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玉米栽培技術

地膜覆蓋是一項新技術,通過大面積推廣實踐證明,增產幅度大、經濟效益高、適應範圍廣,是農業生產上少有的增產增收措施。 玉米地膜覆蓋最突出的效應是增溫保墒,彌補溫、光、水資源的不足。一般可增加積溫200℃—400℃,增強玉米耐霜凍的能力,相對延長了無霜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膜玉米栽培技術
  • 效應:增溫保墒
技術背景,產生的效應,覆膜生態效應,覆膜生理效應,產量性狀,適宜範圍,必需具備條件,該技術的要點,土壤準備,覆膜,種子準備,播種保苗,播種方法,管理,

技術背景

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是近幾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項先進技術措施。地膜覆蓋對擴大玉米種植範圍,促使玉米提早成熟,大幅度提高產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產生的效應

玉米覆蓋地膜,使玉米生長發育所需的環境發生了改變,從而對玉米個體發育和群體動態產生了影響,使其生長發育規律有了很大變化。

覆膜生態效應

覆膜後,地膜阻隔了土壤水、氣、熱向空氣中的傳播,促進了土壤微生物活動和土壤養分的分解釋放,形成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
(1)地膜覆蓋的增溫效應。地膜覆蓋後,土壤溫度明顯增加,為玉米的生長發育提供了所需的熱量,從而促進了玉米的發芽、生長。在玉米的整個生育時期,平均可增溫2℃以上,尤其在玉米拔節前的5-6月份,5厘米土層平均溫度可增加3℃以上。隨著土壤深度的加大,增溫效果趨於降低,上下土層間平均相差1.5℃左右,但下層土層依然有一定的增溫效果。
覆膜後,表層表深層土壤的溫度差,在白天遠遠高於 未覆膜,而在夜間,其溫度則低於未覆膜,由此證明,由於薄膜的阻隔作用,白天光照充足時,覆膜比對照上層土壤溫度上升迅速;在夜間,覆膜後的熱量散失減少,而向下層傳遞增多 。
(2)地膜覆蓋的保墒效應。覆蓋地膜以後,由於 土壤蒸發量的減少,土壤水分一般比未覆膜增加1%-3%,最高可增加7%同時,由於 地膜阻隔了雨水的進入,土壤含水量在降雨後增加速度緩慢平穩。
不覆膜土壤在降雨當天水分就達到最高 值,隨後開始迅速下降。而覆膜後,由於 水分散失減少,以及下層水分的逐漸提升和降雨後外界水分的游龍戲鳳透,土壤含水量保持 了相對穩定 。
(3)地膜覆蓋對土壤養分分解的促進作用。覆膜後提高 了地溫,保蓄了土壤水分,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土壤微生物的數量增加,活動增強,種促進了土壤中養分的分解,從而提高 了土壤的供肥能力。尤其在玉米生長前期。 速效氮、磷的增加非常明顯,到十三葉展時,覆膜土壤速效氮的含量依然高出未覆膜 的三倍,而土壤速效鉀的增加量較少,且後期有降低的趨勢。
(4)地膜覆蓋對土壤物理性狀的改善。覆膜使土壤表面避免了雨水沖淋,同時,膜內水分子的脹縮運動,使土壤結構得到了改善,增加了土壤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 了田間持水量。一般覆膜後可使容降低0.03g/cm3,總孔隙度增加1%-2%,田間持水量提高3%

覆膜生理效應

覆膜後,玉米的生理環境發生了變化和改善,從而促進了玉米植株的旺盛生長。
(1)促進根系的發育。由於地膜覆蓋增溫保墒,促使玉米提早出苗,苗全苗壯,根系生長快,數量多,活力強,平均單株根層數高出露地玉米近一層,次生根增多 近10條(如下表所示)單株根乾重和根冠比在整個生育期也比不覆膜的高。
(2) 葉片生長加速。地膜覆蓋後,玉米葉片生長旺盛,單株最大葉片面積可比露出玉米增高15%左右,葉面積係數增大,到七葉展時,覆膜玉米的單株葉面積高於露地玉米近50%,從而為乾物質的製造奠定了基礎,尤其是中部葉片增長最為顯著。
(3)乾物質積累加快。根系生長的促進,葉面積的加大和葉片光合作用的功能提高,促進了玉米乾物質的積累。一般覆膜玉米單株總乾重在成熟時可比露地玉米高2%左右,十三葉展到吐絲三十天時增加量最多,可達327.0克,比不覆膜高50%左右。

產量性狀

覆膜促進了玉米植株的生長,增加了根量,提高了葉面積,增強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為產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1)產量構成因素增長。地膜覆蓋後,玉米的產量構成因素增加,在穗數增加的情況下,穗粒數依然增加很多,平均可雙露地玉米高近20%,從而使產量得到增加,一般可比不覆膜增產30%以上。
(2)有效株增加,倒折減輕。地膜覆蓋後,玉米種植密度雖普遍高於地玉米 ,但由於養分吸收多,植株生長健壯,增強了其抗災能力,無效株有所減少,空稈率一般可下降3%-5%,倒折率明顯減輕。

適宜範圍

(1)冷 涼 地區 。玉米地膜覆蓋,可顯著提高 地溫,延長玉米的生育時間。在冷涼地區,由於無霜期短,積溫不足,玉米常常不能正常成熟,或僅可種植中、早熟種,從而限制了玉米的種植。通過地膜覆蓋,可使玉米提前種植,早出苗,早生長,有效的增加玉米的生長期7-10天。
(2)降水不均、墒情難以保證的地區。部分地區,春季往往乾旱,澆灌後失墒嚴重,同時在玉米的整個生長季節,降水分布不均,墒情難以保證。地膜覆蓋栽培,具有明顯的保墒、提墒作用,同時可使土壤墒情保證穩定。在春季具有一定墒情的情況下,覆膜可減少水分的散失,保證玉米的出苗、生長、對他乾旱的影響。

必需具備條件

(1)春季墒情可滿足玉米出苗需要和有一定的水澆條件。地膜覆蓋的作用是保墒、提墒,但不能造墒。因此,地膜覆蓋時土壤必須擁有一定的水分,可滿足玉米出苗的需要 ,方能保證玉米的順利出苗。
(2)土層較厚,肥力中上等。深厚的土層,可保蓄較多的水分和養分,覆膜後,玉米才有可能健壯生長 。
(3)有適宜的生育期的高產品種,增加積溫、延長生育期是地膜覆蓋的作用,只有具有適宜生育期的高產品種,才能充分發揮地膜覆蓋的作用,達到高產的目的。
(4)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地膜覆蓋必須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即地膜每畝4-5千克,氮肥25千克(純氮),磷肥8-10千克(純磷)和部分鉀肥。

該技術的要點

土壤準備

(1)選地整地。選肥力較好、土層深厚的土地,精細整 地,要求地塊平整,土壤細碎。
(2)施足底肥。覆蓋前,要施入優質有機肥1500千克以上,尿素50千克,磷肥40-50千克及適量的鉀肥。
(3)化學除草。蓋膜前每畝75克拉索或150克西瑪津,也可用100克五氯酚加50克除草醚,對水50千克噴霧,防除雜草。

覆膜

(1)無灌溉條件的地塊,在田間持水量60%以上時及時覆膜保墒。墒情不足需待降雨8-10毫米以上時,於24小時內及時覆膜,或在覆膜後進行座水點種。
(2)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在播前進行春灌,灌溉早的先覆後播,灌溉晚的可先播種後蓋膜。
(3)覆膜規格:根據膜寬確定膜間距,一般膜與膜中心之間的距離總計115厘米左右,開小溝間距比地膜寬度窄10-15厘米,以便壓膜邊5-7厘米。
(4)鋪膜的方法:要順風鋪膜,邊鋪邊埋。必須拉緊埋實,每隔1-2米用土壓到膜上。膜頭橫開一溝壓緊埋實。

種子準備

(1)選用良種。根據當地條件,選用豐產性好,生育期長於當地品種10天大砍刀 的雜交良種,亦可選擇耐密植、豐產性好、生育期相近的優良雜交種。
(2)種子處理。播種前要做好發芽率的測定,對種子進行篩選、晾曬和藥劑拌種。

播種保苗

(1)播種溫、濕度。要求播種進溫度在10℃以下,土壤田間持水量在60%-80%,積溫不足的地區可以常規提前7-10天播種。
(2)播種規格。採用寬窄行種植,可經濟用膜。一般寬行70厘米,窄行30厘米。株距根據 品種和密度的要求確定,一般披散型品種在30-33厘米,緊湊型品種在25厘米左右。

播種方法

(1) 先播後蓋。機、畜種,播種後及時(一天或次日上午)在播種行兩側各開一溝,鋪膜進將膜邊放入溝內並壓實,要壓嚴不漏風。
(2)先蓋後播。首先進行耕地整地、施肥,然後蓋膜。可利用覆膜機具,一次完成 耙地、開溝、施肥和覆膜。沒有機械的地區,可利用畜力,中間先開一溝施肥,然後將兩側土向內翻各開一溝,起壟並覆膜。蓋膜後,在膜上按株距要求打孔,打孔要正,孔深5厘米,每孔下籽3-5粒,然後用濕土蓋嚴壓實。
(3) 種植方式 。 分為起壟和不起壟種植。起壟的壟高一般在10厘米左右。行距一般根據膜的寬度確定,寬膜每幅種植雙行,窄膜,每幅種植一行。

管理

(1)破膜放苗。先播後蓋的,在播後7-10天進行查苗,出苗50%以上時開始放苗,放苗時間在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4點以後,放苗孔要小,要防止傷苗。
先覆後播的,在播後5-7天查苗,對窩在膜下的幼苗有時撥出。
(2)封孔壓邊。放苗後要及時封嚴放苗孔,用土壓實,並檢查膜邊,防止膜內透風,以減少熱量和水分和散失。
(3)間苗定苗。3葉期抓緊間苗,5葉期及 時定苗、補苗,防止缺苗斷壟。間定苗要去弱留壯,每穴留壯苗一株。
(4)去除分孽。地膜玉米的養分供應充足,植株生長旺盛,要在拔節前去除分孽,以減少養分的消耗。
(5)持苗追肥。根據苗情進行追肥,拔節時追入氮肥10千克(純氮)左右,穗期要補足肥料,於抽穗臆根據苗情被施5千克左右純氮,防止脫肥早衰。可用施肥器進行穴施,或在兩行開溝深施。
(6)清除殘膜,防止污染。收穫的要及時清除田間殘膜,以免污染環境。回收的殘膜,較大塊的可沖洗乾淨,存放好,來年繼續使用或做它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