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醫學

回族醫學

明初?>編修的《回回藥方》,則將與穆斯林毫無關係的希臘—羅馬人叫做“回回”金元之際,回族醫藥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湧現出與回族藥物有關的、集中亞回回醫藥學與中國傳統醫學為一體、具有中國回族特色的醫藥大型綜合性醫著《回回藥方》等專著。從《回回藥方》中所載方劑來看,在藥物劑型的運用方面,既有中國式的丸、散、膏、湯,又保存有中亞回回式的芳香揮發藥、滴鼻劑、露酒劑、油劑、糖漿劑等。 回族醫學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民間療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族醫學
  • 特色:食療療法
  • 流行地區:回族地區
  • 發展鼎盛時期:金元之際
醫藥簡史,食療方法,回族保健,著名醫著,

醫藥簡史

當歐洲其他各國尚未脫離神學統治之時,阿拉伯人開始發展科學文化。他們開辦大學、建立圖書館,培養了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達到較高水平,在所有科目中,醫學是最主要的,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隨著阿拉伯人與鄰國的交往,鄰國文化隨之在阿拉伯諸國滲透,並互相補益,醫學上也是如此。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說過:“學問遠在中國,亦當求之”。中阿於公元651年正式友好往來,醫藥方面的交往也興於此時。因此許多阿拉伯學者,特別是一些哲學家不斷總結自己民族的醫療實踐經驗,同時還將其他國家的醫學著作譯成阿文。如格夫退葉在《哲學家傳記》一書中提到:“巴斯拉醫生馬西爾朱衛是哈里發奧馬·阿不杜·阿齊茲時代以色列學者,其真名叫馬西爾·吉斯,精通醫學,在奧馬爾時主持翻譯愛赫蘭·格斯的醫學著作,成書於哈里發穆爾時代,他的另兩部著作是《食物的力量及益損》和《草藥的功能及益損》”。在哈里發奧馬爾時代(公元717年至719年)還請精明醫生充當教育和醫學顧問。倭瑪亞王朝的另一個哈里發哈立德·葉其德是第一個將希臘文天文學、醫學、化學等專著譯成阿拉伯文的人,由於其哲學、文學修養高深,貢獻卓著,被阿拉伯後世學者稱為賢哲。不言而喻,隨文化交流,醫學理論的相互補益滲透現象在後世阿拉伯醫著中不乏其例,這與中國中醫藥著作的《海藥本草》《千金要方》《本草綱目》等記載阿拉伯醫藥同屬一理,都是歷史事實。
早在公元7世紀,阿拉伯一伊斯蘭醫學曾居世界醫學的先進行列,並對西方現代醫學有巨大影響。到中世紀,阿拉伯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醫學家阿維森納的足跡遍及伊拉克、波斯亞塞拜然、巴基斯坦等大片土地。他一生大膽實踐,潛心鑽研,廣徵博求,於公元980至1037年著成熔古希臘醫學、印度醫學、中國醫學、阿拉伯醫學與哲學於一爐的巨著——《醫典》,成為現代醫學和阿拉伯醫學的奠基人。中世紀阿拉伯醫學著作繁多,不少已散失,包括《醫典》在內,流傳至今尚有400多種。由於阿拉伯醫學廣泛吸收希臘醫學、羅馬醫學、印度醫學(包括中國醫學的脈學在內)的精髓,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醫學體系。其理論核心是“四大物質學說”、“四津學說”。到公元12世紀,伊朗著名醫家拉齊斯的醫學巨著《綜合醫學》10卷和阿巴薩德·達維亞的《綜合百科全書》問世,更加豐富了阿拉伯醫學的治療學內容。是時阿拉伯醫學已成為有理論有豐富經驗的古代醫學。中國回回醫學的發展,相伴於中阿醫藥交流。中阿醫藥交流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西漢。
當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後,中國與西域之交流日益頻繁,據史料記載張騫曾到達大宛(即今之中亞費爾乾納)、大月氏(即今之阿富汗北部)、大夏(即今之阿姆河南)、康居(即今之中亞撒馬爾罕)等國,並從大月氏經安息(即今之伊朗)直抵大秦(即今之羅馬)。張騫的副使曾達身毒國(即今之印度北、盂加拉、巴基斯坦一帶)及??賓(即今之克什米爾及巴基斯坦北部),經此路輸入中國的物品中有不少藥物,據范行準先生統計:礦物藥如石硫黃、密陀僧等凡18種,植物藥如木香、豆蔻等凡58種,動物藥羚羊角及龍涎等凡16種,總計92種。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阿拉伯地區的藥物。這些藥物均被當時漢醫吸收和套用。雖然早在西漢時期張騫甘英先後通使西域,但阿拉伯與中國的正式友好往來則始於唐代,醫藥方面也興於此時。
公元651年,第三任哈里發歐斯曼使節於8月25日到達中國長安,進見唐皇,搭起了中阿友誼的橋樑。自此以後阿拉伯等穆斯林主要沿水旱兩路往來於中阿之間,水路由波斯灣到馬爾納灣。經盂加拉灣抵馬六甲海峽至南海達廣州、泉州、杭州,再轉至長安;陸路則經波斯、阿富汗到新疆天山南北,最後達唐都長安。比較而言,穆斯林經水路達中國的時間要比陸路早100年。從唐永徽二年到唐貞元十五年的148年中,阿拉伯遣唐使多達36次。當時唐人稱阿拉伯人為大食(taz或tazih的譯音)人。唐安史之亂,大食應中國之請求,派精兵支援唐王朝,後一些阿拉伯人即定居中國。據史料記載,在安史之亂到長安有更多大食人,其中大部分長期居住在“西市”一帶,從事“回回”奇香異藥經營。由於盛唐五代時期,阿拉伯與中國的關係最深的是商業貿易,醫藥方面則是香藥進口,有時一處經營香藥珠寶者甚至達一二十萬人,單香藥貿易有時竟達千斤之多,如此大大豐富了中藥品種。到唐末五代時,最負盛名的回回醫藥家李珣,人稱李波斯。他著有一本獨具風格的藥學著作《海藥本草》,顧名思義,該書之所以用“海藥”命名,是因其所收錄的藥物多來自海外。該書為總結唐末時南方藥物與海外藥物臨床套用的本草學著作,有較高的文獻學價值。另外還有鄭虔的《胡本草》及非醫藥學書籍《西陽雜俎》等也記載了許多外來藥物,包括阿拉伯藥物。
在唐代不僅有香藥輸入中國,與之同時一些醫療技術也傳入中國,如在《千金翼方·養性》中所記載的“悖散湯”(又名牛乳補虛破氣方),本為波斯、大秦醫方,曾在朝野間廣為流傳,對治療氣痢、一切氣病、健運脾胃其效甚佳。從唐代開始,回回先民對香藥推廣套用頗多貢獻,如用香藥防治疾病、薰洗衣物、化妝美容、調味食品、祛邪防腐等。同時中國穆斯林研究介紹了大量阿拉伯世界文化成就如數學、天文曆法等,而中國的造紙術針灸學脈學煉丹術、臨床科學經驗也源源不斷地輸入阿拉伯國家,特別是造紙術輾轉外傳,給歐洲中世紀文明以很大促進。因此早期的回回先民為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在未有空間傳播科技的時代,堪稱豐功偉績。
回族醫學回族醫學
宋代中國與西域的陸路交通不如海路發達,在東南沿海一帶如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地集居了大量的大食人,其中不乏香藥巨商與醫家,且人數日增。由於海上交通頻繁,宋皇特命在廣州、杭州、泉州等沿海地設“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貿易及對外文化交流。載入史冊的有福建蒲氏家族。《宋會要稿·蕃夷七》記載的蒲壽庚,也是宋代著名香藥富商。《蒲氏家譜》有“家居西板”,“世秉清真教,天下蒲氏皆一脈”之記載,蒲氏家族興盛於宋元,衰落於明清,世襲經商大食香藥。宋代的中阿海外貿易較唐代有很大的發展,貿易品種由唐代的珍寶犀牙為主、香藥為輔,漸變為以香藥貿易為主。宋太平興國七年,宋太祖曾下詔令對海外香藥香料放通行的有37種,其銷路較廣的是有醫療作用的香藥如丁香、木香、龍腦香、乳香、草豆蔻、沉香、檀香、龍涎香、蘇合香油等。由於大量香藥的引進,從而大大豐富了中醫方藥及治療方法。宋代醫方較唐代醫方在香藥的套用或組方上有明顯變化,就《太平聖惠方》而言,僅卷48“諸心痛門”以香藥命名的醫方有:沉香散3首、沉香丸1首、木香散6首、木香丸6首、丁香丸1首;《聖濟總錄》卷56“心痛門”以香藥命名的醫方有木香煮散木香湯豆蔻湯丁香湯沉香散等31方次,計套用香藥8種。《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宋代政府和劑局的成藥配本,書中以香藥命名的醫方不下30餘種,其中有不少名方,眾所周知的蘇合香丸、至寶丹、牛黃清心丸等便是。蘇合香丸中15味藥就有13味是進口藥,至今蘇合香丸對於中風所致的神志不清、牙關緊閉、半身不遂等重症有明顯療效。其間,大食醫家及學者功不可沒。
回族醫學回族醫學
宋代在社會上廣用香料、香藥薰衣、焚香、啖香之際,禮尚往來亦常以香藥作為饋贈佳品,用香藥配製的藥茶甚至一度成為社會生活中的時尚。皇權貴族之間也視藥茶為饋贈佳品。民間百姓們不僅用香藥治病,而且也用於消毒。泉州有香料文獻記載:“蕃藥能治冷氣,醫學多用之……,泉人每歲家無貧富,皆燃之如燔柴”。現代研究,燃燒香料,對於防止傳染病傳播和擴散有一定作用。這種習俗,自古至今,不僅在回民中間流行,在閩南地區其他民族中也同樣流行。
元代一統天下,將國內民族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及南人。穆斯林則是色目人中的主要分子,他們往往與蒙古人享受同等待遇,無論在法律上或事實上都優於漢人,同時在元代“回回”一名開始代替“大食人”,被人們認為信仰伊斯蘭教者的名稱。如此則為阿拉伯醫藥的廣泛深入傳播與興盛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礎,且元人統一中國之後,繼續奉行南宋時的海外貿易政策,推行少數民族醫藥共存的方針,回回醫藥在此得以興旺發達。
回族醫學回族醫學
元初,在元朝政府中設有相應的醫藥機構。元世祖即位後效法漢制在建立太醫院之後,於至元七年(公元1273年)改回回愛薛所立京師醫藥院為廣惠司。據《元史·百官志》說:“廣惠司秩正三品,掌修制御用回回藥物及和劑,以療諸宿衛士及在京孤寒者”。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1年)先後在大都、上都建立“回回藥物院”;至治二年隸廣惠司,定置達魯花赤一員,大使二員,副使一員。金元之際,西域技術之士,醫家之流多入仕於元,如愛薛答里麻等。
由於元代統治者對阿拉伯藥物高度重視,元代阿拉伯人在當時政府中的醫藥機構里占極大勢力、廣惠司是回回醫家的大本營。另外還有一些祖籍西域,生於中國,精通漢、回醫藥的學者,如元末著名學者丁鶴年,為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工儒學,通奧義,精詩律,是一位善兼醫術的人。又如元末明初杭州的穆斯林大商人鄂施曼乃的子孫曾設立豪華的私人醫院,取名“鄂施曼尼雅”,聘有回回醫生從職。陶宗儀《南村輟耕錄》所記,不乏不知姓名的回回醫官為百姓治病的事例。金元之際醫學文化領域學術活躍,百家爭鳴,中醫界出現了金元四大學派,回回醫藥文化此時也發展到鼎盛時期,湧現了與回回藥物院有關的、集阿拉伯醫藥學與中國傳統醫學為一體,具有中國回回特色的醫藥大型綜合性醫著《回回藥方》等專著。

食療方法

回族人民善烹調,喜精做食品,在飲食上有本民族的獨特習慣,各種風味小吃獨具風味。而有些"食譜""粥譜""茶譜"就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有明顯的補氣補血、健脾開胃、補腎增精作用。如:羊脖子燉黃芪:羯羊脖子1個,黃芪飲片60克,將羯羊脖子放入適量冷水中煮沸。去除油沫,先煮半小時,將黃芪飲片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同煮,待肉熟。亦可加姜、蔥、香料。本品有補氣補血、扶贏愈瘡功效。用於病後氣虛,大病之後。
鴿子燉三七:鴿子(雛鴿)
1隻,漢三七10克。取活雛鴿1隻宰殺,去除內臟洗淨,將漢三七用布包裹放入雛鴿腹中,文火煮熟,吃肉、飲湯。回族民間喜歡養鴿,但不食成鴿,這可能與宗教有關,但產後,手術後食用有補氣血,活血化瘀生新的作用。
鴿子燉三七鴿子燉三七
金針木耳湯:黃花(黃花花蕾)適量,木耳適量。將黃花、木耳用溫水浸半小時使其軟化,去除泥土雜質,加蔥、調料,水適量,做成湯菜。本品有治氣虛麻木、高血壓、止血治痔作用。
龍眼黑豆大棗飲:龍眼肉15克,黑豆30克,大棗1枚,先將黑豆用水煮熟留取豆汁。去除黑豆再加入棗煮熟放入龍眼肉微煮,成黑紅色藥飲,每日1次。本品長久飲用有補血安神作用,對貧血、心悸、失眠有較好療效。
生薑燉烏雞:鮮生薑30克切成薄片,以順序排列置鍋底;小烏雞1隻,去淨毛及內臟,破開雞胸,平鋪鍋中,加水適量,慢火燉熟。本品有補虛散寒、安神定志、催乳作用,可做為慢性腎炎輔助療法。《別錄》有"烏雄雞主補中止痛"。《食療本草》有"黑雌雞,治反胃腹痛、折骨痛、乳癰,安胎"之說。
鯽魚紅豆湯:新鮮鯽魚一條約重4兩,赤小豆30克。先將赤小豆煮至半熟。再將鯽魚一條放入鍋內,加水及調料適量,微火燉熟即成。本品有補氣利水消腫作用。可作急慢性腎炎的輔助療法。
止咳潤肺湯:鮮冬梨一個切片,青蘿蔔60克切片,冰糖適量,蜂蜜適量,川貝母10克,加水適量微火燉熟。頻頻飲之。本品有清肺化痰之功,對冬春肺燥咳嗽、老人痰多有一定治療效果。

回族保健

宗教生活宗教生活
習俗:念、禮、齋、課、朝是伊斯蘭教的五大天命功課,回人須日日練之。念為五功之首,包括念清真言、念誦《古蘭經》,念“迪克爾”(讚詞)等。念時要求驅除雜念,一心一意,呼吸、運氣要定數,此功客觀上與氣功之靜功相似,具有保健作用。禮指禮拜,亦稱拜功,禮拜的要素是淨、靜、動三者結合。淨指淨身、淨心。淨身是要按照一定程式沖洗,“大淨”或“小淨”;淨心的主觀目的是用伊斯蘭教律審視自己的心理和行為,虔誠地禮拜悔罪,然後加以改正,而達屏除憤怒、悔恨、憂愁之情,使心理平衡,靈魂淨化;靜指拜中平靜、目不斜視、耳不外聽、意念專一,精神內守、全神貫注、內心平靜;動指按規定要求的形態與態勢,有節奏的立站、鞠躬、叩頭、跪坐等。回人每日按規定進行晨、晌、晡、昏、宵禮拜功休,禮拜功有“靜則養性、動則養形”的功效,長期堅持,形神得養,益壽延年。齋是封齋,是按教歷每年封齋一月,在封齋月中,每日在太陽將東升之前要洗漱、進食完畢,在太陽剛落山後再進食。此功與現代醫學的飢餓療法相似,有化除積瘀、清心醒腦、磨礪人的意志、鍛鍊耐力、耐心。至於課、朝乃是對人生的教誨,對心理健康和社會安定有益。回族的飲食衛生習俗:回族對生活用水十分講究,居家須用井水,井底鋪細沙再覆石子以期過濾,井壁石砌,井口加以木蓋,水桶不用時懸空垂掛,汲水前必須洗手。在外用水,以流水為上,多擇流動的河水、渠水、溪水用之,須挖坑取水時,隔日坑水須淘淨,用滲出新水;回族洗手、洗臉、洗菜、洗碗均用沖洗法,不用盆洗,故湯瓶、吊罐是回族家庭最基本的生活衛生用具。在一定程度上沖洗能減少致病因素的存在。回族食物習俗包括喜食類和禁忌類兩個方面,喜食強壯的牛、羊、駱駝、雞、鴨、鵝等動物,且必須經過阿訇按規定(切斷頸動脈)宰之,並流盡全身血液方能食用,還禁食豬肉、某些不反芻的畜類、爬蟲類、自死的或非阿訇宰殺者、動物的血等,回族禁止吸菸、酗酒。飲茶術起源於中國古代,而回族飲茶以其輔料配合精當而聞名中外。回族常用的蓋碗茶中除茶葉外,尚配入枸杞、紅棗、桂圓、核桃仁、果乾、橘皮、冰糖、芝麻,名曰“八寶茶”。
宗教生活宗教生活
此茶長期飲用具有健脾益腎、提神明目、益氣養血、抗禦風寒、延年益壽的作用。另外回族還常喜歡把羊肉切碎,加油炒熟,再加麵粉炒至微黃,加入蔥花、鹽末拌勻而製成的“油茶”,此茶可飲、可食,攜帶方便,便於貯藏,且有溫潤腸胃之功效。其他生活衛生習俗:回族孕婦在臨產時,嬰兒落地先用乾淨棉花團或棉布蘸溫水輕輕擦洗三遍,並促其啼哭,以通氣道;後清洗口鼻、耳內污穢之物,以防其吸人體內引發病變;再用燒烤過的剪刀斷臍,在傷口上敷以少許麝香,並用潔淨的白布包裹,以防臍風發作;最後給嬰兒灌吸甘草湯疏通消化道,預防轉腸風。嬰兒常服甘草水、冰糖,用艾葉灸其有關穴位,用按季節採集的百草煎煮水洗滌嬰兒全身,以期預防傳染病。回族男孩12歲左右要行割禮,即切除陰莖包皮,屆時要請阿訇過“乜貼”,邀請親友前來祝賀。割禮可有效預防包皮炎、龜頭炎、陰莖炎、陰莖單純皰疹、陰莖癌等,成年婚後,預防由男方包皮過長留藏細菌而引發妻子的某些婦科疾病。回族服飾居住講求“服飾淨、居處淨”,嬰兒用白布包,成人戴白帽,亡後用白布裹屍,女子戴白蓋頭,不容但胸露臂、披頭散髮,以防灰塵著身。從衛生角度講,白布不易藏污垢,便於及時發現,及時清洗,白色反光,可御陽光中有害射線的傷害。回族主張人亡後簡葬、速葬,晨亡午埋,屍不過三天,亡人(屍體)以3丈白布裹身,不用棺,不穿壽衣,不放置隨葬品,按一定教規以深坑埋之,以減輕亡人親屬經濟負擔,預防因情志變化而致有關疾病,減少人與帶菌的屍體接觸機會,減少屍體變質污染環境,傳播疾病。回族不但愛清潔,講衛生,而且居處周圍不亂置垃圾、動物殘骸、宰殺動物的血、病死的畜禽等均挖抗深埋,從而淨化環境,預防病菌傳染。回族民間偏方驗方有個重要的特點,即“藥食同療”、“寓藥於食”,這與回人善烹調,喜精作食品有一定關係。如以羊心硃砂同用治療心血不足之失眠、心悸、震顫。方法是取新鮮羊心一個,硃砂1克(擂細)由羊心動靜脈孔內納入,用棉線縫其口,蒸熟或燉熟,用時切成肉片每晚服半隻。本品有養血、鎮靜作用。用磚茶15克,山楂15克,紅糖20克共同炒焦。沖水飲用治療急性痢疾、腹寒腹痛,有止痢、暖胃作用。用元肉30克,大棗10克,紅糖30克,黑豆30克長期煎服治療貧血、產後血虛,有補血作用。用綠豆、蕎面等用清水調勻敷於瘡瘍處治療疔毒瘡瘍,有拔毒法火清熱作用。用清油一兩熬沸,放入花椒15克,炸枯。取油服用,有驅蟲安蛔潤腸通便作用。用於蛔蟲腹痛及蛔蟲引起腸梗阻。用麻油調入芒硝內服治療便秘、食道炎、早期食道癌等有通閉散結的作用。食療回族人民善烹調,喜精做食品,在飲食上有本民族的獨特習慣,各種風味小吃獨具風味。而有些“食譜”“粥譜”“茶譜”就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有明顯的補氣補血、健脾開胃、補腎增精作用。羊脖子燉黃芪:配方:羯羊脖子1個,黃芪飲片60克,將羯羊脖子放入適量冷水中煮沸。去除油沫,先煮半小時,將黃芪飲片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同煮,待肉熟。亦可加姜、蔥、香料。本品有補氣補血、扶贏愈瘡功效。用於病後氣虛,大病之後。鴿子燉三七:配方:鴿子(雛鴿)1隻,漢三七10克。取活雛鴿1隻宰殺,去除內臟洗淨,將漢三七粗粉布包放入雛鴿腹中,縫封,文火煮熟,吃肉、飲湯。回族民間喜歡養鴿,但不食成鴿,這可能與宗教有關,但對產後,手術後食用有補氣血,活血化瘀生新的作用。金針木耳湯:配方:黃花(黃花花蕾)適量,木耳適量。將黃花、木耳用溫水浸半小時使其軟化,去除泥土雜質,加蔥、調料,水適量,做成湯菜。本品有治氣虛麻木、高血壓、止血治痔作用。龍眼黑豆大棗飲:配方:龍眼肉15克,黑豆30克,大棗1枚,先將黑豆用水煮熟留取豆汁。去除黑豆再加入棗煮熟放入龍眼肉微煮,成黑紅色藥飲,每日1次。本品長久飲用有補血安神作用,對貧血、心悸、失眠有較好療效。生薑燉烏雞:配方:鮮生薑30克切成薄片,以順序排列置鍋底;小烏雞1隻,去淨毛及內臟,破開雞胸,平鋪鍋中,加水適量,慢火燉熟。本品有補虛散寒、安神定志、催乳作用,可做為慢性腎炎輔助療法。《別錄》有“烏雄雞主補中止痛”。《食療本草》有“黑雌雞。”“治反胃腹痛,折骨痛、乳癰、安胎”之說。鯽魚紅豆湯:配方:新鮮鯽魚一條約重4兩,赤小豆30克。先將赤小豆煮至半熟。再將鯽魚一條放入鍋內,加水及調料適量,微火燉熟即成。本品有補氣利水消腫作用。可作急慢性腎炎的輔助療法。止咳潤肺湯:配方:鮮冬梨一個切片,青蘿蔔60克切片,冰糖適量,蜂蜜適量,川貝母10克,加水適量微火燉熟。頻頻飲之。本品有清肺化痰之功,對冬春肺燥咳嗽、老人痰多有一定治療效果。

著名醫著

《回回藥方》(以下簡稱《藥方》)。
《藥方》仿寫《藥方》仿寫
中國回族醫藥學大型綜合性典籍,未著撰人,紅格明抄本,原書36卷,殘存4卷,現藏於北京圖書館。全文基本上用漢文記述,並夾雜不少阿拉伯、波斯藥物名稱術語的原文和音譯辭彙。現殘存卷為:目錄卷之下、卷12、卷30、卷34。目錄卷下包括卷19至36據目錄可見,卷19為咳嗽門,包括眾嗽、濕嗽、喘嗽、嗽血、嗽痰、肺經腫嗽、說治咳嗽等類。卷20為胸膈凝聚、胸膈熱促、胸弱、胸疼痛、胸奄濁、胸冷濕、胸中生瘡、開胸膈等類。卷21為腸風肚腹門,包括腸風、腸中生瘡、腸中生蟲等。卷22為瀉痢門,包括論、方及瀉從遍身來的、胃經泄瀉、腸經泄瀉等類。卷23為嘔吐門、痞證門、秘門、勞瘵門、補益門;嘔吐門包括嘔吐、吐瀉、泄瀉、止吐、止瀉等類;痞證門包括痞證類;秘門包括臟腑不通類、能通小水類;勞瘵門包括勞熱、勞蟲、勞嗽等類;補益門包括補益類。卷24為眾熱門、眾冷門。眾熱門包括一切熱類;眾冷門包括胸膈冷類、胃經冷、一切冷等類。卷25為眾氣門、眾血門、時氣斑疹門、瘧疾門。眾氣門包括眾氣、氣不依常度、氣喘急等類;眾血門包括治吐血、能吐血、下血、止血等類;時氣斑疹門包括時氣、斑疹等類;瘧疾門包括瘧疾類。卷26為身體門,包括身體肥瘦、身體疼痛、癍痕花繡、治體氣、治生虱、手足等類。卷27為黃病門、蠱症門、積聚門,黃病門包括黃類,蠱症門包括蠱症等類;積聚門包括積聚類。卷28為腳氣門、脫肛痔漏門、谷通門。腳氣門包括身體疼痛腳氣、熱腫腳氣、冷腫腳氣、寒濕腳氣、一切腳氣等類;脫肛痔漏門包括痔瘡、腸風痔漏、痔風、脫肛等類;谷通門包括谷通等類。卷29為雜症門,包括論16條,方189首。卷30為雜症門,載方307首。卷31為婦人眾疾門、小兒眾疾門。婦人眾疾門包括婦人身內動靜、乳上症候、懷孕動靜、子宮症候、眾疾等類;小兒眾疾門包括小兒眾疾類。卷32為眾瘡腫腫毒門。包括腫毒、癧瘡、惡瘡等,卷33為眾瘡腫毒門、疥癬門。眾瘡腫毒門包括疥瘡、甜瘡、疳瘡、癩瘡、臭瘡等類。疥癬門包括疥瘡、癬瘡、一切疥癬等類。卷34金瘡門、折傷門、針灸門、湯火所傷門、棒瘡門、治人齒所傷門。金瘡門包括刀箭所傷、取箭頭刺簽等類;折傷門包括傷損、接骨、骨脫出等類;針灸門包括灸各種症候類;湯火所傷門包括湯火所傷類;棒瘡門包括棒打傷類;治人齒所傷門包括治人齒咬傷類。卷35為眾蟲獸傷門、眾毒門、辟蟲門。眾蟲獸所傷門包括眾蟲獸傷類;眾毒門包括論及說眾毒物、辨驗何等毒物所傷、解服藥毒、解眾蟲獸所傷等類;辟蟲門包括辟眾蟲、辟惡物等類。卷36為修合藥餌門、修合諸般馬準門、眾香湯煎門、活物治病門、眾花果菜治病門。修合藥餌門包括論及製藥法,相合藥法、比量用藥、說造良方。藥性期度、藥餌分兩等類;修合諸般馬準門包括論及方87首(均已分見各門);眾香湯煎門包括湯藥類;活物治病門包括活物治病類;眾花果菜治病門包括眾果物類、眾菜類、眾花物等類。從上述部分藥目錄所涉及的病種門類可以看出,《藥方》是一部包括內、外、婦、兒、骨傷、皮膚等科,內容豐富的中國回族醫學方書。從現存3卷所載方劑看,全書所載可能達,6000~7000首之多。其系統性、綜合性不亞於中醫古籍《外台秘要》。
《藥方》以敘方為主,方論結合,回回藥物與傳統中藥並用。據統計《藥方》殘卷常用藥259種,明顯屬於海藥並註明中文名稱者有61種;沿用阿拉伯藥名,尚不知何藥者52種,合計海藥為113種,占殘卷全部用藥的43.6%。其他146種則為傳統中藥,其中也包括已經華化的海藥在內。從《藥方》中所載方劑來看,無明顯君、臣、佐、使之配伍。據研究,《藥方》不僅與阿拉伯醫學有根深的淵源關係,而且突出特色,東西合壁。在藥物劑型的運用方面,既有中國式的丸、散、膏、湯,又保存有阿拉伯式的芳香揮發藥、滴鼻劑、露酒劑、油劑,糖漿劑;有些醫方的臨床套用如菖蒲煎劑治療中風等,又是借鑑了中國傳統醫學經驗並和回回醫藥相結合的一種用法。《藥方》有它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反映了成書時代中國回醫對疾病認識在理論上已較成熟,這種理論既保存有阿拉伯醫學的特徵,也有中國傳統醫學的成份。
《藥方》內容之廣,涉及臨床多科,同時在治療方法上也較豐富,對有些疾病則採用內外並治。當然《藥方》的治法中除了阿拉伯醫學的治方經驗外,其中也不乏傳統中醫的治療方法以及民間驗方。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方法特別是一些外治法及其對骨傷科的論治具備了時代的先進性。如《藥方》中對頭部外傷的診斷,是根據組織損傷程度劃分的,並分別使用不同的方法治療。對外傷腫脹不退,且並發全身症狀者,主張作“十字”切開,排膿引流。對顱骨下膿腫,採用鑽孔鋸開的開顱方法等,在今天看來尚且合理。
《藥方》“折傷門”、“針灸門”之論述較全面。“折傷門”基本上包括了古今骨科的內容,包括了軟組織損傷、骨傷及關節脫臼,並從理論上闡述了這些損傷的原因、發生機制、診斷和治療方法,對一些合併症也作了相應的介紹。從而反映了14世紀時期中國骨傷科診療水平發展成就。在今天看來,“折傷門”中許多內容仍有臨床實用價值。“針灸門”實為專論灸而罕論針,所論灸法有三種情況,即艾灸、藥灸、烙灸,以烙灸法所占篇幅最長,尤為詳述,其方法為阿拉伯醫學的燒烙法。在書中烙灸法的適應症被分為16等,涉及範圍很廣,包括了內科、外科、眼科、傷科、皮膚等多種疾病,其病因多與體內惡液有關,具體方法是採用多種器械、燒烙皮膚,令其破損、潰爛、流膿,而不能早用生肌收口之藥,必令其膿外流,則體內之惡液因之排出,然後施用生肌收口的藥,使之平復。《藥方》中灸法雖然以烙灸為主體,也確實帶有明顯的阿拉伯醫學特色,但中醫特有的艾灸法在書中出現及烙灸法中出現針灸穴位,這說明《藥方》的灸法體現了共同的醫學特色。
海藥本草》。作者為唐末五代時的李珣。祖籍波斯,又名李波斯,善詩。曾幾代定居長安西市一帶,以賣藥為生,《海藥本草》收藥124種,大多數來自波斯等地及南海諸地區,因此為回回醫藥根基的一部分,對中醫學的發展也曾有過作用。有醫學專家指出,在唐末五代時在民族醫藥史上有突出貢獻的書籍首推《海藥本草》。它還補充了《神農本草》《名醫別錄》《唐本草》《食療本草》《本草拾遺》等不足,且糾正了前著的一些錯記,豐富了中國藥物學,是回回醫學的重要基礎與典籍。
《飲膳正要》記載《飲膳正要》記載
《飲膳正要》。本書是第一部營養學專著,成書於元代天曆三年(公元1330年)。作者忽思慧(又作和斯輝),史書無載。從本書序文和進書表來看,是元仁宗時的宮廷飲膳太醫,舊說是蒙古族醫家。這部書初刊後,明清兩代多次翻刻,但因屢遭兵災,已散佚不多。書中配方多以羊肉為主料,“聚珍異撰”第一方馬思答吉湯,《本草綱目·菜部》蒔蘿條附馬思答吉註:“元時飲膳用之,雲極香料也。不知何況,故附之。”書中多引用回回豆子、回回蔥、回回青、回回小油。許多食品冠以“胡”字,如胡蔥、胡麻、胡椒、胡荽等。以胡蔥為例,《本草綱目》指出:“元人《飲膳正要》作回回蔥,似言自胡地,故曰胡蔥耳”。《洛陽伽蘭記·城南》記:“獅子者,波斯國胡王所獻也”。可見大量配方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和國家飲食療法所用。將《飲膳正要》推論為“兼通蒙漢醫學”的太醫所撰,看來根據不足。
《瑞竹堂經驗方》(下稱《瑞竹堂方》)。原著在明代中葉後國內已失傳,但書中許多內容則散見於國內外許多醫藥文獻,其原序兩則及清明兩代若干輯佚和抄本,分別在中國和日本有關部門和私家珍藏,作者及成書年代國內外專家爭論不一,清乾隆年間修纂的《四庫全書》曾將明代《永樂大典》中本書散在內容搜采編輯為5卷24門。集得內、外、婦、兒、眼、齒、調補、美容等科效方170餘首。當時“計亡闕已十之五六”,中國中醫研究院現藏有清代《抄本瑞竹堂經驗方》及仿明刻日刊本《瑞竹堂經驗方》,有的專家認為本書作者肯定是回回醫家,其名為沙圖穆蘇·薩謙齋,官至元朝御史兼太守。其成書年代不晚於泰定三年(公元1327年),陳垣先生在其名著《勵耕書屋叢刊·元西域人華化考》中早已經將本書作者考證為“華化”了的回回。清代《抄本瑞竹堂經驗方》現亡闕者多,但明刻日刊本可能近《瑞竹堂方》原帙。此日刊本按明刻分15卷,每卷1門,集方300餘首,即諸風門、心氣痛門、疝氣門、積滯門、痰飲門、喘嗽門、滋補門、瀉痢門、頭面口眼門、耳鼻門、發口門、咽喉門、雜治門、瘡腫門、婦女門、兒門。該書用香藥較多,書中記載的懸吊水桶淋浴式是回族自古以來獨特的衛生傳統習慣,另有治急氣疼方、治惡瘡方、治疔瘡方在其方名上標有“海上方”等字樣,還有的驗方特彆強調忌馬、驢、豬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