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衝突

國共衝突指得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共軍隊為接受日本投降和搶奪地盤而發生的軍事戰爭。主要由上黨戰役、平綏戰役、平漢戰役、津浦戰役以及山海關阻擊戰組成。這些戰役大部分均是因為國民政府軍北上或搶占軍事要點準備受降,中共軍隊發起進攻引發;同時,當年華北地區南北縱向鐵路(主幹線津浦,平漢等)遭到中共全面破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共衝突
  • 背景:日本投降
  • 時間:1945
過程,主要衝突,

過程

日本投降之時,中共發放七道命令,要求部隊全速推進,爭取接受日軍偽軍投降。此時國民政府也電令中共軍隊原地駐防待命,勿再擅自行動為要。中共則堅決反對此命令,發電報駁斥。受降問題遲遲不得解決,國共衝突時有耳聞。而在此時,蘇聯紅軍占領東北,中共密令彭真,要求“目前我黨對東北的任務,就是要迅速的,堅決的爭取東北”。鑒於中共需大量抽調幹部前往東北,周恩來主動在民國三十四(1945)年九月十五日提出把中共在南方的部隊駐地縮編。這樣“既可鞏固北方的解放區,又可使這些部隊在內戰一發生後,不致孤懸敵後,被敵人吃掉,同時對談判也有好處”。有觀點認為,由此說法可見中共一直在準備應對內戰。
民國三十四(1945)年八月中旬以來,蔣介石就命令國軍沿平綏、同蒲、平漢、津浦等鐵路,向華北推進受降。其中,傅作義部隊則沿平漢線已逼近張家口。為了延遲國軍向華北和東北推進,中共除全面破壞華北縱向鐵路外,另命劉伯承鄧小平率部發起上黨戰役,晉察冀軍區舉行了平綏戰役阻止國軍北上。
九月十九日,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規定中共軍隊在全國的戰略方針是“向南防禦向北發展”。此指示的含義是,向南防禦就是打擊和阻止國軍向北推進接受日軍投降,因此中共在華北大規模破壞主要的鐵路交通線。向北發展就是完全控制察哈爾,熱河,發展和控制東北。此時中共陸續派遣十名中央委員(含四名政治局委員),二萬名幹部,十一萬大軍挺進東北,劉少奇還特意囑咐,派往東北的幹部不要帶武器,一律穿便裝,打扮成勞工模樣,“你們要趕快去搶劫。十月十一日,剛從重慶簽署和平協定返回延安的毛澤東更訂下完全占領東北的詳細計畫,“首先保衛遼寧,安東,然後掌握全東北”。
為配合中共占領東北,蘇聯紅軍則採取各種措施。渤海灣蘇聯軍艦默許並提供情報協助山東地區的共軍直接赴遼東半島。十月十二日,東北蘇軍司令部就撤軍問題與國府東北行營主任熊式輝長春談判,拒絕國軍從大連登入。十月十八日,又阻止運送國軍的美艦在葫蘆島登入,由此被迫在秦皇島登入。隨後在進發到山海關遇到中共阻擊,釀成軍事衝突。政治協商會議由此被迫延期。十月十四日,蘇軍又突然搜查了國民黨吉林省黨部,並封鎖了東北行營。次日,蘇軍派人通知中共東北局:如果說我們過去要你們謹慎,那么現在,你們應“以主人自居,放手乾”。還說,東北所有兵工廠、武器彈藥都可以給共軍,你們用這些武器彈藥去抵抗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國府被迫將東北行營遷至山海關。
國府東北行營南遷後,蘇聯態度變好,對中共軍隊則提出了撤離鐵路線的要求。中共不得不改變部署,要求把長春鐵路線讓出,迅速在東滿,北滿,西滿建立鞏固的基礎。中共態度的轉變為政治協商會議提供了基礎,十二月一日,王若飛在重慶提議再開和談大門,並提議開始政治協商會議。十二月十六日,周恩來率領政協代表團由延安抵達重慶,政協的召開露出曙光。

主要衝突

1945年下半年國共主要衝突列表
9.10-10.12
閻錫山部隊在長治接受日軍投降,中共軍隊發起進攻
閻錫山部隊10個師被全殲,長治被中共攻占
10.24-11.2
國軍沿平漢路北上接受日軍投降,中共阻止其北進
中共軍合圍國軍7個師,將其全殲
平綏戰役
10.18-12.4
傅作義部隊在綏遠接受日軍投降,中共為打通華北東北交通
中共軍圍攻歸綏,包頭兩城一個半月,未能攻克最後撤退
津浦戰役
10.15-12.14
阻止國軍沿津浦路北上受降
中共軍隊攻占山東大片地區,山東華中兩解放區連成一片
11.15
開進東北之國軍在山海關途中遭遇中共阻擊
國軍突破中共阻擊,穿越山海關,攻占錦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