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那會戰

塔吉那會戰

塔吉那會戰發生於公元552年,是東羅馬帝國從東哥特人手中收復義大利的決定性戰役。對戰雙方的統帥是納爾西斯托提拉

基本介紹

戰爭背景,戰爭經過,戰爭結果,傷亡人員,戰爭評價,

戰爭背景

東羅馬帝國太監總管納爾西斯詭計多端,一生不敗;而托提拉具有寬宏的度量,騎士的精神和過人的勇氣,被認為是“東哥特這顆大樹上開出來的一朵最名貴的奇花”。雙方在塔吉那碰頭。
兩軍在一個狹窄的平原上彼此相對,這個平原夾在希吉亞與塔地羅之間,在阿彭尼斯山中,東面為該山脈主峰的山麓,西面為一列丘陵——即古比奧山地。在羅馬軍戰線左翼的前面,有一個獨立的小山,它可以控制一條通到羅馬軍後方的山路。納爾塞斯認識到這個小山的戰術重要性,在會戰前夜派了50名弓弩手去將它占領了,第二天上午雖然一再受到哥特騎兵攻擊,但卻始終堅守不退。

戰爭經過

在會戰中,雙方都排列自己的陣線。托提拉還是依照哥特人的慣例,把騎兵列在前面,而把所有的步兵(多數為弓弩手)列在第二線,他的想法是要在一個衝鋒之下,就擊破敵軍的中央部分以贏得這次會戰。依照普羅庫波斯的記載,說他命令全軍只準使用長矛,不準使用弓弩或其他的兵器。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他希望他的步兵乾什麼呢?這一點似乎頗為費解。
為了應付這種正面攻擊,納爾塞斯採取了一個新奇的戰鬥序列。阿曼爵士曾經指出,在克勒西會戰中,愛德華三世也曾模仿他這個辦法並且還把它當做是自己的發明。納爾塞斯命令八千名倫巴第人、西里西亞人和其他雜牌部隊都下馬,中央正當著弗拉米尼安大道,擺成一個堅強的方陣。在它兩翼,各用四千名羅馬徒步弓弩手做為掩護。這兩個側翼向前傾斜,如果敵軍沖入中央位置,就不僅會撲個空,並且兩面會受到弓弩手的包圍,暴露在箭雨之下。納爾塞斯和約翰(日爾曼拉斯的女婿)指揮左翼,而法利里安和另一位約翰則指揮右翼。為了保護他的弓弩手,納爾塞斯又把羅馬的騎兵排列在他們的後面,每翼五百人。在左翼的小山之外,他又放置了一千名騎兵,命令他們一等敵人步兵開始行動就立即衝到他們後方予以夾擊。以下是雙方的布陣形式:

戰爭結果

這場會戰的過程沒有什麼可多說的,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納爾西斯不主動出擊,他等候哥特人的進攻。“中午用膳之後不久,哥特騎兵遂展開了會戰的序幕,一直打到夜幕低垂時為止。雖然普羅庫波斯的記載很簡略——因為他並非目擊者——可是實際經過卻不難想像。
哥特人並不注意敵軍兩翼的弓弩手,直向中央方陣衝突,結果是中央的騎兵為敵軍方陣前的矛林(像刺蝟一樣)所阻,而兩側的騎兵又被弓箭射翻。立即有數以百計的哥特人落馬,這些逸馬四處飛跑,在他們的行列中造成了更大的混亂。似乎只有第一次衝鋒是有組織的,以後就是零星集合起來兵力各自為戰。因為記載上始終沒有說哥特騎兵退到步兵的後方重新組織兵力。快到黃昏時候,羅馬人才開始進攻,這時哥特騎兵已無抵抗餘力,立即向後退走。正如普羅庫波斯所說的,他們並非想退到步兵的後面喘息一下再戰,而是想逃走。這時哥特步兵卻不展寬他們的間隔來收容騎兵,也不站穩腳跟援助騎兵,卻在騎兵的前面搶先跑了。混亂之中,他們更是互相殘殺,這是夜戰中常見的事情。這是槍矛和弓弩聯合使用的第一次戰鬥,已經獲得完全的成功。

傷亡人員

在會戰中殺死了6,000名哥特兵,所有被俘者也一律被屠殺,包括許多過去的羅馬逃兵,連同托提拉本人在內,他是在會戰中(初期或最後)受了重傷,被捉到卡普萊村中,就死在那裡。

戰爭評價

這一戰毫無疑問是納爾西斯的完勝,然而托提拉的配合也有絕大的功勞。哥特人拚命的向中間衝鋒,一頭扎進羅馬人的口袋。但是仔細看看納爾西斯的布陣,也有很大的問題。
其一。為了完成口袋陣型,他的弓箭方陣放在兩翼突前。雖然有羅馬騎兵的保護,但是騎兵放在弓箭方陣的後面,而且每翼只有五百人。其二,他在左翼放置的夾擊騎兵部隊顯得過於突前,缺乏保護。
如果哥特人換一種方式進攻,那么納爾西斯會如何應對?這就是很有興趣的話題。假設托提拉以哥特騎兵向羅馬任一翼的弓箭部隊發起衝鋒,則情況如何?首先,我認為弓箭方陣所處的地形並不是不適合騎兵作戰的,否則納爾西斯就會派他的步兵而不是騎兵去加以保護了。此外,這些弓兵之前並沒有像阿金庫特會戰中的拒馬樁或者長筱會戰中的柵欄那樣加以保護,一是史書中沒有提及,二是準備時間不足(塔吉那會戰在雙方到達地點的第二天便展開了),三是同樣不能解釋用騎兵掩護的問題。
其二,當哥特騎兵向弓箭方陣衝鋒時,也許弓箭方陣會後退而保護的羅馬騎兵則突前接敵。這又有什麼問題呢?一是保護的羅馬騎兵只有五百人,數量上不會是全軍突擊的哥特騎兵的對手;更重要的是一旦雙方展開近距離交戰,則羅馬的弓兵——包括另一側的弓箭方陣——就無法開火,等於完全失去了作用。而羅馬的主陣是步兵組成的長矛方陣,他們善於防守,但是讓他們投入進攻,則不但速度慢追不上哥特騎兵,而且陣型一旦散亂則難逃被殲滅的結局。
此外,哥特人是否沒有注意到準備兜他們後路的羅馬騎兵呢?如果沒有發現,則他們的偵察顯然有問題;如果發現了,他們為何不先擊潰或者至少趕走這支騎兵呢?在一次決戰當中,放任自己側翼的敵人不去理會——而且這支部隊顯得過於突前而缺少保護——怎么看都難於理解。
此外,必須指出的是,納爾西斯很喜歡這種口袋布陣——AD554的卡西里倫會戰中,他也採用了幾乎相同的戰術。他的這種戰術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那就是,幾乎每次會戰中,他總是兵力占優的一方,這種分兵式布局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什麼意義。此外,納爾西斯總是將主動權交給對手,等候敵人的攻擊,而他則以防守來消耗敵人的兵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