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生

國家醫生

國家醫生是指在公立醫院中提供純粹公益性服務的醫生,使患者可以花最少的錢便可以治好病,為民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進而推崇公益性的醫療事業。目前我國儘管有90%的醫療機構為有,絕大多數公立醫療機構標榜著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但這樣的國家醫生,卻已經漸行漸遠,成為一個個孤獨的符號,甚至成為了新聞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醫生
  • 外文名:National doctor
  • 起源:《健康報》
  • 起源時間:2010年1月14日
  • 作者吳帥
現狀,缺失根源,改善,

現狀

醫生
“國家醫生”這個詞出現在2010年1月14日《健康報》中,作者吳帥以76歲的重慶醫生魏巨貴的“公益性醫療”事件為根據所寫的《有‘國家醫生’才有廉價醫療》這篇文章里。
他認為“國家醫生的工作的宗旨就是提供一種純粹的公益性,以”花最少的錢看好病為己任“為民眾提供醫療服務。這樣的國家醫生,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具有相當的普遍性。
目前我國醫療的市場化程度比較嚴重,絕大多數公立醫療機構標榜著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但卻以營利為目的,使患者常常感到看病難,費用高。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醫療機構,指向了醫德的淪落,醫生的職業聲望也落到了歷史最低點。

缺失根源

1.越來越多的國有醫療機構在“財政沒錢只給政策”的當年被推向市場,並且在這條路上越滑越遠。
2.從經營性質上來看,他們已經很難再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公有機構。這些醫院每年都會制定新的經濟數字目標,即使經濟指標沒有分解到每一個科室,每一個醫生身上,上至醫院的管理者,下至每個醫院的職工的頭腦中都已經牢固樹立起這樣的概念:醫生的主要收入取決於他們能夠為醫療機構創造多少業務收入。醫生創造的經濟收入越多,醫院發展的前景就越好,醫院的發展越快,意味著每個職工的收入就越高。
3.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每家醫院都不願意落伍,都願意進入所謂的“良性循環”,在這樣的壓力、動力與誘惑之下工作,醫生要做長期違背“潮流”的堅守,面對巨大的難度和壓力。
4.醫療體制機制的不合理,造成了醫療機構公益性淡化和醫患雙方在經濟利益上的對立,成為影響醫患關係的根本原因。

改善

1.醫院要體現公益性,政府就必須投入。政府對醫院的干預要體現在規劃、準入、監督上。我們要建立適合中國的平等安全健康網只有政府才能編織好。政府要干預之一就是投入,沒有投入哪裡來的公益性,公共產品就是公共財政的投入。就算是發展非盈利民營醫院,政府的作用也不能少。
2.衛生投入要立法,規定各級政府每年對衛生的最低投入。
3.績效考核不能單純通過計件來引導醫生“超常”的工作。要讓醫生的勞動價值得到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