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垸

圩垸

沿江、濱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圍護,內有灌排系統的農業區。在長江下游叫做“圩”,中游叫做“垸”,統稱“圩垸”。若干個圩垸連成一片,叫做圩區或圩垸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圩垸
  • 外文名:polder
  • 概述 :沿江、濱湖低地四周有圩堤
  • 簡介:圩堤將農田與外水隔開,通
  • 歷史沿革:圩垸工程可溯源於先秦,唐
  • 學科:水利工程
簡介,歷史沿革,爭議,詞語解釋,

簡介

圩堤將農田與外水隔開,通過灌排渠系及操縱堤上的水閘以調節內水和外水的進出。自流灌排有困難,則輔以提水機械,以滿足圩內農田需水。這種農田水利形式在江浙太湖流域和安徽、浙江的長江流域一帶稱圩田或圍田,明清以來則統稱圩田。在湖南、湖北稱作垸田。珠江和韓江三角洲稱堤圍(或基圍)。王禎所著《農書》中記載的櫃田,則是面積較小的圩垸。

歷史沿革

圩垸工程可溯源於先秦,唐中葉以來發展很快,太湖及水陽江流域的圩田,五代北宋時期已大量發展。北宋以後,沿長江向其中游湖泊地區推廣。這一帶因而成為全國農業中心。水陽江流域圩田規模如北宋范仲淹所描述:“每一圩方數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澇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大圩之中,又往往包含幾個至數十個小圩,農田面積至數十萬畝,圩堤長至數百里。其他地區圩垸,自南宋以後也迅速發展。

爭議

圩垸無計畫地過度發展,也帶來新的水利問題:隨著湖區面積的縮小,湖泊對 洪水 的調節作用下降;水道被逐步堵塞。南宋以來,太湖下游泄水不暢加劇了圩區的洪澇災害。明清時曾多次禁築新圩及廢毀不合理的圩岸,但圩田仍是有增無減。洞庭湖區情況相似,明代有圩垸一二百處,到民國時期已增加到一千多處。自1894~1949年洞庭湖水面從5400km 縮小至4300km ,除長江和湘、資、沅、澧四水來沙的自然淤積外,人為促淤圍墾也是重要原因,因而有墾湖為田和廢田還湖的爭議。

詞語解釋

圩垸 wéi yuàn
圩 wéi
<名>
(形聲。從土,於聲。本義:低洼區防水護田的土堤)
同本義 [dyke]。長江中游地區稱為垸,統稱“圩垸”
圩,圩岸。——《字彙》
又如:圩丁(修築圩田的人);圩戶(耕種圩田的農戶);圩防(堤坊,堤堰);圩長(主管圩田堤防事務的人);圩埂(圍人的堤堰);圩牆(用土石築成的圍繞村鎮的牆)
圍繞村落四周的障礙物,也作“圍子” [embankment]。如:土圩子;樹圩子
凹,中央低而四周高 [depression]。如:圩邪(低洼的地方);圩頂(頭頂凹陷。指人的頭部中央低而 四旁高)
圩 wéi
<動>
築圩防水 [build a dyke]
近水居民,又從而圩之田之,而向日受水之區,十去其七八矣。——《湖廣水利論》
另見xū
圩堤 wéidī
[embankment on the low-lying land] 在低洼地區修築的堤壩,用於防止洪水淹襲
圩田 wéitián
[low-lying paddy fields surrounded with dykes] 周圍築有土堤的稻田
圩垸 wéiyuàn
[protective embankments in lakeside areas] 靠近湖泊的地區為防止湖水侵襲而築的堤稱“圩”,圩內的小圩子稱“垸”,合稱“圩垸”
圩子 wéizi
[vallate;protective embankments surrounding low-lying fields] 四周具有高起的圍岸的低洼地
圩 xū
<名>
湘、贛、閩、粵等地區的農村集市(古書中作“虛”) [country fair]。如:趕圩(趕集);圩埠(市集碼頭)
另見wéi
圩場 xūcháng
[fair] [方]∶也作:“墟場”。鄉下的集市
圩日 xūrì
[market day][方]∶集市開市的日子。也叫“圩期”
圩市 xūshì
[fair][方]∶集市
圩鎮 xūzhèn
[market town][方]∶農村集市較大的鎮
圩 wéi
中國江淮低洼地區周圍防水的堤:~垸。~子。築~。
有圩圍住的地區:~田。鹽~。
圍繞村落四周的障礙物(亦稱“圍子”):土~子。
圩 xū
中國湘、贛、閩、粵等地區稱集市:趕~。~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