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高血壓日

國際高血壓日

2005年5月14日是世界第一個高血壓日,自1896年人類誕生了第一台血壓表開始,高血壓研究已經跨越了一百餘年。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清楚地觀察到,高血壓失去控制會導致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死亡率急劇上升,給人類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制約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因此,世界高血壓聯盟提出了“國際高血壓日”,呼籲各國政府加強對高血壓病的控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高血壓日
  • 時間:2005年5月14
  • 目的:呼籲各政府加強對高血壓病控制
  • 防治措施:合理膳食有利於血壓調節
背景資料,全球行動,美國從教育入手,法國從胖娃娃抓起,英國政府幫助公眾“降壓”,德國在運動,中國高血壓防治工作,宣傳預防,

背景資料

2005年5月14日是世界第一個高血壓日,自1896年人類誕生了第一台血壓表開始,高血壓研究已經跨越了一百餘年。
為什麼經歷這么多年才提出高血壓日呢?這是由於人們對高血壓病危害的認識滯後造成的。當醫生還在拍著病人的肩膀告訴他血壓高問題不大的時候,保險公司已經對想加入人壽保險的有高血壓的人增加了入保金額,因為保險公司發現,血壓140/90mmHg的人群比120/80mmHg正常人群的死亡率,在20年後要高出一倍。儘管如此,醫生們還主觀地認為,患高血壓病的人是單純的腎臟不好,把血壓降下來會減少腎臟的血液供應,加重腎臟損害,縮短人的壽命,因而放棄了對高血壓病的研究。直到半個世紀後,一個名叫蘇洛爾的醫生髮現,降低血壓後並沒有縮短患者的壽命,反而能延長壽命,各國才開始了對高血壓的藥物研究。
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清楚地觀察到,高血壓失去控制會導致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死亡率急劇上升,給人類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制約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因此,世界高血壓聯盟提出了“國際高血壓日”,呼籲各國政府加強對高血壓病的控制。
全球每年有700多萬人死於因高血壓引發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高血壓列為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為此,全球各國和各地區正在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採取各項措施防治高血壓。美國從教育入手,法國從胖娃娃抓起,英國政府採取多種措施幫助公眾降壓,俄羅斯制定聯邦目標計畫防治高血壓,中國制定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畫(高血壓·2005)”已於2005年啟動。相信各國防治高血壓的寶貴經驗,會對我們有所啟迪 。

全球行動

美國從教育入手

每年5月是美國的國民高血壓教育月。每逢這個時候,美國衛生部下屬的全國心、肺、血液研究所都要散發大量有關高血壓防控知識和情況介紹的宣傳材料,提高公眾對這一成年人多發慢性病的認識。
高血壓教育月是該研究所“全國高血壓教育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於教育月的活動,該項目機構已經在其網站上提出了一些建議,包括提倡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開辦健康烹飪課程、免費測量血壓、地方電台播放健康信息和新聞、散發教育材料以及在學校開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和普及高血壓防控知識等。
據美國“全國高血壓教育項目”發布的最新信息,美國25%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其中18歲以上的成年高血壓患者達6500萬。高血壓與美國67%的心肌梗死病例、77%的中風病例和26%的慢性腎衰竭病例有關。
據介紹,高血壓及其併發症每年給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000多億美元。教育月的宣傳材料中指出,活動量小、飲食中鹽或鈉攝入量高、水果蔬菜吃得少導致鉀元素攝入不足、飲酒過量、肥胖和糖尿病是高血壓的主要致病因素。比如在美國,有1.22億人口超重或肥胖。因此,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也就成為高血壓教育月的宣傳重點。
美國的“全國高血壓教育項目”始於1972年,下屬成員包括醫學專業協會、紅十字會、醫學院校等30多個醫療團體以及9個政府有關部門和機構,旨在有針對性地教育醫學專業人士、患者和大眾,以減少因高血壓誘發的疾病和死亡。其散發的教育宣傳材料都有嚴格的科學根據,形式靈活多樣,如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小冊子、海報、印刷廣告、電台廣告和工作小組報告等。
為進一步加深美國公眾對防控高血壓知識的了解,該項目還開設了“你的降血壓指南”網站,根據心、肺、血液研究所的臨床指南和研究成果,不斷更新高血壓防控信息,並回答公眾提出的包括喝咖啡有無預防作用、藥物控制血壓方案、鍛鍊身體效果好壞等問題。教育項目核心機構協調委員會的38個成員來自於不同領域,委員會負責確立國家防控高血壓的優先事項、不同人群的教育戰略、審查緊急問題、討論未來動向、主辦國家活動和促進預防、控制及治療的各方協作。
美國“全國高血壓教育項目”的多年實施收到了令人矚目的成效。據介紹,在運動最初發起的1972年,美國只有25%的人口知道高血壓可誘發中風和心臟病,目前這一比例高於75%。調查表明,1980年,美國51%的人口具有高血壓疾病意識,31%的人會採取防控措施,10%的患者病情能得到控制;目前這一比例分別為70%、59%和34%。另外,1994年美國中風和冠心病死亡率比1972年分別下降了60%和53%,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教育項目的成績。

法國從胖娃娃抓起

翻閱法國報章的健康版,“肥胖”兩字總能映入眼帘。法國輿論尤其認為,兒童肥胖是未來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大增加的潛在重要因素。因此,法國在防治高血壓方面動員全社會從娃娃抓起,重視兒童肥胖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表明,全球兒童肥胖引發的損失和早逝人數大大超過了愛滋病,由於其發展勢頭難以遏制,兒童肥胖與愛滋病一樣已演變成一場世界性的危機。
2004年全球僅5歲以下的兒童肥胖者就有2200萬,而在童年就很胖的人,很可能會比體重正常的人少活5~10年,這還不算肥胖帶來的高血壓、心臟病等種種疾病的痛苦和巨大的社會負擔。據該組織的報告稱,兒童肥胖現象已不再是像美國這樣已開發國家的專利,在中國和巴西等開發中國家也越來越突出。
現在兒童肥胖現象的原因很好理解:如今孩子們日常吃進含高脂肪和糖分食品的機會越來越多,而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發展,以及電視和電腦的普及卻使他們的活動越來越少。國際肥胖問題工作組因此認為,消除兒童肥胖最好的藥方就是向“胃口”宣戰,同時加強鍛鍊。
世界衛生組織的多項調查表明,抑制兒童肥胖,教育體系責無旁貸。學校加強體育鍛鍊,改進學校食堂的午餐結構,限制學生看電視和使用電腦的時間等都對預防或減輕學生肥胖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法國教育部門很早就站在了預防兒童肥胖症的第一線。法國教育部規定小學生必須保證每周3個小時的體育課,國中生和高中生各為2小時。
在飲食方面,法國最新規定,今後健康教育也可以在學校食堂里進行。食堂可以邀請營養師宣講,同時食堂選單也要多樣化,更加平衡,讓學生多吃水果和綠葉蔬菜。
法國教育部還規定,校醫可以對超重兒童進行檢測。法國兒童在幼稚園、國小、國中結束時需要分別接受3次義務體檢。校醫可以將孩子狀況通知家長,因為家長是兒童飲食習慣的第一責任人。

英國政府幫助公眾“降壓”

每3個英國成年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壓患者,高血壓已經成為英國公共健康的一大威脅。英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為公眾“降壓”。英國高血壓協會的官員薩拉·蘭塞姆近日說,英國近6000萬人口中有多達1600萬高血壓患者,形勢嚴峻。
為提高公眾對高血壓的預防意識,從2001年開始,衛生部與英國血壓聯合會合作在全國發起“國家血壓檢測周”。此項活動每年進行一次,在英國各地設立2000多個檢測點,鼓勵所有市民接受免費血壓測量,掌握自己的血壓數據。每年,活動都會設定目標人群,比如2003年,該活動重點檢測目標是居住在邊遠地區和易患高血壓的人。活動的方式也很靈活,為方便檢查,有些檢查站甚至設在郵輪和公共汽車上。活動結束後,聯合會工作人員要對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再傳送給國家和地方公共衛生部門。
此前,英國衛生部科學家發現,每天鹽攝入量降到6克以下,可以使罹患高血壓的幾率降低17%。為加大高血壓防治力度,衛生部和食品標準局聯手推行“降鹽運動”。2004年2月,衛生部與英國65個主要食品業組織取得聯繫,要求它們降低產品中鹽的含量。此後,衛生部每個月都對運動的進程進行公示,消費者可以從衛生部網站上查到所有相關企業降低食品鹽分的跟蹤記錄。3月,英國政府公布了《公共健康白皮書》和《食品和健康行動計畫》,其中都將“降鹽運動”作為未來推進公共健康的重要任務。食品標準局3月公布的戰略計畫承諾,要在2010年前將國民每天人均鹽攝入量降低到6克。
另外《公共健康白皮書》還說,肥胖、吸菸和酗酒都可能使英國高血壓人數增加。為此,英國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活動。首先,組織專人對中國小的校餐進行評估。然後,敦促食品供應商在校園食譜中減少脂肪、鹽和糖的比例,增加其他基本營養物質的比例,並定期對校餐配方進行評估
另外,英國政府還計畫到2006年,在所有政府部門和全國衛生服務系統禁菸;到2008年底,在所有封閉的公共場所、辦公地點禁菸。在2005~2006年間,政府還將組織專人對各個地方衛生監管部門減少吸菸人數的工作進行檢查。
英國對於高血壓的防治主要是通過“國家基本護理基金”完成的,該基金將專款下撥到各個區,每個區再利用所轄醫院、診所的力量,對高血壓進行防治。
高血壓醫學研究也是英國防治這種疾病的一個重點。例如,由英國衛生部資助的高血壓協會為醫療和科研人員提供平台,對高血壓成因和治療的理論和方法進行討論。該協會常年積累的防治“高血壓指導方法”得到了英國國內和其他國家的廣泛接受和採用。該協會還為科學家、醫生和其他護理人員提供防治高血壓的教學課程。

德國在運動

德國是世界上高血壓和中風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德國流行病預防和研究的權威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說,德國1/4的成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國際高血壓日國際高血壓日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公布的數據顯示說,德國每4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背痛。高血壓、慢性背痛這些慢性疾病居高不下,給德國醫療系統帶來沉重負擔。據估計,單單用於大約400萬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德國法定醫療保險每年的支出就達約300億歐元。 專家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培養健康生活方式、減輕體重、注意健康飲食和保持足夠的運動,就能預防並減輕高血壓。為此,兩年前,德國政府和媒體等社會各界聯合發起了迄今最大的一個全民行動項目——“德國在運動”,鼓勵人們積極參與有益健康的各種運動。
活動的第一階段是號召人們就近去藥店測量血壓。因為只有了解了血壓狀況,才能引起重視,對可能的健康風險做出反應。德國衛生部長施密特女士以及社會知名人士首先做出了示範,在一家藥店測量血壓。她強調,預防是政府健康政策最重要的目標之一,這一行動喚起公民從自身做起,對健康負責。
專家認為,如果血壓降低10毫米汞柱,那么患中風的風險將降低40%。這樣,德國每年將減少1萬例中風病例,同時也將節省3.5億歐元的治療費用。作為預警信號,測量血壓的作用非常重要。此外,2004年,德國開始把包括高血壓在內的疾病預防工作放在與治療、康復和護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共同構築德國的衛生健康體系。2004年10月,德國聯邦和各州組成的聯合工作小組就出台《疾病預防法》達成共識。疾病預防包括避免疾病發生、儘早診斷或者減輕疾病後果等內容。在概念上,分為初級預防(防止疾病第一次發生)、二級預防(早期診斷)和第三級預防(防止疾病惡化)。
施密特女士表示,疾病預防應該成為國家任務,直接紮根於人們的生活環境中,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工作應該深入到幼稚園、學校、工作單位、城市和社區的公共場合,儘可能讓公眾不斷接觸、了解有效的疾病預防和保健信息。為此,德國計畫每年至少投入2.5億歐元,加強公眾的疾病預防意識,使人們了解預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重要性,調動人們“從我做起”。通過喚起公眾的健康意識,調動公眾積極採取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遏制高血壓和背痛等慢性疾病。
德國1998年開展的血壓測量普查發現,男性平均高於女性,東部地區高於西部地區。從總體來看,血壓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高血壓會造成血管鈣化,由此引發心肌梗死、中風和腎臟疾病。

中國高血壓防治工作

高血壓防治工作起源於1958年。當時在小範圍開展了高血壓的普查工作,建立了心血管病防治基地。上世紀八十年代世界衛生組織T.Strasser教授希望中國參加“把有志於人群高血壓防治的機構組織起來,予以激勵和促進”為目標的世界高血壓聯盟(WHL)。中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劉力生、龔蘭生教授遂在“七五”攻關課題協作組基礎上,經國家科委、外交部、衛生部批准,於1989年成立了中國高血壓聯盟。世界高血壓聯盟於1989年5月12日正式審定中國高血壓聯盟為惟一代表中國參加世界高血壓聯盟的成員。
1992年中國開始了人群高血壓病防治的微機管理工作。1997年中國高血壓聯盟主席劉力生教授在《世界高血壓聯盟通訊》上介紹了“中國採用微機隨訪高血壓患者,把高血壓聯盟工作推上一個新台階”。2003年10月8日國家衛生部正式將這項技術列入“面向農村和基層適宜技術十年百項推廣計畫”項目。一些省、區、市衛生主管部門在這項適宜技術推廣中都撥出專款給予了大力支持。迄今為止,我國已經建立了660個高血壓防治微機網點,年底前網點將突破1000個。

宣傳預防

膳食與血壓密切相關。合理膳食有利於血壓調節,有利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的控制,相反,膳食結構不合理、攝入高能量、高脂肪和高鹽的膳食,可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及血脂異常發生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城鄉居民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一方面城鄉居民的膳食、營養狀況有了明顯改善,營養不良和營養缺乏相關疾病繼續下降,另一方面膳食結構不盡合理,營養不平衡,引起相關疾病增加。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血壓從110/75mmHg開始,隨著血壓水平升高,心血管病發生危險隨之增加。高血壓是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腦卒中的50%~60%,心肌梗死的40%~50%的發生與血壓升高有關。
高血壓的常見併發症腦卒中和心臟病成為威脅中國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估計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200萬人,新發心肌梗死50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病者300萬人,每年主要心血管病的直接醫療費用達1300億元,其中用於高血壓的醫療費達366億元。臨床研究表明,平均降低收縮壓10mmHg,舒張壓5mmHg,腦卒中發生危險下降40%~50%,冠心病發生危險下降15%~20%,心力衰竭發生危險減少50%,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對預防心腦血管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