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青年組織

國際青年組織起源於20世紀初的歐洲。隨著馬克思主義在歐洲的廣泛傳播,1907年在第二國際的引導和幫助下,以歐洲國家為主的社會主義青年組織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國際。1939年底,由於戰爭使社會主義青年國際領導人之間聯絡困難,該國際宣告解散。1941年,在蘇聯的呼籲和影響下,以支持蘇聯人民、反對法西斯為宗旨的旅英國際青年理事會成立。1942年,該組織演變為世界青年理事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青年理事會成為國際青年組織的母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青年組織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Youth Organization
  • 起源時間:20世紀初
  • 起源地點:歐洲
  • 最高權力機構:成員組織代表大會
  • 總部地點:哥本哈根
概況,起源,合作,主要組織,世界民主青年聯盟,國際學生聯合會,世界青年大會,宗旨及其他,宗旨,最高權力機構,

概況

起源

國際青年組織起源於20世紀初的歐洲。隨著馬克思主義在歐洲的廣泛傳播,1907年在第二國際的引導和幫助下,以歐洲國家為主的社會主義青年組織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國際組織。1939年底,由於戰爭使社會主義青年國際領導人之間聯絡困難,該國際組織宣告解散。1941年,在蘇聯的呼籲和影響下,以支持蘇聯人民、反對法西斯為宗旨的旅英國際青年理事會成立。1942年,該組織演變為世界青年理事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青年理事會成為國際青年組織的母體。在東西方陣營相互對立的格局下,一些意識形態和政治傾向不同的國際青年組織相繼建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世界民主青年聯盟、國際學生聯合會和世界青年大會。此外,在國際青年運動中還有社會黨青年國際聯盟(1946年重建)、國際自由激進青年聯盟(1947年成立)、擁護聯合國國際青年學生運動(1947年成立)、國際基督教民主青年聯盟(1962年成立)等政治性國際青年組織,以及眾多的文化性、社會福利性、專門學科、宗教性的國際青年組織。但這些組織的影響有限。

合作

世界青聯和世青大會在50~60年代針鋒相對、互相攻擊,70年代後雙方開始謹慎接觸和有限合作。80年代以來,兩組織間根本分歧雖未消除,但雙方關係逐漸改善,雙邊合作也在加強。不同領域、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政治傾向的國際青年組織都更注重參與和務實。各組織間逐漸形成既各執己見,又平等共處、相互合作的局面。

主要組織

當代國際青年組織主要有:

世界民主青年聯盟

簡稱世界青聯。1945年11月,在倫敦召開了來自蘇聯、美國、英國、法國、中國等63個國家的447名代表和167名觀察員參加的世界青年代表大會,通過了建立世界青聯的宣言。宣言稱:在全世界範圍內聯合青年消滅法西斯,支持正義的和平事業。世界青聯成立不久,東西方兩大陣營便開始進入冷戰時期,世界青聯在蘇聯的影響下,採取了反對帝國主義的立場,使組織中不同意識形態成員間的矛盾尖銳化。1946年,世界青聯中的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等國社會黨青年組織恢復了原來的社會主義青年國際,並更名為社會黨青年國際聯盟。1948~1949年間,西歐各國的自由黨和保守黨青年組織,北歐國家的激進黨青年組織,歐美各國的基督教天主教、猶太復國主義青年組織都相繼退出或被開除出世界青聯。此後,世界青聯以歐洲社會主義國家的青年組織為骨幹,其成員包括歐美已開發國家的共產黨青年組織和受共產黨影響的青年組織,以及亞洲、非洲、拉丁美洲開發中國家的青年機構和左派青年組織。70~80年代,世界青聯根據國際局勢的變化,在堅持“團結反帝”的立場下,強調和平、裁軍、緩和,注意與左翼和中間狀態的青年組織合作,成為國際青年運動中最有影響的組織。90年代初,世界青聯在國際新局勢下,表示願意為適應形勢的變化作出相應的調整,但由於內部意見不一致,世界青聯處於重新分化、組合的過程中。
世界青聯的宗旨是:為爭取和平、安全、合作與社會進步而鬥爭,支持各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新老殖民主義法西斯主義猶太復國主義和種族隔離,以及為政治和社會解放而鬥爭。主要任務包括:團結反帝,反對軍備競賽,保衛和平,保護青年的就業和受教育權利;開展與其他國際青年組織和非青年組織機構的合作;與國際學生聯合會合作。自1947年起,世界青聯不定期舉辦世界青年學生聯歡節,至1989年已舉辦13屆。
世界青聯最高權力機構是4年1次的代表大會。1990年12月舉行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選舉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青年團的P.L.特拉迪任主席。總部設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至1989年世界青聯有成員組織 109個。機關刊物是《世界青年》(雙月刊)和《世界青聯通訊》(月刊)。世界青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社會發展和人道事務中心享有諮詢地位。
中國青年組織是世界青聯的創始者之一,積極參加過其各項活動,曾擔任過副主席。1966年底,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停止了同它的聯繫。

國際學生聯合會

簡稱國際學聯。1946年 8月在布拉格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學生代表大會上成立。其政治傾向和組織機構與世界青聯相同,歷史發展也與世界青聯相仿。在重大問題上它與世界青聯步調一致,側重於維護學生權益和圍繞教育改革開展活動。國際學聯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學生組織。1989年有成員組織116個。1987年第十五次代表大會選舉J.斯卡拉(捷克斯洛伐克人)為主席。總部設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主要刊物有《世界學生新聞》(月刊)、《書記處報告》(每年10期)、《民主化與教育改革》(季刊)。
中國學聯是國際學聯的創始者之一,歷任副主席,並在其總部派有常駐代表。1966年,中國學聯常駐該組織代表回國。

世界青年大會

簡稱世青大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西方冷戰時期的產物。1949年 8月,退出世界青聯和被世界青聯開除的青年組織同北美的青年組織聯合,在布魯塞爾創建該組織。來自37個國家的 100名代表和觀察員出席了成立大會。該組織成立初期具有濃厚的反共傾向,成為西方集團在國際青年運動中同世界青聯相抗衡的工具。50~60年代,該組織注重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區滲透,一度成為影響僅次於世界青聯的國際青年組織。70~80年代,和平與緩和成為各國青年,尤其是西歐青年關注的問題,而世青大會只注意發展等問題,對裁軍和地區性衝突等問題的政治立場不鮮明,故一些西歐右翼黨派青年組織轉而參加區域性青年組織開展的活動,世青大會在歐洲的影響開始下降。隨後,由於世青大會主要成員──美國青年理事會被解散,世青大會的集團色彩進一步淡化,注重同聯合國有關機構合作,圍繞人口、環境、教育和就業等問題在開發中國家開展活動。世青大會在政黨的青年組織中影響較小,但對開發中國家的政府青年機構仍有相當的影響。80年代末,國際局勢的變化和環境、人口等問題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關心。

宗旨及其他

宗旨

以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為行動和服務工作的基礎,增進國際青年間的了解和合作,促進各國青年間的思想交流。

最高權力機構

世青大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4年1次的成員組織代表大會。1988年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選舉O.西蒙松(丹麥人)為主席。總部設在丹麥的哥本哈根。1989年世青大會有成員組織72個,還在50個國家中有合作組織。出版刊物有《世青大會訊息》(月刊)和《新聞特輯》(月刊)。世青大會在聯合國社會發展和人道事務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中享有諮詢地位。
80年代以來,世青大會改變對華不友好的態度,並希望與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發展關係。80年代末,中國青年組織與其開始接觸,曾派代表參加其培訓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