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所畏

四無所畏

四無所畏,佛教專有名詞。指佛菩薩在說法作師子吼時,所具有的四種智力。又稱四無畏。此中,佛的四無所畏與菩薩的四無所畏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無所畏
  • 分類:佛法名相
  • 性質:佛地的殊勝功德受用
  • 內涵:佛所證的四種無所畏懼的清靜果德
  • 出處:佛法大乘、二乘經典
介紹,菩薩,大乘義章,

介紹

佛的四無所畏:佛具十力之智,於大眾中說法,無恐懼之相,故名無所畏。
(1)正等覺無畏:謂佛於一切法等皆覺知,即使面對因不知諸法而施種種問難的眾生也不怖畏。此無畏又稱一切智無所畏,因佛於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盡悉知見,宣言我是一切正智之人,得安穩,得無畏,故有此稱。
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見是微 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 安住聖主處。 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 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一無所畏也
(2)漏永盡無畏:又稱漏盡無所畏,謂佛自宣言,我諸漏已盡,更不怖畏外難。
佛作誠言。我一切漏盡。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是漏不盡。乃至不見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 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 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二無所畏
(3)說障法無畏:謂佛說‘染法必能為障’,並對因此而有的任何非難無所怖畏。此無畏又稱說障道無所畏,意指佛無畏地宣說‘染法能障礙聖道’。
佛作誠言。我說障法。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三無所畏
(4)說出道無畏︰謂佛說能出離之道,修道必能出離苦果。此無畏又稱說盡苦道無所畏,謂佛無畏地宣說能盡滅諸苦的道法。
佛作誠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隨是行能盡諸苦。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間。不能盡苦。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四無所畏也
以上四無所畏,據《順正理論》卷七十五所述,前二顯佛自利之圓德,後二顯佛利他之圓德。自利德中,第一是智德,第二是斷德;利他德中,前者令修斷德,後者令修智德。
又依《俱舍論》卷二十七所說,正等覺無畏系以十智(世俗、法、類、苦、集、滅、道、他心、盡、無生智)為性,相當於十力中的處非處智力。漏永盡無畏系以十智或除去苦、集、道、他心智外的六智為性,相當於漏盡智力。說障法無畏系以除去滅、道智之外的八智為性,相當於業異熟智力。說出道無畏系以十智或除去滅智的其餘九智為性,相當於遍趣行智力。此等智性之所以稱為無畏,系因有智而不怯懼他人之故。
此外,小乘經論中常以此四無畏及十力、三念住、大悲等,作為佛的十八不共法。關於佛之四無所畏,大乘之所說與小乘大體相似,但對於體性之智,則於十智之上更立如實智。且說彼等非隔歷不融,一一皆具甚深之德,《大乘義章》卷十九且從多方面論其相異之處。

菩薩

(二)菩薩的四無所畏︰菩薩具諸智慧,於眾中說法,無恐畏之相,故名無所畏。此四種略如下列︰
(1)能持無所畏︰謂菩薩聞持、憶念一切法不忘失,於眾中說法時無所怖畏。
(2)知根無所畏︰謂菩薩知一切眾生根機之利鈍,隨其所應說法無所畏。
(3)決疑無所畏︰謂菩薩抉擇一切眾生疑難,如法應答無所怯懼。
(4)答報無所畏︰謂菩薩對一切所問,如法自在於應答酬報無所怖畏。

大乘義章

另依《大乘義章》卷十一所述,菩薩四無所畏系指︰
(1)總持不忘說法無畏︰相當於能持無所畏。‘總持’有聞持、義持兩種。前者能聽聞教法,受持名句;後者謂能受持教法之義理。菩薩能以此二種,不忘名義,教化眾生,無所怖畏。
(2)盡知法藥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相當於知根無所畏。‘法藥’有世間、出世間二種。世間法是三界法,出世間法是三乘法。根性亦準於法。菩薩了知此法與根性,教化無畏。
(3)善能問答說法無畏︰相當於答報無所畏。‘問答’分能問與能答二方面。能問謂詰問一切異見,悉加摧破,詢問
一切正法,悉無誤謬。能答謂對無量眾生之一時問難或一一眾生之無量詰問,一時悉能酬對。菩薩以此力用,教化度生,無所怖畏。
(4)能斷物疑說法無所畏︰相當於決疑無所畏。菩薩長於分別解說,巧開物心,裂斷疑網,說法教導,無所怖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