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福寺

嚴福寺

嚴福寺始建於唐代鹹通年間,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內苑村白石峪境內,終南山北麓,松柏相擁、溪澗穿行、殿宇重重、環境清幽,可遠眺長安,不失為人間之淨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嚴福寺
  • 地理位置:西安市長安區
  • 年代:公元866年(唐)
寺院簡介,典籍記載,寺院歷史,寺院建築,

寺院簡介

嚴福寺,原為翠微寺下苑,亦名懂德寺,曾名大佛寺,位於西安終南山北麓、白石峪口東山坡的半崖上,屬長安區灤鎮街道辦所轄。坐東向西,依山面溪,距峪口觀音殿約200米,離峪內洗心茅蓬二華里余。兩側二山環抱,柏樹遍布山坡,林谷幽靜,風景優美,可稱終南佛教名寺,又為當今旅遊佳鏡。寺以莊嚴國土,增福增壽而得名。

典籍記載

據嘉慶《長安縣誌》卷二十二載:“翠微下苑在縣南五十里董邨(村),鹹通七年置,宋太平興國三年改嚴福寺。”北宋元祐元年(1086)張禮《游城南記》中已提到“而董村寺,翠微寺下院也”。
嚴福寺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趙崡《游城南》載:“(子午)鎮西十五里,為董村寺,是翠微下院。山上寺為翠微,余不得至,呼寺僧問之,不知也。”從以上三論可以得知,嚴福寺初名翠微寺下苑,始建於唐懿宗鹹通七年(866),到了宋代太平興國三年(978)改為嚴福寺,因嚴福寺于山外董村,故又稱董村寺。
《嚴福寺簡介》稱:“明洪武年間,寺廟復興,更名為董德寺”,故當地民眾均稱懂德寺。

寺院歷史

嚴福寺,歷史悠久,曾幾經興衰。宋太平興國三年改寺名自會修復。明洪武年間,寺院復興,更名為董德寺,寺分為前寺和後寺,前寺為比丘道場,後寺為比丘尼道場。而前寺與後寺之名仍沿用至今,位於白石峪至皇峪溝之間的山坡是寺院的柴山,直至現在還被當地民眾呼為寺院坡。據祖居嚴福寺所在地喬村的離休老幹部盂維崗回憶:嚴福寺的遺址在內苑村西北,楊家莊樹南,喬村東,花園村西之間,現有大土堆、磚石瓦渣等遺物。盂回憶他的曾祖母曾對他講,民國十八年時懂德寺還有前殿和後殿,種有十畝苜蓿,民眾沒啥吃,都到苜蓿地像烏鴉一樣地攫苜蓿,第二天苜蓿芽又長上來了,人們稱是“神”地。楊家莊人是寺院的莊客,專為寺院種地,說明當時寺院還有一定規模。到了1946年(民國35年),國民黨第七分校一夜間將僅留的五間大殿拆掉,至此,嚴福寺無存,其遺址夷為耕地。
嚴福寺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宗教政策開始落實,當地佛教信眾要求恢復古嚴福寺,在不占用耕地的情況下,經當地政府同意將嚴福寺於1990年遷至終南山白石峪口東面山坡。1997年,僧人釋寬渡住持該寺,他發大願心恢復此道場,先後建起:三寶樓五間三層;淨心樓三層,五轉七;觀音洞一孔,臥佛洞一孔;放生台一座,共六個平台高20餘米。還修築了鐵山門,並從河道將水飛架引上寺院。
嚴福寺的恢復是有創意的恢復,其建築依山就勢,古今結合,設計奇特,工藝精湛,高大宏偉,具備規模。寺恢復之後,並將大佛寺之名更改為原名——嚴福寺。

寺院建築

今日的嚴福寺,建築古雅,莊嚴肅穆,當遊人進入鐵大門,抬頭仰望,山門額上鑲著的“嚴福寺”三個金色大字,格外醒目。門牆兩側楹聯奪目,上聯:山溪日夜流聲淨;下聯:佛號法水滌塵心。說明此寺處在一個傍山面溪,清幽寂靜,早晚課誦,便於修持的環境之中。再進山門迎面有一個圓形照壁,正面書有一個巨大的“佛”字,背面寫有“淨土”二字,本為佛門靜地,淨土宗脈。該寺的大型建築有:三寶樓五間三層,重檐、亭台、迴廊式結構,磁磚鋪地。內供有由緬甸請來的白玉雕釋迦牟尼佛說法立像一尊,高兩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佛前宮燈高掛,兩邊豎有大花瓶,直徑約60公分的大銅磬陳列井然。還供奉一套大藏經(日本新修版大正藏);淨心樓五間三層,稱五轉七,重檐,迴廊複合式結構,磁磚鋪地。內供有兩尊千手觀音,其中一尊為檀香木雕刻的十一面千手觀音,工藝精巧,最為珍貴,像前花瓶,幡、幢、幔垂,銅磐、木魚等法器陳列有序。此樓二、三層每個檐角均懸掛鐘鈴,微風叮噹響動之聲,在山谷間迴蕩,悠揚動聽,奏出一曲曲美妙的梵唄樂章;兩孔山洞均用磁磚鋪地,壁燈明亮,古雅幽靜,別有洞天。觀音洞內供奉一尊銅鑄彩繪觀音菩薩坐像,高1.8米,觀音菩薩左手執淨水瓶,右手執柳枝,形象生動,工藝精細,可稱上品。臥佛洞內供奉一尊緬甸玉雕臥佛,長2米,右脅而臥,玉光閃閃,滿洞生輝,其像雕工細膩,精美絕倫;放生台,依山而建,從寺院至台頂,高約20餘米,各個平台高低錯落有致,中間最高處供有一尊漢白玉觀音菩薩露天立像,像高3.2米;三聖殿,供奉有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立像,像高2.6米,均為銅鑄。
放生台建成之後,在寺內豎有《啟建延福寺放生台記》碑一座,高約3米有餘。南山冶法撰文,大書法家鐘明善書,2006年農曆六月十九觀音菩薩成道日立。
嚴福寺,建築古雅不俗,佛像莊嚴不土(無泥塑,全系銅鑄、珍木、玉雕),寺院清靜無塵,殿宇幽雅無擾,不失為修持的好道場,旅遊的好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