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參議會

國防參議會是抗日戰爭初期直屬於國防最高會議的一個咨議性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防參議會
  • 類型:國防最高會議的一個咨議性機構
  • 性質:咨議性機構
  • 時間:抗戰爆發後
會議背景,參加人員,會議影響,

會議背景

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接受了在野黨派的建議,決定邀請包括中國共產黨人在內的各界代表人士,組成一個戰時政策的最高咨議機構——國防參議會。
1937年8月11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撤銷五屆二中全會和三中全會後組織的“國防會議”與“國防委員會”,而設立全國國防最高決策機關“國防最高會議”,並在其下設立“國防參議會”。次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制定了《國防最高會議組織條例》。國防最高會議成立後的第三天,會議主席蔣介石、副主席汪精衛聘請第一批國防參議會參議員到南京集會。

參加人員

首批被聘任的參議員共16人,他們是張耀曾張君勱梁漱溟曾琦胡適蔣百里陶希聖傅斯年張伯苓蔣夢麟李璜沈鈞儒、黃炎培、馬君武毛澤東晏陽初。大約在9月中旬,又增補了參議員9人。不過究竟增聘了哪些人記載並不一致。一些著作中提到:國防參議會成員包括梅貽琦陳啟天周恩來、林祖涵(林伯渠)、秦邦憲施肇基徐謙鄒韜奮左舜生張東蓀陳布雷顏惠慶
從第一批參議員名單可以看出,他們稱得上是軍事、外交、教育等方面的碩望人才,且又多為中國共產黨、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中國青年黨中國國家社會黨、職教派、鄉村建設派等主要在野黨派和社會團體的代表人物,以及個別社會名流。即便是少數國民黨員,也多是“素不接近中樞”者。這說明該機構實際上已具有了團結各黨派的意義,算得上國民黨在抗戰初期對於政治制度的一種改革。

會議影響

國防最高會議的正副主席是國防參議會的當然參議員。但蔣介石從未出席過會議,主席一職始終由汪精衛代理。國防參議會秘書長初由國民政府交通部次長彭學沛兼任,行將結束前改為甘乃光。為了便於開展工作,參議員以個人專長分為四個小組,政治組召集人為張耀曾、張君勱;外交組召集人為胡適、蔣百里;教育組召集人為張伯苓、蔣夢麟;經濟組召集人為黃炎培、馬君武。
國防參議會第一次會議於1937年8月17日夜間舉行,至次年6月17日結束,共集會64次。
國防參議會存在的時間雖不長,但仍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義。
首先,國防參議會表現出一種全國團結的象徵。
其次,國防參議會成為一個反映民間的渠道。
再次,國防參議會是後來設立的國民參政會的一種前期試驗。
第四,國民參議會緩和了國民黨與在野黨派的矛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