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力綜合平衡

國家財力綜合平衡是指國家財力的供給與國家財力的需求之間的平衡。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揭示了國家財力綜合平衡的科學基礎。根據馬克思的社會再生產理論,物質資料的社會總產品(即全部生產資料加消費資料),等於補償基金加消費基金與積累基金之和。從這一等式的兩邊都減去物質消耗和個人消費部分,則有國家財力的供給(即生產資料加社會消費資料)等於國家財力的需求(即補償基金加社會消費基金再加積累基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財力綜合平衡
  • 屬性:國家經濟名詞
  • 相關領域:經濟領域
  • 相關學科:金融學
主要體現,表現,

主要體現

國家財力綜合平衡主要體現於國家預算內資金的平衡、財政與信貸的平衡、國家財力與物力的平衡等方面。
一、國家預算內資金的平衡
國家預算是社會主義國家為實現其職能的需要,有計畫地籌集和分配由國家集中掌握的財政資金的一個重要工具。實現國家預算內資金平衡必須注意這樣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從安排.國家預算的指導思想上,就必須堅持當年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的方針。只有量力而行、量入為出,才能緩解我國資金需要與可能之間的矛盾。端正指導思想是實現預算內資金平衡的前提條件;其次,在制定預算內資金收支計畫時,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適當安排收支規模,並要留有餘地,建立必需的後備基金。收入指標要切實可靠,不能搞脫離實際的高指標,支出指標要受收入指標的制約,支出不能留有缺口。再次,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要講究生財、用財、聚財之道,努力增收節支是實現預算內資金平衡的關鍵。另外就是要改革預算編制方法,加強科學管理與監督,嚴肅財經紀律,以保證預算內資金收支乎衡的實現;從而為國家財力綜合平衡的實現創造條件。
二、財政與信貸的平衡
國家財政和銀行信貸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這就決定了財政資金和信貸資金既要實行分口管理,又要進行統一平衡。同時,這也是國家財力綜合平衡的內在要求及重要組成部分。財政收支與銀行信貸收支統一平衡的內容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社會主義建設規模與資金量為一定的條件下,財政與銀行各自的資金投入量和投向需要統籌安排;二是財政、信貸收支平衡要互相考慮,相互支持,如信貸出現差額,應由財政彌補,財政性貸款還需通過銀行發放。
堅持財政與信貸的綜合平衡,既是社會再生產的客觀要求,也是國家對國民經濟實施巨觀調控的要求。財政與信貸綜合平衡的出發點,在於根據國家巨觀調控目標的要求,實現財政資金與信貸資金的最優結合,保證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供應,充分發揮資金的效用,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財政與信貸資金的總供應量可能等於、大於或小於對財政與信貸資金的總需求量。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情況是資金的需求大於資金的供應。因此,財政與信貸綜合平衡的主要任務是要儘量縮小資金供求之間的差額,使之處於大體平衡的狀態。
三、國家財力與物力的平衡
國家財力屬於資金,屬貨幣購買力。因此,國家財力與物力的平衡,實際上就是指貨幣購買力與物資之間的平衡。
社會主義生產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生產,社會產品既表現為使用價值形式的物資,又表現為價值形式的資金。社會再生產過程,既表現為物質產品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即物資運動;又表現為貨幣資金的收支、分配和周轉過程,即資金運動。“這個運動不僅是價值補償,而且是物質補償,因而既要受社會產品的價值組成相互之間的比例的制約,又要受他們的使用價值,他們的物質形式的制約。”由於資金與物資及其運動之間存在著既統一又矛盾的關係,因而需要進行綜合平衡。

表現

資金與物資及其運動的統一性表現在:資金是物資的貨幣表現,物資是資金的物質承擔者。一定數量的物資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資金,一定數量的資金代表一定數量的物資。社會再生產要求資金運動與物資運動相互適應,兩者是相互協調的整體。但是,資金運動又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運動,資金運動與物資運動也有矛盾。資金運動是不停的,物資運動是有間斷的,這些必然引起資金與物資之間的不平衡。
資金與物資間的綜合平衡包括總量上的平衡、構成上的平衡和地區上的平衡。資金與物資的總量平衡主要表現為財政、信貸與物資的總額平衡。
資金與物資供應只在總量上求平衡是不夠的,還要求資金形成的各項支出購買力與所需的各種物資供應量相適應,在供求構成上保持平衡。
資金與物資在地區上的平衡和只在總額上和構成上平衡不同。地區綜合平衡的特點和複雜性在於,它不能實行地區封鎖,關起門來搞自我平衡,而是在物資調進調出,資金匯入匯出的動態中求平衡。為此,要研究物資和資金流動的規律,搞好巨觀調控,保證全國和地區的資金與物資之間的平衡。
資金運動是為物資運動服務的。在財力平衡與物資平衡的關係上,物資平衡是基礎,但物資的運動又是以資金的分配和周轉為前提的。因此,應通過組織財力的平衡去實現物資的平衡。資金和物資的平衡,可以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同時,也應該看到,資金與物資的真正平衡是社會再生產協調發展的反映,所以,財力與物力酌平衡,要建立在社會生產和需求銜接的基礎上。合理的經濟結構、國民經濟各部門按比例的發展、產品質量好、品種規格齊全、產品適銷對路、經濟效益高、經濟穩定增長和協調發展是資金和物資平衡的基本條件。在計畫執行中,還可能發生許多預想不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從實際出發,採取適當措施,及時組織資金與物資之間的新平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