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事

國事

國事(national(or state)affairs),漢語辭彙。

拼音;guó shì

釋義:指國家的重大事件(重大問題),泛指一切跟國家有關的具體事情,尤指與政治有關的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事
  • 拼音:guó shì
  • 釋義:國家重大事件
  • 類型:漢語辭彙
拼音,出處與詳解,相關名句,實例,釋義,事例,相關詞語,

拼音

guó shì

出處與詳解

國家的重大事件(重大問題)
  1. 《禮記·喪服大記》:“君言王事,不言國事。” 孫希旦 集解:“國事,政令之施於一國,以治其人民者也。”
  2. 《史記·秦始皇本紀》:“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
  3. 唐 司空圖 《有感》詩:“國事皆須救未然, 漢 家高閣漫 凌煙 。”
  4. 朱子語類》卷一三一:“ 魏公 既還,絕不言前功,欲以安 趙公 與共國事也。而二公門下士互相排抵。”
  5. 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
  6. 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當大疑大險,軍旅之鋒刃,國事之齒牙。處盛不隕,慎守其序。
  7.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四回:“鄭襄公果大懼,遣使謀之於楚,且以其弟公子張,換公子去疾回鄭,共理國事。”
  8. 清 曹雪芹《紅樓夢》國事宜勤,暇時保養,切勿記念。
  9. 魯迅 《準風月談·二醜藝術》:“但其間一定有時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對於國事的不滿。”

相關名句

  1.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李商隱詠史
  2.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3.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4.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南朝 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5. 試玉要燒三日滿,辯才須戴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6.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7. 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唐杜荀鶴《再京胡城縣》
  8.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唐白居易長恨歌
  9.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唐李紳憫農
  10.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陸游
  11.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
  12.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李白
  13.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14. 美人首飾侯王印,儘是沙中浪底來。——唐劉禹錫《浪淘沙詞九首》
  15.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唐杜荀鶴山中寡婦
  16.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詠懷五百字》
  17.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18.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
  19.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唐高適燕歌行
  20.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唐曹崧己亥歲
  21.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名戚繼光馬上作
  22.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23.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唐陳陶隴西行

實例

釋義

國事活動指國家元首應他國元首邀請進行的國事訪問所進行的儀式等活動。

事例

2008年4月9日至13日,在三亞亞龍灣的椰風海韻中舉行的一系列重大國事活動,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在首都北京以外的地方舉行國事活動,被網友盛讚為“最美國事活動”。
國事活動國事活動
2011年4月14日至4月16日,三亞將繼2008年之後再次舉行“最美國事活動”。

相關詞語

“國事”與“國是”是近義同音詞,二者都是名詞,都指國家的政務、政事。但二者同中有異:
(1)詞義範圍不同
“國事”既可以指對國家有重大影響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國家事務;而“國是”則專指國家決策、規劃等重大事務。
(2)適用對象不同
“國事”可用於國內,也可用於國際,如“國事訪問”是一國首腦接受他國邀請所作的正式訪問;“國是”所指的國家大事則嚴格限用於國人在中央所議之國家大事。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構,全國人大代表到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就是“共商國是”。
(3)語體色彩不同
“國事”是頗具口語色彩的詞,“國是”是用於書面語的文言詞。
(4)語法功能不同
作為名詞,二者都能作主語、賓語,但“國事”還能作定語,如“國事訪問”;而“國是”就無此用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