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55軍

國民革命軍第55軍

一:東北軍湯玉麟部。1933年由第三十六師和騎兵、炮兵各1個團編成,軍長湯玉麟。第三十六師1931年由東北軍駐熱河部隊改編而成.師長湯玉麟(兼),該師轄3個旅,第—O六旅,旅長張從云:第一O七旅,旅長董福亭;第一O八旅,旅長劉香九。湯玉麟還指揮騎兵第三十六團,團長湯玉書;炮兵第三十六團,團長湯玉銘。

騎兵第一、第九、第十、第三十一旅 由熱河義勇軍編成。騎兵第三十—旅.旅長富春,於5月率部參加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第九旅崔新五在3月5日一度升任騎兵第三軍軍長,熱河失陷後率部叛變投敵.湯玉麟餘部被宋哲元29軍收編

二:西北軍第3路軍韓復榘一部。1937年8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黨軍隊在進行整編中,將西北軍第3路軍部擴編為第3集團軍,原所屬4個師及獨立旅擴編為第12、第55、第56三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五軍
  • 成立時間:1933年2月,1937年8月
  • 駐防:熱河全境魯北惠民、齊東一帶
東北軍湯玉麟部,抗戰前,抗戰時期,抗戰勝利後,

東北軍湯玉麟部

民國22年(1933年)2月日寇圖謀熱河,國民政府任命湯玉麟兼任第55軍軍長,繼又宣布他為第五軍團總指揮、熱河省駐防軍上將總司令,統帥20萬守軍負責建平至赤峰一線防禦和作戰任務。但國人認為湯玉麟不可靠懇請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宋子文加強熱河防務。2月11日宋子文飛到北平與張學良商議熱河防守問題。2月16日下午社會民主人士在東城外交大樓成立了東北熱河後援協進會,張伯苓當選為主席,會上通過章程並決議: (一)通電全國人民熱河後援會成立,要求全國一致起來援助;(二)通電全國軍政官兵,請一致團結禦侮,並決定派人去熱河察看情形進行援助。2月16日張學良在順承王府官邸召集有關將領會議分配防務作去熱河的準備。因湯玉麟對張學良下達東北軍不抵抗命令致使東北三省丟失,陷三千萬父老鄉親與日寇的鐵蹄之下而不滿,因而蔑視張學良的領導地位;而張學良認為自己下達不抵抗命令只是怕脾氣暴躁的東北軍引起兩國糾紛所以下令約束他們,不想日本關東軍竟真的動起手來,因此張學良要抗戰了,但因湯玉麟不聽他的指揮棒,所以張學良要臨戰前換將,讓他的伯父張作相(原吉林省主席)取湯玉麟而代之,出任熱河防務主帥,任總司令,降湯玉麟為副總司令。湯玉麟聞知大怒對張學良重用私人的做法大為不滿,更覺得張學良要藉此機會除去異己奪他的兵權,因而將帥之間發生矛盾。
民國22年(1933年)2月17日宋子文與張學良來到熱河,湯玉麟聞訊大罵說:“小六子(張學良小名)是不是勾結宋子文等來打我的主意!”眾將說:“宋子文是代表中央,張漢卿是華北直接指揮的長官,因熱河防務吃緊前來觀察名正言順,閣帥不應加以阻止還應趁機向他們要些錢、要物。”湯玉麟於是率文武官員數十人至郊外廣仁嶺迎接,並將宋子文、張學良等安置在承德都統公署。次日舉行會議,宋子文表示:“南京與全國皆非常關懷熱河的安危,請大家保國衛土,所需餉械我當負責,並與漢卿(張學良)隨時接頭辦理。”張學良亦勉勵大家:“誓守熱河準備反攻,以雪九·一八之恥。”宋、張二人只談些冠冕堂皇的形勢卻沒有任何戰略決策,湯玉麟非常憤怒,他先表示“決心誓與日寇周旋不放棄一寸國土”;而後他在會上指責宋子文、張學良道:“為什麼不給熱河軍隊提供軍餉 槍械,這是抗日嗎?連個屁都沒有,能打日本人?”但宋子文、張學良只想貪政治彩頭,在軍事防務會議沒有召開的情況下就急著將他們由北平帶來的由宋子文、張學良署名致日內瓦中國駐國際聯盟代表團的電函發出表示:“中國政府和人民決心抵抗日寇的侵略,集中兵力保衛熱河,請向國聯和全世界聲明”;同時還發出了由張學良、張作相、湯玉麟、萬福麟、宋哲元等27名守衛熱河的將領聯名通電:“向南京及全國表示決心抗戰,呼籲全國一致支持”;而後宋子文、張學良就離開承德返回北平,這種倉促而不負責任的部署已經注定了戰爭的失敗。湯玉麟是張學良的前輩因而以長輩自居,根本不把張學良放在眼裡,也不肯接受第三集團軍司令張作相的指揮,張作相因湯玉麟不肯配合他,使這位總司令如同虛設,主帥不合致使軍心動搖,各部隊也對戰事無信心、無決心、無準備。在熱河危急的緊要當頭,奉命前來馳援的第41軍軍長孫殿英等將領都以湯玉麟的馬首是瞻,熱河官兵則要求政府先發三個月軍餉讓將士們吃飽了肚子再去禦敵,而蔣介石卻將希望寄托在聯合國出面干預所以對熱河也不加戒備,但日本卻主動退出聯合國,使其掙脫了聯合國的束縛,因此對中國領土的要求更加肆無忌憚。
民國22年(1933年)3月1日日軍照會國民政府要求轍退熱河駐軍而遭拒絕;3月2日日軍乘熱河省將帥不和之機,由日本關東軍司令親率三個日本師團,並配有張海鵬和於芷山的偽軍,舉兵十萬大舉進攻熱河省。日軍以錦州為大本營分兵三路對熱河省發動進攻:一路由綏中進攻凌源;一路由錦州進攻朝陽;一路由通遼攻進開魯。此時熱河省防務還沒有部署到位,張作相原計畫配備的防守兵力有多一半尚未到達防地,根本未構成一個防禦體系。湯玉麟部的崔興武旅負責防守開魯一線,其部在日軍飛機、坦克陸空配合作戰下首先投降;萬福麟的第四軍團負責防守凌源一線亦聞風潰退;朝陽隨即失守,三條陣線同時潰敗使日軍如入無人之境。日軍攻占凌源、赤峰一線,熱河告急,守土主帥張作相不思抵禦之策卻率先乘汽車逃往古北口。3月3日日軍分三路大舉進攻熱河省會承德,先頭部隊128名騎兵已出現在承德城外,湯玉麟留下孫殿英部抵禦日軍,3月4日晨湯玉麟率5000餘人保護著省政府機關人員撤出熱河退至灤平欲從古北口入北平。但灤平守軍接到張學良的命令奉命阻止湯玉麟回北平;湯玉麟無奈只好率部經三道梁、長山峪轉赴安匠屯逃往豐寧。4日13時日軍由承德商界代表迎接入城。熱河之役的主帥張作相、湯玉麟都走了,土匪出身的孫殿英卻率部與日軍浴血奮戰七天七夜殲敵四五百人,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受到全國人民的好評(可十年之後,這位抗日將軍孫殿英卻投降了日本人,當上了偽第四方面軍總司令)。日軍僅用了七天時間占領了熱河省全境,訊息傳出輿論大嘩,宋慶齡女士在國民禦侮自救會成立大會上憤怒遣責道:“誰是防守熱河的,鴉片將軍湯玉麟,他就是開門放日本軍隊進中國的”。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和熱河後援會建議張學良把湯玉麟捉住正法,以振士氣而勵人心,但湯玉麟已逃往察哈爾竟得倖免。
張作相、湯玉麟丟失了熱河省,全國輿論譁然同聲譴責南京的軍事和外交。3月8日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對湯玉麟“褫職查辦。”但丟失東三省和熱河省的主帥是張學良,因而國人將攻擊目標主要集中在張學良身上,甚至直指蔣介石。3月8日張學良被迫向南京政府辭職,蔣介石派軍政部部長何應欽視察北平做好接管準備,自己也偕宋子文北來於石家莊電約張學良到保定會晤。3月9日張學良偕北平綏靖公署副官署長湯國楨等到達保定,宋子文代表蔣介石與張學良談判:認為熱河失守,張學良守土有責受到全國人的攻擊,中央政府更是責無旁貸蔣介石首當其衝,當時只有先下去一人以避浪潮。張學良同意先行下野,於是蔣介石才來保定與張學良相見。宋子文與張學良商談了善後問題擬將東北軍編組為四個軍,由於學忠、萬福麟、何柱國、王以哲四個人分別統率,北平軍分會由何應欽任代理委員長,並調中央軍第2師黃杰和第25師關麟征開赴古北口,以抵抗日軍的前進。蔣介石對日本繼續推行他的外交為主政策,並調黃郛到北平來主持政務專辦對日外交。湯玉麟退路已絕,偽滿洲國乘機派代表約見湯玉麟的兒子湯佐榮,再次以湯玉麟出任滿州國參議府副議長兼熱河省省長為誘餌勸湯玉麟投降日滿。同年3月國民政府偵知此舉,認為湯玉麟有叛國之意則下令通緝湯玉麟。但湯玉麟並沒有賣國,他拒絕接受偽職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民國22年(1933年)4月14日湯玉麟率部撤至察哈爾,為了表示自己的抗日決心;5月湯玉麟親至河北赤城縣獨石柵子與抗日同盟軍北路前線總指揮吉鴻昌及抗日救國軍總司令方振武密商抗日大計,被任命為抗日同盟軍察東遊擊司令。民國33年(1934年)1月湯玉麟率部宣布“抗日”,他率軍配合吉鴻昌發動了收復多倫、古源等戰役給日寇以沉重打擊。10月湯玉麟因與劉桂堂爭奪防地發生戰鬥,察哈爾主席宋哲元出面為其二人調解,湯玉麟同意接受宋哲元29軍改編,並出任29軍總參議。國民政府得知湯玉麟接受改編,查知其並沒有投敵之舉,又主動放棄軍權,為了鼓勵其部抗日,洗刷他的不白之冤;12月27日民國政府轍銷了對湯玉麟的通緝。
民國33年(1934年)5月中央軍委會禮聘湯玉麟為軍委會北平軍分會高級顧問,湯玉麟的復出遭到國人的反對;同年底湯玉麟被迫宣布辭職攜家眷隱於天津租界的別墅。湯玉麟舊部在抗日戰爭中,參加了宋哲元領導的29軍抗日,打出了威風,一雪熱河之恥;而其部炮兵總監耿繼周與營長李芳廷都成為抗日義勇軍名將,各率一軍在白山黑水間給日寇以重創,湯玉麟地下有知也會感到欣慰的。

抗戰前

該軍前身是西北軍第3路軍韓復榘一部。1937年8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黨軍隊在進行整編中,將西北軍第3路軍部擴編為第3集團軍,原所屬4個師及獨立旅擴編為第12、第55、第56三軍。其中,曹福林任第55軍軍長,下轄:第29師,曹福林兼任師長;第74師,李漢章任師長。該軍組成後,奉命駐防魯北惠民、齊東一帶。

抗戰時期

1937年9月下旬,日軍侵占平津後,分路南犯。時任第3集團軍總司令韓復榘擅自撤退,從德州、濟南、泰安,一味向南撤退,以致日軍長驅直入魯南至徐州地區。此後,第3集團軍總司令韓復榘由於率部擅自撤逃,被蔣介石下令槍斃,曹福林升任第3集團軍總司令兼任軍長。1937年底,該軍隸屬第1戰區,參加了津浦路北段沿線的作戰。1938年3月下旬,該軍參加了台兒莊戰役,赴藤縣以北,參加了阻止日軍增援台兒莊的作戰。同年8月,該軍編入第5戰區第2線兵團,參加了武漢會戰。武漢失守後,該軍撤至湖北、河南的平漢線以西地區修養。1939年4月至1944年秋,該軍隸屬第5戰區第33集團軍,先後參加了隨棗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棗宜會戰,豫南會戰、第2次長沙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和豫中會戰等。1944年秋,第12軍第22師、第81師改隸該軍。此時,該軍下轄:第22師,師長譚乃大;第29師,師長榮光興;第74師,師長李益智;第81師,師長葛開祥。1945年,該軍駐湖北均縣時參加了豫西鄂北的會戰。

抗戰勝利後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軍隊進行整編時,該軍第22師被裁減,第81師改隸第68軍,另將第69軍第181師改隸第55軍。此時該軍隸屬第4綏靖區,駐防在河南商丘地區。曹福林任軍長,米文和任副軍長。下轄:第29師,榮光興任師長;第74師,李益智任師長;第181師,張雨亭任師長。1946年下半年,國民黨軍隊進行整編,該軍改編為整編第55師,原軍長曹福林改任師長。原第29、第74、第181師依次改稱為整編第29、整編第74、整編第181旅。此次整編後,改整編師在冀魯豫地區先後參加了隴海路中段戰役、定陶戰役、巨野戰役、鄄城戰役、巨金魚戰役、豫皖邊戰役等作戰。在上述戰役中,該師整編第29旅、第181旅被人民解放軍殲滅後又重建。1947年3月起,國民黨軍隊開始重點進攻山東和陝北戰場時,該整編師隸屬第4綏靖區,擔任魯西南地區戰役中,該整編師的師部及所轄第29、第74旅被人民解放軍全殲,師長曹福林逃脫,副師長理明亞被俘。
1948年9月,國民黨軍隊進行整編時,該師恢復第55軍番號。曹福林任軍長,米文和、許文耀、陳宇書任副軍長,白耀先任參謀長。原轄整編第29旅恢復第29師番號,黃俊芳任師長;原整編第74旅恢復第74師番號,李益智任師長;原整編第181旅恢復第181師番號,米文和兼任師長。該軍編制恢復後,由鄭州後撤淮南地區,途中與發起淮海戰役的人民解放軍遭遇,第181師被殲,副軍長兼師長米文和被俘。戰後重建第181師。同年12月,該軍由蚌埠南撤到淞滬地區,擔任銅陵至九江長達400里的江防。1949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後,該軍由青陽、石棣南撤,經浙贛路向福建撤退。5月中旬,該軍進入福建漳龍地區。同年8月至11月,該軍參加了福州戰役和廈門戰役。在廈門戰役中,該軍主力被殲,第74師師長李益智被俘,軍長率殘部乘船逃往台灣後,該軍番號被撤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