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頭村

坊頭村位於崔家集鎮駐地東南部,東鄰陶家屯村,西靠坊子村,南連大孫家村,北接崔家集村,耕地面積2160畝,全村286戶,1015人。現有冬暖式大棚692個,戶均擁有大棚2.5個,民眾年直接增收1400餘萬元,是平度市最大的大棚蔬菜種植專業村,產業主導型的新農村建設模式在全市範圍內得到推廣。先後多次榮獲青島市、平度市、鎮級“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06年,村集體收入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逾萬元

清康熙年間,李元由塔西坡村遷此建村,因坐落在東南西北走向的坊陵上,遂以地貌取名為坊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坊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崔家集鎮駐地東南部,東鄰陶家屯村
  • 面積:2160畝
  • 人口:1015人
經濟狀況,優勢產業,社會事業,榮譽稱號,

經濟狀況

該村以大棚蔬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現有餐飲、服務業8戶,從業25人。從事蔬菜加工、販運、銷售200人,年創匯200萬元。固定資產20萬元,2005年,經濟總收入1345萬元,人均純收入5800元。為解決小生產和大市場的銜接問題,2002年5月,該村以村支部為依託,成立了“坊頭村蔬菜種植協會”,協會內聯種植戶、外聯經銷商,立足產前、產中、產後三個環節推行一條龍服務,實現了大棚蔬菜種植質和量的飛躍,目前已發展會員1000餘名。2004年,鎮政府註冊了“膠萊牌”蔬菜商標,以坊頭村為中心的蔬菜生產基地被認定為青島市級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2005年,該村藉助青島市扶持資金,建成“四位一體”生態生產示範基地,成為全市發展循環經濟的亮點。同年,兩委+協會”的運作模式榮獲“青島市創新思想政治工作集體獎”,“坊頭村蔬菜種植協會”成為青島市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亮點。2006年加快推廣沼氣套用技術,共建成“四位一體”大棚沼氣池14個,“一池三改”戶用沼氣池180餘個,成為名副其實的“沼氣村”。

優勢產業

種植、養殖產業為主要經濟支柱,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為主。建有蔬菜大棚250個,戶均0.8個,年創收1300萬元。2007年,新亮點——“蔬菜種植示範園”,該示範園位於鎮水利站西,占地60畝,總投資200萬元,計畫建10個高標準實驗示範棚、育苗溫室、物資技術服務部等設施,建成後將為菜農提供更高更好的服務,目前正在建設中。根據示範村建設的五年規劃,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要在示範園的北面建成占地60畝的蔬菜專業批發市場,繼續以創新推動新農村建設。

社會事業

2005年硬化、綠化、美化街道8條,投資28萬元,栽植柿子樹200棵。2005年該村居民吃上自來水。2005年衛生室1處,固定電話230部,有線電視有戶250戶。

榮譽稱號

青島市文明村莊、青島市先進黨支部、平度市發展高效農業先進村莊、青島市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先進單位、平度市計畫生育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