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動力學

團體動力學

團體動力學(英文:group dynamics),又稱群體動力學、集團力學,是研究諸如群體氣氛、群體成員間的關係、領導作風對群體性質的影響等群體生活的動力方面的社會心理學分支。

團體動力學一詞最初由勒溫於1939年提出。自1945年勒溫在麻薩諸塞理工學院創辦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以來,團體動力學無論在理論研究上還是在實際套用上都得到迅速的發展,推動了美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團體動力學
  • 外文名:group dynamics
  • 提出者: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
  • 提出時間:1939年
  • 別稱:群體動力學
發展歷史,產生背景,理論產生,快速發展,高原時期,突破瓶頸,理論基礎,勒溫場論,格式塔心理學,拓撲心理學,實驗分析,計畫方案,實驗內容,實驗心理,實驗意義,實驗影響,理論體系,基本概念,主要內容,理論定義,構成要素,基本特徵,社會影響,理論發展,歷史評價,

發展歷史

產生背景

如欲理解或改進人類的行為,改進人類的生活,那么必然要對團體及團體的本質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因為人生活在家庭、學校、工廠、機關以及各種正式與非正式的社會組織之內,也就是無時不處於一種團體生活之中。事實上,人類關於團體的思想由來已久。柏拉圖的《理想國》可為一例證。亞里士多德把人定義為“政治的動物”,也足見他已知其中的某種道理。近代的哲人學者更是對團體各抒己見,這裡面有“烏托邦”,也有“美麗的新世界”。但是把團體作為一種科學的研究,還只有20世紀的產物。
20世紀30年代前後,美國的工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這是以富爾敦、愛迪生等人創造發明的具體套用為標誌的。它使人們看到了科學、文化和教育的巨大力量,知識與技術從而被賦予了極高的價值。同時,由於世界大戰和與西方工業發展結伴而行的經濟蕭條,使得美國的一些社會問題,如移民問題、黑人問題、青少年犯罪和兒童教育等問題變得日益尖銳,通過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的努力,人們對心理測驗、科學管理和兒童福利等已產生普遍信任,科學研究可以促進“社會問題”的解決這一觀念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團體曾一度被看作是調節工廠和集體衝突的關鍵,家庭和一些目的性社團則被認為是戰爭動亂之後復興社會生活的必要手段。同一時期興起的其他一些專業,如集體心理治療、社團福利工作,由杜威倡導的新教育,以及範圍更為廣泛的社會管理工作等,都要求對團體和團體生活有一種科學的根本性的認識和理解。這種時代精神召喚出了一個代表性的人物──來自德國避難的猶太人庫爾特·勒溫,讓他在一個側面來體現時代的要求,形成了團體動力學研究的大潮流。

理論產生

庫爾特·勒溫在1939年發表的“社會空間實驗”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團體動力學”這個概念,藉以標明他要對團體中各種潛在動力的互動作用,團體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團體成員間的相互依存關係等去作一種本質性的探索。
1945年勒溫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辦了“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團體動力學作為一種專業和學科得以建立。在其後的二十年間,團體動力學得到了迅速發展,其影響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快速發展

從1945年至1955年的十年間是團體動力學的繁榮時期。各種形式的團體動力學研究機構紛紛建立,行動研究和敏感性訓練被普遍套用,勒溫的心理學思想得到了廣泛傳播。社會心理學中的實驗由特里普利特(N.Tripllet)首開先河(1897),莫德(W.Moede)、穆爾(W.Moore)和F.H.奧爾波特都曾為此做出了貢獻,而謝利夫對社會規範的實驗研究(1936)、紐卡姆對社會依從性的研究(1935)以及懷特(W.Whyte,1937)對街頭小團體的研究等則基本上被認為是團體動力學的組成部分。

高原時期

從60年代開始,團體動力學的發展進入了一種“高原期”。團體心理學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被人類潛能運動所取代,社會的注意力轉到了個體行為和個體生長上;社會對團體動力學的關注大減少,團體動力學內部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許多早期團體動力學家都先後改行或退休,勒溫的理論和思想也不像原來那樣富有吸引力和影響力。正如赫爾姆萊希(R.Helmreich)所說:“此時許多團體動力學家似乎都在追隨‘壞研究可以得出好結果’的格雷沙姆法則(Gresham Law),而忘卻了勒溫的‘好理論最實際’的教誨。”從1960至1980年的這二十年間,團體動力學基本上處於一種停滯狀態,而勒溫的心理學也幾乎被人淡忘,或至少是受到了很大的忽視。

突破瓶頸

從80年代開始,已有許多跡象表明團體動力學開始擺脫它的“高原”狀態,而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80年,脫離團體動力學研究已近二十年之久的費斯汀格又領銜主編了一部頗有影響的專著:《社會心理學的回顧》。該書共有十位作者,他們是費斯汀格、阿隆森、巴克、道伊奇、凱利、尼斯比特、沙赫特、辛格、扎喬克和贊德。除尼斯比特和扎喬克之外,其餘八人都是50年代著名的團體動力學家,都是《團體動力學:理論與研究》一書1960年版的作者。而扎喬克則是當時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主任。該書的基調是重新發現勒溫的潛力,振興團體動力學的研究。費斯汀格代表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為本書寫了前言,他說:“在過去的三十五年中,團體動力學深刻地影響了社會心理學的發展,這是勒溫的一塊最好的豐碑。”他們把此書獻給這一研究中心,希望團體動力學繼續向前發展。

理論基礎

勒溫場論

勒溫於1917年寫就了一篇論文──《戰場景象》,勒溫的心理學由此誕生了。在這篇論文中,他分析了人的心理承受力和人的行為的動機,這是他的“心理緊張系統論”的最早表露;他描述了一個人從後方安全處所來到前方生死關頭時,環境及其意義的改變在這裡產生了“生活空間”這一概念,為他以後的拓撲心理學學說打下了基礎;他闡述了情景或人與環境的互動作用決定人的心理事件和行為意義的觀點,這就是他的場論的雛形。在戰場上,人性和良心要重新定義,人的個性和個人的善惡都不起作用了,每個人都隨著他所屬的集團而被定性:是敵方的,便是壞的;是己方的,便是好的。個人的性格和品行都被這簡單的好與壞所取代。這種體驗和對這種體驗的思考,深深地影響了他以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和他的團體動力學。

格式塔心理學

場論是勒溫一手創建的。由於他早期深受斯頓夫的影響,又長期與惠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三人一起工作,所以基本上秉承了格式塔心理學的傳統。但他從一開始就特別注意動機與意志方面的問題,對精神分析理論有獨到的研究。他把心理學中的整體觀和動力觀在新物理學世界觀的基礎上做了有機的結合,形成了其素有“心理學中相對論”之稱的場學說。

拓撲心理學

在團體動力學中,研究者一般都傾向於把小團體作為研究對象,把它看作是一個基本的實體。從場論的觀點出發,可以把所研究的團體區分為結構和功能兩個層次。結構方面適用於拓撲心理學的描述,把團體作為研究對象時直觀獲得的一些印象,如團體內個體的位置,個體間的鄰接或依存情況,外界的影響以及團體的核心人物等。區域、疆界、阻礙和引拒值等概念都可以套用在團體的結構性描述上。動力方面則主要涉及團體的潛在生活,常用移動、向量、緊張、目標和力場等概念。這些概念都可以用來解釋團體的變化,而變化則被認為是團體生活的根本特徵。勒溫曾提出一種“解凍—流動—重凍”的社會變化模式,認為所有的團體生活都只能是一種準穩態平衡,如同一條河流,即使其速度與方向未變,河流中的所有原素卻無時不發生變化。

實驗分析

計畫方案

勒溫提出社會改變的計畫包括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解凍”,即消退與以往團體標準的聯繫;第二步是引進新標準;最後一步是“重凍”,這是穩固地建立新的標準的過程。在這三個過程中,通過團體討論決定都要比單是向個體提出改變要求的效果好得多。

實驗內容

勒溫於1938~1939年與R.利皮特和R.懷特進行了一項關於民主和專制的團體氣氛的實驗研究。他們按成人領導的不同方式把兒童分成幾個遊戲小組。先分為專制式和民主式兩組,研究比較兩種方式的領導效果;後來又增加放任式作自身比較研究。再使每一組變換不同的領導方式進行自身比較,看以領導為中心的(專制的)組與以團體為中心的(民主的)組在行為上有何不同,在團體的影響上又有何不同。結果一致表明,民主式的領導方式優於專制式。例如,在專制式領導下,孩子的主動性差,而且對待小組內其他成員的行為蠻橫;而民主式領導的小組在這些方面表現很好,無論整個小組還是極大多數小組成員都是如此。放任式領導的小組表現出民主式領導的小組所沒有的那種普遍不滿與缺乏目標的特點。實驗結果還表明,民主團體的統一性和穩定性高於專制團體。因為專制團體的統一性的保持依賴於領導的努力,一旦沒有了領導,團體的結構便由大化小,而民主團體的統一性及穩定性則完全根據工作的需要,與領導的壓力無關。利皮特的實驗根據小組成員會話的分析也表明民主團體的團結精神比專制團體更豐富。前者使用“我們”或“我們的”這種表示團體中心的語言占36%,比專制團體的要多一倍。
勒溫和利皮特根據上述實驗得出以下結論:①團結力是使某一團體穩定並抗拒分裂的重要力量。②在獨裁的團體中存在更高的緊張氣氛。③民主團體中的成員總是努力進行合作,並越來越要求提供和尋求合作。④民主團體中的成員客觀態度更多。⑤民主團體中的成員積極性更高,表現為“我們需要”,而不是“我需要”。⑥民主團體的結構更穩定,成員的感情和目的得到更大的發展。

實驗心理

勒溫在總吉他與利皮特和懷特三人所做的關於領導方式和團體氣氛的實驗時,首次提出了團體動力學這一概念。那時他正從個體心理學研究全面轉入社會心理學或團體動力學研究,而團體動力學最初的意義,便是一種實驗的社會心理學。
勒溫早期的動力心理學研究側重於人與環境的關係,這為他後來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自己曾說過:“關於成功與失敗,欲求水準、智力、挫折等實驗,愈來愈使人信服地證明一個人為他自己所設立的目標,深受他所屬或希望所屬的團體的社會標準的影響。”而他認為在社會學或社會心理學中進行實驗也是可能的,心理學家可以用實驗來創造一種團體,創造一種社會風氣或生活風格,“以實驗和經驗的理論為基礎,科學的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就能像自然科學一樣造福於人類社會。”

實驗意義

建立一種可以解決有關的社會問題,造福於人類社會的科學心理學便是勒溫最後十餘年的努力,這也就是他的表現為實驗社會心理學的團體動力學。關於領導方式和團體氣氛的實驗是一種系列性的實驗,其中不但驗證了團體氣氛對個體的影響,領導方式的不同意義,而且驗證了團體目標的作用,欲求水準的社會意義,以及團體的真實性等許多在當時尚屬於有爭議的問題。這種以實驗和經驗理論相結合為基礎的研究,為當時的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費斯汀格說:“正因為這一點,許多人都把勒溫看作是當代實驗社會心理學的創造人。”

實驗影響

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產生可說是社會心理學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是在30年代由勒溫和F.H.奧爾波特、莫雷諾(J.Moreno)等人一起促成的。在這之前,社會心理學還主要是塔德(G.Tarde)、麥獨孤和羅斯等人的思辨的社會心理學,還帶著“團體心靈”的神秘色彩,還未擺脫“象牙之塔”的治學方式。而勒溫等人則面向社會現實,以實驗和經驗理論的結合為基礎來解決具體的現實問題,因而這對整個心理學的發展都有著深刻的意義。它大大突破了馮特對心理學實驗的限制,促進了實驗心理學的發展;它擴大了動力心理學的範圍,使它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一種基礎;它使心理學更加接近了現實,能夠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生活。此外,用心理學實驗來解決具體的社會問題既是團體動力學的一種意義,也是團體動力學發展的基本條件。團體的真實性正是由這種意義上的實驗來證實的,由此才被廣為承認和接受;也正是由此,一種關於團體生活本質的科學才能夠得以真正的發展。

理論體系

基本概念

團體動力學的基本概念是生活空間,它包括人與環境。但人既是個體的存在,也是團體的存在;而環境既是物理的、心理的,也是社會的。個體不是孤立的個別屬性的機械相加,它是在一定的生活空間裡組織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從這一點出發,很容易達到這樣的結論:團體決不是各個互不相干的個體的集合,而是有著聯繫的個體間的一組關係。作為團體它不是由各個個體的特徵所決定的,而取決於團體成員相互依存的那種內在的關係。由此認為,雖然團體的行動要看構成團體的成員本身,但已經建立起來的一個團體有著很強的紐帶使個體成員的動機與團體目標幾乎混為一體,難以區分。所以一般說來,引起社會團體變化而改變其個體要比直接改變個體容易得多。這就是整體比部分重要得多的場論的基本思想。
團體動力學團體動力學

主要內容

團體動力學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團體內聚力,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力,領導方式與團體生產力,團體目標與團體成員動機以及團體的結構性。
1、群體內聚力
群體內聚力是作用於所有成員並促進其參與群體活動的各種力的組合。群體動力學家一般將具有內聚力的群體描述為其成員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一起工作,每個成員都願意為群體分擔責任,一致反對外來的攻擊等。賦予諸個體一件共同的任務,在成員中造成一種友好的合作氛圍,諸成員具有相同的背景和態度,經常的接觸和交往,擁有共同的遭遇或不幸,都是形成群體內聚力的因素。一般來說,提高群體內聚力可以產生如下效果:
(1)群體成員的責任性行為;
(2)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
(3)價值取向的一致性;
(4)成員安全感的發展;
(5)群體生產力的提高。
2、群體壓力和群體標準
一般來說,該課題的研究重點是探討群體的一致性。對此,群體學專家有三種解釋:一是,群體作為整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別成員的思想和行動;二是每個個體都傾向於像群體中的其他成員那樣行事;三是個體在行動上與群體成員保持一致是受求同壓力的影響。群體中的求同壓力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當一個人發現自己的觀點和行為與他人不同時所產生的內在壓力。另一種是那些試圖影響他人行為的成員所施與的外在壓力。由於這些壓力都直接導向群體成員的一致行為,所以通常又被歸之於群體標準。
3、個人動機和群體目標
任何一種群體都會有一種目標,一種存在和行動的理由。被群體所選定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該群體的行為,群體作用的發揮,成員對群體的依賴性,成員的態度和信心等。研究表明,群體目標與成員的個人動機是密切相關的,盡心接受群體目標的成員會表現出最為強烈的需求動機,並努力為使群體達到目標而工作。
4、領導與群體性能
領導者的素質及其領導作風,在所有的群體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群體動力學中,一般把領導作為群體的一種功能來研究,這涉及到群體性能的發揮以及群體生產力的高低。另外,對領導方式的研究將有助於解決如何調動群體成員內在活力的問題。
5、群體的結構性
當一個群體在其成員之間的關係安排上獲得一種穩定時,它也就擁有了一定的結構。群體結構變數包括:正式領導、角色、規範、地位、群體規模、群體構成。群體結構塑造群體成員的行為,使人們有可能解釋和預測群體內大部分的個體行為以及群體本身的績效。群體中包含正常成員、非正常成員、領導成員和孤立者,其中,正常成員接受並遵守群體的絕大多數規範,非正常成員接受其中的某些規範而拒絕其中的一項或幾項規範,但仍是群體成員之一,領導成員在保持群體的團結方面作出最大的貢獻,而孤立者卻基本上不屬於群體,通常嚮往另外一個群體。

理論定義

1、通俗理解
研究諸如群體氣氛、群體成員間的關係、領導作風對群體性質的影響等群體生活的動力方面的社會心理學分支。
2、科學定義
從歷史的角度來反觀群體動力學,它本身具有三個層次的意義。
(1)屬於一種意識形態,即關於群體應如何組織和管理的方法和態度。在這種意義上,群體動力學十分強調民主領導的重要性,強調成員參與決策以及群體內合作氣氛的意義。
(2)關於一套管理技術,如角色表現,群體過程中的觀察和反饋等。在這種意義上,群體動力學被廣泛套用於人際交往培訓,領導幹部培訓,以及工廠、企業、學校和政府部門的管理。
(3)一種對群體本質的心理學研究,旨在探索群體發展的規律,群體的內在動力,群體與個體、其他群體以及整個社會的關係等。第三種意義是群體動力學的真正的心理學的意義,也是勒溫及大部分群體動力學家一致贊同的對群體動力學的定義。它並不依賴於前兩種意義,事實上,為意識形態和管理實踐提供一個更好的科學基礎,正是群體動力學的基本目標之一,但科學地理解群體生活的本質,卻是群體動力學的根本目的。

構成要素

團體成員的互動會產生群體動力,構成團體動力的要素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
1、領導者
群體的核心且是最有力量的人,他的想法影響重大,不論群體成員或是整個氣氛都因他改變。能力更高的領導者可以協助保持群體的內外關係,促進成員的互動,以達到群體目標。他能提供計畫、組織、協調、溝通、指導、激勵、團結、考核等多項功能。
2、群體目標
任何群體都有其群體存在或發展的目標。明確的目標能指引群體的方向,使成員共同投入時間及精力。反之,如果目標不明確,容易使成員因灰心而離開群體,甚至破壞群體。
3、成員個別化特質
群體的形成必需由個別的成員組成,個別成員皆具備不同的背景、生活環境、人格特質、價值觀。當個別成員加入群體後,在群體中與其它成員的互動,方能使群體的生命力源源不絕。
4、環境
群體所處的環境,不論物理環境、心理環境或社會環境都會對群體產生影響。其中物理環境主要指空間大小;心理環境主要是安全感;社會環境則是群體中的次文化或小群體以及群體外的城鄉風土民情。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影響群體成員及群體的發展。
5、群體結構
群體的結構可由幾個維度來看:大小、規範和吸引力。群體越大,成員的意見越分歧,群體規範也就越重要;群體越小,成員間的聯繫越緊密,成員彼此的互動越多,群體氣氛也較易營造,成員個別的需求較易滿足。規範是在群體或社會情境,共同認為適當的期待、想法或行為,也就是領導者及成員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吸引力,又稱為群體凝聚力,包括四個因素:親和、安全需求;群體的資源及誘因,如群體目標;成員對群體有益及重要結果的期待;比較此群體與其它群體,明確此群體的優勢。

基本特徵

  1. 強調理論意義上的經驗研究。從學術傳統上進行分析,團體動力學應屬於經驗主義範疇。以觀察、定量、測量和實驗為基礎來研究團體,正是團體動力學家有別於涂爾幹、弗洛伊德和黎朋等側重思辨來研究團體的顯著標誌。但是團體動力學又不同於社會科學中極端的經驗主義,它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理論的意義和價值,在實踐中把理論建 構和經驗研究完整地結合了起來。
  2. 注重研究對象的動力關係和相互依存關係。動力性研究是團體動力學的最基本的特徵,它不滿足於對團體性質的一般描述,或對團體類型與團體行為的一般歸類,而是要研究所觀察的對象是如何相互依存的,團體中各種力的互動作用以及影響團體行為的潛在動力、變化、對變化的抵制、社會壓力、影響、壓制、權力、內聚力、吸引、排斥、平衡和不穩定性等,都是團體動力學中動力性研究的基本術語。它們可以表示心理力以 及社會力的操作,在團體動力學的理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3. 多學科的交叉研究。嚴格地說,團體動力學不屬於傳統社會科學中的任何一門學科,它與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和經濟學等都保持著較為密切的關係。各學科的發展都有助於團體動力學的研究。實際上,團體動力學既是一種多學科的交叉性研究, 也是社會科學中的一次新的綜合。
  4. 把研究成果套用於社會實踐的潛能。套用性是團體動力學的突出特徵,大部分團體動力學家的研究都是為了促進團體的功能以及團體對個體和社會的作用。尤其是隨著“行動研究”和“敏感性訓練”的推廣,團體動力學的研究成果已被企業管理、教育、 心理治療、政府與軍事等許多領域廣泛採用。

社會影響

1、群體動力學主要是利用科學的方法,來辨別群體運作的方式 在一般研究領域中,群體動力亦提供有關社會科學研究的一些原理原則,其中包括: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精神病學、人類學、教育學等。一般的研究步驟是,先有假設,再以實驗室觀察、面談、問卷及測驗等方法來驗證假設。最後從實際的研究結果中,再將所獲得有關群體的各種現象、原理和原則加以整理分析,並分門別類的匯集成一套理論。
2、群體動力學是用來說明群體行為的一套基本知識 這些知識是由過去的許多研究累積而成。群體動力正是在解釋群體內各類行為的轉化、演變及相互影響的一套知識。
3、群體動力學是一套正在興起的實用性知識或專業性理論 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把基本的知識經過驗證,變成實用的原則和方法。

理論發展

團體動力學的復興或進一步發展應該注意和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1.必須有一種理論的整合。團體動力學長期停滯於高原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迷失了一種統一的理論。勒溫說:“團體動力學研究中心是應兩種需要產生的,一是科學研究,一是具體實踐。”勒溫的價值應該被重新發現和利用,但是這種理論的整合也應該考慮到勒溫之後的發展和當今團體動力學的現狀。它應該是一種新的理論,一種更加成熟的理論。
2.團體動力學的研究應該以現實問題為中心。雖然不應拋棄以往的研究成果,但卻不能拘泥於傳統的研究範疇。每個時代都會有它所特有的問題和要求,適應這種需求和解決時代所提出的問題才能真正促進一門社會科學的發展。

歷史評價

道伊奇說:“緊張系統概念以及與此有關的系統實驗與許多社會心理學的問題都有著直接的關係(雖然這種關係尚未被充分發現和認識),緊張系統概念可用於由社會因素產生的需求和意向,由歸屬團體和參與團體活動產生的動機,以及人際交往中的相互影響等。對此我們可以團體目標理論為例來作一分析。團體目標被贊德定義為“成員對團體作為一個整體所期望的結果”。
贊德:“團體目標的起源與發展”。它決定著團體行動的水平,成員對其組織的信任程度,成員的自尊和成員自身的行為標準等。按照贊德自己的解釋,他的團體目標理論是對勒溫“欲求水準”思想的發展。欲求水準是在心理緊張系統的系列實驗中產生的,它主要探討了個人行為的目標以及目標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故也可看作是心理緊張系統的一部分。
巴克在談到團體的動力時說:“團體內在的緊張如同個體內在的緊張一樣,可與動機相等同。我們時常可在一些團體中發現關於設立目標和努力去達到目標的正式記錄。對處於行動中的團體的觀察,可以測量團體內在緊張的產生及其分化,這種研究可以用類似於個體緊張系統的研究方法來進行。”
霍里茨從另一個角度肯定了團體目標與心理緊張系統的內在聯繫。他的實驗表明盡心接受團體目標的成員表現出最為強烈的要實現團體目標的緊張系統,僅僅是默許團體目標的只表現出少量的需求和緊張,而那些反對團體決定,不接受團體目標的則傾向於各行其事,不關心團體的活動。
奧爾波特雖然否認團體的心理學意義,但是他同時指出:“這些問題的真實性我們目前還不能以實驗研究的手段來解決,因而也就不應該堅持它們的真實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