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亭(揚州市四望亭)

四望亭(揚州市四望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四望亭在江都縣學街(今揚州市四望亭路)東首,汶河路西側。其始築年代,一說南宋定年間,一說明嘉靖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望亭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門票價格:無需門票,只能外觀。
  • 著名景點:四望亭商業街、美食街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江蘇揚州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可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簡介,歷史,交通信息,

簡介

萬曆江都縣誌》引宋《寶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年),特授直寶謨閣、權發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事崔與之建。”《乾隆江都縣誌》載,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清康熙、雍正年間均曾修葺。原名文奎樓,後名魁星閣,是江都縣學的組成部分。亭為磚木結構,八面三層,攢尖式瓦頂。底層四面皆有拱門與十字街道相通,故有“過街亭”之稱。二、三層八而圍以古樸的窗欄隔扇。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區附近景色可一覽無餘。每層亭檐有八個飛角,三層共24個,每個飛角都有風鈴,風吹鈴響,聲調悠揚。
四望亭
四望亭原名“文奎樓”,後名“魁星閣”。魁星是奎星的俗稱,取“奎主文昌”之意,原是縣儒學的輔助建築,是江都縣學的組成部分。上個世紀50年代縣學內供奉孔老夫子的大殿還存在。縣學大門前立有三座石牌坊。在“魁星閣”西側,縣學的東、西院牆界址處,又各有一座過街石牌坊。以這兩座過街牌坊為界,行人從它下面穿過,“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魁星閣”裡邊供奉魅星神。

歷史

清鹹豐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軍攻占揚州,將領林鳳翔、李開芳率軍北伐,曾立昌留守揚州,曾“架木四望亭,伺城外”,故稱四望亭。所謂“架木”就是在亭之頂層再搭木架,作瞭望哨觀察清軍動靜。遇有敵情則在亭上吹角為號,與敵作戰則在亭上擊鼓助威。民間流傳一首歌謠:“四望亭,三層閣,讓在亭上探馬腳,馬腳到,吹角號,打得清軍往回跑。揚州城有紅頭軍,嚇得清兵不敢到。”四望亭是中國近代史上革命文物之一,1962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揚州文物保護單位四望亭揚州文物保護單位四望亭

交通信息

6路、17路、20路、20路晚班、鎮揚城際公交線等文昌閣站下,步行約5分鐘到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