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謙乾戶部落

囊謙乾戶是玉樹地區最大的乾戶首領,有分地,有屑民,領袖各族,而無管理各族內部事務之實權。囊謙千戶直接統治之地跨據雜曲、吉曲兩河,東與蘇爾莽百戶部落為界;南與西藏呂都、類烏齊相連;西與蘇魯克、中壩、格吉等部落毗鄰;北與拉秀百戶部落接楔。乾戶駐地為囊謙喀,在今囊謙縣扎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囊謙乾戶部落
  • 百長部落:36個
  • 屑民:5967戶
  • 地區:囊謙縣扎鄉
簡介,囊謙王世襲,囊磁乾戶宣耀7個百戶部落,阿夏百戶部落,東壩百戶部落,加查百戶部落,邦沙萬戶部落,巴慶百戶部落,香達百戶部落,囊謙乾戶直轄的36個百長部落,

簡介

據1958年統計,囊謙乾戶部落宣轄7個百戶部落,36個百長部落,屑民5967戶,26797人。

囊謙王世襲

公元9世紀中葉,吐善王朝土崩瓦解後,各地豪酋割據稱雄,凡數百年,無復統一。囊謙部落應運而出現於玉樹南部。據《囊謙王世系諾》記載,囊謙王至解放時共傳二十五世。
第二代囊謙王阿由路哇,12世紀末至13世紀40年代人。1264年,元朗國師八思巴返藏邊經玉樹,選任勒巴布的再傳弟子日美多傑為囊謙根蚌寺住持。八思巴到西藏後,代表元朝中央加委烏思藏十三萬戶時,囊謙王阿由路哇急派其弟根蚌寺住持曲吉將才入藏晉見八思巴,請求給裹謙王頒發領地執照。八思巴以國師領總制院事的身份加封囊謙王阿由路哇,承認囊謙所屑6部落為囊謙的領地和屑民。
第三代裹謙王更原木。
第四代囊謙王申根巴。公元1408年,藏傳佛教噶舉泥黑帽系五世活佛得銀協巴受明水樂帝委託,封賞藏區各地政教頭人。申根日巴為了諸得明廷的印冊,派其弟根蚌寺住待言乎·桑州尖措專程去面見得銀協巴,請拐印冊。得銀協巴圍封吉乎’桑州尖措為“功德自在宣撫國師”。
第五代囊謙王扎巴江才。
第六代囊謙王焦那。
第七代囊謙王覺巴日加。
第八代囊謙王邱君加。據《裹謙王世系譜》記載,噶瑪噶舉派黑帽系七世活佛曲扎嘉措,被第八代囊謙王邱君加及其兄邱巴扎巴(根蚌寺住持)請至根蚌寺講經弘法,邱君加布施了1萬隻犄角的動物(即5千頭牛羊)給曲扎嘉措,曲扎嘉措將“功鎔自在宣撫國師”的稱號加委給邱巴扎巴。
第九代囊謙王扎喜榮布。
第十代囊謙王不詳。
第十一代囊謙王仁慶宮寶。
第十二代囊謙王不詳。
第十三代囊謙王更強扎巴與其弟索南巴鎔(根蚌寺住持)將噶瑪嗎舉派黑帽系九世活佛旺秋多傑請至囊謙根蚌寺講授佛經,旺秋多傑又將“功擅自在宣撫國師”稱號賞給索南巴德(公元1554——1599年)。
第十四代囊謙王更求加寶,於17世紀韌曾赴藏朝拜噶瑪噶舉派黑帽系十世活佛卻英多傑,後來在江村白利部落和蒙古阿克坦欽部落衝突中技打死。
第十五代囊謙王洛周加寶在位時,其弟原碼拉德(根蚌寺住持,公元1604—1642年)至藏拜見黑帽系十世活佛卻央多傑,卻央多傑承認樂瑪拉鎔為“勸德自在宣撫國師”。洛周加寶亡故後,原瑪拉德攝理王位。當時,白利土司的勢力侵入囊謙,迫害佛教僧侶,焚毀囊謙根蚌寺。孕瑪拉鎔進往青海和碩持蒙古處求援,請求固始汗出兵喀木(今西康)地區,平定白利土司。固始汗於公元1639年進兵康區,1640年底搞殺白利土司頓悅多吉。固始汗為了獎賞/9瑪拉德立下的汗馬功勞,給他頒發了一份新文冊,承認其統治地位。從此,囊謙王歸和碩特蒙古管轄。
第十六代囊謙王阿牛(原碼拉鎔之子公元1634—1672年)於1646年前往拉薩,拜見五世達賴和固始汗,貢獻方物,請求冊封。五世達賴和固姑汗賜給囊謙王阿牛“米旺仁慶南傑”的稱號,並頒結錦緞文冊*公元1671年,囊謙部落發生內亂,阿牛被其屬下土官格羅旺扎毒死,年38歲。
第十七代囊謙王官卻加寶(公元165t—1697年),他繼位後弄清其父被格洛旺扎害死,即出兵攻打格洛旺扎,格洛旺扎兵敗身死。1684年,育卻加寶赴拉薩朝聖,時五世達賴已於1682年圓寂,第巴桑傑嘉措匿不發喪,以五世達賴名義於31月5日給官卻加寶發了新的文冊。
此後不久,發生了雲南麗江木土司反對和碩特蒙古的戰爭,和碩持蒙古丹增達賴汗派兵討伐,褒謙王官卻加寶也串兵助戰。戰爭結束後,達賴汗將一些珍貴的銅佛、寶石賞給了育卻加寶,並頒給一份表彰文冊。
官卻加寶長子陳林才旺塔生(公元1671一1707年)8歲時當了根蚌寺住持,長成後進藏入甘丹寺學經,精通顯密教義,贏得密宗格西學位,被達賴喇嘛賜給“格西洛周他榮”的稱號。陳林才旺塔生間囊謙後,與王子才旺多傑因教派不同而發生矛盾,1699年在達賴喇嘛的調解下重歸於好。1698年,青海親王達什巴圖爾賜於陳林才旺塔生以“烏吉台吉”的爵位,頒給文冊,稱陳林才旺塔生為多得地區的“加寶(王)”。
第十八代摸謙王多傑才旺(公元1680一1734年,1725年被清朝授予乾戶,為囊謙第一代千戶)。1709年,多傑才旺赴拉薩晉見拉藏汗,拉藏汗給多傑才旺發一號紙,再次申明:“囊謙領地,鄰部不得侵犯;愛謙寺院權利,鄰部不得干涉,更不準任何鄰部以強凌弱,在囊謙境內派差收稅,過境官員,亦不得額外增差加稅,越職理政管教。凡囊謙外逃之民,鄰部不得收容,囊謙亦不得留住鄰部之民,以免引起爭端。各部宜守舊業,多行善事,違者重罰。1723年,多傑才旺再次赴拉薩朝拜七世達賴,七世達賴也發給號紙,承認囊謙王的轄區。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雲南提督郝玉膨在家木多(今呂都)招撫囊謙部落時,將玉樹地區的35個部落集合在一起,委任囊謙王多傑才旺為各部落的總頭人。1725年5月13日黃帶子欽差頒給囊謙乾戶的號紙中明確指出:“此次定界後,各照所分疆界,管守百姓,與大皇帝按年倍上馬貢,毋得有缺1”並劃定摸謙乾戶的四至轄界,“周圍均歸二十五族居住,由乾戶妥為管理,毋得此越彼界,有乾重辦,切切此示。”
雍正1‘年(公元]732年)九月十七H,西寧辦事大臣達緘再次為傷定界址事給囊謙乾戶頒發的牌照中說:計開巴彥南稱乾戶即爾策旺及所屬番人駐址地方:東至岳爾尼蘇爾莽,西至巴爾達、蘇魯隆、崩巴;南至喀木達之源謝索布拉叉木多;北至甫卞山樑阿拉完碩交界。”
囊謙乾戶北赴結古參加欽差委員召集的會盟時,拉秀為必經之路,而拉秀部落百戶在乾戶過境時,不但不支烏拉,且騷擾囊謙邊境。傳說,拉秀百戶有抹,姿色豐美,有人為乾戶作合,拉秀部落頗願意。後來乾戶競娶他女,拉秀百戶之妹親而為尼。由是拉秀與囊謙有隙。1734年夏,摸謙乾戶多傑才旺廠令集合囊謙族的18個大部落和15個小部落功全部兵力,布置在與拉秀交界處,準備以武力征服拉秀。掄秀百戶自知不敵,選攜禮求和,立吾歸順。
第十九代囊謙王、第二代囊謙乾戶官卻班究才定(公元1718—1763年),1734年承襲十戶,在會盟儀式上,西寧辦事大臣派來的主事官員授予職究才定經雍正帝徹批、由兵部頒給的文冊,賞給囊謙頭人為乾戶職銜及頂戴花鑰。1742年赴拉薩朝拜七世達賴,請得號紙。1744年去西藏又請得西藏攝政頗羅期頒給的文冊。18世紀50年代,班究才定與其弟索南達傑不睦,索南達傑鬧分家,西寧辦事大臣呈報理藩院,由理藩院僅復:“準予分居,給索南達傑屆民300戶,包括屬民住地的百長一併分給。”但是,被分給索南達傑的達沙百戶及屆民不從,紛紛歸附囊謙乾戶。索南達傑無奈,只好與乾戶和好如韌。後來班究才定將乾戶職權讓給了家南達傑。
第二十代囊謙王、第三代乾戶丹周才定(公元1752一1827年),13歲承嗣。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西寧辦事大臣策拔克給丹周才定更換牌照,開明四至轄界,於次年會盟時,由主事官員當著眾頭人宣布頒發。在這次會盟會上,乾戶丹周才定會同主事官員處理了阿夏百戶陳增與中壩百戶昂賽之間的糾紛。此後,丹周才定去西藏朝拜八世達糊白亮措和攝政功德林濟嚨呼圖克固丹貝哀布,取得了二人發給的執照。此後,又去朝拜噶瑪巴十三世活佛東周多傑,併到止貢寺進香布施。
第二十一代囊謙王、第四代囊謙乾戶索甫求培(公元1789—1830年)。1805年,京南求培前往西藏朝拜八世達賴,時八世達賴已於年前圓寂,遂艦見攝政功福林呼團克圖,功憾林呼圖克圖以攝政名義給家甫求培頒發了一份執照。此後,索南求培先後到桑耶寺、主巴寺、止貢寺撓香拜佛,發放布施。
家南求培長子阿施於1812年出生後,被西藏主巴寺活佛登巴江才、德格八邦寺活佛白麻寧葉和拉多庚巴寺活佛竹久尼瑪三人認定為囊謙韌葉活佛陳林尖措的轉世靈童。1821年6月,阿福在韌葉寺坐床。1832年,在囊謙喀建成采九寺,阿配便常任於采九寺。1842年,阿德在拉薩拜會了章系呼圖克圖,為竄裹所賞識,回京後奏封囊謙王室為‘布政使”。
第二十二代囊謙王、第五代囊謙乾戶官卻拉加(公元1830一1871年),阿德在世時,囊謙部落的一切玫教事務均由阿錫攀管,1851年阿挖去世後,則由其弟乾戶官卻拉加管理。清同洽無年(公元1862年),中瞻對反清首領工布郎結率兵乾余,由搪格北上,進攻玉樹地區,焚毀拉秀部落百戶堡寨及龍喜寺,並致函囊謙乾戶,脅令投降。駐藏大臣所善率涪軍進住玉樹,囊謙乾戶派兵協助清軍反攻,擊潰工布郎結。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拉布楞寺遺兵至玉樹,脅令各部落歸附,諸弱小部落,皆畏勢聽命。I 666年,囊謙千戶集結軍隊,予以還擊,格拉布楞軍逐出玉樹。1868年,拉布楞寺又派兵進犯玉樹,兵至褒謙,乾戶舉兵抗擊,互有殺傷。拉布楞軍不能取勝,乃斂兵還。
第二十三代囊謙王,第六代囊謙乾戶丹周拉加(公元1852一1884年),1870年進藏朝聖,次年拜會十二世達賴赤列嘉措。
第二十四代蜒謙王,第七代囊謙乾戶旺繹·才旺拉加(公元1884—1950年)*光緒十六年.主事錫拉繃阿前往結古會盟,囊謙千戶才旺拉加訴稱川邊槐格土司赴燕,往來皆取道囊謙,強索支應以及屢校川番掄劫等情,該主事查傳德格土司等對質,德格土司抗不到案,遂轉奏朗廷,傷川、甘派大員嚴行查辦,令德格土司賠償囊謙所費銀兩,井傷各守界址,不得越境滋事。
民國3年(公元19N年)PJIla經賂使尹呂衡振員至囊謙,脅令歸川,並派兵進駐稱多。囊謙乾戶以故屑西寧,屢次泥土官抗訴於西寧辦事長官馬路.馬憋據報派兵奔赴玉樹,會同乾百戶對抗,遂致發生武裝衝突。後經北洋政府派周務學查勘後,決定玉樹25族仍歸西寧管轄。
1931年發生青藏戰爭。1932年4月,藏兵占領囊謙,包圍結古。9月初,玉樹防守司令馬彪等率育兵發起全面反攻,擊潰藏兵,收復囊謙。馬彪以囊謙乾戶才旺拉加在藏兵犯境時,末予抵抗,行同遠謀,處罰炒麵萬斤,青棵兩萬斤,牛200多頭,羊40多隻及野牲皮、鹿茸、唐香、馬匹、金銀等,價值白銀2乾余兩。1933年4月10日,育藏雙方簽定相約,衝突結束。
1935年馬步芳奉蔣介石之命,為了阻擊北上抗日的紅軍,在全省建立了15個保全區,任命囊謙乾戶才旺拉加為第十五保全區司令,下屬8個保全團。
第二十五代澳誘王、第八代囊謙千戶扎喜才旺多傑(公元1915—1979年)。1943年,馬步芳指示青海南部邊區警備司令馬步蠻招撫曾道馬家軍隊鎮壓,逃亡於康藏兩地及玉樹西部地區的二乾余戶難民。馬步蠻召集囊謙乾戶扎喜才旺多傑、扎武百戶久邁等玉樹頭人討論,部署招撫土作。在囊謙乾戶等人的努力下,至1944年底,各部難民陸續招回家園。
1949年,馬步芳擬在玉樹地區推行保甲制度,玉樹行政督察專員馬竣召集囊謙乾戶等,派定各部繳納軍馬1乾匹等,6乾戶扎喜才旺多傑和布慶百戶蔡作校等專程趕往西寧請求綏辦。行至海南共和縣境內,獲悉西寧解放,囊謙乾戶毅然串眾至西寧,將駿馬乾匹及珍貴獸皮、鹿茸、爵香等獻給人民解放軍,歡迎解放軍進駐玉樹。1951年12月,囊謙乾戶扎喜才旺多傑被選為玉樹藏族自治區主席,1955年任玉樹藏族自治州州長。其抹降央伯姆今任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扎喜才旺多傑之子阿慶現任玉樹州政協副主席,省政協副秘書長。
據1956年統計,囊謙乾戶宜轄52座寺院,其中格加寺最大,有尼姑540人。囊謙寺次之,有憎人420人。采九寺是囊謙乾戶的家寺,屑噶舉循寺院,全寺120個僧人的生活費用和宗教開支,皆由乾戶負擔。

囊磁乾戶宣耀7個百戶部落

阿夏百戶部落

阿夏部落駐於囊謙喀西90里之當巴那地方(今為囊謙縣畝尼賽鄉),帳居畜牧,間有餅田。據195D年的調查,3時阿夏部落有500戶,2000人,百戶宵美多傑任縣政協副主席。境內有查熱寺,系黃教寺院,有憎人53名,活佛名拉朝代東。得毛寺,系薩邊派寺院,有借人63人,活佛得慶陳林安加。
阿夏百戶久屆囊謙王,為乾戶七佐政之一。早在清朝統一育藏高原以前,阿夏頭人是囊謙土王的榜布(大臣)。據《囊謙王世系譜》記載,藏曆第二十饒迥木龍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雲南提督郝玉膀串兵萬人至昌都,沼撫囊謙等部落。第十八世囊謙王多傑才旺派楞布阿夏·多傑衷前去晉見郝五鱗,表示情願歸誠。阿夏·多傑衷向郝玉以備述宋元明歷朝皇帝冊封囊謙王的經過,並請郝玉磷頒給文冊,承認澳謙王多傑才旺的地位。郝玉雕遂發牌照:“提督雲南省軍門郝 給牌為照南稱(囊謙)巴卡地方一帶黑帳彝民,原系都之青蛇(多傑才旺)管轄。據稱前朗皇帝給有印文,因與花禾達子願殺,被其搶去。今都之青蛀同眾百姓情願投誠,水為萬歲主子百姓*地方東至余拉,南至濟囊補,西至泥打卡,北至麻密竹嘛。……”當時,郝玉鱗召集玉樹地區的35個部落,要求各部落頭人共同推舉一名總頭人,阿夏·多傑褒又當即推舉囊謙王多傑才匠為諸部總頭人,理由是囊謙王受歷朗冊封,且有郝提督須給的文冊,諾部頭人心悅誠服,承其囊謙王為35部的總頭人。因阿夏·多傑變為囊謙王室建有殊勛,後囊謙王被清朝封為乾戶後,阿夏部落即為百戶,且有代理乾穴事務之大權,直至1958年。

東壩百戶部落

東壩百戶駐囊謙喀西北160里之東壩扎色科地方(在今東壩鄉),帳居畜牧,為囊謙乾戶七佐政之一*據1958年的調查資料,東壩部落有450戶,1700人。百戶朋措旺扎曾任囊謙縣副縣長,其父土登宮寶曾任玉樹州政協副主席。東壩部落境內有七座較大寺院;容保日寺、拉青寺、拉富寺、巴米寺、原藏寺、巴賽寺、東南拉群寺等,其中巴米寺有僧人l14人,系黃教寺院,寺主叫考更桑。
東壩部落原自為一族。《衛藏通志》載其住牧地界:“洞巴族,屬下番人八十戶。東至尼牙克地方,沖科爾;南至喇木勺地方,楚林;西至多梯地方,阿拉克碩,達烏;北至拉凡木道,達烏(扎武),”《西寧府志》載:“住牧角術丹莫多地方桐巴族,距格爾吉族三百餘里,百戶一名,百長二名,番人八十戶”。雍正十年達烈委任乾百戶時,洞巴百戶不在所任24員百戶之例,而是乾戶屑下的1個百長部落,說明當時東壩部落已歸附囊謙乾戶多傑才旺。據《囊謙王系諾》記載,多傑才旺被清朝委餃乾戶後,中壩百戶屑下安邦吉地區經常受到來自納書克等39族方面的越境騷擾,中壩百戶請求囊謙乾戶予以保護。乾戶多傑才旺調東部的洞巴百長才多傑及其子奪佳率部遷往中壩部落與39族交界地區,防禦39族侵擾,穩定邊境局勢。由於洞巴百長父子在防守邊境時建立了功勳,後來成為乾戶四大楞布之一,升為百戶部落。民國初年,東壩百戶叫官布絨謙,有屑民50餘戶。是乾戶屑下四大百戶之一,在囊涕喀為乾戶輪流辦事。解放韌,東壩部落巳發展到240戶,約1000人。東壩百戶在全縣百戶中員李眾望,各百戶均以東壩百戶之行為為依歸。

加查百戶部落

加查百戶駐地在囊謙喀(今囊謙縣巳扎鄉),半辨半牧.據1958年調查,當時加查部落有450戶,1823人。百戶才仁尤沖是德格五十二世土司多畝伯根之女、囊謙乾戶之妻。境內有寺院三座;然九寺、買也者哇寺、查察寺,其中買也老哇寺較大,系格魯攝寺院,有僧人112人,寺主叫老哇。 加查,亦譯作賈察、加薩、加茶者,意為代理王。早在囊謙土王被委任乾戶以前,加查部落已屑囊謙王室,其頭人是囊謙土王的四大楞布(家臣)之一,並以囊謙王的代理者身份,為囊謙王室辦事效忠。民國初年,加查部落有100餘戶,百戶名曲仍p員為乾戶所倚倍。1944年,加查百戶宗巴·加藏多傑病故無嗣,其妻烏金揚措與乾戶妻才仁尤沖關係密切,故將加查百戶的權力交給才仁尤沖,形成了加查百戶為女百戶的局面。但是,加查部落族民對女百戶不太服從,族務廢馳。
瓊保百戶駐經謙喀西南40公里的折雅哇卡地方(今在囊謙縣吉曲鄉),廬居耕田。據1958年調查資料,當時瓊保部落有240戶,1530人,百戶多傑完扎任玉樹州政協委員,縣人委委員等職。瓊保部落境內有格加寺(尼姑寺),系格魯派寺院,有尼姑540人,活佛姜羊堅措是囊謙乾戶之弟。這座寺院規模宏大,在整個玉樹地區首屈一指。
瓊保部落久屬囊謙,其頭人原為囊謙土王的四大楞布之一。清雍正韌達源收撫玉樹諸部,褒謙王室被委任為乾戶,瓊保部落亦隨之成為囊謙乾戶屆下的一個百戶部落即乾戶直轄四大百戶之一,輪替為乾戶辦理事務。

邦沙萬戶部落

邦沙部落在囊謙喀西北約90多里之胚雲地方,百戶駐地為邦沙承(在今囊謙縣著曉鄉),帳居畜牧。據1958年調查資料,當時邦沙部落有57戶,278人,頭人扎昂任囊謙縣人委委員。
邦沙原為經謙乾戶直轄百長部落,清光緒乾六七年間,漫謙乾戶因川邊德格土司之擾,上控西寧、蘭州,邦沙百長來往呈遞文書有功,乾戶許為請封百戶,末果。0Q而人們都以百戶稱之。民國五年,北洋政府內務部重新委任玉樹幹百戶、百長時,邦沙百長被乾戶保升為百戶,得到委任,邦沙百戶從此成為建謙乾戶的七佐政之一。 邦沙部落境內有得牙寺主叫達周。

巴慶百戶部落

系噶舉派寺院,有僧人180名,寺 巴慶部落在囊謙喀西80公里之岸陌計地方,與東壩百戶部落雜居,帳居畜牧。百戶駐地在東巴差松昂(今囊謙縣東巴鄉)。據1958年調查,當時巴慶部落有60戶,240人。百戶鄧鎔扎巴任褒謙縣人委委員,百戶才加任縣政協委員。
巴慶部落原為千戶直屬百長部落,清光緒十七年德格土司赴藏胡佛,往來騷擾囊謙境內百姓,乾戶攝巴慶百長和邦沙百長前往西寧衙門控告,此案了結後,乾戶以其來往送文有功,擬提升為百戶,應允在育海辦事大臣處呈諸,不過並未實行。民國5年,經囊謙乾戶呈請,北洋政府內務部加委巴慶百長為百戶,時有20餘戶。巴慶百戶從此成為乾戶七佐政之一。

香達百戶部落

香達部落在渡謙喀東北之強木曲地方,東與蘇爾莽部落相連,南跨子曲河與加查部落為界,西北與覺拉寺毗鄰,北以夏拉山與拉秀部落為界。百戶駐香達(即今香達鄉),廬居耕田。據1958年調查,當時香達部落有400戶,1569人,百戶烏吉尼瑪.活佛叫拉朝代東。
香達部落,《玉樹調查記》譯作遜打邊,原為乾戶後下百長部落,民國初年有120餘戶。1945年,香達百長烏吉尼瑪被青海省政府提升為百戶,成為乾戶的七佐政之一。1949年,香達百戶烏吉尼瑪同囊謙乾戶等往西寧給馬步芳送禮,抵達時西寧已解放,便將駿馬乾匹送給解放軍,受到嘉獎。我軍解放昌都時,烏吉尼瑪又送馬支援。由於他思想進步,精明能幹,被任命為囊謙縣副縣長。

囊謙乾戶直轄的36個百長部落

1.扎斗地方的阿阜百長部落,在今囊謙縣香達鄉。
2.雜麥地方的昌沙百長部落,今香達鄉。
3.拉宗地方的榮瓦百長部落,在今香達鄉。
4.當科地方的桑早百長部落,在今香達鄉。
5.達那地方的達那百長部范,在今香達鄉。
6.吉沙村地方的熱州百長部落,在今囊謙縣巳扎鄉
7.那日麥瑪地方的吉倉百長部落,在今比扎鄉。
8.那日多瑪地方的謝克百長部落,在今巳扎鄉。
9.囊謙喀牙切地方的加斯百長部落,在今扎鄉。
10.帕紅日瓦地方的帕紅百長部落,在今比扎鄉。
11.葉巴地方的葉巴百長部落,在今扎鄉。
12.多岡雲地方的馬同百長部落,在今巳扎鄉。
13.差多地力.差多百長部落,在今扎鄉。
14.保九雲地方的達吾百長部落,在今氏扎鄉。
15.比扎鹽場的阿德百長部落,在今扎鄉。
16.恰木多地方的東翁百長部落,在今扎鄉。
17.格毛日哇地方的窮都百長部落,在今比扎鄉。
18.班雲地方的安卡百長部落,在今氏扎鄉。
19.達尼魯哇地方的達尼百長部落,在今澳謙縣著曉鄉。
20.薩崗地方的白日百長部落,在今囊謙縣吉曲鄉。
2[.塞多地方的塞多百長部落,在今吉曲鄉。
22.參沙寺地方的參沙百長部落,在今建謙縣吉尼賽鄉。
23.卡厚齊地方的撿宮百長部落,在今吉尼賽鄉。
2L多塘地方的多塘百長部落,在今吉尼賽鄉。
25.扎若地力.扎若百長部落,在今吉尼賽鄉。
26。越日岡地方的達那百長部落,在今吉尼賽鄉。
27.吉賽地方的扎卡百長部落,在今吉尼賽鄉。
28.樂毛格地方的原吾百長部落,在今囊謙縣著曉鄉。
29.察仁布地方的邦涌百長部落,在今著曉鄉。
30.青朗地方的達沙百長部落,在今著曉鄉。
31.呆羅涌地方的梅娘百長部落,在今著曉鄉。
32.仲沙地方的仲沙百長部落,在今著曉鄉。
33.曲麻朗地方的拿日百長部落,在令愛謙縣覺拉鄉。
34.扎曲河北岸蘇日地方的蘇日百長部落,在今覺拉鄉。
35.扎曲河東岸蘇德地方的蘇榴百長部落,在今覺拉鄉。
36.駐牧承沙地方的群培百長部落,在今覺拉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