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區評價指標體系

《國家高新區評價指標體系》2008年4月16日由科技部頒布,是按分類指導的原則對國家高新區進行評價的標準。

2008年4月16日,科技部頒布了《國家高新區評價指標體系》,按分類指導的原則,全面啟動新時期國家高新區評價工作。(國科發火2008]191號)
國家高新區評價指標體系由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產業化和結構最佳化能力、國際化和參與全球競爭能力、高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四個一級指標構成。在本次排名的四個一級指標中,合肥高新區產業升級和結構最佳化能力列第五名,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國際化和參與全球競爭能力均列第七名,可持續發展能力列第十三名,綜合排名明顯上升。 近年來,合肥高新區積極構建“平台、服務、政策、改革、環境”五位一體的創新生態體系,建設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慧型製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等協同創新平台,發揮出產業技術研究院集群研發、轉化、人才培養“動力引擎”作用;出台支持產業發展“2+2”政策體系,財政每年投入5億元著重支持園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等;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構建多層次融資體系和創業輔導體系,在省內率先開展天使基金、科技保險、創新貸、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網際網路股權眾籌等科技金融新業態服務。
企業技術創新實力的增強帶動產品附加值提升,並直接體現在園區經濟指標上。近兩年來合肥高新區工業增加值率維持在35%,企業利潤率約10%。 2014年GDP同比增幅11.8%,全口徑公共財政收入同比增長54.1%。產業升級和結構最佳化能力不斷增強,先後引進格力、美的、大陸輪胎、惠而浦等行業領軍企業,自主培育了科大訊飛、美亞光電、陽光電源等新興龍頭企業,帶動形成了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2014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47.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