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槽-地台說

地槽-地台說

地槽—地台說簡稱槽台說,其基本論點是:地殼運動主要受垂直運動控制,地殼此升彼降造成振盪運動,而水平運動則是派生或次要的。驅動力主要是地球物質的重力分異作用。物質上升造成隆起,物質下降則造成凹陷。主要的構造單元有地槽和地台兩類,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槽-地台說
  • 外文名:Geosyncline-platform theory
  • 簡稱:槽台說
  • 提出者霍爾
  • 提出時間:1857年
  • 局限性:不夠全面
形成過程,基本內容,地槽區,地台區,發展規律,固定論,理論局限性,

形成過程

1859 年,美國地質學者J.霍爾在美國東部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北部,發現受過強烈褶皺的古生代淺海相地層厚度達12km 以上,它比此山脈以西同時代幾乎沒有褶皺的地層厚10—20 倍,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霍爾認為,淺海相沉積的厚度是如此之大,它必然是邊沉降邊沉積形成的。因此得出結論:這些褶皺山脈曾經是地殼上巨大的拗陷。1873 年,J.丹納把這種拗陷及其產物稱為地槽。後來前蘇聯A.Д.阿爾漢格列斯基認為狹義的地槽是不存在的,下降的拗陷(稱地向斜)和上升的隆起(稱地背斜)是交替出現的,因此把地槽的概念擴大,稱為地槽區。1935 年,W.H.史蒂勒把位於大陸穩定地塊和大洋穩定地塊之間的地槽,稱正地槽。隨後,他又把正地槽分為優地槽(eugeosyncline)和冒地槽(miogeosyncline)。1951 年,M.凱伊對地槽問題進行了總結,把有大量火山碎屑沉積物的地槽稱為優地槽(“優”是希臘語“真正的”意思),優地槽是深成造山活動的場所;把位於大陸架上的沒有火山活動的以碳酸鹽岩沉積為主的地槽,稱為冒地槽(冒是“較次的”意思)。
1885 年,E.修斯提出在地殼上存在一些穩定地區,其上的沉積層十分平緩,地貌也非常平坦,他把這種地殼上穩定的、自形成後不再發生褶皺變形的地區,稱為地台。後來前蘇聯學者在研究俄羅斯和西伯利亞地質的時候,發現這裡的地層厚度小而產狀平緩,地殼運動以整體上升下降為主,乃命名為俄羅斯地台和西伯利亞地台,於是地台這個名詞,就廣泛傳播開了。隨後,人們發現地台本身也有相對上升的地方(稱台背斜)和下降的地方(稱台向斜),所以把地台的概念加以擴大,稱為地台區。
1900 年,法國E.奧格在其著作《地槽和大陸塊》中,明確地把地槽和地台統一起來,作為地殼上的兩個基本構造單元。自此以後,地槽和地台理論就作為相互聯繫的不可分割的完整學說形成和發展起來,稱為地槽地台說,簡稱槽台說。
槽台說形成後,從19 世紀末至近代,在大地構造學說中一直占統治地位。它的形成是以大陸殼的地質構造為基礎。大地構造學說的爭論焦點之一是地殼運動以垂直運動為主,還是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論又稱固定論,主張大陸自形成以來,其位置不變,從未經過水平運移,所以又稱為大陸固定論或大洋永恆論。與此說相對立的是水平論,又稱活動論,主張在地殼歷史演變過程中,大陸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發生過比較顯著的水平移動。槽台說便是固定論的重要代表。

基本內容

地槽是地殼活動強烈的地帶,在地表呈長條狀分布,升降速度快,幅度大,接受巨厚的沉積並有複雜的岩相變化,褶皺強烈,岩漿活動頻繁。地槽發展初期以不均勻的下沉為主,接受巨厚沉積,並有基性岩漿活動,沉積物以陸源碎屑為主。隨著下沉的幅度加大,沉積物由粗變細,乃至出現碳酸鹽類沉積。後期受強烈擠壓抬升,沉積物由細變粗,產生強烈褶皺和斷裂,同時出現中、酸性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最後形成突起的褶皺地帶。地槽經過強烈隆升運動後,活動性減弱,長期剝蝕夷平後逐漸轉化為地台。
地台一詞由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提出,指地殼較為穩定的區域,升降速度和幅度較小,構造變動和岩漿活動較弱。由於前身系有地槽演化而來,故其下部為緊密褶皺和變質基底;上部沉積薄蓋層,常形成寬闊的褶皺,構造形態較地槽簡單。
根據槽台論的基本觀點,地殼的發展和地表形態的演化,大致經歷了太古代和元古代、古生代後期、石炭紀到二迭紀、從侏羅紀開始到白堊紀、新生代五個主要發展階段。

地槽區

地槽區代表地殼上構造運動強烈活動的地帶,垂直運動速度快、幅度大,沉積作用、岩漿作用、構造運動和變質作用都十分強烈和發育。如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南美西部的安第斯山脈、亞歐之間的烏拉爾山脈、橫貫歐亞大陸呈東西走向的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以及我國的天山、秦嶺、祁連山等山脈,都是世界著名的地槽區。地槽區呈狹長帶狀,寬可數百千米,長可達數千千米。
地槽區的發展過程
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以下降運動為主,但伴隨著次一級的上升運動;第二階段以上升運動為主,但伴隨著次一級的下降運動。
1.下降階段 整個地槽區以下降運動為主,下降速度快、幅度大。但從地槽區橫剖面來看,其運動方向、速度和幅度並不均衡。兩側是穩定的地台區,中間是地槽區,但其中有的地方拗陷較深,沉積的厚度較大,稱為地向斜;有的地方相對隆起,沉積厚度較小甚至缺失一部分沉積,稱為地背斜。所以說,地槽區是由地向斜和地背斜相間排列組成的狹長地帶。
在下降初期階段,從相鄰地台或地背斜剝蝕下來的碎屑物質迅速堆積在地向斜中,並時常伴隨有海底火山噴發活動;在下降占優勢階段,海水面積擴大,有些地背斜也被海水覆蓋,廣泛地沉積了碳酸鹽岩。
2.上升階段 整個地槽區以上升運動為主,又稱回返階段。但上升初期階段一般是從個別最活動的地向斜部分開始,稱為局部回返;地向斜上升隆起後稱為中央隆起,中央隆起兩側相對發生拗陷,稱為山前或邊緣拗陷。在上升過程中,在狹長空間形成的巨厚岩層不可避免地要遭受擠壓,因而產生強烈的褶皺和斷裂,同時岩漿乘虛侵入,形成龐大的岩基。這時中央隆起變成新的剝蝕區,而邊緣拗陷變成新的沉積區,接受從中央隆起剝蝕下來的碎屑物質。
在上升後期階段,各個地向斜都上升隆起,連同在邊緣拗陷中的碎屑沉積也一起發生褶皺,這時在兩個相鄰的中央隆起之間,即相當於原來地背斜的地方,形成新的拗陷區,稱為山間拗陷;在地槽區兩側的中央隆起和地台之間所形成的新拗陷區,稱為前緣拗陷。這時山間拗陷和前緣拗陷形成新的沉積區,接受正在迅速隆起過程中剝蝕下來的大量粗碎屑物質。在這些拗陷中,有時有一部分海水殘留下來,形成潟湖。
最後,地槽區的各個部分先後隆起,這種現象稱為普遍回返。這時,岩層強烈褶皺隆起,海水完全退出,地槽區變成了錯綜複雜的褶皺山脈,稱為褶皺帶。從地槽區下降,經過回返隆起成為褶皺帶,這樣一個完整的構造發育過程,稱為一個構造旋迴。一個構造旋迴大約要經歷幾千萬年到1 億多年。
概括起來,地槽區的升降運動有如下特點:一是升降幅度很大,可達一兩萬米;其次是升降速度相對較快,但按年平均計仍是微不足道,一般也只有一或數毫米;三是升降差異性明顯,從地槽區橫斷面來看,升降幅度、速度很不均一,所以沉積物的厚度和岩相,其橫向變化很大。
地槽區的特徵
除上所述,地槽區還表現為以下的各種特徵:
1.巨厚的沉積建造 泛指在地殼發展的某一構造階段中,於一定的大地構造環境中以及一定的氣候條件下所形成的沉積岩的共生組合。在地槽區整個構造旋迴的每一特定階段,必然形成與其沉積環境相適應的沉積建造,其特點如下:
(1)沉積厚度很大,可達一兩萬米;但無論是在縱向和橫向上,岩性和厚度有很大變化。
(2)常表現為由陸相到海相,又由海相到陸相的一套完整的沉積系列。
(3)具有明顯的節奏和清楚的韻律,即自下而上形成有節奏的沉積順序:
a.旋迴開始,先堆積陸相碎屑,後過渡為海相碎屑,總稱為下部陸屑建造(陸屑指由陸地供給的碎屑)。岩性主要為砂頁岩;因旋迴開始,海水面積不廣,陸上植物叢生,所以在下部陸屑建造中常夾有煤層等可燃有機岩建造。
b.隨著下降,常伴生巨大斷裂,因而常導致中基性海底火山噴發活動,形成海底火山岩建造。
c.下降占優勢階段,海侵範圍擴大,在廣闊的淺海里,陸屑成分減少,生物化學沉積增多,形成一套以石灰岩為主的石灰岩建造。
d.回返開始,形成新的隆起和拗陷,在拗陷中填充大量的來自中央隆起及其他高地的陸緣碎屑,稱為上部陸屑建造。在上部陸屑建造中,經常出現一種主要由砂、泥質層交替組成的、具有明顯韻律的海相陸源碎屑沉積岩層,稱為復理石建造(由flyschformation一詞音譯兼意譯而來),是一種典型的地槽型沉積建造。建造的總厚度很大,可達數千至萬米以上;由粗碎屑到細碎屑相間構成明顯的韻律結構,每一韻律厚數厘米到數十厘米,上下兩個韻律之間常被沖刷面所分隔;岩性以砂、頁岩為主,礫岩很少;交錯層和波痕罕見,幾乎不含化石。在回返初期,由於地槽正處於升降交替的階段,地殼表現為頻繁的振盪運動,因此形成一套獨特的建造。
在回返階段,中央隆起部分提供了樹木繁生的場所,而邊緣拗陷又常形成良好的還原環境,因此常形成可燃有機岩建造,與復理石建造共生或單獨出現。其特點是建造(含煤地層)厚度很大,可達數千米;富有韻律,砂頁岩夾煤層重複出現,故煤層層數很多;從現在地貌看,這一類型的煤田常沿山麓呈帶狀分布。這一階段是地槽型煤層形成的主要時期。
e.地槽區回返後期,在山間拗陷中常形成四周被山地阻隔的潟湖,在其中往往形成一套以蒸發鹽和化學沉積岩為主(如岩鹽、鉀鹽、石膏、白雲岩等)的潟湖建造。
f.地槽區普遍回返之後,地理環境有了極大變化,山地高聳,受到劇烈剝蝕,因而在山前、山間和邊緣拗陷中形成一套快速堆積的、以陸相為主的、巨厚的(可達數千米)、以礫岩和砂岩為主的沉積岩層,稱為磨拉石建造(由molasseformation 一詞翻譯而來)。這種建造自下而上往往由細碎屑過渡到粗碎屑,分選很差,層理不規則(反映山地急劇上升,剝蝕加劇)、常夾紅色岩層(反映氣候由海洋性氣候轉變為大陸性乾燥氣候),是地槽區發展後期的產物。
總之,地槽區的沉積建造是複雜的,但又是有規律的。上述建造序列只代表一種典型模式,不同地區或不同時代的地槽區,其建造類型和發育程度常互有差異。
2.強烈的構造變動 地槽區的構造運動非常強烈,褶皺常表現為擠壓十分緊密的線形褶皺,褶曲軸沿地槽走向延伸可達數百甚至上千千米,背斜向斜連續,同等發育;從橫剖面看,常形成規模很大的復背斜和復向斜,在次一級或更次一級褶皺中,橫臥、倒轉以及等斜褶皺特別發育。地槽區的斷層常有很大的規模,斷層線可延伸數十到數百千米,大多數為平行地槽走向的縱斷層;逆掩斷層和疊瓦式構造發育,有時形成較大規模的輾掩構造;垂直褶曲軸也常發育正斷層和平推斷層;在地槽區發展末期,高山隆起,而前緣拗陷又強烈下降,其間常常產生平行褶曲軸向的巨大正斷層。
3.頻繁的岩漿活動 在地槽發育的全過程中,常伴隨著強烈而頻繁的、有規律的岩漿活動。地槽旋迴開始,經常有以中、基性為主的海底火山噴發活動,形成一套複雜的火山岩系;接著由噴發活動轉為中、酸性小型侵入和層間侵入活動;地槽回返階段,岩層強烈褶皺,岩漿往往乘機大規模侵入,形成以酸性花崗岩為主的岩基;同時,岩漿順著圍岩裂隙貫入形成酸性或超酸性的岩牆、岩脈、岩盤等;旋迴結束,地槽隆起形成褶皺帶,由於斷裂發育,地下岩漿沿斷裂噴出地表,再度轉為強烈的火山噴發活動。在整個岩漿活動過程中,岩性有由基性向酸性發展的明顯趨勢。這種與一定構造階段相伴隨的一系列岩漿活動的有規律的總和,稱為岩漿旋迴。
4.顯著的區域變質作用 地槽區是地殼上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最強烈的地帶。劇烈的構造運動會引起動力變質作用;大規模的岩漿活動會引起接觸變質作用;地槽區強烈的拗陷會引起廣泛的區域變質作用。故地槽區所形成的褶皺帶,常常是顯著的區域變質帶。區域變質是地槽發展過程中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5.豐富多樣的礦產資源 由於地槽區發育的長期性、複雜性和環境多變性,決定了在這一地帶礦床成因類型和礦產種類的多樣性。在地槽區的不同發展階段,可以形成沉積礦床、可燃有機岩礦床、岩漿礦床、接觸交代礦床及區域變質礦床等;在礦產種類方面可以形成各種金屬礦產、能源礦產和非金屬礦產。因此地槽區常常是各種礦產資源聚集的寶庫。

地台區

地台區代表地殼上構造活動微弱、相對穩定地區,垂直運動速度緩慢、幅度小,沉積作用廣泛而較均一,岩漿作用、構造運動和變質作用也都比較微弱。地台區的外形呈近似圓形,直徑可達數千千米,是地殼大地構造中相對穩定的構造單元。
地台區的發展過程
按照槽台論的觀點,地槽區旋迴結束變成褶皺帶,便由相對活動向相對穩定發展,最終形成地台區,也就是說地台區是地槽區發展演變的產物。地台區雖然是穩定的,但並非靜止不動,在其範圍內也不時進行著升降運動,其特點是相對於地槽區來說,速度慢、幅度小,橫向差異性也不很明顯。地台區升降總幅度一般只相當地槽區的十分之一,但在個別地段也可以有很大的升降幅度,甚至超過地槽的個別部分。
由於地台上有升降運動,上升部分可以變成陸地;下降部分可以導致海侵形成地台淺海,或者形成內陸拗陷。這樣,在地台淺海或內陸拗陷中沉積的岩層稱蓋層。因此,地台的結構可以分為兩個基本構造層,下層稱地台的褶皺基底,上層稱地台的蓋層,中間被一個不整合面所分開。褶皺基底是在該地區形成地台以前的地槽階段的產物,岩層褶皺複雜,變質強烈,主要由結晶變質岩所組成;地台蓋層是褶皺基底形成以後,在侵蝕面上堆積的新岩層,層次清楚,構造運動也比較和緩。但在地台區長期處於上升的部分,則只有褶皺基底一層結構。
根據地台基底的形成時期,可以分為古地台和年輕地台:如果基底褶皺時代在寒武紀以前,這種地台便稱古地台,如中國地台、俄羅斯地台等;如果基底褶皺時代在寒武紀以後,這種地台便稱年輕地台。一般古生代以後的地槽旋迴結束轉變成褶皺帶,多數還處於山嶽狀態,故很少用年輕地台這個名詞。一般所說的地台主要是指古地台而言。
根據地台區上有無蓋層及其厚度大小等,可以劃分出次一級的構造單元:
1.地盾
又稱台盾,是指地台區中有大面積基底岩石出露的地區。地盾是從古生代以來趨向上升的構造單元,長期穩定隆起,遭受剝蝕,沒有蓋層(即只有一層結構),或只在局部拗陷中有薄的蓋層;它通常具有平緩的凸面,且被有蓋層的地台所環繞。世界上著名的地盾有加拿大地盾、波羅的海地盾等,我國華北地台上有膠遼地盾、淮陽地盾等。
2.台向斜
是地台區長期趨向下降的次一級構造單元,面積廣闊,直徑由數百至上千千米,上面覆有沉積蓋層,具二層結構。沉積蓋層產狀平緩,拗陷中心沉積較厚,而趨向邊緣則逐漸變薄,並有較老岩層出露。如我國四川台向斜、陝北鄂爾多斯台向斜等。
3.台背斜
是地台區與台向斜相對應的長期趨向隆起的次一級構造單元,面積相當廣闊,沉積蓋層由邊緣向中心逐漸變薄,中心部分有較老岩層出露,甚至有基底出露,沉積建造中常有缺失或間斷。如華北地台上有山西台背斜。
4.沉降帶
又稱台褶帶,是地台區長期下沉的最活動的地帶,多呈狹長帶狀,拗陷較深,地層發育完全,構造變動比較強烈,有時還伴有海底火山噴發活動以及花崗岩侵入活動。這是中國地台上特有的構造單元,也有人稱之為準地槽、台槽等。華北地台上的燕遼沉降帶是一個典型例子。沉降帶一般常位於地台區的邊緣地帶,其形成可能與深斷裂的控制有關。
地台區的特徵
地台區是地殼發展的階段性產物,在沉積建造、構造等方面具有如下的特徵:
1.厚度較小的沉積建造 與地台區的升降運動相對應,其沉積建造具有如下特點:
(1)沉積厚度(即蓋層厚度)較小,一般只有幾十、幾百米,有時可達一、二千米,但有例外。
(2)沉積範圍較廣,岩性、岩相比較穩定,橫向變化不太顯著。
(3)具有一定的沉積韻律,一般表現為每一旋迴開始為陸緣碎屑建造,而後是石灰岩建造,最後又是陸緣碎屑建造。在正常情況下,自下而上建造序列如下:
a.地台下降開始,海水侵入,形成地台淺海。由於地台基底經過長期風化剝蝕,地勢逐漸低平,特別是在濕熱氣候條件下,可溶物質大多淋失,而往往殘餘下來粘土、鋁土、鐵礦一類物質,在侵蝕面上形成鋁土或鐵質岩建造;如果當時植物叢生,堆積泥砂和植物遺體,可形成砂頁岩夾煤層的可燃有機岩建造,若還原性條件好,還可形成油頁岩或石油。有時候,在海侵開始時,形成石英砂岩建造,由於地台穩定,風化作用徹底,所以礦物成分單純,砂粒均勻,磨圓度和分選均好,同時波痕和交錯層特別發育。
b.地台繼續下降,海侵範圍擴大,陸屑物質減少,而石灰岩等碳酸鹽成分增加,形成石灰岩建造。成分純淨,化石豐富,如華北奧陶系石灰岩是這類建造的代表。
c.地台回升,海水後退,陸地面積擴大,往往形成陸相碎屑建造(如砂、頁岩),有時含有鹽及石膏等蒸發鹽。但這一階段的沉積物往往缺失或保存不全。
2.不太強烈的構造變動 在典型的地台區,褶皺變動比較和緩,多發育平緩開闊、不甚連續的褶皺構造,如短背斜、短向斜、穹隆、構造盆地等。斷裂構造一般以正斷層為主,還常常形成階狀斷層、地塹、地壘等構造。由於地台一般屬於剛性地塊,斷裂構造比較發育。
3.微弱的岩漿活動 在典型的地台區蓋層中,火成岩比較少見,或以小型侵入和裂隙噴發為主。如形成岩株、岩盤、岩床、岩牆之類,以及大規模的玄武岩噴發活動。這裡所說的岩漿活動是指在地台蓋層沉積過程中或形成以後的岩漿活動,不包括基底中的岩漿活動,因為那是在形成地台以前的地槽階段的產物。
4.不太顯著的變質作用 由於地台區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都比較微弱,升降幅度也比較小,所以蓋層的變質現象不太顯著或不普遍,很少有區域變質現象。
5.豐富的沉積礦產 地台區環境穩定,有徹底的風化、剝蝕條件和廣闊平靜的沉積環境,因此沉積礦產比較豐富,常形成沉積鐵礦、錳礦、鋁土、粘土、煤、油頁岩、石油、鹽、石膏等礦產。特別是在地台上常形成穹隆、短背斜等構造,為石油的聚集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在典型的地台區,因岩漿活動微弱,少有各種內生礦床。但在地台基底(前寒武系各種變質岩)部分,經常蘊藏著地台形成以前所形成的各種礦產,如全球60—70%的鐵礦,以及金、銅、鎳、鈾等金屬礦產。
過渡區
在地槽褶皺隆起過程中,在其與地台交界的地區,同時形成了大型帶狀拗陷,稱為前緣拗陷(也有人把前緣拗陷和邊緣拗陷作為同義詞),由於它具有從地槽向地台過渡的性質,所以又稱為過渡區或過渡帶。過渡區的結構往往是不對稱的,與地槽毗鄰的一邊具有地槽的特徵;與地台毗鄰的一邊又具有地台的性質。過渡區的沉降幅度可達四、五千米,介於地槽區和地台區之間。由於新隆起的褶皺山系急劇上升,剝蝕速度越來越快,大量粗碎屑物質堆積於前緣拗陷中,形成數千米厚的磨拉石建造。如氣候濕潤,樹木繁茂,還可形成含煤或油頁岩建造,沿山麓呈帶狀分布,厚度很大。如有還原環境,則可發育成含油建造。假如氣候炎熱乾燥,還可形成紅色岩或含鹽建造。這裡的構造形態也常具有過渡性質,斷裂比較發育,並常存在著深斷裂。
例如,天山是古生代末形成的褶皺帶,其南北兩麓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強烈下降,形成前緣拗陷帶,不但有煤田分布其間,而且也是重要的產油地帶。同樣,祁連山也是古生代末形成的褶皺帶,在靠近甘肅走廊一側,形成前緣拗陷,其中蘊藏石油、煤等礦產。

發展規律

自從槽台說問世以來,在大地構造理論中幾乎占了統治地位。但對於地殼發展的規律卻有不同的看法,出現不同的學派。由於地台區最突出的特徵是具有雙層結構,即上層構造是產狀平緩的沉積蓋層,下層構造是和地槽區一樣的強烈褶皺構成的褶皺基底,兩個構造層之間呈明顯的角度不整合關係。根據這種現象,有一派得出地台區是由地槽區轉化而來的結論,認為地殼發展的規律是:地殼在發展初期全球都被地槽所占據,這一時期稱為地槽期。後來地槽區面積日趨縮小,地台區面積日趨擴大,而目前正處於地槽區轉化為地台區的時期,將來終歸有一天全世界都轉為地台區,那時地殼的活動性將十分微弱,進入其最後的發展階段。因此這個學說稱為“泛地槽說”,也稱“地台擴大說”。其代表人物有瑞士E.阿爾崗、德國H.史蒂勒、前蘇聯A.M.卡爾賓斯基、A.Д.阿爾漢格列斯基、H.C.沙茨基等。
地槽區轉化為地台區之後,地殼是不是還要發展呢?泛地槽說認為地台就是地槽發展的最後歸宿。1937 年前蘇聯Ю.П.謝音曼發現在中國地台上古生代特別是中生代的地層,厚度大,構造複雜,認為在地台上又有“新地槽”產生了,把這種現象稱為“地台活化”。後來前蘇聯A.B.裴偉、B.M.西尼村等進一步發展了上述見解,認為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槽區都是在地台區之上發育起來的。1950 年,他們系統地論述了其觀點,認為在很早(相當我國前震旦紀)以前,所有大陸是一個統一的矽鋁層,稱為泛大陸。在這個泛大陸上,有些地方被深大斷裂所分割,在其控制下發展成為地槽;另外還有一些地方至今仍然處於穩定狀態,即古老地台。這一學說認為即在地槽出現之前,全球只有一個連續不斷的地台,所以此說稱為泛地台說;又因為地台崩潰瓦解後才轉化為地槽,所以又稱“地台崩潰說”。其地殼演化規律是:古地台—地槽—年輕地台,古地台在逐漸縮小,年輕地台在逐漸擴大。

固定論

槽台說第一次揭示了地殼構造發展中的兩大構造單元及其所反映的本質上的差別,這是它的重要貢獻。槽台說是以沉積建造和岩相分析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它對於古地理的恢復,大地構造單元的劃分,以及揭露礦產的形成和分布規律,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泛地槽說還是泛地台說,都主張地殼是運動的和發展的,但這種運動主要是升降運動,是在原地活動,大陸和海洋的位置不變,僅僅表現為海侵和海退,陸地面積的擴大或縮小,地殼的隆起和拗陷等。因此,這一學說被稱為“固定論”或“隆起說”,其工作方法主要是地層古生物方法,從時間上研究地殼的發展規律,所以又稱之為“歷史學派”或“傳統派”。與這派學說針鋒相對的另一派,認為地殼運動有大規模的水平位移,而不是原地踏步,稱之為“活動論”。
活動論實際主要是從空間研究地殼構造的分布規律,其作用力主要是水平作用力,認為地殼運動使大陸發生了漂移,因此,這一學派又稱為“水平論”或“漂移說”。在世界各大陸上常常發現有相同或相近種屬的生物生存和繁衍,活動論者認為過去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後來分裂開來了,所以才有這種現象。這種觀點很容易為人所接受。而固定論者則認為在過去大陸之間曾有陸橋(例如白令海峽),可供生物在不同大陸之間來往或傳播,後來陸橋下沉、大陸才隔絕開來的,但是以後證明海洋中並未發現有淹沒的陸橋。
實際上,活動論與固定論,隆起說與漂移說,歷史學派與力學學派,都是指兩個對立的學派而言,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本世紀中期固定論占優勢,目前活動論占有重要地位。這兩派從本世紀開始爭論,根據許多事實來看,活動論日益得到人們的承認。

理論局限性

槽台說極少涉及現代海洋的構造和演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地槽轉化為地台一說也不夠全面。地台不是固定不變而是一種相對穩定的構造單元。地台和地槽都不是地殼發展的最後形式,彼此間可以相互轉化。據此,陳國達認為,地殼構造除地槽和地台外,還存在一個新的地質構造單元——地窪區。這一觀點現已發展為地窪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