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中心論

國際金融中心論

里德(H.C.Reed)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國際金融中心化”,是從金融角度分析國際投資理論里德認為,所有以前的國際投資理論都忽視了國際金融中心在決定國際投資區域、規模和格局中的作用,而國際金融中心對國際投資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國際清算中心、全球證券投資管理中心、通信交流中心、跨國銀行中心,而且還是國際直接投資中心。

基本介紹

定義,評價,

定義

里德指出,國際化公司追求的不是一般觀點所認為的收入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而是營運效益最最佳化,即其發行的股票價格和其債券利息最大化,這可以使企業在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兩個方面增強競爭力。跨國公司經營效益是由國際金融中心來評估的,而評估的結果是通過跨國公司發行的股票債券的價格升降來反映的。國際金融中心通過跨國公司資本比例、經營政策的評估,對國際直接投資發生作用。例如,當國際金融中心認為某個公司的借貸比例過高,海外資產發展過快時,就會降低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該公司經營效益就下降,公司股東和債權者收益也就下降,這實際上意味著公司整個資本分布的效益可能很低。於是,這就會迫使該公司調整投資戰略經營方針,收縮其在海外的投資。如果該公司對金融中心的評估不予理睬,那么金融中心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其證券的價格,迫使該公司作出反應。這樣一來,國際金融中心及在金融中心的融資活動中占統治地位的大銀行、保險公司共同基金等金融壟斷資本就控制了國際直接投資活動。

評價

里德國際金融中心說,正確地指出了20世紀80年代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代表的國際金融寡頭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控制和影響。正是這些國際壟斷財團在操縱著國際證券市場價格與國際資本的流向和流量,在全球範圍內追逐高額壟斷利潤
但是,里德雖然正確地指出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卻並未把握住它的本質,產業資本金融資本並不是截然可分的,它們是溶在一起的。而且這個理論分析上的錯誤也是明顯的。它將企業證券價格的漲跌與企業經營效益的關係顛倒了,好像企業經濟效益下降是由企業證券價格下跌所致,其實證券價格下跌只是企業經營不佳的反映。雖然金融中心的壟斷資本可以操縱影響企業證券的價格,但是這個關係不會顛倒,因為壟斷資本不會也無法將一個經營不良、贏利不佳的企業的證券維持在一個高價位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