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2011年6月9日,環境保護部以環發〔2011〕63號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該《規劃》分“十二五”環境科技面臨的形勢與挑戰、指導思想和原則、發展目標、重點領域與主要任務、環境科技支撐能力建設、投資估算和落實途徑、實施保障措施7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
  • 檔案號:環發〔2011〕63號
  • 頒布單位:環境保護部
  • 頒布時間:二○一一年六月九日
通知,全文,

通知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的通知
環發〔2011〕6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強大堅實的科技支撐體系,我部組織編制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環境保護部
二○一一年六月九日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

全文

“十二五”環境科技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一)“十一五”環境科技發展基本情況
“十一五”以來,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我國環境科技面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主戰場,為適應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的科技發展要求,開拓創新,深入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任務部署,大力實施《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規定的目標和任務,取得了較大成績,為國家環境管理與決策提供了有效技術支撐。
1.科技計畫全面部署實施,各項任務進展順利
(1)“科技興環保戰略”正式確立,三大建設工程不斷推進。2006年,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環保科技大會,出台了《關於增強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的若干意見》,確立了科技興環保戰略。環境科技創新工程、環境標準體系建設工程、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工程取得明顯進展。“十一五”期間,在環境科技創新工程實施過程中,環境保護系統組織實施環境保護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234項,承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6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項目(973項目)6項、其他科技計畫項目幾十項。在環境標準體系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數量年增幅超過100項,總數已達到1250項,環境標準體系建設實現了跨躍式發展。在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先後發布了《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示範名錄》和《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新發布了20餘項污染防治技術政策、30餘項環境保護工程技術規範和6項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技術引領總量減排取得成效。
(2)“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水專項”)全面實施。2007年12月,《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順利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十一五”期間,“水專項”任務已全面部署落實,共設定33個項目,238個課題,總資金投入為112.66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預算45.43億元。圍繞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體系和流域水環境管理技術體系建設,已產出了一大批標誌性成果,重點突破了一批“控源減排”關鍵技術、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脫氮除磷關鍵技術,以及飲用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發了一批關鍵設備和成套裝備,綜合集成多項關鍵技術,有效支撐了示範流域水質改善。
(3)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有序開展,階段性成果顯著。緊密圍繞《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積極開展應急性、培育性、基礎性科研工作。截至2010年年底,環境保護公益行業科研專項支持的項目總經費已達7.8億元,為奧運空氣品質保障、污染物總量控制、環境區劃、政策創新和環境標準制定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2.重大成果不斷湧現,支撐決策能力全面提升
(1)重大成果不斷湧現。“十一五”期間,環境保護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共有443項基礎理論類、軟科學類和套用技術類成果獲得國家環境保護科技成果登記,有218項成果獲得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其中部分成果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勵。在環境污染的治理技術和環境管理技術方面,縮短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2008年,在多年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我國成功發射了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系統A、B星,為我國環境監測能力初步實現天地一體化提供了科技支撐。開展了“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和產排污係數核算”,完成了覆蓋全國32個大類工業行業、362個小類工業行業的產排污係數核定,完成了城鎮生活污染源與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的產排污係數核定,填補了我國相關行業產排污係數基礎數據空白。全面完成中國環境巨觀戰略研究——環境科技保障戰略研究,確立了未來10~20年環境科技的總體思路、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為謀劃“十二五”及至更長遠的環境科技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環境科技支撐決策能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間,成立了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和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形成了環境保護“統一戰線”的基本構架,廣聚了國內環保領域的頂級專家,建立了環境科技的國家級人才庫,為中國環保事業的快速發展和重大決策發揮了關鍵科技支撐作用。環境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國家級社會公益非營利性環境保護科研院所得到較快發展,建立了一批科技創新基地。環境科技隊伍進一步壯大,截至“十一五”期末,環境保護系統內有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湧現出一批學有專長的創新基地首席專家和中青年學術骨幹。
實施《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十一五”專項規劃》和《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十一五”專項規劃》,截至2010年年底,建成11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另有9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正在建設中。初步建成了與環境科技、環境管理和綜合決策相適應的重點實驗室體系,形成了重點突出、布局合理、規模適度、技術先進和運行高效的科研實驗平台,使其成為我國環境套用基礎研究的核心力量和原始性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在水、氣、土壤、固體廢物與化學品污染防治和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等技術和產業重點領域,已建成11個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另有9個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正在建設中,提升了我國環境保護工程技術研發和工程化、產業化能力。
3.當前環境科技存在的主要問題
儘管我國的環境科技取得了長足進展,獲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是與科技已開發國家相比尚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同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環境保護科技發展需求不相適應,主要表現為:
(1)環境管理決策中部分熱點問題的科技支撐能力尚需進一步提高。從總體上看,環境科技需要進一步與環境管理決策緊密結合。針對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流域水環境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重金屬污染防治、污染土壤修復、突發環境事件應對等環境保護熱點問題的科技支撐能力尚需進一步提高。環保產業總體創新能力不強,工藝材料、關鍵技術和設備水平整體比較落後。
(2)基礎性研究需要進一步加強。我國環境保護領域的基礎研究與套用基礎研究尚不足以完全解決複雜、潛在和新型環境問題。部分環境問題的成因、機理和機制研究不足,環境污染過程、演變規律、污染物傳輸和控制途徑等研究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環境基準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環境監測理論體系亟待進一步完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基礎理論和規律研究明顯不足。
(3)現有環境科技體制機制和人才隊伍難以適應科技創新需要。我國環境科技創新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環境科技投入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公益性科研機構缺乏穩定的投入機制,環境科研工作的系統性和延續性不夠,難以形成長期的、整體的科技支撐能力。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難以形成成熟的環保產業。環境科技創新基礎能力薄弱、人才匱乏。
(4)環境基礎信息獲取與共享能力相對薄弱。我國環境保護野外觀測與綜合實驗條件嚴重不足,環境監測評價表征技術亟須深入研究,環境基礎信息獲取與共享能力薄弱,環境監測和科研儀器設備研發能力相對落後,特別是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建設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科研能力和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
(5)應對國際環境問題的科技支撐能力尚顯不足。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防治、生物安全管理、汞污染防治、污染物跨境輸送等方面的舉措備受世界各國關注。我國相應的環境監測和環境質量控制網路體系尚不健全,相關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均落後於西方已開發國家,履行國際公約和應對全球環境問題的科技支撐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環境科技發展趨勢與需求
1.環境科技發展趨勢
當前,環境科技已成為世界各國促進可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眾多環境問題的解決更加依賴於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此同時,環境科技的研究對象、內容不斷增多,手段和方法不斷創新,環境污染防治技術的內涵不斷豐富。
(1)研究領域從單一環境要素向生態系統整體轉變。已開發國家在環境科學基礎研究方面,已經進入以地球生態系統為對象的綜合集成研究階段,並通過數字地球技術,建立了高度發達的環境信息網路,實現環境要素的長期連續觀測,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揭示人類活動對地球系統的影響機制。我國在環境基礎研究中,也加強了天地一體化、多環境要素互動影響的區域生態系統研究。在具體研究領域,表現出研究過程從微觀到巨觀,研究內容由單一因素到多元因素,研究範圍由小尺度到區域,以至全球性大尺度的轉變。
(2)研究手段從傳統技術方法向大力發展交叉學科促進技術創新轉變。針對複雜的自然過程及重大的資源、環境、生態問題,需要加強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集成。與此同時,其他學科的一些基本思想也不斷融入到環境科學的研究中。分子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在環境領域的套用不斷拓寬和深入,使環境科研與高技術發展融為一體。在環境監測與信息管理方面,已由常規監測向集多種類型、多種手段監測分析為一體的綜合技術方向發展。我國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系統的建立,為環境科學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
(3)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究重點從末端治理向全防全控轉變。環境科技與各行各業密切相關,需要把綠色技術融入各個領域,從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採取措施,尋求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從而使環境與發展協調。已開發國家普遍加強了綠色製造技術、綠色建築技術、清潔能源技術、生態農業技術等清潔生產技術的研發。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已開發國家引入了清潔生產理念,本世紀又引入了循環經濟理念。當前,全球又興起了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浪潮。
(4)環境應急技術從事後應急向事前預警和事後應急並重轉變。多數已開發國家已經建立了先進的環境預警體系,歐美各國在其主要河流上都建有完善的水質預警系統,對突發事件造成的環境污染事故起到積極有效的監控作用。隨著突發環境事件的頻繁發生,有效預防和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提升環境應急能力和預警水平,保障環境安全,已成為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環境風險識別、評估、預防、應急處置等環境預警和監控技術已成為我國環境科技發展的重點之一。
(5)研究熱點向危害人體健康的各類環境風險轉變。隨著對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損害關係認識的逐步深入,在關注以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為代表的常規污染物及其控制的同時,國內外越來越關注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納米材料等新型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關注環境污染導致的突發性和累積性健康風險。環境健康風險防範已成為國內外環境與健康領域的研究熱點。研究環境污染的人體暴露和健康風險評估技術、環境健康基準、標準及法律法規,建立環境健康風險評估、預警和應急體系等是我國環境與健康領域的發展方向。
2.“十二五”環境保護科技需求
“十二五”期間,是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關鍵時期,環境保護工作任務十分艱巨。環境科技要遵從“削減總量、改善質量、防範風險”的環境保護總體思路,通過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促進環境保護的跨越式發展,為積極探索新時期環境保護新道路,為“十二五”以至更長時間我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科技支撐。
(1)面向改善質量的環境保護目標,探明環境污染演變與生態退化機理和調控機制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貫徹以人為本理念,逐步強化環境質量的約束性要求。為此,迫切需要面向環境質量改善的目標,開展總量控制與環境質量改善之間的關係研究。針對區域性重大環境問題,進一步探索污染物在區域、流域尺度和多介質環境下的演變機理和調控機制,探索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水環境管理技術,以及區域大氣複合污染的作用機理和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技術。針對重金屬、危險廢物、微量有機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影響人體健康的重大環境問題,研究其複合生態毒理效應,探索其控制和削減的技術原理。
(2)面向污染減排的環境保護目標,研發污染控制技術、培育環保產業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按照環境最佳化經濟成長要求,進一步實施環境污染全防全控戰略,有效控制重點污染物的排放。為此,迫切需要研究環境污染源頭預防、全過程控制和高效治理的對策和技術途徑。需要探索我國環境保護的新機制、新體制和新制度,完善環境經濟政策,並開展環境基準與標準、污染物總量控制、環境監測、生態管理、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等技術研究。要加強水、大氣、土壤、固廢等污染控制技術、快速高效的污染治理技術和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發,提高環境保護技術裝備水平,加強技術示範和推廣,促進高科技產品和技術手段在環境保護領域套用的產業化和市場化。
(3)面向風險防範的環境保護目標,提升環境綜合監管能力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強重點領域的環境風險防控,維護環境安全。針對支撐環境管理從常規管理向風險管理轉變的關鍵技術問題,急需開展重金屬、危險廢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的預防與應急、監測與預警、生態修復與恢復等一系列環境應急管理的技術研究。針對我國環境與健康方面研究分散、基礎數據缺乏、風險性大、事故頻發等問題,需要加強環境健康調查和管理研究,構建環境健康管理信息系統,重點開展健康風險評價、突發環境健康事件應急處理和預警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針對我國核與輻射安全領域技術支撐能力薄弱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核與輻射應急與反恐防恐、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退役核設施安全防範、電磁輻射污染防治等技術研發,促進核與輻射安全科技進步。
(4)面向環境保護國際合作,提升應對全球和區域環境問題能力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間,針對氣候變化等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迫切需要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環境政策、技術和方法研究,同時需要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適應氣候變化技術、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安全控制方法、消耗臭氧層物質環境管理技術、全球汞污染控制支撐技術、國際水域與跨境河流環境污染管理和控制技術、大氣污染物長距離傳輸機理和控制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5)面向環境保護主戰場,促進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能力建設的需求。“十二五”期間,環境科技能力建設要緊扣環境科技發展趨勢,結合環境科技發展規劃確立的重點任務,立足於提高環境科技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實力,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力度。需要繼續完善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體系建設,同時針對環境科技基礎數據與信息獲取能力薄弱的現狀,為闡明重大環境問題的成因、機理和機制,需要建設長期的、多要素的國家環境保護野外觀測研究站,為我國環境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為宗旨,緊密圍繞制約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環境問題,滿足環境保護的需要,堅持“自主創新、支撐發展、重點跨越、引領未來”的科技發展方針,全面落實“科技興環保”戰略,引領環境保護科技發展方向,為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保障國家環境安全、最佳化經濟發展方式和改善民生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二)規劃原則
1.需求引導、自主創新
面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主戰場,突出問題導向和需求引導,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促進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
2.立足全局、突出重點
適應全球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心,優先安排制約區域或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或共性技術研發,逐步解決制約經濟發展和民眾反應強烈的環境問題,改善重點區域和流域的環境質量。
3.技術優先、夯實基礎
重視套用技術研究,支持技術綜合、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同時加強套用基礎研究,真正發揮環境科技在環保工作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4.跟蹤深化、注重實效
集成已有科技成果進行跟蹤深化和系統開發,及時攻克實際工作中的重大技術難題,將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5.整合資源、保障實施
充分利用全社會資源,促進產學研相結合,發揮各方優勢,鼓勵競爭,確保規劃的有效實施。
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適應“十二五”以至今後更長時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要求,初步闡明區域、流域重大生態與環境問題的發生機制與演化機理,基本建立起基於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全防全控的環境科技創新體系和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圍繞約束性指標取得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控源減排共性和關鍵技術;圍繞環境質量改善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環境管理技術體系;圍繞風險防範構建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技術體系。調查和掌握重點地區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的狀況,夯實環境基準、標準制訂的科學基礎;逐步搭建起國家環境科技基本能力、基礎數據信息獲取與人才培養平台,為全面完成“十二五”環境保護目標、建設生態文明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具體目標
(1)初步構建國家環境科技的理論體系。闡明我國區域/流域性重大環境問題的主要形成機理和機制。提出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優控污染物篩查、環境暴露和風險評價優先/關鍵技術,提出應對危害人體健康的突發環境事件的快速評估方法和緩減措施,為維護生態安全、保障人體健康提供科技支撐。
(2)產出一批污染防治技術成果和示範工程。研發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環境污染物控制與生態保護關鍵技術,提出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與關鍵技術,初步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最佳可行技術體系。引導和培育5家以上環保產學研聯盟,創新流域、區域污染治理機制,促進產學研用有機結合。
(3)提供滿足國家環境管理決策的技術支撐。初步建立以總量削減和源頭控制為核心的環境綜合管理技術支撐體系及應對生態退化的全防全控科技支撐體系,提出我國重點地區和城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對策。初步形成環境應急監測、風險評估、預報預警及環境質量管理等技術體系,為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的約束性指標、實現重點地區和城鄉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的目標提供科技支撐。
(4)形成與國家環境科技需求相適應的環境科技創新能力。新建10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完善工程技術中心的布局,啟動國家環境保護野外觀測研究站的建設,初步建成相對完善的國家環境保護科技創新平台,不斷提升環境科技基礎數據和信息獲取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環境管理決策支撐能力。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適應國家環境保護髮展需要的高素質創新型科研人才隊伍,培養一批“生態環境傑出人才”,在科研骨幹、學科帶頭人和傑出人才中,中青年科研人才所占比例達到40%以上。
重點領域與主要任務
(一)水污染防治領域
繼續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突破流域“減負修復”關鍵技術、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和水環境監控預警“業務化”運行技術。自主研發水污染治理技術、水生態監測和飲用水淨化與輸送成套工藝與裝備。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和水環境管理技術體系,支撐重點流域示範區水質明顯改善,確保飲用水安全。
1.流域綜合整治技術研究與示範,支撐水質改善
與國家、地方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建設規劃緊密結合,以“三河三湖、一江一庫”流域為重點,針對流域主要水環境問題及科技需求,研發和集成流域控源減排、水環境質量改善、風險防範、生態修復等整裝成套技術,並開展工程規模化示範。開展流域水環境管理技術集成與套用研究,重點開展流域水環境監控預警業務化運行管理支撐技術研究與示範,同時開展水污染控制決策技術與經濟政策示範研究。將重點流域示範區水環境質量提高一個等級或消除劣V類。
2.“從源頭到龍頭”全過程技術研發與示範,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能力
針對我國飲用水水源污染形勢嚴峻、水污染事故頻發、供水設施不適應、監管體系不健全、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突破關鍵技術,加強技術集成,建立“從源頭到龍頭”全過程的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體系,初步構建飲用水安全保障的業務化監管平台、工程化技術平台和產業化研製平台。在重點地區開展飲用水安全保障綜合示範,使示範城市飲用水源地建設規範、水質達標,出廠水水質全部穩定合格;支撐重點示範區“水龍頭”水質達到新標準要求,服務人口超過1000萬人。
3.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研究
研究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理論與方法,研究入海河口區水質質量評價指標,研究海岸帶環境綜合監測與評估管理技術。研究近岸海域環境容量與總量分配利用技術和近岸海域污染控制與生態保護對策。
4.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與示範
研究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評估、監測模擬預測和環境風險評價技術。開展地下水和地表水補排和協同控制技術研究。研究工業危廢堆存、垃圾填埋、採油、採礦、地下管道、地下儲藏、農業種植等污染源對地下水污染的機理及其源頭控制技術與對策。研究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制定方法,地下水污染分區防治策略。開展典型污染場地地下水污染修復技術試點研究。
(二)大氣污染防治領域
積極促進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科技專項的開展。闡明重點地區和城市大氣污染特徵及成因,研發大氣常規污染物、有毒和惡臭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建立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綜合調控方法,初步構建複合型大氣污染防治技術體系。
1.區域大氣複合污染與灰霾綜合控制研究
研究典型區域大氣顆粒物及其前體物源排放特徵的線上/離線觀測技術、顆粒物分物種的定量源解析技術。研究典型區域光化學污染與灰霾的成因和控制對策。選擇典型城市群區域,針對光化學污染與顆粒物污染,開展區域空氣品質監控、預警與污染源管理技術示範。
2.城市空氣品質改善綜合技術研究與示範
研究城市多污染物複合污染成因解析技術。研究新興城市群大氣污染的來源、成因、控制對策,並進行技術示範。研究城市間污染物相互作用方式、機理、程度及潛在城市群區域大氣複合污染區域化程度的診斷與評估技術。研究城市重點污染源綜合控制關鍵技術和最佳化方案,並選擇典型城市開展空氣品質達標技術示範。
3.區域大氣污染物總量削減技術開發和示範
研發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針對發電鍋爐、鋼鐵窯爐、建材窯爐等,有機組合現有的脫硫、脫硝、除塵技術,開展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研究與示範。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火電廠脫硝催化劑生產技術、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和惡臭氣體典型污染源控制技術及其相應的工藝與設備。研發移動源從油品檢驗到排放控制的一系列整裝技術。開展重金屬和二惡英等有毒空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研究。
4.環境空氣品質管理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制度和機制、大氣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度的支撐技術。針對氮氧化物、細粒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和惡臭氣體等關鍵污染物,研發污染控制技術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定量評估方法,篩選出最佳可行大氣污染控制技術。研究車用油品綜合保障和監管技術及在用車、非道路機械、飛機、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監管技術,研究移動源大氣污染排放控制管理技術。
5.室內空氣品質改善技術研究
研究室內(車內)空氣主要污染物來源、污染特徵與控制途徑,研發高效、節能的室內空氣污染物控制與削減技術、設備和淨化材料。
(三)生態保護領域
為建立國家生態安全和生物安全基本框架提供科技支撐。掌握重大生態問題發生機制、演化機理及其動態監測與調控措施,研究資源開發環境準入、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集成並創新生態系統過程調控、生態重建與生態系統管理關鍵技術。
1.區域/流域生態保護研究
研究區域/流域生態質量調查與評估方法,以及重大生態工程綜合效益評價技術與方法。研究區域/流域生態系統分區調控技術,各類生態功能區保護評價和調控指標體系,以及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機制與生態風險評估預警技術。研究生態系統碳匯功能區識別與管理技術、重要生態保護地保育與監管技術,以及基於生態資產流轉的區域生態補償技術方法。
集成並創新區域/流域退化生態系統過程調控、生態恢復與重建關鍵技術,並選擇典型地區開展技術示範。研究乾旱半乾旱地區地下水位下降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相應對策。研究人類開發活動及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對近岸海域生態系統的影響及回響對策。
開展國家保護目標導向下的自然保護區覆蓋空缺研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保護區制度體系研究、自然保護區有效管理評價指標與方法研究。
2.城市生態保護研究
研究典型城市及城市群土地利用變化與空間布局生態效應評價、生態適宜性分區、城市景觀生態格局構建與空間最佳化關鍵技術。研究城市生態承載力估算方法和水土資源高效配置利用技術。研究基於生態功能分區的生態城市建設和成效評估指標,以及建設低碳城市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的管理和績效評估等技術。
3.農村生態保護研究
研發農村生態系統監測、診斷、評估技術,構建農村環境生態系統健康模式。研發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與評價技術。研發農村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資源化途徑及農村清潔能源生產、利用的技術與設備。研發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貯運及無害化處理處置技術與設備以及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技術與設備。研究農產品產地生態安全評價技術與區劃方法,以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環境友好型產業和農業循環經濟等關鍵技術,並選擇典型地區開展技術示範。研究生態農業的環境、經濟效益,開展農業政策環境影響評價研究。研究不同生態經濟區新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技術。開展支撐和完善農業農村環境管理的政策法規研究。
4.資源開發區和重大工程區生態保護研究
重點研究資源開發區和重大工程區生態脅迫機理、風險源識別、生態監測指標、生態影響評價、環境風險評估與分區分級預警技術。研究資源開發區和重大工程區生態效應評價、生態系統演變過程調控、生態風險規避與應急對策、生態保育與恢復重建、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標準和技術導則等技術方法,並選擇典型地區開展技術示範。研究森林、草原和濕地等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制度與保育技術,並開展資源開發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生態補償政策等方法研究與技術示範。
(四)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與化學品管理領域
研發一批科技含量高、套用前景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固體廢物污染控制與處理處置關鍵技術,提升我國固體廢物污染控制科技水平。初步開發一批滿足國家化學品環境管理需求、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有毒化學品管理技術,從源頭防範化學品長期潛在的環境風險,為制定化學品環境無害化科學管理政策提供技術支撐。
1.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再生利用技術研究
選擇化工、有色、鋼鐵和製藥等重點行業,研究一般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減量化關鍵技術,並進行工程示範,提出相關技術經濟政策。研究包裝廢物、低品質塑膠、電子廢物、廢舊輪胎等固體廢物的破碎分選和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垃圾焚燒飛灰資源化處理技術。開展大宗重金屬尾礦渣回收和綜合利用示範,深入研究固體廢物資源化過程中的污染控制技術。針對含鉛廢物、無機氰化物廢物、石棉廢物等產生量大、處置和利用困難的危險廢物,開展源頭減量、循環利用技術研究。研究以資源消耗、環境安全等評價為核心的固體廢物再生利用技術評估方法。針對已經處理的大宗固體廢物,研究其長期安全性評估標準以及管理機制。
2.固體廢物無害化、穩定化處理技術研究
開展生活垃圾填埋新工藝研究與工程示範,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垃圾焚燒成套設備、大型爐排生產技術和焚燒工藝控制技術,研發垃圾綜合處理及有機物厭氧產沼關鍵技術與設備,系統研究固體廢物焚燒產生的飛灰、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類廢物非焚燒處理處置新技術。研發固體廢物工業窯爐共處置關鍵技術、設備及建築類廢物處理處置技術。開展污染型尾礦渣無害化、穩定化處理技術研究和示範。研發固體廢物填埋場滲漏檢測、污染場地探測、堆體穩定化等填埋場安全操作運行技術。
3.危險廢物污染控制與管理技術研究
研究不同行業危險廢物產生途徑、污染特性以及與其相適應的污染控制與管理技術。研發陰極射線管含鉛玻璃等危險廢物處置和利用技術、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應急處理技術與設備。研發危險廢物鑑別分析和標樣製備、風險評價等套用技術與配套設施。研究危險廢物處置運營、管理技術及技術經濟政策。研究危險廢物處置設施選址的風險評估技術,突發環境事件中危險廢物環境風險評價技術。
4.化學品及化學物質環境管理支撐技術研究
研究化學品風險管理、無害化管理基本技術方法和相應的政策制度。開展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化學品及化學農藥環境風險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研究新化學物質生態危害測試、預測評估和化學品暴露評價技術。
(五)土壤污染防治領域
積極促進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科技專項的開展。初步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土壤修復實用技術體系,形成若干解決不同地域農村土壤環境問題的成套技術,推動土壤環境質量的逐步改善,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體健康。
1.農村土壤環境管理與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技術研究
研究農用地土壤污染來源、發生機制及污染特徵,以及土壤環境質量評估與安全性劃分方法。研究典型重金屬污染地區識別技術。研發農用地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與設備。研究基於種植制度調整及保護性耕作的面源污染防控技術、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技術。研究農用地土壤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風險管控和修復技術。
2.典型工業污染場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和修復研究
研究典型工業場地及含水層污染特徵調查、監測與風險評估技術。研究新型污染物篩查與毒性測試技術、工業場地土壤污染監控預警技術和監管機制。開展不同類型工業場地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
3.礦區和油田區土壤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研究礦區、油田區土壤及廢棄地污染特徵、污染物遷移轉化規律,以及污染源動態監測、控制與預警技術。研發礦區土壤及廢棄地復墾和穩定化風險控制技術、生態修復關鍵技術與設備,並開展技術集成與示範。
4.土壤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定支撐技術研究
開展我國土壤污染環境管理急需的法律、法規、標準及規範制訂方法學研究。研究我國污染場地環境風險調查、監測、評估技術方法以及工業污染場地建檔和分類管理技術。開展土壤環境區劃方法及土壤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研究。
(六)綠色經濟、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領域
研究確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的發展策略。重點突破環境最佳化經濟的有關理論,研究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和廢物資源化關鍵技術,掌握工業污染預防、過程控制和工業園區生態化管理技術,為國家環境管理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1.低碳經濟環境評估和綠色經濟發展對策研究
研究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低碳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構建不同經濟類型區生態文明建設、低碳經濟環境評估和環境考核指標體系。研究我國綠色經濟發展潛力,並選擇典型地區和行業開展綠色生產模式示範。研究我國綠色生產和消費模式評價指標及綠色貿易政策。系統研究發展循環經濟與實施污染物減排的互動關係。
2.工業污染預防和過程控制技術研究
研究適合於我國國情和不同區域特點的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方法,企業和產品生態效率評估、生態設計、污染過程控制途徑和方法。研究重點行業基於全過程控制的產污強度準入指標,並開展產排污係數後評估及其套用研究。系統研究環境標誌認證、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和溫室氣體控制之間的互動關係。
研究典型工業園區和工業聚集區物質代謝機理、產污途徑、削減措施和生態化管理技術。研究重污染行業或地區發展生態工業的關鍵支撐技術和產業連結技術。研究我國靜脈產業園區污染減排源頭控制、過程調控和二次污染控制技術。研究工業園區預防和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的技術與方法,並選擇典型地區開展示範。
3.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和廢物循環利用技術研究
針對有色金屬採選和冶煉業、鉛蓄電池製造業、皮革及其製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等重金屬污染行業,開展清潔生產技術研發。開展鋼鐵、稀土、火電、煤炭、化工、建材、造紙、釀造、發酵、製藥、紡織等重點污染行業清潔生產關鍵新工藝和新技術研發與示範。開發從錳、鉛、鋅、銅、汞、砷和黃金冶煉企業廢氣、廢水和廢渣中回收重金屬和貴金屬的工藝技術,並開發規模化綜合利用廢渣的技術和設備,推進其產業化。
(七)環境與健康領域
以重金屬污染等為重點,研究區域性和流域性環境健康風險控制技術。開展環境與健康風險管理機制研究,為初步構建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綜合監測、風險評估與預警體系提供技術支撐。研究經濟、技術可行的環境與健康風險防控對策與技術措施,保障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1.環境健康調查技術和相關政策研究
研究確定重點區域/流域特徵污染物、優控污染物。研究慢性累積型和突髮型環境健康事件調查、評估、回響及處理處置方法。研究環境健康風險管理理論、技術方法和降低環境健康風險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2.環境污染的人體暴露和健康風險評估技術研究
研究區域/流域多介質、多途徑或複合污染物人體暴露和歷史暴露評估方法。研究重金屬、有毒有害有機污染物、放射性物質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機理和劑量——反應關係。研究環境健康風險評估和預測的程式、模型和方法,國家環境健康風險區劃和分級技術方法,以及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健康風險評估技術。開展環境污染物的健康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開發環境化學品毒性預測模型。
3.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與預警技術研究
研究環境健康綜合監測和數據採集技術,開展典型地區環境污染物的人群暴露生物監測示範研究。研究我國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環境健康風險的阻斷、控制、防範和預警技術方法。
(八)環境監管技術領域
開展環境監測預警技術和環境政策法規研究。研發環境監測新方法與新設備。研究工業污染源特徵污染物毒性識別和風險管理技術,提出環境最佳化經濟的基本規律、政策和對策,為全面提升我國環境監管能力提供科技支撐。
1.環境監測技術研究
研究水、氣、土壤環境監測網路點位最佳化調整技術及環境和污染源監測數據採集、傳輸、匯總、綜合評價及表征技術。研究完善環境質量要素評價、綜合評價指標和監測全過程質量保證/質量控制(QA/QC)技術。開展省級行政單元的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方法研究。研究生態系統和生物物種資源的監測指標與監測方法。開發天地一體化環境監測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設備,研究環境監測信息化集成與資源共享技術、無線感測網路在環境監測中的套用技術。研究新型污染物監測方法。研發重金屬污染物線上監測技術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污染源監測技術和設備。研究環境應急監測的技術和方法。
2.環境風險評估與預警技術研究
開展現場環境監察和環境應急管理技術研究,重點研究污染源現場環境監察技術、生態環境監察執法技術等。研究工業污染源特徵污染物毒性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管理技術,重點研究醫藥、農藥、染料、煉焦等行業特徵污染物排放的環境風險評價技術。研究環境質量變化預警方法和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技術。
3.環境政策與法規研究
研究環境最佳化經濟的基本規律和政策框架,環境保護對最佳化經濟結構的貢獻率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與歷史性轉變相適應的環境保護新體制、新機制,包括環境準入制度、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生態補償機制、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機制、環境產權制度改革政策和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理論和技術方法等。研究環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的理論、方法、政策和保障制度。
(九)環境基準與標準領域
積極推進環境基準科技專項立項與實施。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基準體系框架,研究完善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及配套環境監測和環境管理規範體系的基礎理論、方法和技術。
1.環境基準理論與技術方法研究
設計適合中國區域特點的環境基準研究路線圖,開展區域環境特徵調查和生物區系研究,篩選代表性生物物種和優先污染物,研究建立適合我國區域環境特徵的風險評價、暴露評價及生物富集評價模型與生態毒理學資料庫。
研究流域水環境風險污染物篩選甄別、危害評估、暴露評價及排序技術和方法。研究水生態基準、營養物基準、人體健康基準方法學。研究我國重點水體典型水生生物篩選、生物毒性測試及優先污染物環境分析技術。研究營養物基準、標準制定關鍵技術。
評估我國現行大氣質量標準所參照的基準依據,研究構建我國大氣質量人體健康基準、生態基準、物理基準的關鍵技術。
研究土壤環境背景調查評估方法及各類土壤環境基準,重點研究基於食物鏈暴露途徑和生態風險的農田土壤環境基準,以及基於人體健康和地下水遷移風險的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基準。
2.環境保護標準制訂技術和方法研究
圍繞主要污染物減排、重金屬污染防治等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開展以支撐解決重點環境問題為目標的標準簇構建方法學研究。開展環境保護標準優先控制污染物篩選方法研究,建立環境保護標準優先控制污染物名錄。
開展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經濟評估研究。開展適用於區域/流域污染防治的環境保護標準制定方法學研究,水、氣、固廢等排放(控制)標準體系最佳化與整合技術研究。開展行業型與綜合型排放標準及生態保護標準體系框架與標準制訂技術方法研究。
開展環境標準樣品研製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究,重點加強環境基體標準樣品、有機監測標準樣品、生物組織標準樣品、土壤及水中重金屬標準樣品以及溫室效應氣體、零標準氣體等氣體標準樣品的研究。研究車用油品中有害物質標準樣品。
(十)核與輻射安全領域
初步形成核與輻射安全技術體系。按照核電發展規劃,充分調動社會科研力量,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體系。通過科學研究,為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管理與決策提供技術支撐。
1.核安全設備質量保障、核材料安全與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技術研究
開展核安全設備設計驗證、抗震鑑定、環境鑑定、老化管理等相關分析試驗和監督技術研究。開展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能力驗證技術研究。開展核安全設備材料、製造關鍵工藝技術攻關。
開展核材料探測手段、閉合衡算技術研究以及實物保護系統評價技術研究。開展放射性物品運輸貨包設計、容器性能和運輸方式的技術研究,開發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評價軟體,研發貨包安全性能測試實驗平台。
2.核應急與反恐技術研究
開展嚴重事故源項、事故後果評價和應急體系評估方法研究。開展恐怖攻擊後果評價和反恐應急體系研究。
3.輻射照射控制技術與輻射源安全管理研究
重點研究輻射環境監測、核設施輻射效應評價方法和放射性廢料安全處置技術。開發廢舊放射源的再利用和放射性同位素等資源的循環使用技術。研究放射性伴生礦名錄及管理方法,研發高風險放射源全過程監控以及失控放射源搜尋與回收等技術,研發高風險放射源實時(線上)監控及數據傳輸技術和軟體系統平台。
4.放射性廢物安全和核設施退役安全研究
研究放射性廢物管理最佳化分析技術,鈾尾礦及伴生礦安全現狀評價技術。研究高放廢液玻璃固化處理、分離嬗變過程、處置場選址、地質處置等環境安全評價技術。開展鈾尾礦和伴生放射性礦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研究。研究重水堆退役安全與環境評價技術以及鈾礦、含釷稀土礦冶水污染治理技術。
5.電磁輻射環境容量及污染防治技術研究
開展城市環境射頻電磁輻射環境容量研究,掌握各類電磁輻射污染源的電磁輻射水平。研究區域電磁環境質量標準、總量控制目標及污染防治技術。研究電磁環境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與方法。
6.核與輻射安全管理技術和法規標準研究
研究新一代核電廠安全審評、機率安全分析與風險管理套用技術。研究核臨界安全程式實驗驗證方法和核設施運行安全監督技術。開展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及政策框架研究,研發支撐我國先進核電廠安全運行與安全管理的關鍵技術。
(十一)全球環境問題研究領域
突破應對全球環境變化和國際履約的關鍵技術。圍繞全球環境變化和國際履約問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安全管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污染風險控制等方面技術成果,提升我國履行國際環境公約的能力。
1.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環境保護支撐技術研究
研究大氣污染物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與反饋,氣候變化對我國生物多樣性和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監測方法,污染控制與溫室氣體減排的協同效應和技術政策,電力、水泥等重點行業溫室氣體總量控制、減排潛力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土地利用變化對溫室氣體源與匯的影響,研發重大生態恢復工程碳匯功能評估技術。研究基於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環境標誌產品認證技術。
2.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研究
研究生物多樣性動態監測技術方法。研究突發性事件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預警、應急和後評估技術。研究全球變化背景下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育與適應關鍵技術。研究生物多樣性經濟價值評價技術。研究區域經濟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調發展的對策措施。
3.生物安全管理技術研究
研究外來物種入侵途徑、擴散機制、危害機理、預警機制及其生態風險評價、管理與防除控制技術,以及有效應對外來物種入侵的國家政策與法律框架。研究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及風險評估與控制技術,開展轉基因改性活生物體生產、轉移、食用、處理和環境釋放的監管機制研究。
4.保護臭氧層研究
針對我國安全有效履行《蒙特婁議定書》的需要,研究評估淘汰氟氯烴(HCFC)替代技術選擇的社會經濟影響,評估替代技術的環境和健康影響。分析研究我國不同履約對策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提出我國履約戰略建議和產業對策建議。
5.全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控制研究
開展典型行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排放、檢測與表征方法學研究。研究我國典型區域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來源、污染濃度、污染特徵、遷移規律、削減與控制技術,以及生態風險評價和預警技術。
6.全球汞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研究典型行業汞污染來源、特徵、遷移規律、控制技術。研究重點行業汞污染排放削減政策,含汞產品替代技術。研究汞污染控制國際談判技術對策。
7.污染物跨國境輸送機制研究
研究跨國境水體、陸域生態環境事件應急機制。研究光化學煙霧、氣溶膠、酸雨等大氣污染物及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等有毒空氣污染物長距離輸送機制、生態效應及控制技術。研究沙塵暴成因、傳輸途徑、影響機制和控制對策。
(十二)戰略性新興環保產業培育
加強戰略性新興環保產業的科技支撐。通過“水專項”及其他各類科技專項、科技計畫的實施,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先進技術、裝備和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引導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環保產業的健康發展。
1.依託重大專項建立產業化平台
通過實施“水專項”,重點突破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的線上氣相色譜和色質聯用檢測儀器;研製高通量、高選擇性的現場快速檢測儀等痕量有機物檢測等儀器;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制膜技術、新型反硝化反應器、污泥厭氧消化能源回收利用設施及設備等;研發大型臭氧發生器設備、飲用水處理用膜組件等;提高設備國產化率,降低成本,形成市場競爭能力。建立太湖、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技術國家級研發平台及流域控制單元總量減排綜合管理平台,全面提升我國水環境關鍵設備裝備產業化水平、平台建設能力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
2.關鍵技術、裝備和產品研發
以垃圾處理、脫硫脫硝、土壤修復、環境監測等為重點領域,研發焚燒煙氣控制系統、滲濾液處理等垃圾處理技術,大型工業裝置除塵、煙氣脫硝等大氣污染控制技術,重點流域和區域生態保護與修復、重金屬污染治理與污染土壤修復等成套技術與裝備,以及有機污染物自動監測系統、重金屬線上監測系統等污染源線上監檢測技術。研發和示範一批新型環保材料、藥劑和環境友好型產品。
3.環境服務業支撐技術研究
以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煙氣脫硫脫硝、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為重點,探索和建立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營市場化、社會化機制與模式。
大力提升環境投融資、清潔生產審核、環境監測服務、綠色產品認證評估、技術諮詢和人才培訓等環境技術服務技術水平,發展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綜合環境服務業。
環境科技支撐能力建設
“十二五”期間新建一批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和國家環境保護野外觀測研究站。
(一)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建設
根據“十二五”環境科技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以服務國家環境保護決策和監督管理為宗旨,以環境保護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為主要任務,以培育優秀科研團隊,提升環境基礎科研能力為目的,建設一批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主要建設方向:水污染防治(包括飲用水源地保護、河流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地下水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農村面源污染控制等方向)、大氣污染防治(大氣複合污染模擬預警與調控、背景大氣監測、空氣污染預報預警、氣溶膠污染控制與模擬、機動車污染控制與模擬、室內空氣品質控制與模擬等方向)、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與化學品管理(固體廢物資源化和污染控制、危險廢物全過程控制、化學品環境行為模擬等方向)、生態保護和建設(城市生態環境模擬與保護等方向)、土壤污染防治(污染場地土壤污染控制與修複方向)、環境與健康(環境與遺傳方向)、環境監管技術(環境應急監測技術、污染物計量和標樣、環境規劃與政策情景模擬,數字環境與預警模擬、環境基準和風險控制、環境影響評價等方向)、核與輻射安全(核與電磁輻射污染控制和監測、放射性廢物污染控制與模擬等方向)、全球環境問題研究(溫室氣體污染與控制、跨界河流污染控制等方向)以及包括重金屬污染防治在內的支撐環境保護科學研究的其他建設方向。
(二)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建設
按照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環境保護技術發展需求,以環境污染防治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為重點,以環境科研成果系統集成、工程化研發和產業化推廣為重要任務,服務並支撐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決策和監督管理。
1.共性和關鍵技術類
…………。
2.重點行業污染控制類
…………。
3.城鎮污染控制類
…………。
4.農村污染控制類
…………。
5.環境保護產業類
…………。
(三)國家環境保護野外觀測研究站建設
立足於闡明重大環境問題的成因、機理和機制,以長期監測、試驗研究為核心任務,先期建設一批環境保護野外觀測研究站,逐步形成適應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和綜合決策需要的野外生態環境研究網路,為環境科技可持續發展提供能力支撐。
主要建設方向:湖泊生態環境野外觀測研究、河口生態環境野外觀測研究、重大涉水工程區域生態環境觀測研究、城市大氣野外觀測研究、區域及全球大氣野外觀測研究、典型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野外觀測研究等。
投資估算和落實途徑
(一)投資估算
為實施本規劃12個領域的重點科技任務以及建設一批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和野外觀測研究站,預計需要國家在環境保護科技領域投入經費約220億元(不包括地方配套、企業投入和國際合作資金)。其中,重點領域科研業務費210億元,能力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野外觀測研究站建設)經費10億元(參見表1)。
表1 “十二五”環境科技規劃投資估算
類 別
投資估算(億元)
重點領域
水污染防治領域
50
大氣污染防治領域
30
生態保護與建設領域
20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與化學品管理領域
20
土壤污染防治領域
20
綠色經濟、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領域
10
環境與健康領域
10
環境監管技術領域
10
環境基準與標準領域
15
核與輻射安全領域
10
全球環境問題研究領域
5
戰略性新興環保產業培育
10
能力建設
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2.5
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
6
國家環境保護野外觀測研究站
1.5
合 計
220
(二)落實途徑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環境保護投入。為有效實施本規劃,要大力開拓和充分利用各種資金渠道。…………。
實施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強化環境科技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
(二)創新體制機制,確保環境科技工作的連續性和高效性
…………。
(三)培育創新型人才,加強環境科技隊伍建設
…………。
(四)加強國際交流,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
(五)倡導公眾參與,加強環境保護科學普及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