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

他們都是來自西伯利亞的鮮卑拓跋。他們的民族成分也是一變再變。最初是鮮卑族,唐代又稱其為木馬突厥,到了元朝他們已經是蒙古族了。但萬變不離其宗, 鮮卑拓跋,人稱索虜,就是梳辮子的人,講的是蒙古語,風俗習慣、生產生活皆與蒙古人相同。

基本介紹

部族演變,學者觀點,歷史事件,分裂,史實,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

部族演變

土默特自從登上了祖國的政治舞台,長期扮演著革命角色,在統治者的隊伍里,她並沒有高爵顯位,一直處於被統治者的地位,但又在政治舞台上,經常嶄露頭角。由於土默特人的堅強性格和卓越的素質,使她的民族至今不衰。內蒙古有土默特旗,貝加爾湖圖瓦共和國。元朝有禿馬敦,唐朝有都波,遼金有阻卜大鮮卑山是他們的祖居之地,今日的嘎仙洞就是拓跋祖宗之窟。

學者觀點

學者們以為匈奴冒頓東滅東胡,鮮卑東遷,烏桓南下,其實拓跋北上西伯利亞要比匈奴東來早得多。所謂東胡,是指慕容瑰的祖先。《十六國春秋·前燕錄》云:“慕容瑰,字奕洛瑰,昔高辛氏游于海濱,留少子厭越以君北夷,世居遼左,號曰東胡。秦漢之際,為匈奴所敗。分保鮮卑山,因以為號。”至少,東胡聯盟是以慕容之祖先部落為主的。東胡與鮮卑拓跋似無關係,拓跋南下匈奴故地以前,已傳六十七代,匈奴滅東胡,拓跋早已北上西伯利亞了。《魏書·序紀》云:“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幽都是大興安嶺;《山海經》云:“有幽都之山,黑水出焉”,概因森林密茂陰鬱有似幽冥之都。
大興安嶺之北的廣漠之野,就是西伯利亞了。再證以“逐女?於弱水之北”,弱水是嫩江,嫩江之北,也就是西伯利亞。“南遷大澤”有二說,皆能成立。一曰呼倫湖,確有一支遷回鮮卑山,在呼倫湖一帶繁衍生息,遼金時代,已發展成一個部眾人多民性強悍的部落了。《遼史》稱之曰阻卜,金稱阻?。《遼史·文學上·蕭韓家奴傳》云:“阻卜諸部,自來有之”。據《遼史》所說,阻卜在遼金邊外,幾乎是根生土長的了。阻卜是拓跋的異書,卜音讀跋,今日之土默特人仍讀卜為跋。阻?的?字是史官之誤,卜亦讀普音,金史寫卜為?。為什麼又稱塔塔兒呢?突厥文闕特勤碑文中有“塔塔兒吾之仇敵也”。阻卜為拓跋之裔,與突厥有什麼仇呢?正如方壯猷所著的《室韋考》中說的:“柔然滅後,東方有很大一部分遺族”,與當地土著錯居,阻卜與柔然都是蒙古語族,外貌一樣,外界無法分辨。柔然自稱檀檀(即大檀),訛為塔塔兒。南北朝的南朝有稱柔然為“檀檀”者。闕特勤碑文和《蒙古秘史》所記之“塔塔兒”,正是“檀檀”之音變。遼金以為皆拓跋之阻?,蒙古以為皆柔然之檀檀。
二者相混,族外人無法分辨。最終皆為成吉思汗所滅。柔然被突厥所滅,故稱仇敵。一曰貝加爾湖。拓跋南遷大澤,應以貝加爾湖為標準,一因相距不遠,二因貝加爾湖比呼倫湖大得多。到達貝加爾湖的是拓跋主力。貝加爾湖依然是丁零人的天下。拓跋無立足之地,所以再度南遷。這次南遷就困難多了,九難八阻,一是沮洳難行,一是丁零人的襲擊,走了一年多,才到達五原的匈奴故地,拓跋力微就位後慨嘆當年的“西部內侵,國民離散”。拓跋南下時,很大一部分被阻,沒有走出貝加爾湖的森林。這一部分人發展壯大以後,由於環境條件的影響,接受了突厥、蒙古的文化,到唐代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黠戛斯所屬的木馬三突厥之一的都波,後來演化為禿巴思,是為今日的圖瓦;一個是蒙古的林木中百姓,獨立存在的都波,《蒙古秘史》稱其為禿馬敦,與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朵奔蔑兒乾結親。這裡先說一說南下匈奴故地的主力,下面再交待圖瓦與禿馬敦的歷史。

歷史事件

曹魏黃初元年歲次庚子,公元220年,拓跋力微在國民離散、部落衰微的形勢下即位。昔日之屬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已不存在。離卒離散,潰不成伍,只得寄人籬下,投高車沒鹿回大人紇豆陵竇憲。力微機智,以臨危贈馬,獻納親女,取得了竇憲的歡心和信任,準許率所部北居長川(延水,今東洋河上游,在興和附近)一席之地。經過二十年的慘澹經營,離散的部眾稍稍歸隊。公元248年竇憲死,力微藉故殺了竇憲的兩個兒子,兼併了竇憲的部眾,這才控弦上馬二十餘萬。又過了十年,在定襄之盛樂建立了第一個國都,其址在今天的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土城子。第二個都城是今日之大同。元魏孝文帝再次遷都洛陽,自動放棄了民族語言和習俗,融於漢民族的文化之中,這在民族融合上,開創了先例。後來到隋、唐、宋、元,拓跋這支龐大的隊伍已經蹤跡全無了。魏孝文帝的這一著,著實擴充了漢民族的隊伍。儘管拓跋民族在中國已不復存在,但他的影響深遠,在遙遠的西方以至於波斯、阿拉伯等地還稱中原為拓跋。八世紀的古突厥碑銘仍稱唐朝為拓跋。在西域的某些地方還把漢人叫做“桃花石”,甚至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中還能見到“桃花石”這種稱謂。拓跋力微的末年,“掠騎”搶來一個幼童,系來自狼圖騰的蒙古勒部,故稱之為“木骨閭”。這樣,拓跋力微就培養了本民族的掘墓人。木骨閭子孫的柔然汗國,幾乎與拓跋魏相始終。柔然衰微,元魏也壽終正寢。公元554年柔然滅。

分裂

公元534年拓跋就分裂成東西魏了。公元550年東魏易姓。公元557年西魏改朝。蒙古勒就這樣葬送了拓跋魏。《隋書·鐵勒傳》云:“種類最多,自西海之東依山據谷,往往不絕。獨洛河北有仆骨同羅、韋紇、拔也古、覆羅、蒙陳、吐如紇、斯結、渾、斛薛諸姓。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則有……金山西南有……康國北傍阿得水則有……得嶷海東西有……拂懍東則有……北海南則有都波等。雖姓氏各別,總謂為鐵勒。自突厥有國,東西征討,皆資其用。”文中的韋紇是唐之回紇,今之維吾爾。白山是天山山脈東部之支脈,阿得水是伏爾加河,得嶷海是巴爾喀什湖,拂懍指東羅馬,北海是貝加爾湖。隋代都波已不再是鮮卑拓跋 了,被納入了鐵勒。《新唐書(回紇傳》云:“回紇,元魏時亦號高車部或曰敕勒、鐵勒;其部落曰韋紇、薛延陀、契?羽、都播……凡十有五種,皆散處磧北。”
唐代的都播(波)是鐵勒民族中回紇聯盟的主要成員。《唐書》在回紇之下,為都波立傳曰:“亦曰都播,其他北瀕小海,西堅昆,南回紇,分三部,結草為廬,無畜牧,捕魚鳥獸食之,衣貂鹿皮,……。”小海是貝加爾湖。所謂小海,是對北冰洋而說。堅昆即唐之黠戛斯,今之吉爾吉斯。都波是以狩豬為生。《新唐書·黠戛斯傳》曰:“古堅昆國也,或曰居勿,曰結骨,亦曰紇嘎斯。其君阿勢,阿勢衙至回鶻衙所,橐駝四十日行。回鶻衙北六百里得仙娥河,河燕北曰雪山,地多水泉,青山之東,有水曰劍河,水悉東北流,經其國,合而北入于海,東至木馬突厥三部落,曰都播、彌列哥、餓支。樺皮覆室,多善馬。俗乘木馬馳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輒百步,勢迅猛。”仙娥河是色楞格河,雪山是唐努烏拉山,劍河是葉尼塞河上游。劍河在金元時代是禿馬惕部的棲居地區。《多桑蒙古史》說:“禿馬敦,好戰之民族也。”所謂“好戰”是對統治者的不屈服。屠寄《蒙兀兒史記》云:“禿馬敦人好歌舞被服繒繪。”禿馬敦的婦女貌美,善歌舞,長於刺繡。成吉思汗派豁兒赤為林木中百姓之長,征美女三十於禿馬敦,是時禿馬敦部長歹都忽勒莎豁兒已故,夫人治事,執豁兒赤以叛。該書又云:“二年丁卯,拙赤帥右手軍征林木中百姓,入失黑失惕之地招降禿綿斡亦刺之不里牙惕、巴爾忽、禿巴思。”“豁里禿馬敦者,林木中百姓之一種,分兩翼,左翼瀕於貝加爾湖之南,右翼在西,與乞兒吉思種地相錯”。巴爾忽即《唐書》之拔也古,乞兒吉思即唐之黠戛斯,失黑失惕即今日之希什希德河,是葉尼塞河上游華克穆河源頭南邊的支流。拙赤率大軍就是沿希什希德河進入華克穆河、烏魯克穆河、克穆克穆河流域,降服了這一地區的禿巴思人。禿巴思人居住在葉尼塞河上游,乞兒吉思人居住在葉尼塞河下游,由葉尼塞河東至安加拉河都是乞兒吉思人活動的區域,也是禿巴思人居處遊牧之地。兩族雜居錯處、休戚相關。故有公元1218年禿馬惕叛亂,乞兒吉思人配合禿馬惕人抗擊成吉思汗大軍之舉。拉施特丁《史集》上說禿馬惕人居住之八河,注入安加拉河。經考證:在蘇聯地圖上布里亞特共和國的西北角,排列著許多往北流向安加拉河的支流,較大的並不少於八條。拉施特丁《史集》上明確地寫著:“禿馬惕人住在乞兒吉思地區內”。是知禿巴思即禿馬惕。《蒙古秘史》第九節云:“豁里剌兒台蔑兒幹起來的緣故:因為豁里禿馬敦地面貂鼠、青鼠野物被自火里禁約,不得打捕的上頭煩惱了,聽得不兒罕山野物廣有,全家起來,投奔不兒罕山的主人。”它和《唐書·都波傳》:“無畜牧,捕魚鳥獸食之”的狩獵經濟是一致的。以唐之都波當之蒙古的禿巴思、禿馬敦,未致有誤!以禿馬敦、都波為拓跋後裔演化為鐵勒蒙古者,亦頗有根據。
禿馬敦即後世之土默特者,有《蒙古源流》(新譯校注《蒙古源流》第97頁注釋②。)可證。並據此推定《蒙古秘史》的土綿禿別乾,《親征錄》的土滿土伯夷,《元史》的土伯燕、禿滿、吐麻,都是禿馬惕的異稱。但另有學者認為:“歸化城的土默特並非元代的禿滿。”這一提法,值得學者們考慮。禿馬敦演化為後世的土默特,在唐代則是都波。岑仲勉著《突厥集史》卷14引《中亞之突厥族》說:“西伯利亞多數韃靼及北部烏梁海人往往自稱都波,有單用者,有與宗名連用者。中國人常以為葉尼塞河南部人民之總稱。又阿爾泰韃靼,現時亦自稱都波。”這個都波,就是禿巴思,他們是狩獵民族,與黠戛斯人唇齒相依,有冶鐵技術。由於薩彥嶺全是原始森林,具備充分的狩獵條件,正是《蒙古秘史》所說的林木中人,即《唐書》之都波,阿爾泰的韃靼。

史實

在蒙古民族的根源里,應當敘述的史實很多,如:西部之衛喇特,東部之拔也古、布里亞特,極北之骨利乾,以及乃蠻克烈等,他們的祖源都與蒙古民族的根源有密切的關係。譬如:西藏史籍稱蒙古為霍爾(回紇),一因蒙古曾屬於回紇聯盟,是其成員之一;二因維吾爾的發祥地與蒙古的祖宗之地為緊鄰。再如:克烈與蒙古唇齒相連,塔塔兒與蒙古同族相仇,蔑兒乞惕與蒙古同宗相殘……等等。這些都沒有寫,只突出地把土默特的來歷敘述了一些,概因中外學者,尚有不承認今日的土默特與禿馬惕的關係者。另外,鑒於土默特的民族成分多變化,
故據筆者所知,略述如上

土默特左旗

歷史上,土默特地區是多民族活動的地方,在歷史上各有其名,魏晉時稱敕勒川,隋唐時稱白道川,遼金元時稱豐州灘,明代(即北元時期)因蒙古土默特部的入居而得名稱土默川。歷史上的土默特地區,自秦漢,特別是明清以來,由於戰亂、災害、屯墾、駐防、互市、商貿等原因,人口遷徙比較頻繁。清時沿襲北元時稱謂,設土默特旗,分左、右兩翼。民國年間成為總管旗。1965年土默特分為左右兩旗。1971年土默特左旗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
1997年,面積2 712平方千米,人口33.5萬,其中蒙古族3萬,占9%,漢族居多數。轄3鎮16鄉。旗政府駐察素齊鎮
2000年,土默特左旗轄3個鎮、16個鄉:察素齊鎮、畢克齊鎮善岱鎮兵州亥鄉陶思浩鄉把什鄉、此老鄉、沙爾沁鄉沙爾營鄉白廟子鄉塔布賽鄉三兩鄉北什軸鄉、枳芨梁鄉、台閣牧鄉、鐵帽鄉、哈素鄉、大岱鄉青山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 340606人,其中: 察素齊鎮 52904、畢克齊鎮 23016、善岱鎮 18458、把什鄉 21011、此老鄉 9930、兵州亥鄉 13481、台閣牧鄉 22726、白廟子鄉 18994、沙爾營鄉 18823、沙爾沁鄉 17011、北什軸鄉 15752、鐵帽鄉 11736、三兩鄉 13449、塔布賽鄉 12769、大岱鄉 16188、哈素鄉 17298、陶思浩鄉 15075、只幾粱鄉 18744、青山鄉 3255。

土默特右旗

土默特右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黃河北岸。總面積2368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2004年)。  旗人民政府駐薩拉齊鎮,郵編:014100。代碼:150221。區號:0472。位於呼和浩特市、包頭市之間,東與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毗鄰, 隸屬包頭市管轄。 南隔黃河與準格爾旗達拉特旗相望,西和包頭市郊區相連,北與固陽縣武川縣接壤。土地面積2379平方公里。總人口34.6萬,其中農業人口占84.1%,全旗16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3.3%,蒙古族為主體少數民族。蒙古族0.81萬人,其他少數民族0.29萬人。 轄18個鄉、3個鎮。旗人民政府駐薩拉齊鎮。 2000年,土默特右旗轄3個鎮、18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旗總人口31429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薩拉齊鎮 65087 ,雙龍鎮 14713 ,美岱召鎮 20646, 吳壩鄉 15653 ,大城西鄉 12847 ,明沙淖鄉 16252, 海子鄉 10824 ,發彥申鄉 7437 ,二十四頃地鄉 12344, 黨三堯鄉 13355 ,將軍堯鄉 16214 ,小召子鄉 11001, 程奎海鄉 5730 ,三道河鄉 11793, 沙海子鄉 9081, 毛岱鄉 12092 ,三間房鄉 8554 ,蘇波蓋鄉 18518, 溝門鄉 25123 ,耳沁堯鄉 4397 ,公山灣鄉 2629。 土默特右旗源豐富,地下水資源達869.7億立方米。氣候適宜。年平均氣溫6℃-8℃,年降水量400毫米,無霜期140天。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作物有小麥、莜麥、糜黍、玉米、高粱、穀子、養麥、馬鈴薯,經濟作物有葵花籽、甜菜、胡麻、菸草以及青山黨參、正北黃芪、桔梗、枸杞等名貴藥材。沿山盛產水果。1990年農業總產值24779.94萬元。北部山區礦產資源豐富,以煤著稱,儲量約達1.68億噸。還有鐵、黃銅、銀、鋁等金屬礦。解放後農業經濟發展較快,1989年全旗糧食產量11.9萬噸,是1947年的5倍,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工、交、財貿、文化科技都得到相應發展。境內有古蹟美岱召和旅遊度假地清水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