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美元

購買力平價學說(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和國際商品均價理論發展而來。 它體現一種貨幣的單位在國內價值是多少。把國際美元作為計價單位可以在不同國家和時期之間作較為準確的比較。例如在比較眾多國家的人均GDP時,如果不通過簡單的匯率計算轉換成美元來比較,而是按國際美元計算的話,就會得出一個可以更加真實地體現不同國家生活水平的結果。

國際美元
也叫Geary-Khamis美元,一種在美國和給定時間點同美元具有同等購買力的假定貨幣。通常把1990年作為用於今後比較的基準年。
國際美元這一概念由Roy C. Geary在1958年提出。Salem Hanna Khamis在之前的基礎上於1970到1972年間進行了發展和深化。
雖然這一術語不被廣泛套用,但在一些國際組織機構如世界銀行和國家貨幣基金組織出版的統計資料中時常會被用到。
研究中,在數字上,採用國際美元為單位的一國貨幣不能用當前市場匯率來轉換為另一國家的貨幣,而應該先利用購買力平價係數調整係數轉換為該國貨幣再通過市場匯率轉換到另一個貨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