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一體化

國際經濟一體化簡稱“經濟一體化”。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國家在經濟上結成區域性集團的事態與過程。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用“國際經濟一體化”表示將各個獨立的國民經濟結合成為更大範圍的經濟區。其基本特徵是:(1) 有統一的超國家決策機構,成員國需讓渡部分國家權力。(2) 成員國大都為地理上鄰近的中小國家。(3) 各成員國的社會經濟制度相同。(4) 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大致相近,彼此間互利互惠。(5) 各成員國的政治體制和外交政策基本一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經濟一體化組織不斷湧現,目前已有歐洲經濟共同體 經濟互助委員會 (簡稱“經互會”)、歐洲自由貿易區、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東南亞國家聯盟等20多個。其中以歐洲經濟共同體在國際經濟生活中影響最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經濟一體化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 類型:多國的經濟聯盟
簡介,基本形式編輯,實踐編輯,應對方法,

簡介

廣義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即世界經濟一體化,指世界各國經濟之間彼此相互開放,形成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有機體。
狹義全球經濟一體化,即地區經濟一體化,指區域內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在一個由政府授權組成的並具有超國家性的共同機構下,通過制定統一的對內對外經濟政策、財政與金融政策等,消除國別之間阻礙經濟貿易發展的障礙,實現區域內互利互惠、協調發展和資源最佳化配置,最終形成一個政治經濟高度協調統一的有機體的這一過程。
國際經濟一體化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在現有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由政府間通過協商締結條約,讓渡一定的國家主權,建立兩國或多國的經濟聯盟,從而使經濟達到某種程度的結合以提高其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在這個多國經濟聯盟的區域內,商品資本勞務最終能夠自由流動,不存在任何貿易壁壘,並擁有一個統一的機構,來監督條約的執行和實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基本形式編輯

根據各參加國的具體情況和條件以及它們的目標要求,有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和經濟聯盟四種形式。
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區是指由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組成的貿易區。成員國之間免徵關稅和取消其他貿易限制。
關稅同盟。關稅同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為了取消彼此之間的關稅或各種貿易壁壘,建立共同的對外關稅而締結的同盟。同盟內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競爭。關稅同盟在一體化程度上比自由貿易區進了一步。
共同市場。指在關稅同盟基礎上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在同盟內建立關稅、貿易和市場一體化。其最終目標是要實現完全的經濟聯盟。
經濟聯盟。是經濟一體化的最終發展目標和最高級的形式。它要求其成員國在實現關稅、貿易和市場一體化的基礎上,建立一個超國家的管理機構,在國際經濟決策中採取同一立場,行使統一的貨幣制度和組建統一的銀行機構,進而在經濟、財政、貨幣、關稅、貿易和市場等方面實現全面的經濟一體化。

實踐編輯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概念
在世界範圍內,全球經濟一體化指的是各國之間在經濟上越來越多地相互依存。商品、服務、資本和技術越過邊界的流量越來越大。下面的趨勢提供了這方面的明顯跡象。——從1989年到1996年,商品和服務的國際貿易額是以平均每年6.2%的速度增長的,幾乎為同期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年增長速度3.2%的2倍。——從1980年到1994年,外國的直接投資從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4.8%增長到9.6%。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的發展,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擁有發展本國經濟所必需的全部資源、資金和技術,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生產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產品,因此必須進行交流和相互合作。近50年來新技術革命的發展,又把世界各國的交往推到了一個新階段。地球上的空間距離“縮短.了”,信息的“時間差”也趨於消失。這種局面不僅大大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條件,而且加快了經濟生活的國際化,使世界變得空前開放了。開放的世界使世界各國原有的“一國經濟”正在走向“世界經濟”,從而形成了“全球相互依賴”的經濟格局。全球經濟一體化能緩解社會產業轉型的困境,具體來說是由於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各國經濟要素的不平衡。只有全球經濟一體化,才能使不平衡趨向平衡,在此過程中便能提高社會功效,緩解矛盾。所以就出現了全球經濟一體化。
歐洲經濟一體化大事記
全球經濟一體化
(二)歐盟東擴與歐洲一體化
歐盟的東擴計畫大體上經歷了3個階段:
先期準備階段(90年代上半期)。主要是與中東歐國家簽署聯繫國協定(也稱歐洲協定),制定入盟標準和實行先期準備戰略。波蘭和匈牙利於1991年,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於1993年,波羅的海三國於1995年,斯洛維尼亞於1996年分別與歐盟簽署了聯繫國協定。聯繫國協定以法律形式確定了歐盟與聯繫國的政治經濟關係,目的是使聯繫國逐步融入共同體中。聯繫國協定的目標是在2002年前實現工業品的自由貿易並為其他部門的經濟合作奠定基礎。
制定入盟談判時間表階段。1995年,馬德里首腦會議提出入盟談判應在政府間會議結束半年後開始。1996年,佛羅倫斯首腦會議認可了上述提議。在1997年6月的阿姆斯特丹會議上,首腦們指示理事會審查即將於7月推出的歐盟委員會對各申請國的意見。1997年7月歐盟委員會發表《2000年議程》。該議程分為三個部分,即共同體政策的前景、歐盟2000~2006年的財政框架以及歐盟東擴問題。在《2000年議程》中,歐盟委員會認為,依據哥本哈根標準,歐盟應首先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和賽普勒斯六國為成員國。1997年12月,歐盟盧森堡首腦會議批准了歐盟委員會的建議,決定首先同上述6國進行入盟談判,而對剩下的5個國家即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則視其進展而定。會議還拒絕了土耳其的候選國資格。
正式入盟談判階段。1998年3月12日.在倫敦召開了歐洲大會,歐盟成員國以及申請加入歐盟國家的政府首腦參加了會議,土耳其拒絕與會。歐洲大會是與會者討論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和內政事務以及經濟合作的一個論壇,旨在配合歐盟東擴進程。3月30日,歐盟各國外交部長和中東歐首批6國外交部長聚會布魯塞爾,正式開始了入盟談判進程。科素沃戰爭後歐盟明顯加快了東擴步伐,同時決定對東擴戰略進行調整。1999年12月,在歐盟赫爾辛基首腦會議上,歐盟宣布將於2000年同6個新候選國,即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和馬爾他開始人盟談判,同時宣布給予土耳其入盟候選國資格,但暫不與之談判。2000年2月14日,歐盟外長理事會正式開始了同新6國的入盟談判。2002年12月中旬,歐盟哥本哈根首腦會議決定2004年5月1日將正式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賽普勒斯、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馬爾他等10個國家加入歐盟,會議還對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的入盟時間及土耳其的入盟談判問題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2003年4月16日歐盟雅典非正式首腦會議期間,歐盟15國與上述10個申請國簽訂了加入條約。
東擴是歐盟世紀之交的重大事件之一,它不僅對歐盟未來的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也將對整個全球的政治與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歐共體成立之初,就已經表達了將一體化擴展到整個歐洲的願望。《羅馬條約》第一句話就是:“矢志為歐洲各國人民間日益緊密聯盟奠定基礎”,並“決心以共同行動消除分裂歐洲的障礙,確保其國家的經濟與社會進步”。就是說,歐盟將最終成為歐洲一體化的代言人。但是,在歐盟內部,民族、國家的邊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不可能消失的;在歐盟的統一體外,還有其他利益集團的存在,外部的不平衡與不協調同樣會影響內部均衡。這些都決定了東擴之後,歐盟的一體化之路不會一帆風順。
歐盟的建立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一方面,它會產生“聚集效應”,如今它不僅吸引了西歐的眾多國家參與,而且吸引了許多中東歐轉型國家。這從經濟上來看,主要是因為我們前面介紹的關稅同盟效應;從政治上看,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的政治影響遠非單個成員國所能及。另一方面,它會產生“擴散效應”。這並非要求所有國家完全與歐盟一樣,而是從一體化經濟學角度來說,內部不同程度和不同範圍的自由貿易會取得不同程度的貿易創造、貿易轉移、規模經濟、投資刺激等效應。歐盟的建立對於歐洲經濟發展是有利的,但對非成員國向歐盟國家的商品和勞務出口、直接或間接投資就可能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而且,由於歐盟內部生產要素、商品的自由流動所導致的生產的調節,也會出現各個集團利益的重新分配,從而使一部分企業和個人遭受損失。但從長遠來看,歐盟同非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將很可能隨著其經濟實力的增強而擴大,內部也會採取有利措施來調節利益的分配。可以預言,隨著歐盟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的發展,歐盟將在經濟上持續走強並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不斷地向建立“大歐洲自由貿易區”邁進。
1989年1月1日,兩國簽署《加—美自由貿易協定》(Canada-U.S.FreeTradeAgreement)。1990年,墨西哥正式提出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舉行談判。在經過了連續14個月的緊張談判,美、加、墨三國外貿部長終於在1992年8月12日達成了《北美洲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1月1日起,把美、加、墨三國經濟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組織終於正式誕生了。
降低與取消關稅
開放金融保險市場
放寬對外國投資的限制
公平招標
保護智慧財產權
首先,北美自由貿易區增進了地區合作,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緩解了1994年底爆發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其次,北美自由貿易區促進了三國貿易投資的擴大。隨著各成員國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逐步取消,自由貿易區內的規模日益擴大,區內貿易占各成員國總貿易的比重均有所提高。最後,北美自由貿易區促進了三國農業政策的調整。
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已擁有21個成員國及地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中國台北、中國香港、泰國、越南、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俄羅斯、智利、秘魯。從規模上看,它是全球最大的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組織。
全球經濟一體化
(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產生和發展
(1)探索階段(1989~1992年)。它是APEC尋找自身發展方向、道路和方式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里,除了APEC成立大會外,還包括1990年11月新加坡舉行的第二屆部長級會議、1991年11月漢城舉行的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和1992年11月曼谷舉行的第四屆部長級會議。(2)發展階段(1993~1996年)。在這一階段里,APEC成員數不斷增加,先後接納墨西哥、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智利為新成員,使APEC成員由15國增至18國;APEC朝著機制化方向迅速發展,擁有了秘書處、委員會、工作小組、專家組及各種專業部長會議、部長級會議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的行動計畫獲得通過,並已得到了實施。(3)調整階段(1997~至今)。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引發了APEC內部的各種矛盾,原有的一些內在缺陷暴露了出來,貿易投資自由化陷於停滯,經濟和技術合作也缺乏實質性的行動。由於成員國在許多重大問題上的分歧難以化解,APEC內部的離心傾向加劇,各國對APEC的功效開始有所質疑。面對這些新情況,APEC就只能不斷的進行調整,以保證組織能夠正常運行。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自成立以來,已走過了近15年的歷程。經過各成員國的共同努力,APEC取得較大發展,特別是最近幾年更是進展神速,且較為順利。它在促進成員方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合作方面,尤其是實施單邊行動計畫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使得各成員方在區域內的貿易依存度日益增大。
然而,由於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所固有的特點:成員龐雜、具有複合型結構特徵、具有非機制性和非約束性的運行特徵等,使得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的發揮受到了限制。首先,在迄今為止的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中,APEC可謂是成員最多的,但其成員的經濟發展水平卻存在極大差異。其次,APEC無固定的組織機構,自身的運行主要靠會議和協商,沿用世貿組織規則,缺乏制度基礎;APEC強調非約束性,任何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計畫的提出都來自於各個成員國的自願,這些計畫的實施也依靠各個成員國的自願行動。最後,APEC具有“大組織中有小組織”的複合型結構。一般而言,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都是單一的組織結構,在一個統一的組織下面就再沒有次級組織。但由於文化、宗教、民族等的多樣性,價值觀或意識形態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差別,APEC下面還存在由若干成員組成的“小集團”,即次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主要有:東協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澳新自由貿易區等,以及正在實現中的“10+1”(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10+3”(中日韓與東協自由貿易區)和未來可能形成的東亞自由貿易區等。
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協(Association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其前身是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的外交部長在曼谷舉行會議,正式宣布成立了東南亞國家聯盟,從而取代原先的東南亞聯盟,並由以前的軍事結盟轉向經濟合作。這樣,東南亞國家聯盟就轉變成為了一個次區域性的經濟合作組織。之後,汶萊(1984年)、越南(1995年)、寮國和緬甸(1997年)、高棉(1999年)先後加入東協。目前,東協成員國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寮國高棉等10國。
200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舉行的東協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東協發表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巴厘宣言》,宣言聲明:10個成員國決心在2020年建立東協經濟共同體,到那時,東協將不僅是一個單一市場及生產基地,貨物、服務、投資和資金將在此區域內自由流動,而且在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個領域也進行了統合。與此同時,中、日、韓三國領導人簽署了《中日韓推進三方合作聯合宣言》,確立了推動東北亞經濟合作的基本框架。中國正式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向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全球經濟一體化
(三)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面對世界範圍內風起雲湧的區域一體化浪潮,東亞各國開始奮起直追。其中最為世人矚目的舉動,就是在2001年末東協—中國峰會上所宣布的10年內建成“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China-ASEANFreeTradeAgreement,CAFTA)。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構想首先是在2000年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中國與東協領導人會議上被提出的。2001年3月,雙方正式成立聯合專家小組,對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經濟效應及中國入世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專家小組認為:中國和東協的貿易結構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而雙方的貿易額占各自對外貿易額的比重都較小,表明雙方之間的貿易潛力很大;如果成立自由貿易區的話,則會產生較大的貿易創造效應,使雙方受益。此後,雙方進行了一系列的磋商,在2001年11月汶萊舉行的第五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雙方正式達成了在10年內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協定。緊接著,雙方於2002年11月4日在高棉首都金邊簽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確定了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基本構架。根據該協定,自由貿易區將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等內容,其中關於貨物貿易的談判將從2003年初開始,2004年6月30日前結束;關於服務貿易和投資的談判將從2003年開始,並將儘快結束;在經濟合作上,雙方商定將以農業、信息通訊技術、人力資源開發、投資促進和湄公河流域開發為重點,並逐步向其他領域擴展。在此基礎上,2003年10月1日起,中國和泰國開始執行蔬菜和水果零關稅協定。另外,從2004年1月1日起,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總體框架下的“早期收穫”方案開始實施,穀物、乳品、蛋、飲料等產品將率先降低關稅;從2005年1月1日起,包括鋼材、機械配件、棉織品、肥料、化工品等將開始降低關稅。

應對方法

如何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編輯
隨著信息網路技術的發展,國際資本跨時空流動,區域資源最佳化配置和高新技術迅速擴散,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勢不可擋。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面對跨國公司日愈激烈的產品競爭,置身於已向世界開放的國內市場,中國企業應該採取怎樣的發展模式,才能快速提高國際競爭力,站穩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呢?答案是採取工技貿一體化、跨國公司、戰略聯盟等多種發展模式,來站穩國內市場和開拓國際市場。
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僅十餘年,公司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低,惟有加快聯合,發展大企業集團,實施積極有效的規模擴張,才能迅速增強企業實力和提高國際競爭力。近些年來,我國成立的企業集團達五千個以上,以國有控股集團占主導地位。很多企業集團組建目的只是為了規模經營和低成本擴張,尚未實現市場競爭機制下的企業集團主要目標——提高利潤率和資本使用效率,擴大市場份額和強化競爭優勢。
企業集團規模擴張必須追求經濟效益,內在質量低下的大規模經營不是競爭優勢。我國企業集團只有經歷過市場機制的優勝劣汰才能真正成熟壯大。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企業集團必須努力提高盈利水平,建立以利潤為導向的經營機制,才能在市場經濟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企業集團是由控股公司、參股公司或關聯企業等組成,以資本、契約、契約為紐帶,在互惠互利原則下形成的法人聯合體。通常由集團統一管理經營戰略、資金調配、人力資源、技術開發等,各成員企業進行生產經營和獨立核算。企業集團相對於單個企業具有規模經營成本低、銷售廣告均攤費用低、產品開發成本低、市場占有率高、資源利用效率高、與客戶和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強等潛在的利潤,應該充分加以發掘和有效利用,以提高集團長期獲利能力。
組織體制和治理結構是企業集團長期經營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應當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體制,合理劃分母子公司許可權,規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形成有效的權力制衡機制。國際開拓性大企業集團的市場競爭力主要建立在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的壟斷優勢上,從而才能在國際市場保持領先地位。鑒於此,有三種模式可供選擇。
一是工技貿一體化發展模式。在國際市場上,我國企業集團目前在貿易、技術、管理規模方面均不占優勢,受到組建時間短和體制改革不到位的制約。但企業集團終究要在國際市場中占有份額,才能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獲得長足發展。近中期,我國企業集團跨國經營主要應採用工技貿一體化模式,通過三種途徑來構建:一是原工業型企業集團向綜合功能發展,拓展外貿業務,隨著外貿規模的擴充而促進產業升級、產品創新和產量增長,實現集團外向型滾動發展。
二是外貿型企業集團以參股形式與關聯的工業、科技、金融企業相結合,相輔相成,優勢互補,逐步成長為大型跨國公司。
三是工業型、科技型、外貿型企業集團聯合起來,組成工技貿一體化跨國經營集團,向更高級的國際化經營——產業類投資模式發展。
發展和組建工技貿一體化跨國經營集團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在政府巨觀管理體制、貿易部門、金融政策、企業集團跨國經營法律規則等多方面進行配套改革,才能順利地發展起來。中國政府應該制定規範的跨國經營集團標準,結合集團組建和發展需要制定稅收政策、金融政策、貿易政策、外匯政策給予支持,針對集團跨國經營的具體問題進行巨觀指導和精心組織,才能在短時間內扶持工技貿一體化跨國經營集團成熟和壯大,擔當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二是跨國公司發展模式。二十一世紀將是跨國公司的全盛時期,全球大部分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都已經由跨國公司主導,跨國公司成為了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量。中國只有順應這一歷史性潮流,迅速提升國內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在具備優勢的行業中培育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多渠道利用國際資源,開拓國際市場。
跨國公司運用對外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兩種手段,有效地利用他國的市場和資源,在國際競爭中不斷增強本身的經濟實力,從而加強了母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我國跨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剛剛起步,投資規模小,核心能力不顯著,缺乏獨特的競爭優勢,多分布在鄰邦不發達地區。如果沒有科教學術界大量培養跨國公司國際經營人才,政府不成立類似其它國家的OPIC公司,專門為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和投資者提供服務;不健全和完善涉外法律體系,制定《對外直接投資法》、《企業(集團)跨國經營法》,中國跨國公司將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消耗很長時間徘徊,是無法在近一、二十年內崛起的。
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需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1)必須具有當地企業競爭者所沒有的競爭優勢,例如反映規模經濟的企業規模,擁有開發的專有技術、專利和商標,獨特的管理或行銷技能等,否則很難在國外成功地經營。(2)能識別對外直接投資的最優區位因素,需要分析各地區的原材料、運輸和勞動力成本、市場需求、貿易壁壘以及政府相關政策等。(3)對外直接投資應當具備內部化利益,比公開市場定價、出口或許可經營更加有效益。跨國公司往往竭力創造內部信息市場,從擁有獨特的信息資料中獲益,通過研究開發、市場行銷、人力資源、轉移定價等,來創造和維持跨國公司的競爭優勢。
合資經營作為一種合理的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已經被各國政府普遍接受。它能有效利用當地資源,開拓周邊市場,對東道國利益形成牽制結構,降低跨國經營風險。我方選擇合作夥伴時,不但要考慮對方的優勢,還要考慮各方能否通過合資利用對方的優勢。合資經營能否長期延續很大程度取決於我方母公司能否保持和創造對方缺少的競爭優勢。
三是戰略聯盟發展模式。戰略聯盟是20世紀80年代湧現出的一種新的企業合作形式,對全球經濟發展、企業模式和市場競爭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是由兩個或多個企業為了謀求經營戰略的發展,在某些利益共同點的基礎上建立的共擔風險、共擔成本、共享利益的合作關係。企業之間通過戰略聯盟能夠創造組合的競爭優勢,彌補各自的劣勢。例如聯想公司與日本東芝公司合作生產筆記本電腦,聯想擁有品牌、硬體生產和銷售網路的優勢,東芝擁有軟體開發和硬體製造經驗等優勢,雙方聯盟很快就取得了中國筆記本電腦銷售量第一的市場地位。
中國企業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往往在長期共同利益和短時權位得失這兩者之間,選擇了後者。造成眾多企業小型化、分散化和重複建設,引發國內市場不規則地惡性競爭。入世後,面對跨國公司締結的各種戰略聯盟,這些分散的中小企業處於競爭的劣勢。在未來的經濟形勢下,應當引導中國企業走出傳統觀念的思維怪圈,實施橫向戰略聯盟、縱向戰略聯盟和研究開發技術聯盟;在企業之間建立和發展相互信任的戰略夥伴關係,從低層次的無序競爭過渡到規範合作的有序競爭,共同締造國際競爭優勢,創建企業聯盟的核心競爭力。戰略聯盟是現代企業戰略管理的創新,也是中國企業發展壯大之路。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國家財政收入的基礎。在中國企業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運作體系時,政府對企業的管理模式也應變革創新,運用巨觀戰略指導、政策規範、財稅扶持等手段,引導和促進中國企業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學會游泳,鍛鍊管理內功,真正成為以營利為目的的生產經營組織。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取得輝煌業績之時,也將是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領域中真正強大起來之日,隨著國際經濟的發展,國民修養的逐步完善,中國走向世界的經濟步伐會也來越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