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口鄉

坑口鄉

坑口位於歙縣城東南約18公里處,新安江畔,南深公路橫貫境內。總面積41.2平方公里,東與深渡鎮的漳潭村接壤,南與小洲相連,西靠雄村鄉,北連徽城鎮的南源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坑口鄉
  • 別名:薛坑口  薛陽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安徽省歙縣
  • 下轄地區:坑口  瀹潭
  • 政府駐地:坑口鄉
  • 電話區號:0559
  • 面積:41.2平方千米
  • 人口:12326人
  • 方言:徽語歙縣話水南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新安江山水畫廊
  • 火車站:歙縣站
  • 車牌代碼:皖J
鄉鎮簡介,歷史沿革,地理氣候,產業結構,經濟概括,人口數據,

鄉鎮簡介

坑口鄉位於歙縣城東南約18公里處,新安江畔,南深公路橫貫境內。總面積41.2平方公里,東與深渡鎮的漳潭村接壤,南與小洲相連,西靠雄村鄉,北連徽城鎮的南源口,全鄉共轄7個村委會,50個村民小組,55個自然村,共有家庭4164戶,人口12326人,其中農業人口11004人,其中有少數民族侗族,僳僳族,拉祜族等。該鄉交通、信息便利,基本實現“三通”。全鄉三個村在南深公路線上。該鄉水利資源豐富,聞名全市的妹灘大壩位於該鄉境內。人民音樂家張曙系該鄉薛源村柔川人,其代表作有《洪波曲》等。該鄉瀹坑村方春福宅(明)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柔川牌坊群(貞節坊)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坑口鄉地理位置坑口鄉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唐至清屬孝女鄉,元至清屬三十六都。民國30年(1941)置薛陽鎮,民國33年8月,薛陽與三誼兩鎮合併為三陽鄉,隸王村區。1952年8月有瀹潭、瀹坑、金灘、薛坑口、居家塢、學士等鄉建置,隸薛陽區。1955年12月合併為薛坑口鄉,隸王村區。1958年3月改隸城關區,10月,隸漳潭公社。1959年2月分屬金灘、瀹潭、漳潭等管理區,1961年成立坑口公社,隸城關區。1983年公社改鄉。2005年轄15個行政村55個自然村127個村民小組,4533戶12199人。其中農業4424戶11626人,居民主要為漢族,另有回族、苗族、布依族、僳僳族、侗族、拉祜族、佤族、白族、普米族共62人。

地理氣候

坑口鄉位於歙縣縣城東南18公里的新安江畔,境內平均海拔300米,最高點樟嶺寺高690米,新安江流經境內,屬錢塘江水系,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物產豐富,年平均溫度16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750mm, 全年無霜期245天,土質多呈千枚岩分化成的黃紅色土壤。

產業結構

2005年糧食產量1159噸,油料226噸,茶葉191噸,水果166噸,農業總產值2858.42萬元。全鄉個體工商戶280戶,龍頭企業為新安江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工業產值1730萬元。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6859萬元,農村經濟淨收入2220萬元,財稅收入104.6萬元。全鄉勞務輸出2400人,勞務收入9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41.59元。
2007年該鄉有耕地2248畝,其中水田1970畝,糧食作物以種水稻、玉米為主,油料作物有黃豆、油菜、芝麻等,經濟作物有林、茶、桑、毛竹、水果等。現有森林面積50025畝,茶園7830畝,年產茶葉260噸,桑園面積2321畝,年產蠶繭280噸,年產枇杷1000餘噸,瀹潭枇杷,為我縣著名“三潭枇杷”之一,蜚聲中外。近些年來。菊花、桔柑、梨的種植也有所發展。
新農村建設,重新確定茶葉、蠶桑、枇杷、菊花為農業主導產業。加強工商業,鄉所在地坑口大源建成商貿一條街,入駐工商戶120 余戶,2005 年全鄉工商戶280 家,鄉鎮企業收入2045 萬元。先後開通14 個村村級公路,改變了鄉內無公路歷史。修建水壩兩座50 米,增加旱澇保收面積300 畝。完成村級引水工程50 個,新建成坑口中心學校和衛生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推行。坑口村是縣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經濟概括

1988年開通的南源口至深渡公路為境內唯一公路。2005年有碼頭5個,客運渡船4艘。1994年開通程控電話,2005年全鄉終端用戶3100門,其中私人用戶3040門。1999年建立移動、聯通通訊基站,2005年全鄉手機用戶2150戶。1995年開通有線電視,2005年轉播電視節目10台套,終端用戶1400戶。1975年開始陸續架通高壓電,2005年全鄉用電260餘萬度。1989年開始各村陸續接通自來水,主要為高山引水。1997年在汪龍坑村畔建成新安江姝灘大壩,集發電、旅遊、養魚、防洪多功能於一體。
2007年經濟總收入達7730萬元,農業總產值達2879萬元,工業收入達2045萬元,第三產業收入達2806萬元,財政收入14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 3907元。2007年財政收入145.8萬元,1~6月份完成財稅任務77.3萬元,占總任務53%,國稅完成38.8萬元,占任務43.3%;地稅完成20.4萬元,占任務54.6%;財政完成19.9萬元,占任務67%。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0811
5454
5357
家庭戶戶數
3917
家庭戶總人口(總)
10807
家庭戶男
5452
家庭戶女
5355
0-14歲(總)
2455
0-14歲男
1272
0-14歲女
1183
15-64歲(總)
6972
15-64歲男
3624
15-64歲女
3348
65歲及以上(總)
1384
65歲及以上男
558
65歲及以上女
82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0346
坑口鄉有柔川、瀹潭、瀹坑等600年以上古村。有方、江、王、張、李、汪、莊、程、殷、蔣、陳、吳、徐、姜、洪、姚、凌、胡、朱等主要姓氏。方姓主要分布在瀹坑、瀹潭等村,張姓主要分布在柔川、薛坑段、嶺坑口、瀹嶺塢、薛潭、瀹潭等村,汪姓主要分布在金灘、汪村、汪龍坑等村。著名人物有清文學家張潮、現代革命音樂家張曙、當代畫家汪觀清。瀹坑明建方春福宅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