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蕾

埃蕾

埃蕾,中藥名。為龍膽科百金花屬植物百金花Centaurium pulchellum (Swartz) Druce var. altaicum Moench的帶花全草。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及華南等沿海地區等地。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肝炎,膽囊炎,頭痛發熱,牙痛,扁桃體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埃蕾
  • 拉丁學名:Centaurium pulchellum (Swartz) Druce var. altaicum Moench
  • 別稱:百金花, 東北埃蕾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龍膽目
  • :龍膽科
  • :百金花屬
  • :百金花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及華南等沿海地區
  • 採收時間:開花時採收
  • 用    量:6-9g
入藥部位,性 味,功 能,主 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生理特性,產 地,採集加工,

入藥部位

帶花全草。

性 味

苦,寒。

功 能

清熱解毒。

主 治

肝炎,膽囊炎,頭痛,發熱,牙痛,扁桃體炎。

相關配伍

治頭痛發燒,牙痛,扁桃體炎:埃蕾、梔子、桃色女婁菜、黃連各等分,研末,每服五分,日服二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

生理特性

一年生草本,高20-40cm。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近四棱形,多分枝。葉對生;無柄;基部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6mm,寬3-6mm,先端鈍尖,上部葉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似苞葉狀,長6-13mm,寬2-4mm;具3出脈。花多數,排列成疏散的二歧式聚傘花序,具細長梗;花萼5深裂,裂片鑽形,中脈在背面高高突起呈脊狀;花冠漏斗形,白色或粉紅色,長1.5cm,花冠筒部狹長,先端5裂,裂片短,長橢圓形,長2.7-3.2mm;雄蕊5,稍外露,著生於花冠喉部,花絲短,線形,長約2mm,花葯長圓形,卷作螺旋形;子房上位,2室,橢圓形,長7-長7.5-9mm,花柱宿存。種子球形,黑褐色,表面有淺蜂窩狀網隙。花、果期7-9月。

產 地

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及華南等沿海地區。

採集加工

開花時採收,洗淨,曬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