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考古學實驗教學中心

四川大學是我國最早設定考古專業的大學之一(1960年),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童恩正等學者長期執教於此。四川大學也是中國西南地區(雲、貴、川、藏、廣西)唯一具有從考古與博物館學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流動站等系統化人才培養體系的重點綜合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大學考古學實驗教學中心
  • 隸屬:四川大學
  • 相關學者:徐中舒、馮漢驥、童恩正等
  • 現有人員:53人
簡介,發展階段,實驗室,人員,成績,

簡介

中國西南地區的考古學具有特殊的意義與價值:第一,這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考古學的發現不僅有助於說明各民族的發展歷史,更有助於從考古的角度研究探討中國西南邊疆在疆域形成、現代邊界、民族融合、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貢獻等重大學術問題,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第二,這個地區不僅民族多樣,文化多樣,而且其自然環境與景觀、生態資源分布等方面也具有多樣性,為開展考古學實驗提供了獨特的場域;第三,四川大學考古學者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長江上游地區相繼主持或參與了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成都金沙遺址、西藏昌都卡若遺址等重大考古發掘,這些成果不僅改寫了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對世界文明史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四川大學的考古學科以及相應的考古實驗課程,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之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近50年來,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始終堅持以堅實的田野考古學為基礎,將考古學與歷史學、民族學等相關學科密切結合,廣泛聯繫文獻材料對考古遺存進行綜合研究的學術傳統,具有雄厚的學科優勢和科研實力,在全國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川大考古專業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博士點(1981年),國家歷史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995年),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2000年),“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2年),四川省重點學科(1996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藏學研究所(2000年),教育部“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文化遺產與文化互動”平台、“南亞與中國藏區”平台(2004年),國家重點學科——歷史文獻學(2007年)的主要支撐學科。與學科建設發展同步,四川大學考古專業一直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是國內高校較早設定實驗室並開展考古實驗教學的大學之一。

發展階段

回顧四川大學考古學實驗教學中心的發展經歷程,主要經歷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1、初創階段(1985年以前)
四川大學考古實驗教學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代。1973年,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在文革期間首次恢復招收本科生時,即建立了考古技術實驗室,由專人負責指導學生開展考古攝影、文物修復等實踐教學活動。四川大學是最早將現代科技引入考古研究的大學之一。1977年,已故童恩正教授嘗試使用計算機綴合殷墟出土甲骨,在國內首開將計算機引入考古學研究之先河。1982年,童恩正教授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計畫在四川大學建立碳14、動物考古、植物考古、地質考古等多個實驗室,首次將科技考古的理念引入中國考古界。
2.發展階段(1985-2005年)
1986年,四川大學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廣漢三星堆遺址的進行大面積發掘,在發掘工作中採用了C14測年、青銅器修復、象牙保護等多種技術手段。1986年,四川大學考古專業與成都博物館等單位合作,運用多學科手段,對成都指揮街遺址出土人骨、動物骨骼、文化層孢粉進行鑑定和分析。1987年,童恩正教授主持開展“西南地區石器的微痕研究”課題,指導研究生完成《成都蜀文化遺址出土石器的微痕研究——成都方池街遺址出土的石器資料》的碩士論文,是國內較早進行石器微痕分析的例證。1995年,馬繼賢教授等與日本田中株式會社、國家地震局合作,採用地面CT技術對雲陽故陵巴楚王侯陵墓進行物探。1996年,我校考古專業與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日本學者合作,採用高空攝影、植矽體研究、孢粉分析、地磁雷達等多種手段對成都平原的古城遺址進行調查、勘探和發掘。1994年以來,我校考古專業師生在三峽庫區連續多年度進行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使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套用於實踐教學與科研,服務於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因在三峽庫區考古實踐教學中取得的突出成就,1997年,榮獲全國高校考古學科中唯一的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0年,考古學實驗教學中心的前身——考古技術實驗室被確定為校級實驗室,撥款50萬元更新和添置儀器設備。2005年,考古技術實驗室被列入211和四川大學“523實驗室工程”二期建設項目,獲得學校及配套經費投入98萬元。
3、構築多學科交叉結合的實驗教學平台階段(2006年至今)
為適應科技考古、文物保護技術不斷與自然科學融合發展的新趨勢,2006年3月,四川大學整合分析測試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原子核物理研究所(720所)、化學學院等院所的資源、設備和研究力量,依託擁有4萬件藏品的中國高校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博物館——四川大學博物館和擁有60萬件動植物標本的四川大學自然博物館,依託中國西南地區設備最先進、實力最雄厚的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依託舉世聞名的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廣漢三星堆遺址等,將原有的考古技術實驗室改造擴建為考古學實驗教學中心。根據學科發展趨勢和西南地域文化特色,組建了7個專業實驗室,建立了7個考古實習與實驗教學基地。2008年,四川大學考古學實驗教學中心被批准為四川省高等學校實驗示範教學中心。

實驗室

目前,中心下設考古技術、博物館學、文物保護、微痕分析、動物考古、成分分析、體質人類學等7個實驗室。其中成分分析實驗室主要依託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設立;體質人類學實驗室主要依託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設立。另有中心專業圖書資料室、文物標本室各1個。實驗中心面積1250平方米,其中實驗室面積約800平方米、校內資源共享平台面積300平方米、圖書資料室250平方米。擁有3D掃瞄器、單頻GPS接收機、全站儀、田野測繪軟體、地理信息系統、紅外光譜儀、掃描探針顯微鏡、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X射線螢光分析儀、雷射拉曼光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DNA測序儀、DNA擴增儀等大型設備和軟體127台套,設備總資產約1291萬元。

人員

中心現有人員5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講師12人,教輔人員15人,管理員3人。中心人員與美國、德國、法國、日本,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大學和學術機構保持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中心承擔了面向全校開設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保護實驗教學的任務,每學年參加實驗的考古系本科生約460人次,同時接納歷史文化學院的歷史、旅遊,以及物理、化學、建築、計算機、生命科學、材料、法醫學等10學院的23個本科專業約240多人次的實驗教學,合計共約700人次,年實驗教學工作量為25060實驗人/學時數/年。

成績

中心成立以來,在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扎紮實實開展工作,尤其是在金沙遺址考古、三峽考古、西藏考古等具有重大學術影響的領域採用多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進行考古實驗教學,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教學方面,侯一平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霍巍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模範教師,胡常偉被評為四川省教學名師。《考古學導論》被評為四川省精品課程。承擔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2項,獲得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出版教材4部,其中“十五”、“十一五”規劃教材2部,編寫具有特色的實驗講義27種。近五年來,中心畢業本科生122人,研究生76 人,目前在讀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保護本科生、研究生145人。
科研方面,近五年來,本中心專職人員承擔項目37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211課題各4項,國務院三建委項目6項,省級項目8項,海外合作項目3項,科研經費近1000萬元。主辦大型學術期刊——《南方民族考古》和《藏學學刊》,出版發掘報告2部,專著9部,發表論文156篇,其中CSSCI來源期刊收錄論文57篇。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3項,其中多卷本《中國道教考古》獲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據南京大學等單位完成的“文科各學科學術影響力報告(2001-2005)”提供的數據,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的多項指標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如發表考古學論文數量、考古論文被引用總數僅次於北京大學名列全國第二;在一流期刊上發表論文、考古學論文被引用率在全國名列第三。
四川大學考古學實驗教學中心在建設發展過程中,教學理念和改革思路體現了以下主要特色:其一,在教學指導思想上,突出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等各方面協調發展為目的,高度重視實驗教學改革。其二,在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思路上,充分認識到現代考古學的發展與傳統考古學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必須走文理交叉、多學科融合的發展道路,在發展歷程中充分利用四川大學多學科的綜合資源,促進優勢互補,搭建跨學科實驗教學平台;其三,充分利用西南地區獨特、豐富、多樣化的人文與自然資源,將其及時轉化為優質的教學資源,融合多種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教學,立足西南、輻射全國,學科建設與服務社會有機融合;其四,在實驗教學的定位上,既重視理論教學,又重視實驗教學,將其作為學科建設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統籌協調,科學安排。形成教學體系與教學內容特色鮮明,在中國西南乃至整個南方地區都有重要影響和示範作用的考古實驗教學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