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禪寺

圓明禪寺

圓明禪寺,指廣東汕頭澄海東湖圓明禪寺,系釋寂照(即自悟)住持創於1982年,1988年被批准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圓明禪寺
  • 外文名稱:Yuanming Temple
  • 地理位置:廣東汕頭澄海東湖
  • 創於:1982年
  • 重建竣工:1998年
廣東汕頭圓明禪寺,河南南陽圓明禪寺,概況,建築,現狀,

廣東汕頭圓明禪寺

圓明禪寺由趙朴初會長題名,重建竣工於1998年。2000年12月16日(十一月廿一日)舉行重建竣工暨佛像開光儀式,香港高僧釋永惺等主法,省政協常委劉文炎等剪彩,4個港胞觀禮團69人,各地善信近千人參加盛典。其港式佛龕之樓寺為澄邑梵宇添秀。
該寺於1982年創建時,占地2.6分,其中建築187平方米,分一廳二房,設大雄寶殿、客堂、廂房等,為“文革”浩劫結束後澄海最早僧人落腳點之一。1998年正月初八日至十一月十七日重建告竣,然後塑佛設龕等。占地3分,三層樓式建築,面積共650平方米,高15米。一樓為彌勒韋馱殿、華嚴三聖殿、大客廳、般若堂、僧房,二樓為大雄寶殿奉三如來佛、文殊與普賢兩菩薩,三樓為方丈廳、法堂、廚房。由釋自悟住持自行設計,布局合理,佛龕諸設定仿香港模式而別具一格。

河南南陽圓明禪寺

概況

圓明禪寺,又稱葫栗扒寺,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小寨鄉政府駐地以北三公里處的山巒間,距城區約二十公里。
圓明禪寺
據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圓明禪碑載:“南陽郡西北四十餘里,有寺名圓明者,興建於金元光元年(1222年),重建於明正德五年」。清雍正六年(1728年)、乾隆十年(1745年)以及民國十六年(1927年)均有重修。
圓明寺為宛北重要古剎之一,總面積約三千餘平方米,院內松柏合抱,亭台樓榭,古碑林立,翠竹掩映。該寺為三進宮殿式建築,主體工程如大雄寶殿均系磚木結構,雕梁畫櫟,殿角高翅,特別是透花木雕的門窗,精雕細刻,石刻飾物,都富有極濃的宗教色彩。

建築

現存三間中殿全系古磚琉璃瓦所建,房檐四周砌著各類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鳥獸和花紋圖案,殿脊浮雕有麒麟、松鶴、蓮花等浮 雕,都形象逼真;四角檐牙,半拱高喙,宛如龍飛鳳舞。殿內暖閣木刻的花草、禽鳥枝藝細賦,泥塑佛像高大如生,令人讚嘆不已。中殿西側排列著直徑一尺多粗的紅漆柱子。殿內的大梁直徑約三尺,真是飛檐斗拱、氣宇不凡。
寺以地勢而建,有山門,兩邊有威嚴的石刻雄獅,聳立的鐘鼓二樓、中佛殿、後殿,兩側有對稱的廊房、月門等,各個建築坐落有序,這些建築均在一條中軸線上,整個建築形式宏偉典雅,實屬宛北古剎名寺。
另外,後殿前後有一高一低六棱形兩座古塔,高的十餘丈,低的七、八丈。塔的翅角上系有銅鐘。在其中一座塔上有漢的玉塔志銘,銘為長方形,正中分兩行書寫,傳曹洞正宗三十八代,明微成公禪師之塔銘,前書「金峰山官司圓明禪寺」,下署「皇清乾隆十七年三月十五日立,系孝徒通本,長孫心功所立」。
寺內現存明代重修圓明寺碑載,其形勢之勝,峰戀疊翠,美茂而肥也。

現狀

圓明寺是南陽宛北一大名勝古蹟,也是弘揚佛教文化的場所,它鼎盛之時全寺有僧人二百八十多人,時常接濟南下北上的僧客。該寺由於年代久遠,歷經滄桑,寺殿失修,至民國後期,佛事衰落,住持遠道遁跡,殿舍大部倒塌,一九八二年時原宛縣政府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但該寺被國小占用至今,現僅存中佛殿一座,寺內明、清碑數方,存有塔志銘一方。
為了弘揚佛教文化,搶救保護名勝古蹟,圓明寺急待遷建。
寺址∶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小寨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