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人生

塑膠袋人生是指那些高齡農民工,他們活得就像塑膠袋一樣,被風吹起,飄到哪裡算哪裡。

由來,存在問題,深層原因,

由來

2016年一位高齡民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看到一隻白色塑膠袋被風吹起,隨之感慨,“我現在活得就像塑膠袋一樣,飄到哪裡算哪裡。”如果沒有生活經歷,再好的思想家,都未必能提煉出這一“金句”。
正月十五過了,在南京安德門農民工市場,這幾乎是最忙的時節,人們拖著大包小包來到這裡,尋找新一年的希望。可有一部分人,臉上始終難覓笑意,焦慮和彷徨刻在每一個皺紋里。有老闆來挑人了,頭髮花白的他們也衝上去,卻很快被年輕求職者擠走,哪怕擠進人群,也往往難以被看上。這就是高齡民工,其中有一些人,甚至無土地無社保,始終過著漂泊的生活。

存在問題

在人們看來,農民工應該兼具農民和工人之長,他們既享受著土地紅利,又有著就業方便。可在事實上,這些農民工,城市在這頭,農村在那頭,他們只能漂來漂去,對城市和農村都很陌生。說他們是農民,可早沒有了土地,或者依靠有限的土地,很難養家餬口,很難實現“老在春天裡”;說他們是工人,可他們就業很不穩定,而且只有極少數人有社會保險。他們是社會流動產生的“夾心層”,這種“夾心的苦惱”,在年老體弱時,開始顯現,愈顯尖銳。

深層原因

“塑膠袋人生”的複雜性在於,這是一種歷史產物,折射出農業化、城市化、產業化的深層次問題。從農業化上講,當前農業生產,還不能完全地解決,高質量地解決農民致富問題;從城市化上講,融入城市有著種種高門檻,單從社會保障上講,很多高齡農民工就被排斥在外;從產業化上講,當前產業結構已然發生變化,整個社會很難大量提供適應崗位。問題在哪裡,方法也在哪裡。誠然,農業化、城市化、產業化發展有時間問題,但就當前來看,率先從制度上破題,正視勞動保障問題,實是可行選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