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經濟

城區經濟

城區經濟一般是指地級以上城市以區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區級行政機關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高效率為特色的地域經濟體。城區經濟仍然屬於區域經濟,所以符合區域經濟學的一般規律。但是,城區經濟與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巨觀層面的區域經濟相比,有自己的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區經濟
  • 導向:市場
  • 調控主體:區級行政機關
  • 特色:高效率
成因,必要性,主要特徵,指導思想,戰略目標,戰略措施,

成因

伴隨中國城市化水平的持續提高,城區經濟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而且因為在城市內部人才資源豐富,城區經濟發展活力充沛,中國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正在成為區域經濟研究的熱點。
而對城市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就是城區經濟和城區經濟發展戰略。該領域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已經有部分學者開始持續關注這方面的問題,但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廣度都非常有限。借鑑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我國沿海地區加快城區經濟發展已經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根據現階段我們國家發展的戰略走勢,城區經濟發展要立足於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和人力資源潛力,有選擇地吸引相關生產因素集聚,瞄準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為基本方向,強化區域經濟特色,創造條件促進與當地資源環境相關的各類產業集群的發育和成長。中西部地區,要高度重視城區經濟發展動向,積極謀劃當地城區經濟發展途徑,努力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必要性

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呈現出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大趨勢,服務業在就業和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不斷加大,2000年全球服務業增長值占GDP比重63%,主要已開發國家占到71%。多數國家服務業就業人數已經超過第一、二產業的總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速度大大快於傳統服務業,1970~1986年間美國現代服務業的產值和就業分別增長了73.3%和200.8%,遠高於傳統服務業91%和85.3%。這些現代服務業大都是在城區發展的,而且充滿活力。
國內外城區現代服務業發展內容非常豐富,有金融業集群模式、創意產業模式、總部經濟模式、IT產業集群模式等等。
在金融業集群方面,全球最典型的有美國曼哈頓模式、英國金融城模式、日本東京模式等。
美國曼哈頓是紐約市的中心區,總面積57.91平方公里,人口150萬人。其經濟成長量占紐約市總量的82%,地產估價約占紐約市地產估價總額的53%。其中央商務區形成於20世紀年代70年代,80~90年代達到鼎盛。主要分布在曼哈頓島上的老城(Downtown)和中城(Midtown)。老城的華爾街金融區,集中了大銀行、保險公司、交易所及上百家大公司總部和幾十萬就業人口,是世界上就業密度最高的地區。金融業高度集中,而且創新性產品特別多,金融衍生品比比皆是,是曼哈頓模式的核心。倫敦是全球國際金融中心,其商務區主要集中在倫敦城外和內倫敦西區的西敏寺區兩個相對獨立的中心節點區。大倫敦地區的GDP占英國的1/5,倫敦金融區的GDP占倫敦的1/4,占整個英國GDP的2%,其中倫敦金融和商業服務部門的產出占總產出的40%。倫敦金融服務業集群形成了城市中心、內城區、郊外新興商務區的多點發展模式。英國共有金融服務企業12228家(1997年),其中大倫敦金融區就有5430家,占總數的44.4%.東京是國際大都市中的後起之秀。東京市中心傳統上由千代田區、中央區和港區等都心三區構成,千代田的丸之內是東京的主體,國際金融機構高度集中,用地達到飽和狀態。東京中央商務區的發展模式採用了老中心區與多個新中心區分層次並進策略,來適應快速城市化的發展需求。東京商務區是網路結構,現代服務業集群也就具有了網路化的發展模式。
城區經濟
全球著名城市的中心商務區,或者叫總部經濟集中發展區,是城區經濟發展的重點地域。法國巴黎拉·德方斯10萬就業人口中50%從事行政管理工作,集聚了IBM、日立以及法國本國20家最大企業中的14家總部。英國倫敦CBD提供了100萬個就業崗位,辦公建築面積占全英國的一半左右。美國紐約華爾街在長僅0.54公里、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的金融區集中了幾十家大銀行、保險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總部和幾十萬就業人口,成為世界就業密度最高的地區,使得曼哈頓成為世界上著名的總部基地和金融中心。上海浦東已吸引來自98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家外資企業,包括4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十家國內大集團總部,18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
創意產業也是國內外城區經濟發展中的熱點。根據英國政府的官方統計報告,其十三項文化創意產業2001年產值達1120億英鎊,占英國GDP的8.2%。香港年創意產業機構數目達30838間,就業人數達到17萬人,創意產業的增值額達港幣298.5億,占本地生產總值2.5%。國內創意產業發展起步較早的上海市至2006年11月,已經擁有創意產業園75個,從業人員2.7萬人,創造產值約200億元,人均產出率約60萬元/年。
國內外實踐證明,現代城區高素質人力資源豐富,信息快捷,基礎設施保障程度高,非常有利於發展科技含量高、生產效率高、經濟效益高的現代服務業。因此,城區經濟生命力強,發展潛力大,需要我們開發中國家引起高度重視。

主要特徵

第一,非完整性。在現代城市一般由多個城區構成的情況下,根據區位條件、歷史沿革等因素變化,各城區經濟功能要進行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因此,單個城區不必過分強調經濟體系的完整性,也很難形成完整的區域經濟體系,而應服務於整個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總體功能,強化區域特色。多數大型或超大型城市都會有行政區、商務中心(CBD)或商貿區、特色工業區、高校科研區、住宅區等等,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與特色差異非常大。
第二,服務性。除工業區之外,城區經濟一般以第三產業為主,突出服務性。在已開發國家,城區經濟以現代服務業為主,而開發中國家,傳統服務業占比重比較大。2006年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主要以城區為主的上海市為50.6%,北京市為70.0%,鄭州市金水區高達80%。在我國中西部地區,伴隨大中城市“退二進三”的深入推進,城市發展第三產業的功能更強,城區經濟的服務性將更加突出。第三,高效性。在城區,因為生產效率最高的第三產業所占比重較大,致使單位土地面積產出比較高。據調查,很多大型城市的商貿區或人才密集區,每年每平方公里創造的GDP高達5億元以上,是普通中小城鎮用地的5倍以上。在北京、上海及很多省會城市,已經出現有一批每年納稅超過1000萬元的單棟寫字樓,上海市甚至還出現一批“億元樓”(億元樓,即入駐寫字樓里的企業每年所產生的稅收超過了1億元),形成“樓宇經濟現象”或“總部經濟”的雛形,經濟效率更高。
城區經濟
第四,開放性。城區經濟是一種天然的開放性經濟,是在各種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支撐下發展的,而且必須依靠城區經濟與其地域以外的其它經濟體之間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大量交換才能夠保證其快速健康發展。沒有開放性,城區經濟發展就會成為無源之水,而城區經濟發展健康的城市也往往是非常開放的城市。所以,開放性是城區經濟發展的靈魂。1997年,美國著作權產業出口創利668.5億美元,超過了包括農業、汽車、汽車配件和飛機製造在內的所有主要產業。2001年,美國核心著作權產業為國民經濟貢獻了5351億,約占GDP的5.24%,從中可以看到其開放性和發展潛力。
第五,集群化。由於集群化具有經濟學上追求的資源共享機制,可以形成區域品牌,甚至形成國家品牌,能夠有效提高區域競爭力,擴大當地經濟的影響力,是當今國內外產業布局的最佳模式之一。在發育比較成熟的城市,都形成有頗具影響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如美國曼哈頓的金融業集群,北京中關村的IT產業集群,王府井的商業集群,武漢光谷的光電產業集群,西安教育產業集群,滬深股市周邊地區的金融服務業集群,鄭州市二七區燈具一條街,金水區科技市場的IT服務業集群等等。由於生產要素集聚,一旦形成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活力就比較充沛,進一步吸引相關要素的能力將增強,內在的發展機制將日益完善,經濟發展就逐步進入良性循環。

指導思想

結合我國國情,城區經濟發展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以人為本的先進理念,明確加速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基本方向,根據所在城市總體發展需要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堅持服從於城市發展大局的分工和定位,以民營經濟為主體,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和人力資源潛力,發揮地方特殊優勢,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載體,有選擇地吸引相關生產因素集聚,強化區域經濟特色,創造條件促進產業集群發育和成長,壯大經濟實力,為轄區創造優美、健康、和諧的生態環境、生產環境和生活環境,從戰略上推動當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戰略目標

第一,民富。就是要通過發展經濟,增加有效就業,穩定增加居民收入,保障絕大多數居民生活富裕,特別是要科學合理掌握稅賦,注意藏富於民,讓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比較殷實,讓更多的家庭生活越來越幸福。
第二,區強。就是科學涵養稅源,保護稅源,促進區級財政收入穩定健康增長,保障區級政府有足夠的資金不斷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必要的環境與條件。
第三,環境優良。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加強環境綜合整治,為居民創造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
第四,社會和諧。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結合國家社會管理體制改革進展,籌集充足的資源,強化社會事業建設,改善公共福利狀況,積極主動化解各種社會矛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戰略措施

第一,提高認識。國內外發達地區,城區經濟發展活力非常強勁,一般都是當地經濟發展的輻射源,對區域經濟發揮著發動機的作用。而經濟落後地區,城市區級行政區域的主要管理職能不少仍然停留在為轄區居民進行社區服務的傳統狀態,沒有把蘊藏在本轄區內部的各種經濟資源充分調動起來,納入城區經濟發展的管理架構,非常不利於地方經濟發展。為此,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城區經濟發展,從戰略上認識加快城區經濟發展步伐的長遠意義,統籌規劃各地城區經濟發展藍圖,迅速掀起發展城區經濟的高潮,提高城區經濟發展水平,並以此為動力,促進城市第三產業加快發展步伐,從巨觀上改善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比重偏低的狀況,最佳化城區經濟結構。
第二,出台意見。為了發揮我們的體制優勢,加快城區經濟發展步伐,借鑑國內外經驗,建議各地制定出台《關於加快城區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組織的力量推動城區經濟加速發展。市、區兩級黨委和政府也要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出台進一步細化的加快城區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推進城區經濟快速發展,開創城區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第三,制定規劃。城區經濟發展有自己的規律,不同城市城區經濟發展擁有不同的優勢,也面臨不同的問題。為了避免行政推動的城區經濟發展出現盲目發展現象,建議組織各個方面的專家,在認真學習已開發國家和我國沿海發達地區經驗的基礎上,依據科學的區域發展理論和方法,制定各具特色的城區經濟發展規劃,指導當地城區經濟健康發展。
第四,培育集群。在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中,無論是高科技產業集群,還是傳統產業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產業集群成為一種新的公認的充滿活力的區域發展模式,成為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成為推動區域經濟成長的重要方式。我們研究認為,在區域發展中,只有一部分對規模要求強烈的產業適宜做大作強,如煤炭開採,石油化工原材料生產,鋼鐵冶煉及軋制,汽車製造等等;而更多的產業要充分考慮消費者多樣化的需要和價格競爭的壓力,更加適宜通過產業集群的模式發展。在城區經濟發展過程中,有條件的地方,要在充分認識產業集群這種新型區域發展模式科學意義的基礎上,深入分析論證本地城區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與制約因素,積極培育產業集群,逐步形成一批與本地實際相適應的特色街區,如金融一條街,電子一條街,特色飲食一條街,特色工業園區等等,有計畫有組織地推動城區經濟的特色化,逐步打造區域品牌,提升城區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