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曲劇

四川曲劇

四川曲劇又稱曲藝劇,是重慶市新興的戲曲劇種之一。是建國後由曲藝四川清音和四川揚琴發展形成的新劇種。流行於重慶以及除阿壩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藏族自治州以外的四川大部分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曲劇
  • 別稱:曲藝劇
  • 所屬地區:重慶
  • 發展時期:40年代末
歷史沿革,藝術特點,音樂唱腔,伴奏樂器,行當流派,

歷史沿革

40年代末,重慶曲藝藝人喻伯蓀、李德元、高明遠等,組織蜀雅琴劇社,將四川揚琴曲目《香蓮闖宮》改編為同名揚琴劇化裝表演,稱為“琴劇”。然而出現時間極短,蜀雅琴劇社無形解散。
解放初期,瀘州、內江、南充等地的一些曲藝工作者,再次將一些曲藝曲目按角色(生旦淨末醜)進行化裝表演,搬上戲曲舞台,借鑑戲曲演出形式進行表演。此後這一形式逐漸在川中各地流傳。。如據四川清音曲目改編的《尼姑下山》、《踏傘》、《刺目勸學》、《裁衣》、《貴妃醉酒》,據四川揚琴曲目改編的《秋江》、《渠江打子》、《描容起程》、《仕林祭塔》、《觀燈拾子》等。前者稱為“清音戲”,後者稱為“揚琴戲”。另有採用花鼓唱腔的,稱“花鼓戲”。1953年,第一個創作劇目《新陪嫁》發表時,採用“曲劇”這一稱謂,各地遂統一定劇種名為“曲劇”。後為區別於北京等地的曲劇而稱“四川曲劇”。
50年代初,南充地區曲劇團成立,採用四川清音、揚琴、車燈和川劇燈調等曲調組合、加工而成為基本曲調。重慶地區曲藝界亦於50年代初開始排演小型曲劇。至1955年,合川已出現了以清音曲調為主要聲腔的大型曲劇《玉堂春》。1957年,移植劇目《煉印》在重慶市區演出,又將揚琴、清音曲調混合演唱,頗受觀眾歡迎。50年代末,四川榮昌、大足等縣以及川南的瀘州、宜賓、內江、隆昌、敘永,川東的合川、安岳、岳池,川中的射洪,川北的南充、巴中、綿竹,川西的雅安等,紛紛建立專業曲劇團,這些劇團活躍於城鎮和農村,先後上演了一大批古代和現代題材的大型劇目,如《珍珠塔》、《梁山伯與祝英台》、《啼笑姻緣》、《海島女民兵》等,受到各地觀眾好評。僅合川縣曲劇團歷年來就演出了250個大小各類劇目。
1980年,南充市曲劇團排演了據曹禺同名話劇《王昭君》改編的四川曲劇,在編、導、演以及唱腔、服裝、舞台美術等方面均有所探索和創新。他們還移植了《梁山伯與祝英台》、《三看御妹》等劇目,影響較大。1981年,該團據魯迅同名小說《阿q正傳》改編的四川曲劇,又獲得成功,使這一劇種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如今四川曲劇有二十多個劇團(隊),除在本省演出外,活動範圍已擴展到湖北、貴州、雲南等省的部分地區。與此同時,重慶地區的四川曲劇,在豐富演出劇目、提高演唱技藝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藝術特點

音樂唱腔

四川曲劇唱腔包括四川清音和揚琴兩部分。初期除揚琴曲調已具板腔體的某些特徵外,大量唱腔均源於清音的曲牌聯套體,歌唱性較強。清音的八大調為[勾調]、[馬頭調]、[寄生調]、[盪調]、[背工調]、[月調]、[反西皮]、[灘簧調],另有[長城調]、[鮮花調]、[哭五更]、[疊斷橋]等小調一百餘支,長於抒情,兼能敘事。揚琴有大調與月調之分,其中又分甜平、苦平、奪子、快二流、慢二流、三板等,以質樸豪放、韻味醇厚為特色。經多年演出實踐,從所表現的內容和戲劇形式的需要出發,對一部分基本曲調進行改革,打破原曲牌的唱腔結構,創造了犯腔、散板、清板、緊打慢唱等板式,使之適合戲曲音樂的要求,從而初步形成唱腔體系。

伴奏樂器

在四川清音(以琵琶、二胡為主)和四川揚琴(以揚琴、京胡為主)伴奏樂器的基礎上進行改革。管弦樂器以高胡、揚琴、琵琶為主,輔以笛、笙、嗩吶、二胡、中胡、三弦等。打擊樂由司鼓指揮,鑼鼓牌子有二十多個;打擊樂器有鼓、板、梆子、低音鑼(或蘇鑼)等。
四川曲劇在表演形式上受川劇藝術影響較深,同時吸收了京劇、越劇的表演技巧,但較少受戲曲傳統程式的限制,在化裝、服裝、舞台美術等方面以及舞蹈、台步等,與歌劇、話劇比較相近。

行當流派

四川曲劇的角色行當分生、旦、淨、醜四種。生分老生、小生,旦分閨門旦、正旦、花旦(即丑旦、搖旦、老旦)。因文戲較多,旦角較具特色。此外,小生、小丑也有由女演員扮演的。
這一劇種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一些較有影響的演員,如女小生陳雪,兼演小丑,先後承師川劇名醜陳全波和名旦陳書舫,所演《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的梁山件,《三看御妹》中的封加進,以及《阿q正傳》中的阿q,均有創造,也是我國戲劇舞台上第一個扮演阿q的女演員。旦角湯碧清,先從事川劇,後改演曲劇,嗓音秀雅,戲路較寬;龔荊璞在唱腔、表演上均具功底。女丑角苟曹珍,表演風格潑辣。生角以李清太、李大吉較有聲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