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背景值

土壤背景值又稱土壤本底值,它代表一定環境單元中的一個統計量的特徵值。背景值是指各區域正常地理條件和地球化學條件下元素在各類自然體(岩石、風化產物、土壤、沉積物、天然水、近地大氣等)中的正常含量。在環境科學中,土壤背景值是指在未受或少受人類活動影響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壞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壤背景值
  • 外文名:soil background value
  • 別稱:土壤本底值
  • 表達方法:土壤樣品平均值、標準偏差
  • 套用:判斷土壤污染的程度
  • 相關機率:土壤環境容量
簡介,表示方法,相關概念,

簡介

當今,由於人類活動的長期積累和現代工、農業的高速發展,使自然環境的化學成分和含量水平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要想尋找一個絕對未受人類活動影響的土壤環境已十分困難的,因此土壤環境背景值實際上是一個相對概念。同時,由於在不同土壤中同一元素的含量是不相同的,因此,用同一土壤類型的污染和非污染土壤的元素平均含量作對比,可能更為確切些。土壤背景值又稱土壤本底值,它代表一定環境單元中的一個統計量的特徵值。背景值是指各區域正常地理條件和地球化學條件下元素在各類自然體(岩石、風化產物、土壤、沉積物、天然水、近地大氣等)中的正常含量。在環境科學中,土壤背景值是指在未受或少受人類活動影響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壞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一般判斷土壤污染的程度,是將土壤中有關元素的測定值與土壤背景值相比較。土壤背景值在實際套用中有兩種概念:其一,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土壤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將污染區某元素含量與之相比,若超過該值,即為污染,超過越多,污染越重。其二,是將土壤類型考慮,規定未被污染的某一類型土壤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為背景值。將受污染的同一類型土壤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與之相比,即可得知該土壤受污染的程度。

表示方法

關於土壤背景值的表示方法國內外沒有統一的規定,常用表達方法有下列幾種:用土壤樣品平均值(x)表示;用平均值和標準偏差(S)表示(x±S,x±2S);用幾何平均值(M)和標準偏差(D)表示(M±D)。我國土壤元素背景值的表示方法如下。
(1)對元素測定值呈常態分配或近似常態分配的元素,用算術平均值表示數據分布的集中趨勢,用算術平均值標準偏差(S)表示數據的分散度,用(x±2S)表示95%置信度數據的範圍值。
式中
—土壤中某污染物的背景值;
—土壤中某污染物的實測值;
n—土樣數量。
(2)對元素測定值呈對數正態或近似對數常態分配的元素,用幾何平均值(M)表示數據分布的集中趨勢,用幾何標準偏差(D)表示數據分散度,用
表示95%置信度數據的範圍值。
式中 M—土壤中某污染物的背景值;
—土壤中某污染物的實測值;
n—土壤數量。

相關概念

土壤是指陸地表面呈連續分布,具有肥力並能生長作物的疏鬆表層,是由岩石風化以及大氣、水、特別是動植物和微生物對於地殼表層長期作用而形成的,土壤是獨立的,但不是孤立的,它介於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之間,是環境中特有的組成部分。土壤是一個複雜的物質系統,組成物質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能為作物生長提供水、空氣和養分。可以說,土壤是絕大多數動、植物和微生物賴以生存、繁衍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和活動場所。
土壤環境容量則是指一個特定區域的環境容量(如某城市、某耕作區等),與該環境的空間、自然背景值及環境各種要素、社會功能、污染物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環境的自淨能力等因素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