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討論

團體討論是指團體成員圍繞一個共同的話題,發表各自的意見,並聽取他人的意見,及時修正自己原來的看法,互相進行合作、深人的探討。團體討論的目的不在於討論之後的結論,而在於藉助討論過程促使成員充分地參與、溝通意見,體驗自由發表意見的機會,學習尊重的態度以及合作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團體討論
  • 外文名:Group discussion
  • 性質:員工培訓方式
  • 作用:促進員工發展
功能,類型,途徑,

功能

團體討論是團體輔導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其功能表現為:
①幫助成員清楚地認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場的差異點和共同點,培養尊重他人的態度與習慣;
②協助成員能夠從多個角度理性的思考問題並作出有效選擇;
③提高成員的自主性態度;
④給成員提供自我呈現機會;
⑤有利於培養成員的領導才能;
⑥有利於團體基調的建構;
⑦作為促進團體統整過程的有效途徑。

類型

(1)分組式討論
領導者將團體成員分成幾個小組,分別討論同一個主題。在團體內各組發言人做交流,其他成員可以適時的補充,最後由團體領導者綜合各小組的討論結果。
(2)圓桌式討論
團體成員圍成一個圓桌而坐,各自發表自己對於同一主題的看法。
(3)陪席式討論
先由團體領導者做引導性發言,然後團體成員針對領導者的發言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
(4)論壇式討論
先由幾位專家分別闡述他們各自不同的觀點,然後團體成員互相討論,探索適當的結果。
(5)辯論式討論
將團體成員分成正方與反方兩組,然後根據己方所在的立場與對方展開辯論。
(6)配對式討論
針對某個團體主題進行2人一組的討論,然後兩組合併成4人小組進行第二次討論,最後兩組合併為8人小組繼續進行第三次的討論。這種團體討論法的優點在於經過三次討論,分析問題比較充分,並保證每個成員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

途徑

為了實現團體討論所帶來的這些功能,保證討論效果的獲得,徐震、林萬億兩位學者提出討論過程中應保持兩種基本的態度:
(一)對討論主題持客觀開放的態度
團體工作中,十分看重團體氣氛、團體動力對成員的影響,工作者要運用知識和技巧努力營造一種平等、寬鬆、民主的氣氛,給與成員自信心,鼓勵表達自我和互相支持。通常在團體進行到中後期便會有意識地引導成員去面對一些“問題”,促使成員深化認識探索自我和他人。而要達到最好的討論效果首先要使團體成員對討論的主題持客觀開發態度。儘量做到:
1.培養使自己本身與意見客觀和公正的能力;
2.學習儘可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3.仔細而有重點地聆聽他人的意見;
4.進一步思考意見的優劣;
5.確實做到反應式的思考;
6.努力開放自己,勇於修正自己的意見,接受他人的建議。
(二)對團體成員持客觀善意的態度
通常,個人進入團體的理由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團體對個人也有其特殊的意義。人們進入團體是為了學習新經驗、改善不良的認知和行為,發展正當合理的態度,形成正向、積極的習慣性反應,同時在真誠、接納、關懷的團體關係中,激發個人潛力促進成員的成長,所以,工作者會帶領成員營造良好的團體氛圍,使每個成員在團體的系統中學會:
1.客觀地理解與反應他人;
2.儘量縮小權力差別的影響;
3.通過討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