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認同

國家認同

國家認同 (National identity),是個政治概念。國家認同是一個國家的公民對自己歸屬哪個國家的認知以及對這個國家的構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評價和情感。是族群認同文化認同的升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認同
  • 外文名:National identity
  • 類別:政治概念
  • 產生時間:20世紀
定義,基本概述,發展歷史,學術爭論,分類,中國現狀,差異,從利益表達的層面來看,在精神生活的層面上,統一,法國大討論,起源,涉及人群,措施,成效,遭批評,

定義

基本概述

在國際社會中,一個國家只有得到本國國民和國際社會的認同才能得以存在。因此國內外對國家認同的研究也主要有兩種範式:國際層面的國家認同和國內層面的國家認同。
建構主義國際關係學派是從國際層面對國家認同的形成和變化進行分析的。他們認為國家認同是一種國際社會的政治構建,是一個民族國家的合法性逐步得到認同的過程,即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和國家力量對比此消彼漲的情況下確立適當的國家地位和自我身份,進而明確其利益,決定其對外政策和行為。
國內層面的國家認同研究認為國家作為一種想像的共同體,是一種政治、歷史、文化、族群等多種因素複合的共同體,而這些因素及其它們之間紛繁複雜的關係也影響著國家認同的構建。對於國內層面國家認同的研究,目前多見於國外和港澳台地區,大多以某個國家或者地區為個案,從歷史、文化、族群出發,在理論上或者實證角度研究影響國家認同形成與變遷的因素。

發展歷史

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y)一詞最早出現在1953年列文森梁啓超的名著《梁啓超與中國近代思想》中。美國政治學家白魯恂對國家認同所做的經典定義是:國家認同是處於國家決策範圍內的人們的態度取向。鄭永年認為national identity這一概念,就是民族國家認同,即人們對建立在自己的民族基礎上的國家的認同。台灣學者江宜華則認為國家認同問題試圖分析的是一個人如何決定其國家歸屬、如何看待國家歸屬與私人生活秩序的關係。也有台灣學者將國家認同定義為“一個人確認自己屬於哪一個國家以及這個國家究竟是怎樣一個國家的心理活動”。
大陸學者鄭富興則將國家認同感定義為個人承認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與政治身份後產生的歸屬感。佐斌從社會認知理論出發,指出國家認同是人們對自己的國家成員身份的知悉和接受。郭艷提出,國家認同是國家認同是一種主觀意識和態度,表現為個人和國際兩個層面。就個人而言,國家認同指的是個體在主觀上認為自己屬於國家這樣的政治共同體,心理上承認自己具有該國一員的身份資格。賀金瑞則將國家認同定義為一個國家的公民對自己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道德價值觀、理想信念、國家主權等的認同, 即國民認同。
國家認同的定義眾說紛紜,而對國家認同的內容更是存在著不同的意見。政治認同文化認同族群認同、宗教認同、歷史認同,這些概念與國家認同相互交錯,剪不斷理還亂。

學術爭論

許紀霖指出,對於近現代中國民族國家的認同研究,有兩種觀點的爭論:這一民族國家究竟是一個政治共同體,還是歷史文化共同體?公民們對之認同的基礎是政治法律制度,抑或公共的政治文化,還是歷史傳統遺留下來的文化、語言或道德宗教?對於這一爭論,許紀霖給出的答案是現代民族國家本身就是一個文化與政治的結合,是在民族的基礎上形成的國家共同體。不僅要有基於民族本身的歷史宗教語言文化認同,也要有對法律和政治制度的政治認同
江宜樺認為民族國家的民族並不是嚴格意義下的單一族群,而是某種文化想像的投射,是“想像的共同體”。他在《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一書中還指出,國家認同是一個含有多重意義的體系,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族群血緣關係”、“歷史文化傳統”與“政治社會經濟體制”,即所謂的“族群認同”、“文化認同”與“制度認同”。而由於民族國家的民族是一種建構出來的文化想像,因此文化認同成為民族國家確立其國家正當性的重要憑藉。新加坡學者符懋濂在《族群認同、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一文中指出,族群認同是文化認同的基石,文化認同是族群認同的膠合劑,而國家認同是族群認同和文化認同的升華,是屬於高層次的認同感。族群認同、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是三位一體的,三者之間存在著的是相輔相成關係。

分類

國家認同可以分成三類:
一、含有文化認同成分的國家認同;
二、不含文化認同成分的國家認同
三、不含族群認同成分的國家認同。

中國現狀

中國是一個由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共同組成的多民族國家。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相統一,是多民族國家保持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的思想基礎。如果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不能統一,很容易破壞國家的統一與民族的團結。

差異

民族認同是在民族聚居的社會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而國家認同則由國家通過政治社會化的進程逐步建構而成,因而,民族認同往往先於國家認同而出現。國家認同的出現需要民族國家能夠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礎上,不斷生成各民族人民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和精神要素,並使這些因素在人們的情感、認知和行為的積澱中實現固化。然而,這一過程是複雜的,需要各族人民在一定的理性力量(如國家意識)支撐下逐步彌合差異而形成共同的目標與追求,倘若理性力量不充分具備,人們還是會習慣性地把民族作為情感的歸屬對象和行為的依託對象,從而出現民族認同超越國家認同的現象,這也是民族價值觀出現分化的重要原因。

從利益表達的層面來看

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各民族作為具有特定歷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群體,通常也各有特殊的群體利益需求,而這些需求由於法律、政治、經濟等的因素制約又可能難以得到實現,因此,一些未能實現特殊利益的民族群體,就會強化民族成員對其利益特殊性的認識,從而也強化了對其身份特殊性的認識,這些認識的出現是導致民族價值觀分化的重要思想因素。同時,在利益需求不可能完全滿足的前提下,或者當某一民族的利益被威脅或是受減損的情形下,則就更容易導致民族觀念和行動的分化和衝突。

在精神生活的層面上

中國各民族地區的不平衡發展是客觀現實,民族地區之間在財富和資源的分配上存在差異,這就使得各民族成員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選擇上容易出現分層與分化,甚至還會在內部和外部各種複雜勢力的干擾下形成新的衝突,並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對於國家的政治認同
需要指出的是,就當前中國民族價值觀的分化與衝突而言,從其內容、性質和程度來看,應該說都在一個可控範圍之內,各民族在國家的政治認同、民族利益的表達和民族精神生活的追求等方面,一致性和協調性遠遠大於矛盾性和對抗性,許多正在出現中的問題是可以得到妥善解決的。當然這也需要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協調、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和政策規劃把價值衝突控制在局部的、非本質的範圍之內,在民族價值觀協調與分化兩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努力在運動和變化中尋找新的平衡點,以實現民族價值觀的整合,從而形成高度的國家認同。

統一

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是有一定區別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又是統一的。在現代社會,每個個體一定屬於某個民族,同時也一定屬於某個國家,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應該共存於個體的觀念和意識中,有機地統一在一起,而不是非此即彼。在一般情況下,國家認同作為一種共性和共同利益的理性認知以及由此產生的同胞情感,應該居於首位;只有在極端情況下,如民族內部有人故意製造出分裂要求,民族認同才會超越國家認同。
1、以文化認同為紐帶,促進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相統一。
2、以公民道德建設為基礎,促進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相統一。個人是認同的主體,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必須通過個體的思想行為表現出來。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與個人的道德素質密切相關,是公民道德的基本體現。因此,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是促進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相統一的重要基礎。對現代國家公民來說,任何一個人在擁有國家賦予的各項基本權利的同時,也都對國家負有基本的法律與道德義務。其中,愛國是最基本的義務。應努力培養各族人民的公民意識,增強國家歸屬感和認同感,認識到作為國家公民具有維護國家統一、保護國家利益的根本義務,只有首先維護好國家的統一、國家的根本利益,才能維護好自身的利益,從而做到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3、創新形式手段為關鍵,促進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相統一。新形勢下,針對“三股勢力”在世界不斷蔓延的情況,必須創新形式手段,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相統一。比如,採取各種措施,不斷加大、加快各民族之間的相互往來,形成和鞏固各民族人民之間融洽相處、和諧相處的局面;通過有效的歷史教育,使各族人民深刻了解和認識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悠久輝煌的歷史,了解我國各民族之間相互交往、相互融合、榮辱與共、共克危難的團結協作歷史,強化各民族相互離不開的意識,將對本民族的認同與國家認同、公民身份認同協調統一起來;將公民道德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尤其是不斷創新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培育各族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感,使愛國主義融入每個公民的血液之中。

法國大討論

2009年,法國國內針對“國家認同”進行了全民大討論。這項討論由現任法國移民與國家認同部部長埃里克・貝松提出,政府也成立了一個全民大討論的網站,供法國民眾參與討論。
這項討論的主要議題是:當一個法國人意味著什麼?政府希望通過這樣的討論,讓民眾重溫法國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與博愛,也讓法國人重新為法國的深厚文化精粹,如雨果加繆的著作而感到驕傲。

起源

薩科齊政府之所以推出這項討論,起源於2008年的一場足球比賽。當時是法國隊在巴黎主場對陣阿爾及利亞隊。足球比賽開始之前,會播放兩國國歌。當播放法國國歌的時候,一些法國籍的阿爾及利亞球員發出了噓聲。
當時在場的一位政客聽了噓聲,認為法國的身份受到侮辱,拂袖而去。此後,政治家們就利用這個機會開展了討論。

涉及人群

增強國家認同感的政策主要涉及學生和移民兩種人群。目的是培養法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並保證移民更好融入法國社會。
從移民角度,每個新成為法國公民的外國人都將參加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以慶祝他們獲得法國國籍。政府將為移民開設課程,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法語和了解法國的價值觀。所有申請成為法國移民的人員都應簽署一項宣言,宣言上闡明了他們的權利和義務。
此外,政府在12個地區對擁有子女的移民展開了測試,這項測試將從今年9月份起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測試的重點將是對法國價值觀的認識,尤其是男女平等的權利……以及對法國語言的掌握程度,”菲永表示。

措施

每個學校都必須懸掛法國的紅白藍三色國旗;每個教室里都應有一本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人權宣言》 ;從國小到大學,給每個法國學生髮一本“市民手冊”,教導他們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法國公民。

成效

最近幾個月來,薩科齊所在執政黨的戰略家,通過民意已經敏銳地感覺到了這項大討論的不受歡迎,他們推測,這項討論可能會危及到執政黨在三月份地方選舉中的表現,為此,法國總理菲永在這時候及時“叫停”這項討論,也是為了不至於影響民意,為三月份地方選舉布局

遭批評

法國《解放報》編輯勞倫・約福林撰文寫道,“這場全國大討論,原本希望提出有意義的議題,最後卻在嘶啞的喇叭聲中,以全線撤退告終。”
法國《費加羅報》也表示,經過了四個月的“成功討論”,政府終於給出了一個“膚淺的宣言”。
社會黨領袖弗朗索瓦・奧朗多也在部落格里表示,這項討論最大的功勞就是,“新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再安置了一批官員。這個無所事事的委員會將醒目地矗立著,隨時提醒政府,他們那些無用的項目可能衍生的後果。”
何諾也認為,這項討論就像是政府的一項“政績工程”和“自我宣傳”,以證明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