從左翼人士到非社會主義溫和派人士都有。“拉普阿運動”的行為被認為是芬蘭迄今為止最後一次大規模政治犯罪。
由左翼人士和勞工組織發起的會議也經常被拉普阿分子以武力打斷。據統計,被拉普阿激進分子打斷的此類會議超過400場。 1930年10月14日,著名的前總統卡羅·尤霍·斯塔爾伯格及其妻子被綁架、毆打,並被驅逐到約恩蘇。這是日後軍事政變的前奏,但同時也讓“拉普阿運動”失去了廣泛的民眾支持。溫和派離開了“拉普阿運動”,激進派隨即成為主流。然而,“拉普阿運動”仍然有能力脅迫選舉委員會指定“自己人”競選芬蘭總統,就連非“拉普阿運動”推舉的候選人也都是同情“拉普阿運動”的。這樣,“拉普阿運動”便毫無懸念地贏得了1931年的芬蘭總統大選,佩爾·埃溫德·斯溫胡武德當選。同年,曼納海姆將軍被斯溫胡武德指定為芬蘭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及戰時軍隊最高司令。
1932年2月,在曼查拉,一次社會民主黨會議被拉普阿武裝激進分子打斷。這一事件很快升級為“曼查拉叛亂”,叛軍領袖為前芬蘭陸軍參謀長瓦勒紐斯將軍。不過,陸軍和白衛軍依然效忠政府,只有極少數人聽從瓦勒紐斯將軍的命令。歷史學家認為,這次叛亂失敗的原因是準備過於倉促,計畫不夠周全。斯溫胡武德總統在廣播裡向叛軍發表了演說後,“曼查拉叛亂”便被鎮壓下去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932年11月21日,政府根據拉普阿分子當年要求通過的《共和國安全法案》逮捕了包括瓦勒紐斯將軍在內的部分“拉普阿運動”領袖,並宣布“拉普阿運動”非法。不過,和先前被迫害致死的20000名共產黨員相比,拉普阿分子受到的懲罰極其輕微。
儘管“拉普阿運動”支持的總統最終戲劇般的自己取締了“拉普阿運動”,但由於“拉普阿運動”和芬蘭精英階層、陸軍、白衛軍等上層人物千絲萬縷的關係,國際社會,尤其是芬蘭的鄰國(瑞典、蘇聯),一直以來都懷疑芬蘭是一個法西斯主義根深蒂固的國家。即使在西方,很多知識分子也一再懷疑政府是否應該和芬蘭——一個“準”法西斯主義國家合作。
曼納海姆曼納海姆
愛沙尼亞在獨立後獲得一段時間的發展空間,但是隨著1929年大蕭條的波及,政治動盪席捲了愛沙尼亞。1934年,帕茨發動了一場軍事政變,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取締一切政黨,解散議會。帕茨自任“護國者”,開始了其獨裁統治時期。1938年,帕茨再次被“選”為總統。
塔爾圖條約的簽訂標誌著沙俄帝國的正式解體以及俄國內戰的基本結束,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新生的蘇聯與鄰國之間的巨大矛盾,《塔爾圖和約》和隨後1921年《里加和約》的簽署被蘇聯視為巨大的政治失敗和屈辱,這就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產生與蘇芬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