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江府修築城池圖

靜江府修築城池圖

世界現存最大的古代軍事石刻地圖,鐫刻在鵓鳩山(今廣西桂林市北鸚鵡山)南麓石崖上。無圖名,亦未標註刻石時間和作者。根據位於該圖西側的另一摩崖石刻:宋章時發《靜江府修築城池記》,參證史籍,可知此圖應稱《靜江府修築城池圖》。並考定該圖是宋代胡穎修築城池時主持刻繪的。於鹹淳八年(1272年)刻成。 該圖比例尺:南北方向約1:1000、東西方向約1:750。地圖縱向321cm,橫向298c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靜江府修築城池圖
  • 類型:古代軍事石刻地圖
  • 位置:鵓鳩山(今廣西桂林市北鸚鵡山)
  • 時代:鹹淳八年(1272年)刻成
簡介,城池修建背景,城市布局,城防設施,史料價值,文物保護,

簡介

桂林在宋代稱為靜江府,該圖繪於南宋鹹淳六年(1270),同年刻石。所繪為自寶祐六年(1258)至鹹淳八年這14年中,為防禦蒙軍進犯,靜江府前後四任官員主持修築城防工事的情況。石刻高3.4米,寬3米,分城圖和圖記兩部分,圖有一定的方位和比例。除少數部位剝落外,圖中的文字和線條大都清晰可辨。圖上街坊只繪主要大街11條。而城壕建築、軍營、官署和橋樑津渡卻繪得比較詳細,是一幅帶有軍事性質的城市地圖。城內各軍事地物與地方官民建築物之間有街道相互溝通。城門、城牆、城樓、官署、橋樑、山峰用寫景法表示,形象逼真。軍營用方框加注名稱表示,街道用細直線表示。圖正上方的題記共楷書113行,詳細記載了修築經過,城池大小及用料費工等情況。
這樣一幅富有特色、時代較早、保存又較為完整的大型城市地圖,在世界上是很少見的,對研究宋代城市建設、地方歷史和軍事布防以及中國地圖學史具有重要價值。
如今,人們把這幅地圖視為研究我國古代城池史、城防規劃、建築工程的重要範本;圖中採用了三十六種不同的符號標識山形、水文、建築植物,具有開創用符號繪製地圖的先河意義,尤其是我們今天的地圖中被廣泛使用的混合比例尺方法,在這幅圖中已開始套用;以及當時在緊靠灕江的城牆上,利用硬樓的平頂建設了逍遙樓、癸水亭等游觀建築,使軍用與民用合二為一,充分地體現了宋人喜愛優遊的文化習尚。因此,這幅巨型地圖所蘊涵的文化史、規劃學、地理學、水運學、經濟學等價值意義,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尋。

城池修建背景

桂林市是歷史悠久的古城。梁天監六年(507年)設桂州。紹興三年(1133年)升桂州為靜江府。
1253年蒙軍占領雲南,廣西成為南宋的西南前線,宋理宗下令由李曾伯朱祀孫等四任廣西經略主持開始大力修築城防。
依山靠水,是中國自古就有的建城原則,靜江府城的山和水都能成為重要的城防設施。桂林城西北因廣連陸地,城北又是無水的乾壕,山就成了天然的屏障。所以北城的城牆有的已建在了山間或山頂,構成了山上城和平地城的結合形式,城內的山作為制高點,可以縱觀城內外;寶積山上還修建了烽火台,可以加強防禦。當時的大軍就重點屯駐在這一帶。東城和南城因為有了灕江和陽江,河流湍急,水深難攻,而且江河上並沒有固定的橋樑,只有浮橋、吊橋、拓板橋這樣的臨時性橋樑,如遇敵軍進犯,它們可架、可拆、可攻、可守。即使敵軍攻破城門,進入城內,守軍也能從丁頭路兩側進行火力交叉,迷路的敵軍也就不能及時占領全城,由於城防設定合理、兵力部署得當,駐守桂林的官兵得以多次擊潰蒙軍,使這座山水間的孤城在抗蒙鬥爭中維持了二十年之久。

城市布局

據圖所示,城分內外兩圈。內城即傳為唐李靖創建的桂州城,平面矩形,東、西、南三面各開一門,幹道呈丁字形。府治在東西橫街之北,正門已按宋時州城制度建成下開二門道的雙門。外城為宋至和二年(1055)余靖創建的靜江府城,其東牆即為內城東牆的延伸,南、北、西三面向外拓展,包內城於內。外城平面也是矩形,南北各一門,東西各二門。外城東臨灕江,其他三面有城壕。
南宋末年的四次拓展是軍事性的,隨河而建,平面不規則。李曾伯任廣南置制使時,1258年在外城依山北接建新城。北至疊彩山、桂嶺一線。包獨秀峰於城內;城內建營寨,城外建羊馬牆和城壕。以後,朱禩孫、趙與霖先後任廣西經略安撫使時,在西城外拓建新城,並沿灕江和南城壕建石牆。鹹淳五年至八年,在胡穎任經略使時,於新築的北城外連線寶華山、莫家山、粟家山等制高點拓築新城,開挖城壕,城內建營房駐軍;又在西面新城橋頭建月城。經這數次修築,建成北倚諸峰,東臨灕江,重城列塹,樓櫓櫛比的縱深城防體系,共用工近300萬。

城防設施

圖中所繪城防設施類型頗多,大都標出名稱。城牆都是塊石基牆,磚包城身,上有垛口、女牆。城身隔一定距離建外突的馬面,轉角處建弧形墩台,上建開有射孔的平頂建築。馬面上標名“硬樓”,弧形墩台上標名“團樓”。除府治雙門沿用前代傳統梯形木構架門道外,各城門都是磚石拱券門道。瓮城為方形,一側開門,正面建開有射孔的單層平頂房,標名“萬人敵”。無瓮城的城門外建有影壁,即護門牆。城外壕邊建開有射孔的羊馬牆。城門外壕上建橋,橋分兩段,中間在水中建一小堡,用吊橋連線兩岸,標名“拖板橋”。橋對岸有半圓形橋頭堡,《城池記》中稱為“月城”。月城正中和兩旁都有門,旁門標名“暗門”。沿江泊岸上的矮牆,《城池記》稱之為“護險牆”,牆上的門稱“虎蹲門”。

史料價值

宋代戰事連綿,防守戰術和城防工事較前代有較大發展,這在一些兵書和戰史著作中記述頗詳。此圖所示可為諸書提供形象注釋。如城北展築新城,納制高點於城內,免為敵據的經驗見於北宋曾公亮《武經總要》,羊馬牆雖始見於唐杜佑《通典》,但與大城上下配合,阻敵近城並伏兵出擊的經驗始見於南宋陳規《守城機要》。城防設施中,團樓又稱“敵團”,與瓮城、吊橋、暗門同載於《武經總要》。護門牆、護險牆始見於《守城機要》,在此圖中始見其形象和用法。“萬人敵”之名始見於紹熙三年(1192)修六合城的記載,見此圖始知是箭樓的初型。磚砌券洞城門道過去認為始建於元代,據此圖則南宋已在使用。這些都為研究城防建設發展史提供了極重要的史料。

文物保護

因歷史、人為及自然因素影響殘損嚴重,石刻上的書畫字跡斑駁模糊,圖形、符號和文字難以辯識,《靜江府城池圖》及其所附的《靜江府修築城池記》地圖受損達三分之二。石刻遭受破壞的原因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
(1)自然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自然降水和岩溶水的溶蝕、沖刷 A及鹽類結晶、溶解過程造成的風化侵蝕,鹽類在石刻表面的沉積,岩石的裂隙發育等。風化侵蝕是目前桂林石刻面臨的主要危害,其病變形態包括:石質淺層表麵粉化、鱗狀起甲、層狀剝落等。隨著近代工業的發展,空氣、雨水中的酸含量不斷增加,也加快了對石刻的侵蝕程度。
桂林地區碳酸岩的平均溶蝕速度達87.88毫米/千年,如果不加以有效保護,再過100年,石刻將在自然剝蝕中消失很大一部分。
(2)石刻所依附山體的結構性破壞。桂林石刻大多開鑿于山崖、岩體之上,而石刻周圍岩體均有裂隙發育現象,易造成石刻圍岩的脫落、崩塌,載體的穩定性成為直接影響文物安全的重要隱患。
(3)生物危害。濕熱的桂林氣候,非常容易促使石刻表面滋生各種生物或微生物,如苔蘚、藻類、地衣、黴菌等。生物侵蝕不僅影響石刻文物的外觀,還會深入石刻內部對其結構造成破壞。
(4)人為因素的影響。如歷史上的戰亂導致大量摩崖石刻和碑碣被燒毀或炸毀,現代旅遊者的觸摸、刻划行為、燒香拜祭活動等造成的影響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