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黴菌病

地黴菌病是一種偶見的由條件致病菌-念珠地絲菌所引起。此菌為酵母樣真菌,廣泛分布,可寄生於土壤、蔬菜及水果上,最常波及肺及腸道。由於本病是條件致病性感染,故本病常伴發或繼發於結核、糖尿病白血病等消耗性疾病或伴發於長期用激素及愛滋病患者。常表現為支氣管及肺部感染、腸道感染等,多見於嚴重免疫缺陷的患者。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Geotrichosis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嚴重免疫缺陷的患者
  • 常見發病部位:支氣管及肺部,腸道
  • 常見病因:地黴菌由口腔、呼吸道、皮膚侵入
  • 常見症狀:發熱、慢性咳嗽、咳痰及咯血,胃痛及腹瀉,咽、喉燒灼感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治療,

病因

可由口腔、呼吸道、皮膚侵入,但更多作者認為本病是內源性的。因本菌可為一些身體器官的正常菌群。發病與性別、年齡、職業等關係不大。

臨床表現

1.肺地黴菌病
常繼發於肺結核,表現為發熱、慢性咳嗽、咳痰及咯血,X線檢查可見成片緊密浸潤。支氣管地黴菌病不波及肺,症狀似細菌性或念珠菌性支氣管炎,不發熱但有咳嗽及帶血的黏液樣痰。X線檢查可見彌散的支氣管周圍增厚。
2.胃腸道地黴菌病
似腸胃炎表現,伴胃痛及腹瀉,需與念珠菌性或阿米巴痢疾相鑑別。
3.口腔地黴菌病
臨床表現似口腔念珠菌病。特徵表現為邊界清楚的乳酪樣斑,凝乳狀白色假膜,揭除此假膜,遺留紅斑性基底,伴燒灼感。咽、喉及其聯合處可被波及。
4.皮膚地黴菌病
大多數皮膚地黴菌病波及皮膚皺襞,乳房下腹股溝及臀裂處最常波及,呈典型的紅斑及滲出,並有角質層剝離,常有劇癢。此病很像皮膚皺襞念珠菌病,很少波及軟組織。一旦波及則呈腫瘤性、結節性、肉芽腫性損害,很少波及骨。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痰、糞、滲出液和鱗屑用10%KOH塗片可見細的分隔菌絲,有時可見關節孢子。易與皮膚菌及念珠菌種相混淆。
2.其他輔助檢查
(1)組織病理HE染色 可見真皮、尤其是在皮下橫紋肌內血管增生,周圍有灶性及瀰漫性細胞浸潤;郎格漢斯巨細胞、上皮樣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浸潤,部分纖維化,形成混合細胞性肉芽腫,浸潤細胞間有散在和成簇的7~10µm圓形孢子及少數關節孢子。PAS染色則孢子非常明顯,2~10µm大小不一,個別呈圓形,胞壁增厚。
(2)X線檢查 肺及支氣管病變改變有助診斷。

治療

1.碘化物
對支氣管、肺及皮膚地黴菌病很有效,常需持續用4~6個月。此藥一般可以耐受,主要副作用是胃炎,對免疫缺陷患者,則需選用唑類藥物,如伊曲康唑或酮康唑。
2.制黴菌素
是一種多烯類抗生素,對念珠白地霉非常有效。建議在晚間用氣霧吸入;胃腸道及口腔地黴菌病可口服或外用制黴菌素。
3.甲紫(龍膽紫)
每個膠囊含30毫克甲紫(龍膽紫)其外裹以柳酸苯酯。
4.唑類藥
適用於肺、胃腸道及皮膚地黴菌病酮康唑,亦可與制黴菌素或碘化鉀並用。
5.醋酸鋁溶液
對耳地黴菌病可用5%醋酸鋁溶液洗滌外耳道。其後應再用制黴菌素或克霉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