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農一巴德情緒理論

坎農一巴德情緒理論是指情緒理論的一種。美國生理學家坎農針對詹姆斯一朗格情緒理論1927年提出,後得到其弟子巴德的支持和擴充。該理論認為,情緒的產生不能用生理變化的知覺來解釋,而是大腦皮層解除丘腦抑制的綜合功能,也即激發情緒的刺激由丘腦進行加工,同時把信息傳送到大腦及機體的其他部分。傳送到大腦皮層的信息引起情緒體驗, 而傳送到內臟和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應(即引起相關的情緒表達)。也即情緒體驗和身體變化是同時發生的,情 緒感覺是大腦皮層和自主神經系統共同激起的結果。

其依據:(1)完全分開內臟器官與自主神經系統,並不改變情緒行為;(2)同樣的內臟器官變化出現在不同的情緒狀態;(3)內臟器官的其他構造感覺神經少,感受性不敏感;(4)內臟器官的變化太慢,不足以成為情緒的來源;(5)注射腎上腺喚起類似恐懼時出現的許多生理變化,但不能體驗到情緒;(6)切去腦皮層(丘腦保留)的動物表現過分的忿怒反應,如果丘腦切除則其反應消失;(7)丘腦單側的傷害,增加來自身體該側面的情緒成分;(8)在人類,影響丘腦一邊的瘤則影響單側的情緒表現;(9)輕度的麻醉引起腦皮層對下級中樞控制的短暫傷害或疾病引起的永久傷害,時常引發持久的流淚與笑的表情。該理論強調大腦皮層解除丘腦抑制的機制;把詹姆斯一朗格情緒理論對情緒外周性生理的研究推向中樞性生理的研究,著重情緒在腦中的定位機制,但是它又忽視了大腦皮層對情緒的作用,以及外周生理變化對情緒的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